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透镜成像规律——2022-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一模二模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2 宜兴市校级模拟)2022北京冬奥会从设计到比赛,处处向世人展示着强大的中国自信。下列几个场景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首钢大跳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乙图中投射到冷却塔上的图案是虚像
C.丙图中运动员在地面上的影子与运动员是等大的
D.丁图中冬奥黑科技猎豹摄像头用到了凸透镜,通过它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2.(2023 锡山区模拟)如图所示,沙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玻璃板的下方固定一光源,作画者的巧手在玻璃板上不断布撒和抹除细沙,随着细沙的堆积,阻挡了来自玻璃板的光,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动态艺术效果。下列光现象中与形成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书
3.(2023 锡山区校级三模)光让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下列有关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工人师傅带着面罩进行焊接,是为了防止红外线灼伤眼睛
B.乙图,透过水球看到了王亚平一正一反两个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C.丙图,烛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挡住烛焰的一部分,则屏上的像仍然完整,只是变暗
D.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屏上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2023 锡山区模拟)2022年5月,首场400架无人机灯光秀编队表演在大邑斜江河上空上演(如图),此次表演为大邑经济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彰显了新时代科技的重要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无人机LED灯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
B.无人机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与水面面积有关
C.为了拍摄无人机飞行时的局部细节,我们应把照相机镜头往后移
D.小明看见无人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结果
5.(2023 滨湖区校级二模)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中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将凸透镜甲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进行实验,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
B.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
D.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近视眼镜
6.(2023 无锡二模)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视察到倒立的实像
B.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透镜位置不动),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D.蜡烛烧一段时间,光屏上的像向下移
7.(2023 宜兴市校级二模)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晰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
C.如果看远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晰,再看近处景物时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D.为了粗测该凸透镜的焦距,早上太阳出来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此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8.(2023 无锡一模)小明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自制了简易投影仪,如图所示。该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竖直白色墙壁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白色墙壁上呈现的是手机上画面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壁上的画面将变得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壁上的像,是由于墙对光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9.(2023 滨湖区一模)如图所示为硬纸筒A和B组成的微型照相机,B可以在A中前后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是半透明膜
B.使用时应将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筒朝着较暗的室内
C.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先拍摄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凸透镜和胶片间的距离变小
10.(2023 锡山区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B.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10cm<f<15cm
C.透镜不动,蜡烛从刻度为30cm处移动到5cm处的过程中,像一直变小
D.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是不完整的,且变暗
11.(2022 滨湖区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要使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12.(2022 宜兴市模拟)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该水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关于这两个像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的
B.倒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中间部分形成的
C.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通过中间部分形成的
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3.(2022 惠山区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更小的实像
C.如果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在水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置凸透镜可以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小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二.填空题(共23小题)
14.(2023 宜兴市校级模拟)为加强交通管理,某市近期新增了多个视频监控抓拍点,用于拍摄交通违法行为。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15.(2023 新吴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是一幅立在桌面上的漫画。如图乙,透过水杯,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此现象的成因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工作原理相同。要想老鼠变“瘦”一点,应适当将水杯 (选填“远离”或“靠近”)漫画。
16.(2023 无锡模拟)如图所示,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用物理书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则光屏上的像会 (选填“变成一半”“变大”“变小”或“变暗”)。
17.(2023 惠山区三模)勤于动手的小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前小聪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8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聪所患的眼疾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8.(2023 梁溪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F”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恰好在毛玻璃光屏M上成一清晰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与之成像特点相同。观察者分别处于A和B处,他在A处看到屏幕上的像的形状为 (根据图乙情况,选择正确的图形序号)。
19.(2023 新吴区二模)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为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在光屏一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 、放大的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 (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
