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一中集团下埔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2019年11月28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高分十二号”卫星的( )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增大
2.(3分)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太阳灶把水加热
B.冰箱内食物被冷冻
C.手捧热水杯感到暖和
D.飞船回收时变成火球
3.(3分)下列过程中,哪种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
A.小明提着水桶站立不动
B.小明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C.小明提着水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小明提着水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4.(3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C.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
D.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5.(3分)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B.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
C.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D.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3分)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 )
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7.(3分)甲、乙两人沿同一竹竿进行爬竿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6s,乙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2s,则甲、乙两人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为( )
A.4:3 B.3:4 C.16:9 D.9:16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用力将弓拉开,在放开箭的瞬间 能转化为箭的 能,箭在空中向上飞行的过程中,箭的 能增大。
9.(3分)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10.(3分)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 (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 (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 (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11.(3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示意图,则属于柴油机的是 图。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混合气做功 (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
12.(3分)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00N的箱子,箱子纹丝不动,这时小明对物体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小明再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箱子在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则小明做了 J的功,这个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 J。
13.(3分)若某汽油机转速是1200r/min,则在一秒钟内这台汽油机对外做功了 次,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由 能转化为 能。
14.(3分)“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点燃,所以“可燃冰”是一种 能源(选填“清洁”或“污染”);1m3甲烷完全燃烧能产生 J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 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设甲烷的热值q甲烷=4.2×107J/m3,c水=4.2×103J/(kg ℃)]。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1)2分、(2)2分、(3)3分,共7分)
15.(2分)如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画出A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
16.(2分)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
17.(3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16题7分,17题6分,18题7分,共20分)
18.(7分)在“探究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佳用同一动滑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佳应沿 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3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 N,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动滑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随着钩码总重的增加,拉力所做的额外功将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你认为其原因是 。
序号 动滑轮重G动/N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绳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m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1 0.3 1 0.2 0.70 0.4 71.4
2 0.3 2 0.2 1.28 0.4 78.1
3 0.3 4 0.2 0.4
(4)为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增加钩码的总重
B.增加提升钩码的高度
C.在滑轮转轴处涂润滑油
D.换用质量更小的滑轮
19.(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的某个位置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1)实验中探究的是 (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 法。
(3)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钢球的 不变,让钢球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4)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 (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20.(7分)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质量相等的水与食用油分别装入烧杯中,测量出水与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1)图甲中,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先适当调整并固定 (选填“A”或“B”)。本实验中,通过 反映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
(2)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由第1次与第 次实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与食用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故其吸热能力更强。物理学上引入 这个物理量来代表这一特性。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k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水 1 0.05 10 10
2 0.10 10 20
食用油 3 0.05 10 5
4 0.05 20 10
(3)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比较3、4次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在物质的种类和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
(4)如图乙所示,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会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因为这样能更好地控制相同时间内液体 相同。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19题6分,20题7分,共13分)
21.(6分)某煤气炉的效率是50%,现用该炉将一壶初温是20℃的水加热到沸腾(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共完全燃烧了0.2m3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为4.2×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问:
(1)0.2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2)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这壶水的质量是多少?
22.(7分)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将500N的重物提升6m,物体上升速度是0.1m/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做功的功率;
(4)动滑轮重。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21题5分,22题6分,23题7分,共18分)
23.(5分)如图,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
(1)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 (选填“省”或“费”)力;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3)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把第4次与第 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
