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3.1、认识声现象
(共17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下列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事例是
A.在山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B.大声讲话会惊动鱼缸中的鱼儿
C.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
D.放在钟罩内的手机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关于电动牙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大声呼救
B.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C.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密闭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D.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大 B.响度太大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下列关于声波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岩层发生形变的地声异常来测地震等级,是因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B.古人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C.潜入水底的人一定听不到岸上的各种声音
D.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交谈
二、填空题(共3题)
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 后收到回波,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利用此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声的产生
如图所示,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青蛙的叫声来自鸣囊的振动,这些现象说明: 。
声音的传播需要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不能传声。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此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 如图乙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
在下列事例中: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收到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现象的不同;
④锣发生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1)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2)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
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 ,其中: 表示温度为 时的声速, 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 表示温度为 时的声速, 为温度系数。
(1) 可见,水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 。
(2) 如图所示,是酒精、水中声速随温度变化图象,其中 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
(3) 时,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 。
(1)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i 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依据是: 。
ii 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依据是: 。
(2) 设海水温度为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 ,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A
2. 【答案】C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B
6. 【答案】B
7. 【答案】A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A
二、填空题(共3题)
11. 【答案】;
12. 【答案】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3. 【答案】介质;真空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14. 【答案】
(1) 不能
(2) 振动;越大
【解析】
(1) 抽气时,玻璃罩内介质(空气)逐渐减少,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完全没有空气了(即抽成真空),将会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于是可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2)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会把乒乓球弹起;借助乒乓球的振动来观察,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探究方法就是“转换法”;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根据乒乓球弹起的幅度不同,可以判断物体的振幅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15. 【答案】
(1) ①④
(2) ②
【解析】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①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可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收到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即能说明声音传播的条件;③当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因两次木梳齿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此现象说明了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④当用手按住振动的锣面时,锣面振动停动,发声停止,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综上分析,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①④;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②。
16. 【答案】
(1) 增大
(2)
(3)
【解析】
(1) 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知道水的 是一个正数,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会增大。
(2) 酒精的 值是负的,所以速度会随温度减小, 图象符合要求。
(3)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温度为 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
17. 【答案】
(1) i 温度;声音在 、 、 的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ii 介质种类;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教科版八年级上3.1、认识声现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