20.(2023 惠山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是疫情期间,无锡学校在“停课不停学”情况下,老师直播上课的场景。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 的条件;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的实像;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前面放置度数合适的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光屏上也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21.(2023 宜兴市模拟)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22.(2023 锡山区校级三模)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1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图2中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
23.(2023 宜兴市二模)如图甲,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应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现代人们大量使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中 (乙/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近视眼应配戴 透镜(凸/凹)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24.(2023 梁溪区二模)小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保持图甲中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应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 眼镜;图乙所示的是王亚平太空授课时展示的含有空气的水球成像的情景,在水球中能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在水球中倒立的像是王亚平位于水透镜 (一倍焦距以内/两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的像,若王亚平远离水球时,该像将会 。
25.(2023 梁溪区一模)小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图中在屏上成清晰实像的场景的实际应用是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 cm刻度处。
26.(2022 惠山区校级一模)如图(a)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个稍大的空气泡,将试管水平固定在白纸上方,并使光线竖直向下照射到试管上,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发现呈现在白纸上的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而在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则是一个橄榄形的黑影如图(b)所示。原来,试管中充满水的部分相当于 透镜,而试管上空气泡所处的位置相当于一个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选填“不变”、“一直变粗”、“一直变细”、“先变粗后变细”或“先变细后变粗”)。
27.(2022 无锡模拟)小明为辨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其操作正确的是 (选择“A”或“B”)。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2所示,d1<d,形成甲光斑的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夏利用光具座测透镜甲的焦距,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8.(2022 江阴市校级一模)2021年12月9日,我国“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们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做了许多充满奇幻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王亚平老师制作了一个大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水球相当于一个 镜,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如图乙所示,当在水球中注入气泡后,王亚平老师贴近水球,我们能透过水球看到她脸部一“正”一“反”两个像,其中“正”像是由于光射入水球共进行 次折射形成的;
(3)如图丙所示,王亚平老师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中,水球迅速变成蓝色水球,这说明分子在 。
29.(2022 宜兴市校级模拟)2022年3月27日,我区出现新冠疫情,肇庆人众志成城,两周迅速清零回归正常。如图甲所示是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直播上课的场景,老师的电脑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若该透镜的焦距(或虚焦距)为10cm,直播老师应坐在如图乙所示的 (选填“AO”“BA”或“CB”)区间上,经摄像头就能成清晰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影像。
30.(2022 宜兴市校级模拟)如图,物体AB上的一点A发出的三条光线a、b、c射向凸透镜,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估读);
②图中所成的像是 。(填写字母)
A.倒立、放大实像
B.正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31.(2012 无锡模拟)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32.(2022 无锡模拟)如图所示,平行光通过图中左侧虚线框(其中放置一块透镜)后,在右侧光屏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该光斑的直径比透镜大。请你判断虚线框中是否是凸透镜,说出接下来的操作及判断方法。(不添加其它器材)
(1)操作:将光屏 。
(2)判断方法: 。
33.(2022 无锡模拟)2022年开学初,无锡又出现新冠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1)如图甲所示是“停课不停学”情况下老师直播上课的场景,老师电脑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 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的实像;若将光屏移至刻度线40cm处,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前面放置度数合适的 视眼镜,光屏上也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34.(2022 宜兴市模拟)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种不需要正常视觉系统的“仿生”眼球,如图所示,这一技术由一系列镜片和电极组成,包含摄像头、眼球运动传感器、数字处理系统,以及无线发送设备。通过眼球追踪技术,这些摄像头的移动与常人眼球类似,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而后通过 传递信息,产生粗略的图象传入大脑。
35.(2022 无锡一模)2022年开学初,无锡又出现新冠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1)如图甲所示是“停课不停学”情况下老师直播上课的场景,老师电脑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 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的实像;若将光屏移至刻度线40cm处,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前面放置度数合适的 视眼镜,光屏上也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36.(2022 锡山区校级三模)如题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
三.作图题(共4小题)
37.(2023 梁溪区一模)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8.(2023 芙蓉区校级三模)请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
39.(2023 锡山区模拟)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请完成光路图。
40.(2023 惠山区三模)根据已有光路图,完成凹透镜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41.(2023 宜兴市校级二模)小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然后调整器材进行实验;
(2)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时,光屏应移到标尺 cm处,成像才清晰;当蜡烛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 ;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42.(2023 无锡模拟)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u为烛焰至透镜的距离,v为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时光屏至透镜的距离。实验时保持透镜在45cm刻度处位置不变。
(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
(2)小华调整u,测量每次成最清晰的像时相对应的v,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u/cm 60 30 20 15 13 …
v/cm 12 15 20 30 45 …
若u为16cm时,光屏上能得到烛焰的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零刻度处,则光屏移到 cm刻度处能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3)设想光具座足够长,u足够大,则v的值接近 cm。
(4)实验中,小华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她只是将凸透镜适当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她的调整措施是 。
