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C)试卷(含答案解析)

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C)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考古中国”在2021年3月发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特点,另一部分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具有古蜀文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
A.古蜀文化代表中原文化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D.青铜铸造世界领先
2、下表为黄帝到春秋战国时期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情况,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反映了( )
时代 部落 语言方言
黄帝 万国 万语
夏代 诸侯三千 地域性方言
西周 诸侯八百 若干方言区域形成
春秋战国 列国几十 秦代“书同文”
A.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B.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发展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度量衡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4、探究秦朝短命而亡是历代的热点话题。下表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观点。影响以下历史认识的主导因素是( )
作者 观点 出处
贾谊 (前200—前168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杜牧 (803—852年)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苏轼 (1037—1101年)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 《上神宗皇帝书》
A.历史经验 B.史料来源 C.研究方法 D.主观动机
5、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 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 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6、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认为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医( )
A.区分亲疏贵贱的病患差别 B.坚持医德至上的价值取向
C.贯彻医技优先的行医理念 D.恪守安身立命的职业规范
7、“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监,监管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大都由寒门子弟担任。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已取代九品中正制 B.寒门子弟已成为治国核心
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世家大族的势力日趋衰落
8、《元和郡县图志》载:“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河道的开通( )
A.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C.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D.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
9、唐朝时期,每一政令的下达,必须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观点难免有异,致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贻误事机。为此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这说明( )
A.三省职权分工不明确 B.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
C.三省制度强化了相权 D.尚书省职权进步扩大
10、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来自中原的物品 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
藏文化方面的物品 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
来自西方的物品 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物品。
A.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烈追捧
B.魏晋至隋唐东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
C.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
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
11、下表唐诗(摘录)
诗人 诗句 出处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全唐诗》
杜甫 “渔人漾舟脤(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婷。”
刘禹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由上表可见( )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12、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 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
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 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13、唐朝时期,在东北地区没置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元朝则在东北设置辽阳行省,与中原相比并没有特殊政策。这种变化体现了元朝时期( )
A.黑龙江流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
B.最高统治者逐渐放弃“四等人制”
C.行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
D.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14、考古发现北宋随葬品出土成组的铁质农具较多,如犁、楼把、锄、镰等;据史书记载,北宋农民很注意积肥和施肥,认为“用粪如用药”,同时,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这反映出宋代( )
A.农业生产工具出现革新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土地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 D.粮食作物增产幅度较大
15、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之事,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的女婿。由此可知( )
A.追名逐利成为社会主流 B.士人群体的地位急剧下降
C.传统重农抑商观念被抛弃 D.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变化
16、朱熹晚年编著的《四书集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注重理论的教育,注重普及,注重民俗的改造,使“士人的思想”成为“世人的常识”。这反映了( )
A.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C.朱熹理学强化了等级与秩序 D.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8、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隋代(任取三个时期)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可以说宋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度创新,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儒家性善的藩篱,跳出了所谓“涂之人可以为尧舜”的窠臼,以防止人性缺失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这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具有现代政治文明气息的重大突破。
——林建华《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宋代的君臣关系》
材料二: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在中央“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支持材料三中“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中国大事记(部分)
时间(朝代) 事件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公元前140—前87年(西汉时期) 汉武帝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9—23年(王莽新朝时期) 王莽推行一系列改革
490—499年(北魏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604—618年(隋炀帝时期) 始建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780年(唐德宗时期) 实行两税法
927—997年(宋太祖太宗时期) 实行崇文抑武政策
927—947年(辽大宗时期) 推行“因俗而治”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1069年(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
1271—1294年(元世祖时期) 实行行省制度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改革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材料“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特点”“另一部分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具有古蜀文化的特点”体现的是三星堆遗址既有与中原文化的特点,又保留古蜀文化的特征,说明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项正确;古蜀文化不能代表中原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差异,A项排除;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同世界青铜文化的对比,D项排除。
2、答案:A
解析:根据黄帝到春秋战国时期,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从“万语”到最后秦朝统一文字,反映出统一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强调语言的统一,而不是华夏认同,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排除C项;贵族等级体系瓦解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可知,材料前半部分指出皇帝缺少耳目的弊端,后半部分指出其监察的对象——守司(官吏),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C;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D。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不同时代的文人对秦朝短命而亡有不同的观点,影响他们历史认识的主导因素是主观动机的不同,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农牧界线明显北移,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加强了对北方黄河流域的控制,说明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B项正确;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是条件,非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农牧界线明显北移说明的是北方气候条件转好,非恶化,排除C项;“文化融合趋势”是农牧业区交流、交融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张仲景认为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二人都强调了医学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故B项正确;“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指治病不分贵贱,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医技优先的信息,排除C项;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与材料信息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门子弟出任政府官职,有利于庶族地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也反映了当时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D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是在隋朝时期出现的,A选项排除;B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这和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有关,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故选:D。
