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四)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晋南陶寺古城遗址早期的大型墓葬中出现的随葬品有玉琮、玉璧、石磬、木案、漆豆、彩绘蟠龙纹陶盘等器物,还发现被认为具有观象授时功能的天文观象台类遗存。后期的高等级墓葬随葬品除大量玉器、漆器、石厨刀外,还发现具有测定方位功能的圭尺。这可用来说明( )
A. 社会结构复杂化 B. 宗教文化盛行 C. 手工制作的发达 D. 等级秩序森严
2. 公元前403年,赵相国公仲连向赵烈侯推荐牛畜、荀欣、徐越,牛畜建议“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建议“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建议“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起用牛畜为“师”掌教化,荀欣为“中尉”负责指挥作战,徐越为“内史”处理财政和考核臣下。这体现了当时( )
A. 官僚制度体系化 B.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 军功爵制的推行 D. 社会转型趋势显现
3. 据研究,从魏晋至唐初,敦煌壁画中的男女多着胡服,男衣短仅及膝,折襟翻领;女衣亦同而稍长,里面着长裙,披肩巾,俱穿胡靴。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丝绸之路的长盛不衰 B. 民族交融的发展
C. 儒家伦理受佛教冲击 D. 中外文化的交流
4. 宋太祖时,“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商税务,即征税机构),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时,也颁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析,揭于版榜,置民宇之屋壁,以遵守焉。国朝之制”。这反映出,宋初( )
A. 坊市界限突破 B. 政府财力雄厚 C. 抑商有所松动 D. 商税法律严酷
5. 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著录之书3461种,79309卷;存目之书6793种,93551卷,两者共收书10254种,172860卷,其中从《永乐大典》目录中辑佚300余种传统文献。魏源曾说:“自乾隆中叶以后,海内士大夫兴汉学,而大江南北尤盛。”这表明,《四库全书》的编纂( )
A. 奠定了文化盛世的基础 B. 全面反映清前期社会风貌
C. 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根脉 D. 推动了印刷术的革新进步
6. 川汉铁路集股章程规定:认购之股,凡官绅商民自愿入股冀获铁路利益者;抽租之股,凡按租抽谷入股者(时人称“铁路捐”);官本之股,凡以官款拨入公司作股本者(单位:银两)。如表说明( )
股名 1908年 1909年 1904—1910年
购股 69420 36589 2458147
官股 37375 9875 236730
租股 1519259 1343459 9288428
总额 1887814(含土药股、盐茶股) 1651003(含土药股、盐茶股) 11983305
A. 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速 B. 清政府腐败卖国本质日益显现
C. 四川保路运动具有广泛群众性 D. 川汉铁路获得了川鄂各界支持
7. 下图为1904—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籍种数统计趋势。影响出版书籍种数波峰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 革命和救亡运动 B. 新闻出版检查制度 C. 印刷科技的进步 D.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8. 评剧《刘巧儿》(1949年5月)开篇写道:“刘巧儿我生来手儿勤,织布纺线都认真。”一次劳模会上,巧儿看中“生产、劳动样样积极”的赵振华:“他劳动,我生产,又织布,纺棉花,争一对模范夫妻立业成家。”该剧( )
A. 体现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B. 以新视角书写妇女解放
C. 显示了土地革命的成果 D. 固化女性传统审美标准
9. 1951年,政务院副总理陈云主张要把城乡交流放在财经工作的首位,他强调:“我们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破烂的旧中国,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城乡交流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城市工商业,也有利于国家……这是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提出过的……我们如果不管,怎么能算人民的政府呢?”陈云的主张是基于( )
A. 恢复经济,改善民生 B. 促进交流,繁荣国内市场
C. 抗美援朝,巩固政权 D. 加强农业,支持工业建设
10. 阿伊哈努姆城(如图所示)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位于今阿富汗东北部塔哈尔省,地处阿姆河与科克恰河交汇的三角形地带,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此可知,该城的兴建( )
A. 推动了中亚区域贸易的繁荣 B. 缘于丝绸之路的畅达和兴盛
C. 促进了欧亚文化的交汇融合 D. 彰显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功绩
11. 英国首相诺思在编制1777年财政预算草案时,习惯从亚当·斯密《国富论》有关税收的论述中寻找立案依据。1784年上台的首相皮特说:“(亚当·斯密)渊博的哲学知识将为解决与商业史和政治经济学有关的所有问题提供最好的答案。”这说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
A.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纵深发展 B. 契合了英国经济转型的需求
C. 强化了英国国际竞争的优势 D. 确立了自由主义的正统地位
12. 民意测验显示,在反战知识分子进行充分动员后的1957年8月,38%的法国民众愿意给予阿尔及利亚完全独立,超过半数的法国政党支持者认为独立的要求是不正当的,应该“粉碎叛乱”。这表明当时( )
A. 非殖民化运动严重受阻 B. 北非独立缺乏民意基础
