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学情调研试题(无答案)

七年级 (下)历史学科素养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某制度“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
了社会阶层流动。该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时间的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
的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
样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 ( )
A. 汉朝 B. 隋朝 C.唐朝 D.宋朝
3.唐朝在建立后,“增损隋律”,制定唐律,尽削前朝“烦峻之法”,“用法务
在宽简”。这反映了唐朝 (
A.加强吏治整顿 B.吸取隋亡的教训 C.注重经济发展 D.开创三省六部制
4.唐玄宗在位前期,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如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
国古代( )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汉代的耧车 唐朝的曲辕犁
A.生产工具的创新 B.交通工具的演变 C.社会习俗的变化 D.纺织技术的进步
6.绘画和雕塑作品不仅能展示艺术之美,也能真实而细致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下面两幅作品共同反映了 ( )
《弈棋仕女图》(局部)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A.多样的杂剧艺术 B.丰富的医药宝库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成熟的舞蹈技艺
7.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幅
两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
文成公主塑像 唐蕃会盟碑
A. 民族交融 B.对外交流 C.经济繁盛 D.多彩艺术
8.考古学家在一处唐代墓葬发掘中,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
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印证唐代( )
A.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D.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9.公元 680 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
诗赋成为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由此
可见( )
A.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B.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C.唐朝时期产生进士科 D.京剧创作丰富民众生活
10.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唐朝从此
由盛转衰。这场叛乱史称 (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澶州之战
11.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大运河”“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遣唐使”《长恨歌》等资料,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宋代统治者深知文教的社会功能,在政治上突出文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科举制,
学校教育和科举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种做法 ( )
A.避免了统治危机的出现 B.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13.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这
些措施意在( )
A.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削弱宰相权力 C.丰富市民生活 D.发展海外贸易
14.某史料中有“谷熟后还官、募人充役、测量土地以定赋税、出保丁”等文字。该史料可
用于研究( )
A.秦国的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北宋王安石变法 D.清初开荒政策
15.宋辽、宋夏和议后在边界开设“榷场”,官府和商人在此进行商品交换,互通有无。北
宋用丝织品、粮食、茶叶等换取辽、西夏的马、羊、骆驼等。这说明榷场的设立( )
A.扩大了宋朝统治区域 B.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 C.改变了政权并立局面 D.加强了辽宋夏经济联系 二、非选择题 (本题 2 小题, 16 题 13 分, 17 题 17 分, 共 30 分)
16.某中学以“探寻唐诗里的历史意义”为主题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阅
读材料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3 分)
【伟大工程】
材料一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意 河 大 图 示 运
(1)材料一评论的是哪一工程和皇帝 (2 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工程有何
积极的历史影响。 (2 分)
【盛世景象】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
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一一杜甫《忆昔》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盛世局面有何表现。 (2 分,写出一点即可)
【国际都市】
材料三
登观音台望城
白居易
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
一条星宿五门西、
(3)材料二描写了长安城什么样的特点 (2 分,写出一点即可)
【胡风汉韵】
材料四 番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 材料五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
禾淼。……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汝,五十年未
胡乐.———建《凉州行》 竞纷泊。——元稹《法曲》
(4)材料四、材料五中“蕃”“胡”指的是什么 (1 分)两则材料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2 分)
【多彩文学】
材料六
盛唐时期的李白有_①_的美誉。他的诗,例如《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
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
的诗作,例如“三吏”“三别”等.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
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__②__之称。
——摘编自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清将材料六卡片中①和②处补充完整。(2 分)
cs
17.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杰出人物,他们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天
就让我们 起领略他们的风采。(17 分)
【治世明君】
村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
胫以咬腹,腹饱而身毙。”他常借古人的活告诫臣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摘编自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1 分)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指出他
开创了哪一治世局面 (1 分)
【友谊桥梁】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狄,肤独爱之如--,故其种落皆依
朕如父母。
材料二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
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史实相关 (1 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史事有何积极
影响。(2 分)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怎样的主张 (1 分)
【千秋英雄】
材料四 岳飞在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岳飞一生廉洁正直,尽忠报国。 有人问他:“天下何时
太平 ”岳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的事迹数百年来一
直被民众传颂,人民将他视为民族英雄。 ——摘编自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国历
史》七年级下册(3)材料四中“岳飞”反抗的是哪一政权 (1 分)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人民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2 分)
【开国之君】
材料五
名片 为抑制武将势力,巩固皇位,宋太祖利用宴会“杯酒
铎兵权”,剥夺宿将石守信等统领禁军的权力……与
姓名: ① ______
轻武相对,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
民族:汉族
一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成就:陈桥兵变 杯酒释
兵权
(4)请将材料五名片中①处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实行的基本
方针。(2 分)
【交流使者】
(5)请以“我国占代杰出人物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为观点,从以下人物中任选
两项加以论证。(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学情调研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