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届河南省鹤壁市天一小高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绝密★启用前
4.据记载,至德二年(757年),唐朝“置凤翔府,号为西京,与成都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
合为五京”。宝应元年(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渤海国也设立五京,分别为上京龙泉
天一小高考
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禄府。据此可知
2024一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
A.唐朝文化政策注重兼收并蒿
B.唐朝制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历史
C.渤海国接受唐朝政府的管辖
D.渤海国与唐朝贸易往来密切
5.图1是晚明时期的女子头饰“貂鼠围头”。这种头饰通常由北方地区盛产的貂鼠皮、水獭皮
考生注意:
毛等贵重材料制成。晚明江南女子往往“貂鼠围头镶锦裪,妙常巾带下垂尻”。据此推断,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这种头饰的流行得益于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图1

符合题目要求的。
A.赋役制度调整
B.海禁政策放松
1.考古学家发现,距今9000年前后的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长江下游上山文化的先民开始垒

C.社会风气保守
D.商业贸易繁荣
台修屋、挖沟设防。随着相关经验的积累,距今6100年前后的大溪文化先民在湖南澧县城
6.1898年8月15日,《新闻报》的一篇文章认为,朝廷虽实行改科制、开学堂、创铁路等举措
头山遗址堆筑了中国最早的城墙。这体现了
但是“纵上下同心,内外劲力,速则五年,迟则十年,乃或有成耳。今之中国又岂能从容暇

A.早期先民的创新智慧
B.稻作农业的持续繁荣
豫,待收效于十年之后哉?”这说明当时

C.原始文化的交流融合
D.文明社会的曙光初现
A.渐进改革难以满足救亡需要
B.朝廷失去对民间力量的控制
2.有学者指出:“伪造玺书这件事,就赵高、秦二世胡亥和李斯三个人知道。这三个人绝对一
C.封建守旧势力抵制变法举措
D.戊戌维新运动导致矛盾激化
辈子都不会透露出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伪造玺书,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也许
7.有学者指出,“虚无主义是五四时期特殊而又普遍的精神现象”“老师辈的苦闷,是彷徨在
秦始皇的玺书本来就是指定胡亥为继承人。”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新与旧之间,而学生辈的痛苦,则是在各种新思想面前无所适从”。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
A.胡亥是秦始皇指定的继承人
B.历史研究可以适度推理和想象
一部分知识分子走上了寻找主义与组织的激进道路。据此可知,五四时期
C.《史记》的记载缺乏可信度
D.秦朝历史距今久远已面目全非
A.虚无主义成为思想潮流
B.文化激荡推动政治实践
3.北魏《学令》规定:“诸州郡学生,三年一校所通经数”,所通经数达到结业要求后应当“就郡
C.新旧思想矛盾趋于调和
D.知识分子主导社会变革
练考(即实习)”,最后“计习训淹年,听受累纪”,“俊造之流,应问于魏阙;不革之辈,宜返于
8.1938年4月,国民政府开始将湘桂铁路向南延伸,修筑一条由广西桂林经柳州、南宁出镇南
齐民”。这说明北魏
关与越南相接的铁路,时称湘桂铁路南镇段。此举旨在
A.九品中正制逐渐转型
B.考试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A.支援越南反法西斯斗争
B.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
C.律令儒家化影响广泛
D.选官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为持久抗战提供战略支持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河南省鹤壁市天一小高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