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18.(1)(6分)
历史学科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座号:
考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贴条形码区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2)(8分)
正确填涂
■
缺考标记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B][c][D]5 [A][B][c][D]9 [A][B][c][D]13 [A][B][c][D]
■
2[AJ[B】[cJ[D]6[A][B][C]ID10[A][B】[CI[D】14[AJ[BJ[c][D
3 [A][B][c][D]7 [A][B][c][D]11 [A][B][c][D]15 [A][B][c][D]
■
4[A[B][c][D8[A]IB]【C][D]12[A1[B][c][D]16[A1[B][c]【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9.(1)(6分)
17.(1)(6分)
(2)(8分)
(2)(6分)
ID:3600258
第1页共2页
■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20(12分)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嘴
■
ID:3600258
第2页共2页
问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A
0
B
C
B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D
A
A
D
A
1.【答案】A。【解析】遗址中既有中原风格铜器,又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陶器,说明当时贵
州地区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不能体现中原文化对贵州地区的单向传播,A正确,C错
误:当地仍保留少数民族特色陶器,说明当地文化未被完全取代,B错误;贵州地区在秦汉
时期才逐渐加强与中央王朝联系,战国时未纳入中央王朝直接管辖,D错误。故选A项。
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明朝成化、正德、天启等朝存在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
局面,宦官权力较大,钳制内阁职权。根据所学知识,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皇帝为了加强对
朝政的控制,利用宦官牵制内阁,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C项正确:内阁始终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没有参与决策权,排除A项;明朝这一现象在一
定时期内不一定严重降低政府行政效率,且题干重点并非强调行政效率问题,排除B项:宦
官虽然权力较大,但并非事实上的行政中枢,行政中枢仍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体系,排除
D项。故选C项。
3.【答案】D。【解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来抵御侵略,此时
主要聚焦于器物层面:甲午战败后,严复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想激发民族危机
意识,呼吁变革图强,涉及制度和思想层面。这体现了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到关注社会变革、
民族觉醒的救亡图存路径转变,D选项正确:A选项,魏源所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
B选项,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传播的。C选项,“消亡”说法过于绝对,传统夷夏
观念只是受到冲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思想主张,
考查学生分析思想演变与时代背景关联的逻辑思维能力。故选D项。
4.【答案】B。【解析】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激发全国人民
斗志,B正确;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A错误: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
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C错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
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未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才
实现,D错误。考查学生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准确掌握抗战重要史实及意义。故选B项。
5.【答案】C。【解析】材料中明确提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大麦等农作物,
同时饲养家畜,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这表明农业和畜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C项正确:神庙建筑的存在表明宗教信仰的存在,但“高度发展”这一表述过于绝对,缺乏
足够的证据支持,A项错误。壁画描绘狩猎场景并不能说明狩猎采集经济占主导地位,材料
明确指出居民主要是农民,种植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项错误:
城市结构复杂可能反映了社会分工和一定的社会组织,但并不能直接说明阶级分化的出现。
阶级分化需要更多的证据,如财富分配、社会等级等,D项错误。故选C项。
6.【答案】B。【解析】材料通过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作用,说明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尤其是对埃及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塑造,B选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对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进
行优劣比较,只是指出两者在发展和地理环境上的不同,排除A项:材料明确指出埃及与美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双向细目表示例
历史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内容
素养水平
试题来源
1
选择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原创题
2
选择题
3
明朝君主专制强化
4
改编题
3
选择题
近代的“救亡图存”
5
改编题
4
选择题
3
抗日战争
改编题
5
选择题
3
人类文明的产生
3
原创题
6
选择题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改编题
7
选择题
3
古代世界的帝国
改编题
8
选择题
3
中古西欧城市自治
4
改编题
9
选择题
日本的发展
4
改编题
10
选择题
古代非洲文明
3
改编题
11
选择题
2
古代美洲文明
改编题
12
选择题
新航路开辟
原创题
13
选择题
w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改编题
14
选择题
殖民扩张影响
改编题
15
选择题
3
近代自然科学
改编题
16
选择题
3
启蒙思想
3
原创题
17
解答题
12
古代世界帝国的发展与交流
3
改编题
18
解答题
14
中古时期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3
改编题
19
解答题
14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3
改编题
20
解答题
12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5
原创题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命题
命题预期
思想
25%
75%
70
全卷合计100分,易、中、难之比为5:3:2
注:1.核心素养为《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呈现顺序序号。
【1.唯物史观、2.时空观念、3.史料实证、4.历史解释、5.家国情怀】
2.试题来源分为:原创题、改编题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出土了大量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文物,其中有典型中原风格的铜器,也
有充满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陶器。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该时期
A贵州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
B.当地民族文化被中原文化完全取代
C.中原文化对贵州地区的单向传播
D.贵州地区己纳入中央王朝直接管辖
2.明朝成化、正德、天启等朝的皇帝都特别宠信宦官,甚至将“批红”的大权也交给宦官头
目代行,内阁的职权受到宦官的钳制,实际上存在着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明朝的
这一现象
A反映出内阁拥有决策权
B.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表明宦官成为行政中枢
3.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战争失败后,严复在
《天演论》中宜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两种思想的提出,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的觉醒
B.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C.传统夷夏观念的消亡
D.救亡图存路径的转变
4.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下列关于
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车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5.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是迄今己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这是一座机构复杂的城市,遗址中除房屋外,还有神庙之类的建筑,一些建筑的墙上有描绘
狩猎的壁画。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同时饲养家畜,为城市提
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庙建筑说明宗教信仰高度发展
B.壁画体现狩猎采集经济占主导地位
C.农业和畜牧业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D.城市机构复杂说明出现了阶级分化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下的统一的大
河流域国家…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
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由此可知
A埃及文明优于两河文明
B.地理环境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C.大河文明具有相似特性
D.尼罗河决定了埃及文明发展特点
7.罗马帝国在1一2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在整个地中海地区确立了罗马的统治秩序,并且维
持了数百年。下列对罗马帝国表述正确的是
A政治体制为共和制
B.向被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
C.大力发展奴隶制度
D.与汉朝建立了直接经贸往来
8.西欧早期大学教师主要以教士为主,他们依靠教会俸禄为生。12世纪,博洛尼亚大学成
立后,世俗教师进入大学课堂,大学所在城市发放的薪俸成为教师们的重要收入来源。这一
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第1页共5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贵州省贵阳市六校联盟2024-2025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