24.(6分)阅读短文,回答相关的问题。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空(如图甲)。“长征二号”F﹣T2火箭通过燃烧固态氢燃料,火箭由于高速行驶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而产生高温,所以“天宫二号”外部用整流罩包住,当离开大气,整流罩与“天宫二号”分离(如图乙)
2019年7月18日,“天宫二号”飞到我国喀什测控站上空时,地面发送降轨指令,使它在继续绕地球飞行半圈后,在南太平洋上空从此前高度约390公里的圆形轨道,然后轨道近地点从200公里降到70公里以内,让“天宫二号”直接进入大气层。航天器进入大气层后会迅速烧蚀分解、不再受控
(1)火箭利用固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选填“比热容”“密度”或“热值”)大的特性。
(2)火箭升空获得的机械能来自燃料燃烧所产生的 能。
(3)整流罩与“天宫二号”分离后,在下落过程中,整流罩的重力势能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高压燃气把火箭推向太空的过程中,其内能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理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
(5)“天宫二号”从进入大气层到坠落预定海域的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7分)如图1,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
(1)图1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 (填序号)冲程相同。
(2)图2中四个冲程的工作顺序是 ,其中不需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 。(均填序号)
(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 次。
(4)如图3所示是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像。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两种液体中,选择 液体(选填“甲”或“乙”)作为汽车冷却液效果会更好。
(5)图4是柴油机的能流图,图中带“?”的是废气带走的能量。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和曲轴转动 周,这台柴油机的效率η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2019年11月28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高分十二号”卫星的( )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增大
【分析】根据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从而根据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和分析机械能的变化。
【解答】解: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也加速上升,速度变大,同时高度增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故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属于一道基础题。
2.(3分)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太阳灶把水加热
B.冰箱内食物被冷冻
C.手捧热水杯感到暖和
D.飞船回收时变成火球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转移到低温的过程,二者的本质不同。
【解答】解:A、太阳灶把水加热,内能增大;
B、冰箱内食物被冷冻;
C、手捧热水杯感到暖和;
D、飞船回收时变成火球,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D。
故选:D。
【点评】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效果上是等效的,但其实质不同,做功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属于能量的转移。
3.(3分)下列过程中,哪种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
A.小明提着水桶站立不动
B.小明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C.小明提着水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小明提着水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分析】首先要清楚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其次会逐一分析小明提桶的各种情况是否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解答】解:A、小明提着水桶站立不动,但水桶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
B、小明提着水桶沿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但水桶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
C、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但桶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故小明没有对桶做功。
D、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桶向上移动距离。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
4.(3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C.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
D.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分析】(1)根据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进行判断;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4)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
【解答】解:A、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故A不正确;
B、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正确
C、双手互搓,因此手的内能增加;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
5.(3分)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B.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
C.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D.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
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B、在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
C、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排气冲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要求学生对每个冲程的特点、能量转化等情况十分熟悉才能顺利解答。
6.(3分)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 )
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2)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
【解答】解:(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后。
(2)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酒精的特性;
综上所述,一杯酒精用掉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的真正含义后,可顺利解决此题。
7.(3分)甲、乙两人沿同一竹竿进行爬竿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6s,乙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2s,则甲、乙两人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为( )
A.4:3 B.3:4 C.16:9 D.9:16
【分析】爬竿运动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甲、乙两人沿同一竹竿进行爬竿比赛,则h相同,先计算出两人做的功,再计算功率,最后计算功率之比。
【解答】解:由题知爬行高度h相同,t甲=16s,t乙=12s,G甲:G乙=3:4
甲做功为:W甲=G甲h=4Gh
乙做功为:W乙=G乙h=4Gh
甲做功功率:
乙做功功率:
所以:P甲:P乙=9:16
故选:D。
【点评】本题理解爬竿运动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分式是难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用力将弓拉开,在放开箭的瞬间 弹性势 能转化为箭的 动 能,箭在空中向上飞行的过程中,箭的 重力势 能增大。
【分析】通过分析弓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来判断弓弹性势能的变化,通过分析箭的运动情况得出箭的能量变化,从而得出能量的转化情况;
从向上飞行的箭的高度变化判断出箭重力势能的变化。
【解答】解:放开箭时,弓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箭由静止变为运动;
箭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箭的高度增加。
故答案为:弹性势;动;重力势。
【点评】在做能量的转化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
9.(3分)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做功 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热传递 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分析】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消耗的是机械能(或动能),轮胎发热说明转化成了内能;冷水冲洗轮胎可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水,从而达到给轮胎降温的目的。
【解答】解:(1)轮胎与地面摩擦发热的过程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或动能)转化成了轮胎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2)轮胎停在水中,冷水与高温的轮胎接触时,一部分水还会蒸发吸热,是由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升高。
