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专项时空练习1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南北方石器有明显差别,至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已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但地域特征依然存在,各区域内的文化差异也很明显。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
A.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 B.体现出中华文化圈的扩大
C.发源于自成一体且多元复杂的地理环境 D.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
2、有学者认为,华夏王朝文明的开启就在二里头时代,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它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向四围发射出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显然,更大范围的这种文化的远播,不是靠军事推进和暴力输出,而是凭借其软实力的巨大张力。”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二里头时代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形成期 B.中国王朝不借助于武力征服实现统一
C.“中国”是地域与文化结合的复合概念 D.华夏文明明显优越于周边的其他文明
3、商汤灭夏之后,称颂禹“久劳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继续祭祀夏朝确立的土神。周武王灭商之后,封 武庚 (纣王的儿子) 于朝歌 (今河南淇县),以主殷商的祭祀。商汤周武王这样做, 旨在
A.减少政局动荡 B.承袭前代制度 C.构建政治认同 D.形成官僚政治
4、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 19 代商王盘庚迁都,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 22 代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而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末亡国之君商纣王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 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
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 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5、据《尚书 ·酒诰》记载,周公对卫康叔说,商汤畏惧天命,施行德政,所以得了天下;商纣王自以为 天命在兹,安闲逸乐、不恤民众,因而堕废天命,被西周取代。据此可知,西周
A.深受儒家“以德治民”思想影响 B.以“天命”为君主集权的理论基础
C. 以保民和德政为执政合法性依据 D.政治活动中神权迷信的影响力增强
6、有学者指出:“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于忧患意识……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成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其意在说明当时周人
A.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 B.率先进入“轴心时代”
C.推崇儒家德治的思想 D.致力于摒弃神权观念
7、有学者认为天下四方的观念来自于流动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产生这类宏观意识。如楚国眼界宽了,才产生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说明了“中原”本无“故主”。材料表明
A.天下四方观念起源于游牧民族 B.中原并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统观念 D.天下观念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8、据下图可知,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
A.诸侯国封建化程度存在差异 B.世卿贵族强力推进社会变革
C.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D.社会流动冲击传统政治秩序
9、春秋时期,鲁国拥有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如风姓的须句和颛臾、姜姓的向、祁姓的祝、姒姓的鄫、妘姓的鄅等,这些族姓的人都以“鲁人”自称。这反映了当时
A.分封体制有所发展 B.鲁国建立起地区霸权
C.民族交融走向深入 D.区域共同体逐渐形成
10、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韩非子说:“今轻刑罚, 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则可 谓伤民矣!”这表明两者
A.重视民众的治理 B.轻罪重刑的策略
C.外儒内法的思想 D.以刑辅德的理念
(
铁
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
(
件
)
生
产工具数
(
件
)
铁
农具数
(
件
)
辽宁抚顺莲花
堡
80
余
77
6
8
山西长治分水
岭
3
6
3
1
2
1
河北兴隆古洞
沟
8
7
8
5
52
河南辉县周围
村
9
3
6
9
58
广
西平乐银山岭
181
170
9
1
)11、下表是考古出土的部分地区战国时期物品统计表 (部分) 。此表反映当时
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 B.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C.铁农具运用于农业生产 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12、战国时期,燕国刀币的出土范围涉及燕国本国及赵国、中山国、齐国、朝鲜等地,出土量巨大,而且往往与尖足布、方足布、赵刀、齐刀、环钱等同时出土。这表明当时
A.各国货币制度异常混乱 B.北方诸侯争霸比较激烈
C.燕国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D.区域经济交流较为密切
13、《韩非子》中记载“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铡……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墨子》中记载“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庄子》中记载“禹亲自操橐耜……腓无胈,胫无毛”。这些记载可以用来论证
A.原始社会私有财产的产生 B.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进步
C.万邦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 D.诸子思想兼容并包的特征
14、(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湖南省株洲市的磨山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农耕聚落遗址。这里出土的文物有:具有大溪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特征的遗存,如鼎足、双耳罐、红衣陶罐、简形釜、双腹豆、白陶盘等;具有龙山文化特征的遗存,如磨制的石锛、石镞、陶器等。这说明
A.大溪文化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 B.长江流域史前农耕文化各具待色
C.湖南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心 D.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间存在交
15、(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已经出现一定的人物形象。如图所示,西周中期以前,人物周身添加了大量的神秘纹样,表现为一种夸张且神秘威严的形式。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上的人物形象没有了之前的狞厉,逐渐表现出写实主义风格。这一转变反映了商周时期
人头銎内钺·西周前期 画像铜壶(局部)·春秋晚期
A.民本观念逐渐地成为主流 B.人与自然关系愈发消极
C.理性的思想因素有所增长 D.社会矛盾逐渐走向尖锐