C. 政党操控法国国内舆论 D. 法国社会殖民意识浓厚
13. 如表为1950—1985年苏联科研机构总数和科学工作者人数统计。这反映了苏联( )
时间 1950年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5年 1980年 1985年
科研机构总数(个) 3447 3562 4196 4867 5182 5327 4938 5057
科学工作者人数(万人) 16.3 22.4 35.4 66.4 92.8 122.3 1373 149.1
A. 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B. 大幅增加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开支
C. 科技发展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机统一
D.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两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
14. 曲阜孔庙古建筑群,以南北向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共分九进院落,第六进院落之后分左、中、右三路布局,从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大成门、杏坛等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到大成殿达到建筑空间布局的高潮。对孔庙建筑布局的合理解读是( )
A. 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B. 意在引导世人的参观和祭祀
C. 侧重展示传统儒家文化 D. 是中国政治伦理的物化呈现
15. 有学者强调:“当威尔逊携带着‘十四点原则’出席巴黎和会时,协约国的政治家并没有对这位‘现代耶稣’俯首称臣,反而在许多问题上迫使威尔逊作出与其宣称目标不符的让步。世界领袖之梦并未立即向现实转化,尚存的一点希望也在国内反对派的攻击下荡然无存了。”这反映出( )
A. 威尔逊的和平方案具有理想色彩
B. “十四点原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C. 美国介人欧洲事务时机尚不成熟
D. 威尔逊外交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1368—1398年)后期,明朝在东南沿海地区州县境内相对荒僻地带设置了大量防倭卫所,称“沿海卫所”或“沿海卫分”,军士“号捕倭屯田军”。这些卫所一般独立建城,与州县分立,就近统辖海岸上的墩台、烽堠、堡寨。卫所有一块独立的地盘,管理居住在境内的人民和他们承种的田地。1372年,设置海南卫,属于广东都司管辖,治所原位于琼州府城西部。海南卫下辖有清澜、万州、南山、儋州、昌化、崖州六个守御千户所。
——摘编自李新峰《明代卫所政区研究》
材料二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举嘉靖十四年(1535年)武会试……擢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是年,琼州五指山黎那燕(黎族酋长)构(勾结)感恩、昌化诸黎共反,必进(欧阳必进,时任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复檄大猷讨。而朝议设参将于崖州,即以大猷任之。乃会广西副将沈希仪诸军,擒斩贼五千三百有奇,招降者三千七百。大猷言于必进曰:“黎亦人也,率数年一反一征,岂上天生人意。宜建城设市,用汉法杂治之。”必进纳其言。大猷乃单骑入峒,与黎定要约,海南遂安。
——摘编自《明史·卷二百一十二·列传一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沿海卫所的性质,说明明代海南卫所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3)综合材料一、二,总结明朝治理海南的历史经验。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6年5月,培养广东农民运动干部的农讲所扩大为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农讲所,毛泽东兼任所长。北伐战争开始后,他从广州来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亲赴江浙一带及长江流域作农村考察,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和农民运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1926年底毛泽东提出“在武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计划。1927年1月,全国农会会员激增到200万,湘、鄂、赣三省发展成为农村大革命的中心。1927年3月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武昌开办,向全国招生。《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宣言》中指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使命,是要训练一般能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材出来,对于农民问题有深切的认识,详细的研究,正确解决的方法,更锻炼着有农运的决心,几个月后,都跑到乡间,号召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实行农村革命,推翻封建势力。”
——摘编自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著《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的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学者巴雷特和阿特曼的估算,在1600—1800年两个世纪里,产于美洲的白银(3000~10000吨甚至25000吨)绝大多数通过马尼拉流入中国(如图所示)。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二战以来的太平洋贸易网发展进程,概括地讲是在呈现出“扩展和深化”总趋势的同时,又经历了“从割裂到复合”的漫长历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太平洋地区经济单位加入国际贸易交换体系,进入世界性物资产品循环系统,使贸易网内诸国(地区)之间的横向经济贸易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战后太平洋贸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单向运行的“割裂”状态。随着东西方政治关系改善,太平洋贸易网日益成为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和贸易交换空前繁荣为基础的,跨越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开放运行的国际经济交换系统,最终趋于达到“复合”状态。