【点评】摩擦生热是典型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是我们应该熟知的。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温度,也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更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0.(3分)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 乙 (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 < (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 冰 (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分析】晶体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熔化前为固态的冰,熔化后为液态的水,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因此吸收相同热量冰的温度变化大。
【解答】解:比较甲、乙两个图象可知:
甲图中,冰块和水的温度变化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因此吸收相同的热量,冰块的温度升高的快。
故答案为:乙;<;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熔化图象和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注意运用公式Q=cmΔt,并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判断,是一道中档题。
11.(3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示意图,则属于柴油机的是 乙 图。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混合气做功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少”)。
【分析】(1)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不同,柴油机顶部是喷油嘴,汽油机顶部是火花塞;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图中有火花塞,乙图中有喷油嘴;
(2)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乙;升高。
【点评】此题考查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12.(3分)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00N的箱子,箱子纹丝不动,这时小明对物体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小明再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箱子在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则小明做了 400 J的功,这个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 0 J。
【分析】(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知道推力的大小和箱子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小明做的功。
【解答】解:(1)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箱子,箱子纹丝不动,但是箱子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2)小明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箱子在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时,小明做的功:
W=Fs=40N×10m=400J,
由题知,箱子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所以重力做功为0J;
故答案为:没有;40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和功的计算,明确做功的两个条件是关键。
13.(3分)若某汽油机转速是1200r/min,则在一秒钟内这台汽油机对外做功了 10 次,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由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分析】(1)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2)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
【解答】解:飞轮转速是1200r/min=20r/s,因一个工作循环转2圈,做功一次;
所以每秒完成10个工作循环,完成40个冲程;
做功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爆发性燃烧,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迅速膨胀,所以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10;内;机械。
【点评】本题考查热机的工作过程,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属于易错题目。
14.(3分)“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点燃,所以“可燃冰”是一种 清洁 能源(选填“清洁”或“污染”);1m3甲烷完全燃烧能产生 4.2×107 J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 125 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设甲烷的热值q甲烷=4.2×107J/m3,c水=4.2×103J/(kg ℃)]。
【分析】(1)根据“可燃冰”燃烧产物来分析;
(2)知道甲烷的体积和热值,利用Q放=Vq求出1m3的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与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根据Q吸=c水m水(t﹣t0)的变形公式求出水的质量。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可直接点燃;
而甲烷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弃物。
(2)1m3甲烷完全燃烧能产生的热量:
Q放=Vq甲烷=7m3×4.5×107J/m3=8.2×107J。
(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5.2×107J;
由Q吸=c水m水(t﹣t4)得,水的质量:
m水===125kg。
故答案为:清洁;5.2×107;1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和Q吸=cm(t﹣t0)的掌握和运用,认识了新能源﹣﹣﹣可燃冰,增强了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识!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1)2分、(2)2分、(3)3分,共7分)
15.(2分)如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画出A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
【分析】分析物体静止时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静止时,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竖直方向的直线上,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几何中心)。
A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上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力、拉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以及对平衡力了解和掌握。
16.(2分)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
【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
【解答】解:支点为O,从支点O作力F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力臂的概念,找出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从而正确地画出力臂。
17.(3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本题中,要求最省力,属于第二种。
【解答】解:图中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画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16题7分,17题6分,18题7分,共20分)
18.(7分)在“探究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佳用同一动滑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佳应沿 竖直 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3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 2.4 N,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0.16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3.3 %。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动滑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随着钩码总重的增加,拉力所做的额外功将 增大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你认为其原因是 摩擦力变大 。
序号 动滑轮重G动/N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绳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m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1 0.3 1 0.2 0.70 0.4 71.4
2 0.3 2 0.2 1.28 0.4 78.1
3 0.3 4 0.2 0.4
(4)为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B 。
A.增加钩码的总重
B.增加提升钩码的高度
C.在滑轮转轴处涂润滑油
D.换用质量更小的滑轮
【分析】(1)实验过程中要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
(2)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可读出拉力的大小,根据W=Gh求出滑轮对钩码所做的功,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从而求出额外功;利用η=×100%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根据W额=W总﹣W有=Fs﹣Gh求出拉力所做的额外功,然后结合最后一列数据得出结论。