16、(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A.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 B.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 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专题:华夏认同与民族团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中说:“从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区分 ‘中国’或 ‘华夏’与 ‘夷狄’,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而《春秋公羊传》记载了儒家论述 “夷夏互变”的大量历史案例。可见,是夷狄还是华夏依据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化而转移,正如韩愈在评价《春秋》时所说的一样:“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之进于中国者,则中国之。”正是这种依文化辨华夷的观念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能够通过文化学习相互融合、凝聚。
——摘编自张刚《中国古代民族观与中华民族凝聚》
材料二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史记》的 “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 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普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晋书》 中的《刘元海载记》记述了匈奴人刘渊认同自己为刘汉后裔,所建政权以 “汉”为号。魏 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总体来说都非常重视汲取汉族先进文明制度,统治者都非常热心儒学,如北魏孝文帝就以汉化改革著称,对儒家道统极为认同, 自觉捍卫华夏道统。
——摘编自汪高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民族观。(6 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以何角度进行华夏认同?并说明这种民族认同的历史影响。(8 分)
18.(专题:华夏认同与民族团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并不直接教育其子民热爱国家,而是给予子民一个逻辑的过程。他们教育人们敬天畏天, 自称奉天命而行使统治权力。启对于其即位不服的有扈氏就提出 “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周王 利用礼制,教化了人们天子与天、祖先、 臣子、民的关系,即天子要祭天、祭祖, 臣子要绝对服从君,民对君是从属关系,其中心内容是教育人们要对统治者的 “忠”;春秋战国以后,儒家的 “五伦”说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忠、孝、悌、忍、善为 “五伦”关系准则) 建构起身、 家、 国、天下四位一体的伦理系统;汉武帝时实行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以及宋明开始进行 “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就是 “五伦”说的发展,其核心是爱君主、爱朝廷、爱国家。历代统治者还利用献计献策的功臣、能臣、诤臣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例如周公旦、屈原、萧何、魏征、范仲淹、辛弃疾等,这些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将,为后人所景仰。
——摘编自耿文茹《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材料二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英、法、德、 日、美等外国列强入侵我国,“救国”“救亡”成为爱国教育的主题。1905 年源于广州的抵制荚货运动,范围扩至全国各大城市。上海商业总会向全国 20 多个城市发,出通告,号召群众抵制关货,维护民族尊严。在辛亥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邹容书写的《革命军》 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州人之羁缚,不可不草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比之古代的爱国主义, 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逐步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局限性,表现了中华民族虚心学习,积极向上精神。例如思想家魏源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 山等人也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建立新型国家。
——摘编自黄明光《试论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特点》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古代相比,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意义。(8分)
19.(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文官选拔制度是在模仿西方文官选拔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堂选官制度为核心的体系和内容。早在科举未完全停废前,学堂选官制度已开始存在,即使科举立停后,捐纳、贡生、荫生等传统选官制度依然存在。清末学堂选官制度继承了传统科举制的亮点,那就是科举的“论才”功能与学堂教育功能合二为一。同时,清末学堂选官制度也在各方面对科举选官的困境做出了修正。1905年停止科举后,学堂选官虽在形式上与科举考试相同,即均以试法取士,并给予相应出身,而且清廷自身也承认学堂奖励出身与科举无异。但是,学堂选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注重经史以外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的各级官员的任用实行候补制度与政治任命。其中候补主要是任用和分发两种方法:任用公职人员时,除了因乱用公权、赃私处罚、亏空公款和吸食鸦片以外的人员,通常经过甄别、登记审查合格就可以任用。除这两种还有政治任命的文官,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军政大权由蒋介石一人独揽,五院的正副院长就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选任改为了由国民政府主席选任。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总统也是由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议选任的。由此,无论是主席、总统或是五院的院长们都是由国民政府中央选任而来的,他们对国民党负责。 ——摘编自刘桂君《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学堂选官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员任用制度。(6分)
20.(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00年后,旧大陆兴起的四大文明生活方式大致势均力敌,各个文明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从未停止,其所占据的土地面积都倾向于扩大。当然,这增加了每个文明中心地区的范围和种类,减少了文明地区之间的隔绝,从欧亚大陆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这使得一种文化能够借鉴或适应其他文明的因素,这种跨文化借鉴的确是每个独立文明创新的主要刺激因素。但是,世界四大文明之间的均势状态的确经历一系列震荡。首先希腊文明、其次印度文明在发源地之外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正如中国和日本的印度化,中东地区的希腊化最终被证明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接着,伊斯兰教兴起,并成功地首先向整个古代中东、北非和西班牙(632~1000年),然后向印度、东欧、中亚(1000~1453年)扩张,印度教的印度最终(1565年)丧失了政治独立。因此,穆斯林统治者与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主要来自印度低级种姓)联合起来,限制和压迫印度教徒的世界平衡格局第三次遭到威胁。 ——据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以“文明的碰撞”为话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
1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二历史专项时空练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