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2.表1反映出当时
表1
周桓王五年(前715年) 郑、鲁两国不经天子同意,互换枋、许两地,天子默许。
周桓王八年(前712年) 周王室以王畿内十二邑作为交换,取田于郑。
周简王六年(前580年) 晋大夫郤至与周王室争夺鄇邑的田地,经过晋侯调解,郤至承认鄇田为王室所有。
A.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B.分封宗法制度彻底崩溃
C.土地国有原则遭到破坏 D.兼并土地现象日益严重
3.东汉末年,曹操面对军阀之间征战不断的局面时说:“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承此思想,他采取了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目的的政策。据此推知,曹操执政注重
A.德辅刑主 B.戒奢从简 C.礼法并重 D.轻徭薄赋
4.明代中后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在纹饰设计中不再以“官样”为模仿对象,而是从日常生活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装饰市民阶层所喜爱的图案、纹样。如《长物志》中所描述的案几(瓷器)“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古制荡然”。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手工业产品渐趋雅俗共赏
C.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手工业 D.传统审美观念基本被抛弃
5.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 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6.在《天津条约》签订前,中国内地的商品流通是“逢关纳税,遇卡抽厘”洋货洋商也不能例外。《天津条约》则规定了凡洋货进口后运往内地及洋商从内地承运土货出口,除交纳进出口税外,海关再纳一“子口税”就可遍运天下,不再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这一规定
A.便利了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 B.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反映了内地对改善交通的重视 D.体现出海关工作效率的提升
7.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8.1908年,清政府批准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的奏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与萍乡煤矿合并扩充为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发行股票,此后公司多次发行股票。该股票的发行
图2 1908年汉冶萍公司发行的股票
改变了洋务企业的性质 B.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局
C.有利于该企业的持续发展 D.开辟民办企业发展新途径
9.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
A. 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 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 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 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10.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
A B
C D
11.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指出扭转时局的关键,是用革命手段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建立民主政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向社会各界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 )
A.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B.推动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C.强调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促进了人民民主革命政权的创建
12.有同学对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探索之路做了如下梳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郑观应:“欲自强,必首振工商。”——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
A.以革命的方式作为救国手段 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C.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宗旨 D.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
13.毛泽东在某文章中指出:“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该文章是( )
A.《论联合政府》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4.(2023山东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15.图1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图1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16.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 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 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唐宋之际,部曲制解体,部曲奴婢转化成农民,靠租佃为生。部曲奴婢等贱民身份的大量改变,使得中古良贱身份制度也无以为继。唐代及其以前,天子只能和世家大族分享权力,君权势弱,世家大族甚至可以罢黜天子。而宋代时,世家大族衰落,尽管天子与士大夫分享权力,但君权却不断强大。唐代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宋以后,佛、道、儒等诸家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理学的产生,宋以后的文化精神及动态趋向单纯与收敛,渐显保守。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表现(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社会变革的原因(6分)
18.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直面问题、修正错误,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然而革命道路绝非一帆风顺,随着国民党“整理党务案”和“中山舰事件”的爆发,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给幼年的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此后,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对大革命后国内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党内又相继出现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三次较大的路线错误,这使中国革命事业遭遇重大挫折。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不同的自我革命策略,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确保了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摘编自胡洪彬《党的自我革命: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前瞻启示》
材料二:1949年,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后,党的自身建设更具紧迫性。首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全党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涵养。1950年12月在北京重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鼓励全体党员在精读;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党校,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其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党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党中央严格把控好准入关卡,提高党员的选拔标准。实施正确的干部路线。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最后,整顿党内腐败问题,净化党的政治生态,1951年11月,开展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的三反运动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及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而不断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摘编自赵霞《建国初期党的自我革命及其现实启示(1949﹣195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是如何自我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6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8分)
碎国民党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领导了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
(2)措施: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整顿党内腐败问题。意义:纯洁
1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强迫奴隶工作,劳动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材料二 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最早的奴隶主是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最早的奴隶是氏族部落战争汇总俘虏的外族人。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债务奴役,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往往被债主卖到其他氏族部落充当奴隶。此外,惩罚罪犯、海盗掠夺、拐卖人口、奴隶买卖、家生奴隶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两千多年来,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的典型。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
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金属工具的使用对社会变革的影响。(6分)
有人认为:“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所以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8分)
20.【“大历史观”与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章开沅先生(1926—2021)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历史学家。在他看来,史学的使命如司马迁所言,就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章开沅力主“大历史观”,提倡学习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主张,即从历史的长时段来把握和研究具体的历史事件。他率先提出辛亥革命史研究要“盘点三百年,三个一百年”的观点,他认为:“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一百年。”
——摘编自马敏《论章开沅史学思想的特质》
请你任选某一历史事件,运用“大历史观”进行论述。(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答案
1-5 CCACD 6-10 DBDCA 11-16 BBBCAD