8、答案:A
解析:据材料“炀……通济渠”可知,该河道为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故选A项;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京杭大运河需要大规模征调民夫服徭役,会激发社会矛盾,而不是缓和,排除C项;科举制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唐朝中枢运行机制中,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观点难免有异,致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贻误事机,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这体现了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B项正确;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排除A项;三省制削弱了相权,排除C项;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不是为了加强尚书职权,排除D项。故选:B。
10、答案:B
解析:B.图文表明柴达木盆地自南北朝到隋唐和中原地区、西藏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都有往来,“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和“玛瑙珠、铜香水瓶等物品”说明在这一时期东西方之间并不只局限经济交流,还有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内容、多路径格局,故选B项。A.图文中只有“道教符篆锦两件”涉及道教,但并不能判定道教受到各民族的追捧,排除A项。C.TW并未说明柴达木盆地具有巨大的军事意义,不能说明是兵家必争之地,排除C项。D.“全面有效”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青海地区在唐朝属于边疆地区,政府的管辖效能比较有限,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的是种田的辛苦,“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写的是打鱼,“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写的是获得首饰印玺的艰难。三者均体现了诗歌创作来源于劳动生活,故D正确。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故排除。故选:D。
12、答案:D
解析:1004年秋,辽军南下,大举进攻北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临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史称澶州之战。1005年1月北宋与辽在澶州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宋辽订立的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对东北的管理“有别于一般州县”,元朝对东北的管理则是“与中原相比并没有特殊政策”,故D选项正确;A、B两项都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这两项;西藏地区归宣政院统辖,故排除C选项。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料信息不止体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还体现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知识的总结,排除A;B料未体现政府积极推动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C料显示出铁制农具,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知识的总结,这说明宋代时期对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总结,使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故C正确;D料未显示出粮食作物增产幅度,排除D。故选:C。
15、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历朝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这一政策在宋朝有所松动,而且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些都应归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追名逐利成为社会主流说法过于武断,排除A项;材料的主体并非是士人,也没有涉及士人的地位,排除B项;抑商政策只是有所松动,并不是传统重农抑商观念被抛弃,排除C项。故选:D
16、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朱嘉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这反映了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D项正确;朱嘉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是在南宋以后,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朱熹将理学思想普及化、世俗化,并未反映强化等级与秩序和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排除BC项。故选D项。
17、答案:(1)主张:重建礼制社会;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积极入仕,以礼治国;人人都践行周礼。背景:礼乐传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
(2)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1)主张:依据材料“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可知,孔子主张重建礼制社会;依据“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可知,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依据“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可知,积极入仕,以礼治国;依据“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可知,主张人人都践行周礼。背景:依据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并结合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处于思想活跃活跃的春秋末期,他的主张受其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有礼乐传统。
(2)主张:依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知,董仲舒强调“大一统”;依据“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正法度之宜”可知,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影响:结合董仲舒思想的影响从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
18、答案:(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隋实行州县制。
(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郡县过多;机构设置混乱。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解析:(1)依据材料一“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到战国时代……产生了郡县两级制”可得出战国时期在边地出现郡县制;依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可得出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依据材料一“到东汉时……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可得出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再结合所学可得出周朝实行分封制和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可得出地方出现分权倾向;依据材料二“数县并置”“十羊九牧”等可知机构设置混乱。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合并了一些州县”可得出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的加强、巩固国家统一、行政效率提高以及古代行政区划模式确立等方面分析作答。
19、答案:(1)举措:①枢密院专掌军政;②三司专掌财政;③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④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2)表现:农产品商品化;市场类型多样,商品流通范围扩大;纸币的出现与使用;海外贸易发达。理由: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解析:(1)根据“防止人性缺失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答案。
(2)根据“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答案。
20、答案:观点: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的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论述: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改鲜卑为汉姓,朝中统一说汉话,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等等,这些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地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民族地区事务,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辽太宗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依此行成了南北两套行政体系——南北面官。南北面官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元朝时期,为顺应幅员辽阔的疆域和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实行行省制度。这一制度是自秦开创郡县制以来,地方行政体制的又一重大变革和创新,有利于对元朝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综上所述,改革创新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社会中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当时再合理的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会出现问题,改革创新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在历史长河中,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的改革和创新,一定会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材料中的相关联的事件,围绕主题进行闹述,如选择商鞅变法、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围绕主题“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进行阐述。结合三个历史事件对如何建立和巩固大一统王朝加以说明,注意史实准确,语言逻辑要清晰,最后要进行总结语的阐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C)试卷(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