A.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
B.适当扭转凸透镜
C.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
D.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
43.(2023 惠山区校级二模)小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课间,小华到室外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她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如图甲所示,此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此时再将这个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稍微增大,若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 L(选填“>”、“<”或“=”);调整以后得到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丙所示,在(2)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 (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
(4)在(2)的基础上,若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些。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五.解答题(共1小题)
44.(2023 梁溪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小明发现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
(1)甲图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现象。
(2)将蓝底、红字的小纸片放在光屏上蓝光区域,小纸片呈现 底、 字。
(3)由上述实验现象可推知:红光照射下某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蓝光照射下该凸透镜的焦距。
(4)如图乙所示,当用红光照亮物体E时,在光屏上恰好呈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改用蓝光照亮物体E时,应将光屏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才能呈现清晰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E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解答】解:
A、首钢大跳台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乙图中冷却塔相当于光屏,投射到冷却塔上的图案是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运动员在地面上的影子的大小与运动员到光源的距离、入射光的方向有关,所以影子不一定是等大的,故C错误;
D、冬奥黑科技猎豹摄像头用到了凸透镜,拍摄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通过它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正确;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正确;
D.用放大镜看书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故D不正确。
故选:A。
3.【解答】解:
A、电焊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因此电焊工在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并戴上防护眼罩,防护眼罩能避免飞溅的火星灼伤眼睛,能降低电焊时的亮度,使焊接点看得更清楚;防护眼罩不能避免红外线,故A错误;
B、透过水球看到了王亚平一正一反两个像,这是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若挡住烛焰的一部分,烛焰发出的光不完整,则成像不完整,亮度会变暗,故C错误;
D、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屏上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A、无人机LED灯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红、绿、蓝,故A正确;
B、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与平面镜的面积无关,故B错误;
C、要拍摄无人机飞行时的局部细节,说明像要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物距变小,成的像变大,像距也变大,照相机应该靠近无人机,并将镜头向外伸,故C错误;
D、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平面镜,由于镜面反射,小明看见无人机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看见无人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而不是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中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进行实验,凸透镜的焦距变大,在不移动器材的情况下,像会成在光屏的后方;
A、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不变,焦距变大,像距会变大,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故A正确;
B、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焦距变大,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会大于2倍焦距,根据图示可知,无法成清晰的像,故B错误;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光屏向左移动,此时的像距会小于焦距,光屏上不能成像,故C错误;
D、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睛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推迟像会聚,所以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
A、从图上看出,物距u=50.0cm﹣10.0cm=40.0cm,v=85.0cm﹣50.0cm=35.0cm,由于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不会得到清晰的像,故A错误;
B、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图中蜡烛成像在光屏之前,因此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故B正确;
C、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透镜位置不动),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蜡烛烧一段时间,火焰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故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A端的半透明质,上面成的像由于漫反射,在A端附近合适的位置都能看到,用不着对着A端观察或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让光线从纸筒B通过凸透镜才可以看到、看清楚物体的像,故A错误;
B、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故B错误;
C、看远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晰,再看近处景物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像距要增大,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故C正确;
D、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而不是平行于地面放置,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A、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半透明膜,因为如果用不透明的胶片,将看不清像的位置,故A正确;
B、使用时应将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朝着较暗的室内,这样成像更清晰,故B错误;
C、胶片上所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即物距减小,像距应增大,薄膜上的像变大,则应将透镜和胶片间的距离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A、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且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故A错误;
此时,u=50cm﹣35cm=15cm,且f<u<2f,v=80cm﹣50cm=30cm,且v>2f,
故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故B错误;
C、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透镜不动,蜡烛从刻度为30cm处移动到5cm处的过程中,成实像时,像逐渐变小,故C正确;
D、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透过凸透镜到光屏上的线变少,则光屏上的像变暗,但仍是完整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0cm﹣20.0cm=10.0cm,故A错误;
B、图乙中,物距u=15.0cm,像距v=30.0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所以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不相同,故C错误;