17.【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第一问结合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表现分析;第二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表现:根据材料“唐宋之际,部曲制解体,部曲奴婢转化成农民,靠租佃为生”可概括出由部曲制变为租佃制;根据材料“部曲奴婢等贱民身份的大量改变,使得中古良贱身份制度也无以为继”可概括出部曲身份由贱民变为良民;根据材料“唐代及其以前,天子只能和世家大族分享权力,君权势弱,世家大族甚至可以罢黜天子。而宋代时,世家大族衰落,尽管天子与士大夫分享权力,但君权却不断强大”可概括出由君权势弱变为君权强大;根据材料“唐代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宋以后,佛、道、儒等诸家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理学的产生,宋以后的文化精神及动态趋向单纯与收敛,渐显保守”可概括出由贵族分享权力到文官分享权力;由复杂进取变为单纯收敛;由开放变为保守。
(2)原因:结合所学从经济、赋税、君主专制、思想等层面作答,如封建经济的繁荣;赋税制度的改革;君主专制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发展;理学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兴起;士族的衰弱;庶族的崛起。
故答案为:
(1)表现:由部曲制变为租佃制;部曲身份由贱民变为良民;由君权势弱变为君权强大;由贵族分享权力到文官分享权力;由复杂进取变为单纯收敛;由开放变为保守。
(2)原因:封建经济的繁荣;赋税制度的改革;君主专制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发展;理学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兴起;士族的衰弱;庶族的崛起。
18.【解答】(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说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是如何自我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要求把握时间,民主革命时期,围绕“党的自我革命”,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给幼年的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此后,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对大革命后国内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党内又相继出现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三次较大的路线错误,这使中国革命事业遭遇重大挫折”,调动与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相关知识,可以从归纳作答: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实行战略转移,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领导了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
(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建国初期的中国。概括建国初期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措施,仅要求考生从材料出发,对材料进行解读,从材料中“首先”其次”最后”三个层次语中可以归纳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整顿党内腐败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意义。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定位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这一问题上,从党建、国家、历史三个角度作答即可,即纯洁了党的队伍,赢得了人民支持;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了社会革命与建设;为以后党的建设提供了启示。
故答案为:
(1)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实行战略转移,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领导了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
(2)措施: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整顿党内腐败问题。意义:纯洁了党的队伍,赢得了人民支持;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了社会革命与建设;为以后党的建设提供了启示。
19.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以及文明的发展,第一小问要结合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奴隶制社会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1)影响:据材料“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可知金属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导致贫富分化,促进了奴隶主与奴隶阶级的产生,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据材料“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可知金属工具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2)评价:结合唯物史观,判断一种制度是不是进步,应看其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不是存在剥削与否,可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然后客观分析奴隶制度,据材料“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可知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任意处置奴隶,并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从这点来说是残酷的。据材料“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可知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设,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据材料“最早的奴隶主是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最早的奴隶是氏族部落战争汇总俘虏的外族人”可知奴隶社会的建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城市和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是社会历史的进步。最后进行总结综上,这不是历史的倒退。
故答案为:
(1)①金属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导致贫富分化,促进了奴隶主与奴隶阶级的产生,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②金属工具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判断一种制度是不是进步,应看其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不是存在剥削与否。①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任意处置奴隶,并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从这点来说是残酷的。②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设,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③奴隶社会的建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城市和文字。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综上,这不是历史的倒退。
20.【答案】(12分)
示例1: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18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积极向外扩张,占据大量殖民地,将世界联为一个整体,而英法等国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模式,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伴随着政府对专利权的重视、工匠经验的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并率先完成,并逐步推广到世界各主要国家。机器的发明、动力资源的变更和新材料的使用推动了劳动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工厂制度的产生及推广,也促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彻底改弦易辙,它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8分)
总体上看,工业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并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发展。(2分)
示例2:行省制的出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2分)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封建政权逐步建立并革新以郡县制为代表的地方行政体制,历代政府都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以强化中央集权,尤其是宋朝,通过设置转运使、通判等,地方自主性大为削弱,同时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在这一背景下,元朝首创行省制,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元朝在全国共设岭北、湖广等10个行省,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制度较好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既保障了中央集权,又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满足了元朝大一统的需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现行省制的开端。明代的布政使司是元代行省制的进一步发展,清朝沿用行省制度,鸦片战争前共设18行省,是对明中叶以后由总督、巡抚统领省政予以事实上的承认的做法,亦是对行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8分)
行省制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王朝不断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成果,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也为现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提供了借鉴。(2分)
评分标准
第一等:10—12分。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规范。
第二等:7—9分。
要求:观点较明确,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史论结合,表述较规范。
第三等:4—6分。
要求: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较欠缺,表述较为清楚,逻辑较通顺。
第四等:0—3分。
要求:观点不明确,史实错误,逻辑紊乱,表述不规范。
【解析】
首先,提出论题,据材料“从历史的长时段来把握和研究具体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从长时段影响较大的事件中得出标题,如“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展开论述,从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影响等方面展开,如背景方面,18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积极向外扩张,占据大量殖民地,将世界联为一个整体,而英法等国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模式,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伴随着政府对专利权的重视、工匠经验的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并率先完成,并逐步推广到世界各主要国家;影响方面,机器的发明、动力资源的变更和新材料的使用推动了劳动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工厂制度的产生及推广,也促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彻底改弦易辙,它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最后总结,如工业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并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