——摘编自何芳川《太平洋贸易网50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00—1800年太平洋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影响二战后太平洋贸易网发展进程的因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陵地区是我国内陆省份中跨省交界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羌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武陵地区传统民居经历多次变迁。
时期 建筑形式 选址 材料 典型代表
1949年以前 穴居、巢居、干栏式吊脚楼 临水、山腰、山谷 纯木、土木、木石、砖木 贵州凯里苗寨、湖北麻柳溪羌寨等
1949年至改革开放时期 传统民居遭到破坏,建设发展缓慢 — — —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 土墙房、砖瓦房、“小洋房”“小洋楼” 交通要道、公路两旁,靠近农田、山林 砖、木、钢筋混凝土、瓷砖、大理石等 麻柳溪镇民居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传统民居村落恢复重建,新建民居注重传统元素 选址注重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保护,定居点呈现聚落化、集镇化倾向 防腐木、人造木、新型建材、油漆涂料 恩施宣恩彭家寨、重庆酉阳河湾镇等
——摘编自黄东升、邹凤波《武陵地区民居变迁刍议》
从材料中提取部分或全部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而有据,语言精炼,逻辑严密)
海南省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四)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两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
【16题答案】
【答案】(1)性质:明代沿海卫所是独立于州县的军事防卫机构,同时管理境内人民和土地。
作用:加强了东南沿海的军事防御,抵御外敌入侵;管理当地人民和土地,维护地方秩序。
(2)史料价值:材料二出自《明史》,属于正史,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研究明朝治理海南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实依据;材料中俞大猷的事迹及建议,反映了明朝时期海南地区的民族关系和治理措施,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3)历史经验:设置军事机构,加强军事防御;采用灵活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融合;重视地方治理,听取合理建议。(任答两点即可)
【17题答案】
【答案】(1)条件:广东农民运动干部培养经验积累;北伐战争的推动;毛泽东等对农民运动的深入研究和宣传;全国农会会员数量激增,湘、鄂、赣三省成为农村大革命中心;毛泽东的积极推动。(任答四点即可)
(2)意义:培养了大量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才;推动了农村革命的发展,打击了封建势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任答两点即可)
【18题答案】
【答案】(1)特点:贸易范围扩大,涉及美洲、亚洲等地区;白银大量流入亚洲;以东西方贸易为主;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任答三点即可)
(2)因素:二战后美苏冷战,导致太平洋贸易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割裂”状态;东西方政治关系改善,促进了贸易网的“复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太平洋地区经济单位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贸易交换的繁荣;各国经济体制和政策的调整,也影响着贸易网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19题答案】
【答案】示例:
论题:武陵地区传统民居变迁反映时代发展。
阐释:1949年以前,武陵地区传统民居形式多样,选址临水、山腰、山谷,多采用纯木、土木等材料,如贵州凯里苗寨等,这反映出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依自然环境而居,且民族特色鲜明。1949年至改革开放时期,传统民居遭到破坏,建设发展缓慢,这与当时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及社会动荡等因素相关。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出现土墙房、砖瓦房等,选址靠近交通要道,材料更加多样化,这体现了经济发展、交通改善对民居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民居村落恢复重建,注重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保护,选址呈现聚落化、集镇化倾向,使用新型建材,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追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海南省2024-2025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四)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