(4)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而总功是由有用功(对重物做的功)和额外功(机械损耗带来的)组成。所以改变机械效率的大小有两种方法:一、在机械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不变),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大;二、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对重物做的功不变),额外功越少(减轻动滑轮的重,加润滑油等),机械效率就越大。
【解答】解:(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2)第3次实验中,由图可知;
滑轮对钩码所做的功为W有=Gh=4N×7.2m=0.5J,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4N×2.4m=0.96J;
额外功为:W额=W总﹣W有=4.96J﹣0.8J=8.16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
(3)在用同一动滑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由表格数据可知:
第一次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1=W总1﹣W有8=F1s﹣G1h=8.70N×0.4m﹣7N×0.2m=4.08J,
第二次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2=W总2﹣W有6=F2s﹣G2h=3.28N×0.4m﹣5N×0.2m=6.112J,
综上可知,若仅增加被提升物体的物重,由表格数据最后一列可知;
实验中,额外功的来源为克服动滑轮自重和机械摩擦做功;
(4)A.增加钩码的总重,根据1,机械效率增大;
B.钩码上升的高度与机械效率无关;
C.在滑轮转轴处涂润滑油能减小额外功;故C正确;
D.换用质量更小的滑轮,增大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竖直;(2)2.8;83.3;摩擦力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功、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明确有用功和总功以及额外功是关键。
19.(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的某个位置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1)实验中探究的是 钢球 (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s (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 转换 法。
(3)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钢球的 质量 不变,让钢球从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4)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 质量 (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分析】(1)动能大小和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有关,由于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钢球的运动速度不同,则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研究动能和运动速度的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故探究的对象是钢球;
(2)实验中采用转换法,通过木块被推动距离的大小,比较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3)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应控制质量不变,改变速度,所以应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
(4)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解答】解:(1)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钢球的质量不变,改变了钢球的运动速度。
(2)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实验中采用转换法,比较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
(3)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应让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
(4)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速度是相同的,所以探究的是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故答案为:(1)钢球;(2)s;(3)质量;(4)质量。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掌握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特别是对小球速度的控制。
20.(7分)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质量相等的水与食用油分别装入烧杯中,测量出水与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1)图甲中,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先适当调整并固定 B (选填“A”或“B”)。本实验中,通过 加热时间 反映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
(2)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由第1次与第 3 次实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与食用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水 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故其吸热能力更强。物理学上引入 比热容 这个物理量来代表这一特性。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k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水 1 0.05 10 10
2 0.10 10 20
食用油 3 0.05 10 5
4 0.05 20 10
(3)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比较3、4次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在物质的种类和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吸热的多少与 升高的温度 有关。
(4)如图乙所示,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会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因为这样能更好地控制相同时间内液体 吸热 相同。
【分析】(1)根据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分析;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或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根据“相同质量的水与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由此回答;
物理学上引入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
(3)比较3、4次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4)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根据Q=W=Pt分析。
【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甲中,合理的顺序是先适当调整并固定B,本实验中。
(2)根据相同质量的水与食用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
由第1次与第3次实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与食用油,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物理学上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代表这一特性。
(3)比较3、4次实验记录,物体吸热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有关。
(4)如图乙所示,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会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故答案为:(1)B;加热时间;、比热容;(4)吸热。
【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19题6分,20题7分,共13分)
21.(6分)某煤气炉的效率是50%,现用该炉将一壶初温是20℃的水加热到沸腾(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共完全燃烧了0.2m3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为4.2×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问:
(1)0.2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2)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这壶水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1)根据Q放=Vq得出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煤气炉的效率是50%,根据Q吸=Q放η得出水吸收的热量;
(3)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根据Q吸=cmΔt可知这壶水的质量。
【解答】解: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0.2m7×4.2×103J/m3=8.2×106J。
(2)煤气炉的效率是50%,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η=8.6×106J×50%=4.5×106J。
(3)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
根据Q吸=cmΔt可知这壶水的质量m===12.5kg。
答:(1)0.6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8.6×106J的热量;
(2)水吸收了4.6×106J的热量;
(3)这壶水的质量是12.5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2.(7分)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将500N的重物提升6m,物体上升速度是0.1m/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做功的功率;
(4)动滑轮重。
【分析】(1)根据W=Gh求出工人做的有用功;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利用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根据v=求出工人做功的时间,利用P=求出工人做功的功率;