D、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由于光的折射成像的;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13.【解答】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u>2f时,像距f<v<2f,即u>v,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继续向水凸透镜注水,水凸透镜变凸,焦距变小,相当于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变小,像距变小,应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B正确;
C、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水凸透镜变薄,焦距变大,相当于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变大,像距变大,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可使像重新呈现在光屏上,此实验可模拟远视眼的矫正,故C错误;
D、水凸透镜内的小正方形纸片,不能完全遮挡蜡烛的光透过透镜,故在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23小题)
14.【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工作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凸;缩小;照相机。
15.【解答】解: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图乙中老鼠的像与图甲中的老鼠相比,是放大的,左右颠倒的实像,即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要想老鼠变“瘦”一点,即老鼠的像小一些,需要减小像距、增大物距,应适当将水杯远离漫画。
故答案为:投影仪;远离。
16.【解答】解:由图可知,u=v=20cm,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实像,则fu20cm=10cm;
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15cm=35cm>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果用物理书挡住凸透镜的一半,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另外一半,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10;缩小;变暗。
17.【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0cm﹣50.0cm=10.0cm;
(2)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物距为50.0cm﹣25.0cm=25.0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照相机;
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8cm”刻度线位置,物距减小了,像距会变大,像成在光屏的后方,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即该眼镜是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1)10.0;(2)缩小;照相机;远视眼。
18.【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所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幻灯机;由于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颠倒,所以他在A处看到屏幕上的像的形状为④。
故答案为:放大;幻灯机;④。
19.【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的u=v=30.0cm,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的u=v=2f=30.0cm,所以f=15.0cm;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物距小于焦距,在光屏一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放大镜的原理。
故答案为:等大;正立;放大镜。
20.【解答】解:
(1)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实像),且u=30.0cm,v=15.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时,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即要使像距变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能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即放一个远视眼镜可达到目的。
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缩小;远视。
21.【解答】解:(1)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物距2f>u>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放大;靠近。
22.【解答】解:(1)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2)近视眼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由图可以看出是乙符合;
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靠近;乙;发散。
23.【解答】解:(1)由图中可知,蜡烛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需要满足像距f<v<2f,则光屏应向左移动,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照相机;
(2)由丙图知,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是近视眼的成因,故图中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左;照相机;丙;凹。
24.【解答】解:(1)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把光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向左移动,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凸透镜;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3)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王亚平位于水透镜两倍焦距以外,若王亚平远离水球,则倒立像,正立像都会变小。
故答案为:放大;远视;两倍焦距以外;变小。
25.【解答】解: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由图示位置可知,物距u=15cm,像距v=30cm,即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应将凸透镜移到10cm+30cm=40cm刻度处。
故答案为:主光轴;投影仪;40。
26.【解答】解:圆柱形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水凸透镜,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所以会聚成一条亮线。
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将该试管平放在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是一个橄榄形的黑影。
亮线的位置相当于焦点的位置,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过程中,经过焦点时亮线最细;从焦点处向下继续移动时,亮线变粗,是因为光线继续由焦点的位置向前沿直线传播。
故答案为:凸;凹;先变细再变粗。
27.【解答】解:要辨别两个透镜的类型,应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即让凸透镜与太阳光垂直,由图可知,操作正确的是B;
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
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60.0cm﹣50.0cm=10.0cm。
故答案为:B;凸;10.0。
28.【解答】解:(1)根据图甲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
(2)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其中“正”像是由于光射入水球,通过两块凹透镜,共发生4次折射;
(3)王亚平老师向无色水球注入蓝色的液体,一会儿整个水球都变蓝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1)凸透;照相机;(2)4;(3)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9.【解答】解:摄像头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图乙中CB区间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直播老师应坐在如图乙所示的CB区间上,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凸;CB;倒立。
30.【解答】解: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从这一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由图可知,a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7.00cm﹣3.00cm=4.00cm;
②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u=3.00cm﹣1.60cm=1.40cm,则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4.00;②B。
31.【解答】解:(1)由图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0cm,所以焦距为10cm。
故答案为:10。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所以想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而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可能是因为此时成的是虚像,或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太小造成的。
故答案为:蜡烛在一倍焦距之内(或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太小)。
32.【解答】解:由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将光屏向左移动,减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若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比透镜直径小的光斑,说明该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若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比透镜直径大的光斑,为凹透镜。
故答案为:(1)向左移动;(2)若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直径比透镜直径小的光斑则为凸透镜。
33.【解答】解:
(1)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实像),且u=15.0cm,v=30.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时,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光屏位于40cm刻度线处时,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即要使像距变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能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即放一个远视眼镜可达到目的。
故答案为:(1)凸;大于二倍焦距;(2)放大;远。
34.【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摄像头的移动与常人眼球类似,因此也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
由于它的信息是依靠无线传输的方式,所以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产生粗略的图象再传入大脑。
故答案为:实;电磁波。
35.【解答】解:
(1)由物理常识可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实像),且u=15.0cm,v=30.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时,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光屏位于40cm刻度线处时,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即要使像距变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能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即放一个远视眼镜可达到目的。
故答案为:(1)凸;大于二倍焦距;(2)放大;远。
36.【解答】解:如题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的焦距f=15cm,物距u=50cm﹣25cm=25cm,则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两倍焦距外,而此时光屏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根据烛焰上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当蜡烛变短后,烛焰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会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烛焰通过凸透镜成的像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倒立;右;上。
三.作图题(共4小题)
37.【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38.【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39.【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该透镜为凹透镜;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另一侧的虚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如图所示:
40.【解答】解:过凹透镜的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入射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异侧焦点。作图如下:
。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41.【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u=v=2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凸透镜焦距为f=10cm;
(2)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此时物距u=50cm﹣30cm=20cm=2f,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光屏应移到标尺50cm+20cm=70cm处,成像才清晰;
当蜡烛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小;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推迟光线会聚成像,若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左移;
(4)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D。
故答案为:(1)10;(2)70;左;小;(3)D。
42.【解答】解:
(1)实验中需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三心大致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其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表格数据可知,u=v=20cm=2f,解得f=10cm,
u为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光屏上能得到烛焰的,倒立放大实像,
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零刻度处,此时u=45cm,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由表格数据可知,则光屏移到58cm刻度处能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3)设想光具座足够长,u足够大,物距很大,像距很小,像距v的值接近焦距,像距接近10cm;
(4)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较模糊,说明中间部分的物距此时正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两侧部分的物距大于或小于中间部分的物距,故适当扭转凸透镜,使凸透镜与光屏平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主光轴;(2)放大;58;(3)10;(4)B。
43.【解答】解:(1)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再将这个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稍微增大,若光斑变大,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光斑,故可能f<L;
(2)由图知,物距u1=50cm﹣35cm=15cm,像距v1=80cm﹣50cm=30cm,满足:2f>u>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据此制成了幻灯机;
(3)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蜡烛的两侧,此时应在蜡烛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实像,故应在C处;
(4)①若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物距增大,像距会减小,像会变小,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靠近凸透镜;
②若不移动光屏,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近视眼镜),延缓了对光线会聚,也可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2)放大;幻灯机;70;(3)C;(4)靠近;小;近视眼镜。
五.解答题(共1小题)
44.【解答】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的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2)不透明的蓝底纸片能够反射蓝光,将呈现蓝色,红字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故呈现黑色;
(3)由图可知,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的偏折程度要小,则当红光和蓝光分别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同一凸透镜后,红光的会聚点(即焦点)远,则焦距长;因此,红光照射下某凸透镜的焦距大于蓝光照射下该凸透镜的焦距;
(4)红光照射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说明此时u=v=2f;换蓝光照射时,根据(3)中结论可知,此时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因此相当于增大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将光屏适当向左移,才能呈现清晰的缩小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E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推迟光线会聚成像,可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1)色散;(2)蓝;黑;(3)大于;(4)左;缩小;(5)近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3透镜成像规律——2022-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一模二模试题分类(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