(4)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F=(G+G动)求出动滑轮重。
【解答】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500N×6m=3000J;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6m=18m,
拉力所做的功:W总=Fs=200N×18m=3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
(3)由v=可得==60s,
工人做功的功率:P===60W;
(4)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动)可得,动滑轮重:G动=nF﹣G=6×200N﹣500N=100N。
答:(1)工人做的有用功为300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3)工人做功的功率为60W;
(4)动滑轮重为100N。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功率公式、滑轮组拉力公式的应用,明确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21题5分,22题6分,23题7分,共18分)
23.(5分)如图,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
(1)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1.4 N。(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 省 (选填“省”或“费”)力;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高 (选填“高”或“低”)。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3)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62.5% 。把第4次与第 2 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
【分析】(1)先根据W有=Gh和W总=Fs分别求出有用功和总功,然后根据W额=W总﹣W有求出额外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就是额外功,利用f=求出摩擦力;
(2)分析表格数据时,显然拉力和机械效率的变化是因斜面的倾斜程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斜面的省力情况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力计的示数体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从表中可以直接看出来;
(3)斜面的有用功是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知道物块的重力和物块上升的高度,可利用公式W有用=Gh进行计算;总功是拉力做的功,知道拉力的大小和斜面的长,可利用公式W总=Fs进行计算;最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
(1)由第1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沿斜面拉木块做的有用功:W有=G1h5=5N×0.4m=1J,
拉力做的总功:W总=F1s2=2.4N×2m=2.4J,
则额外功:W额=W总﹣W有=8.4J﹣1J=8.4J,
由W额=fs得,木块所受摩擦力:f==;
(2)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缓时,沿斜面的拉力F越小;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斜面倾斜程度越陡时;
(3)物体重G1=6N,提升高度h2=0.5m,克服物块重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1h2=3N×0.5m=6.5J,
拉力F2=4N,拉力移动的距离s2=1m,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6s2=4N×8m=4J,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100%=;
要探究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关系,必须保证斜面倾斜程度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即高度相同,第4次和第7次斜面的长度和高度相同。
故答案为:(1)1.4;(2)省;高;6。
【点评】①本题考查斜面的机械效率,要会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关键是找准需要分析的项目。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块重力、斜面倾斜程度和斜面粗糙程度,注意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机械效率和某一因素关系时,要说明其他两个因素保持一定。
②该题主要考查了计算斜面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4.(6分)阅读短文,回答相关的问题。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空(如图甲)。“长征二号”F﹣T2火箭通过燃烧固态氢燃料,火箭由于高速行驶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而产生高温,所以“天宫二号”外部用整流罩包住,当离开大气,整流罩与“天宫二号”分离(如图乙)
2019年7月18日,“天宫二号”飞到我国喀什测控站上空时,地面发送降轨指令,使它在继续绕地球飞行半圈后,在南太平洋上空从此前高度约390公里的圆形轨道,然后轨道近地点从200公里降到70公里以内,让“天宫二号”直接进入大气层。航天器进入大气层后会迅速烧蚀分解、不再受控
(1)火箭利用固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热值 (选填“比热容”“密度”或“热值”)大的特性。
(2)火箭升空获得的机械能来自燃料燃烧所产生的 内 能。
(3)整流罩与“天宫二号”分离后,在下落过程中,整流罩的重力势能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高压燃气把火箭推向太空的过程中,其内能会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理与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相同。
(5)“天宫二号”从进入大气层到坠落预定海域的过程中,机械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热值越大的燃料释放出的热量越多,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
(2)火箭升空获得的机械能来自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内能;
(3)重力势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热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能量,对外做功
(5)整流罩与“神舟十二号”分离至坠落地面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作用,消耗一部分机械能。
【解答】解:(1)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液态氢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火箭升空获得的机械能来自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内能;
(3)整流罩与空气剧烈摩擦坠落过程中,其速度增大,同时高度减小;
(4)高压燃气把火箭推向太空的过程中,燃气燃烧产生的能量对火箭做功,其原理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5)整流罩与“神舟十二号”分离至坠落地面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作用。
故答案为:(1)热值;(2)内;(4)减小;(5)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热值、能量转化、机械能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25.(7分)如图1,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
(1)图1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 丙 (填序号)冲程相同。
(2)图2中四个冲程的工作顺序是 丁乙丙甲 ,其中不需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 丙 。(均填序号)
(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 1 次。
(4)如图3所示是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像。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两种液体中,选择 乙 液体(选填“甲”或“乙”)作为汽车冷却液效果会更好。
(5)图4是柴油机的能流图,图中带“?”的是废气带走的能量。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和曲轴转动 2 周,这台柴油机的效率η为 30% 。
【分析】(1)图1的能量转化方式与做功冲程相同;
(2)四个冲程的工作顺序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只有做功冲程有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3)一个工作循环只有一个做功冲程;
(4)比热容越大,则做冷却液的效果就更好,而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小的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5)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和曲轴转动2圈;根据图4求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有用机械能除以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可以求得热机效率。
【解答】解:(1)图1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小风车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所以与丙图的能量转化方式相同;
(2)四个冲程的工作顺序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只有做功冲程有做功,所以不需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丙;
(3)一个工作循环只有一个做功冲程,所以只做功1次;
(4)由图4可知,相同质量的两种液体,即吸收热量相同,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冷却效果更好;
(5)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和曲轴转动2圈;由图4可知放=1400J+600J=2000J;
有用机械能为:W有=600J;
所以热机效率为:。
故答案为:(1)丙;
(2)丁乙丙甲;丙;
(3)3;
(4)乙;
(5)2;30%。
【点评】本题考的是热机和热机效率的相关知识,属于常考题型,难度一般。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惠州一中集团下埔校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