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高一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距今4000多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坊、手工作坊等遗迹。据此可推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
A. 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 B. 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 王权摆脱神权的束缚 D. 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4000多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概括得出:石峁遗址是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大量宫殿、房屋、墓坊和手工作坊密集分布等,反映出该文明区域已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D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排除A项;仅此一处遗址不足以说明当时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王权与神权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 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并不为商王所拥有,商王要想征召方国臣民必须通过方伯。西周分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受(授)民受(授)疆土”,这就打破了诸侯、贵族所有不为商王所有的局限,使得诸侯之臣也成了周王之臣。这表明,分封制的推行
A. 瓦解了诸侯国的宗法秩序 B. 扩大了周天子统治权威
C. 强化了对各级贵族的监察 D. 拓展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不能直接属于商王,方国首领对本国拥有较大的统治权。而随着分封制的推行,周天子对诸侯“受(授)民受(授)疆土”,诸侯统治的臣民就是周天子的臣民,扩大了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B项正确;在西周诸侯国内部统治结构仍按照宗法制构建,宗族关系是基本的政治关系,排除A项;周天子将臣民授予诸侯、贵族,并不是以监察为目的,排除C项;拓展西周疆域是指西周在原有统治区域上的扩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3. 春秋时期,宗族之间的兼并频频发生,“纳其室”“分其室”“兼其室”“取其室”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春秋初期的晋国有宗族十一家,到春秋末期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这些现象说明( )
A. 宗法分封体制日趋完备 B.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C. 国家统一成为历史主流 D. 百家争鸣局面受到压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春秋初期的晋国有宗族十一家,到春秋末期只剩下韩、赵、魏三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许多强宗大族因为兼并战争而亡宗灭族,宗族兼并使世官制的人员来源大量减少,从而破坏了世袭的贵族政治,材料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B项正确;材料表明分封体系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时期处于分裂时期,仅凭材料无法判断国家统一是否为历史主流,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百家争鸣是否受压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
A. 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 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C. 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 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和“壤”的概念,再由“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可知“壤”指的是农田土壤,战国时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是围绕“壤”的生产力的观点,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观念萌发,A项正确;人地矛盾是在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后产生的,题干主旨并不是人地矛盾,排除B项;粮食生产早已受到重视,排除C项;道家是当时的显学,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这一观点确实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但不是题干的核心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5. 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征战不断,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为此孔子提出的解决之道是( )
A. 克己复礼 B. 无为而治 C. 施行仁政 D. 变法革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提出的解决之道是恢复周礼,克己复礼,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排除B项;仁政是孟子的主张,排除C项;变法革新是法家的政治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
6. 秦朝修筑的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帝国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驰道宽五十步(约69米),路面用铁椎筑土,使之坚实,驰道中央宽三丈(约7米),是皇帝专用御道,驰道两旁民众可以行走。秦朝修驰道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发展全国经济 C. 加强各地联系 D. 改善交通状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朝修筑的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帝国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可知,秦国通过修建驰道,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修驰道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并不是发展全国经济,排除B项;加强各地联系,是客观上起到的作用,排除C项;改善交通状况,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7.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入陈后,“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反映出当时( )
A. 人们对封建制度不满 B. 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C. 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根据材料“伐无道,诛暴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且得到了底层百姓的支持,B项正确;题干中的“张楚”仍然属于旧式的封建政权,排除A项;秦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排除C项;题干中仅提及陈胜、吴广起义,“风起云涌”无可得知,排除D项。故选B项。
8. 如图中政治制度的确立,目的在于( )
A. 削弱和分化相权 B. 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对地方进行监察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皇帝重用身边的侍从、侍郎组成了中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逐渐成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皇权得到加强,相权被削弱,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机构,而非地方诸侯国势力,排除B项;中外朝制加强了皇权,排除C项;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反映不出材料全部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9. 《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不过 1000万,然而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国家所控制的人口超过2100万。下列有助于解释该现象的是,东汉初期( )
A. 释放奴婢取得成效 B.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C. 政府威信大大提高 D. 官民关系显著改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初期(中国)。据本题材料“然而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国家所控制的人口超过2100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国家控制的人口的倍增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如统一后社会稳定,流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人口的自然增长、释放奴婢等因素,所以A项有助于解释材料现象,A项正确;光武中兴期间,经济得到发展,但是“空前繁荣”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政府威信的提高不是导致东汉初期人口增长的原因,排除C项;官民关系是否改善与国家控制人口的增长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 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铺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这种题材创作( )
A. 巩固了汉朝疆域 B. 促进了国家认同
C. 体现了文化繁荣 D. 强化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材料“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可知,题干反映了汉赋对汉王朝疆域的描写,这有利于促进人们对大一统封建帝国的认同,B项正确;汉赋对疆域的描写并不能起到巩固疆域的作用,排除A项;汉赋体现了文化繁荣,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得出强化中央集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1. 东晋时期,羯人石勒、氐人苻坚,都因拥有长安、洛阳两京而自称“中国皇帝”,反指东晋为“司马家儿”“吴人”;南方政权则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 南北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B. 民族交融遇到了重大阻碍
C. 统一逐渐成为南北方共识 D. 正统观念受到统治者重视
【答案】D
【解析】
【详解】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林立、南北对峙,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建立自己的政权,材料表明北方政权以占据长安、洛阳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南方政权以文化传承为理由来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这说明不论南北都看重自己的正统地位,D项正确;A项中的“缺乏经济文化交流”、B项中的“遇到重大阻碍”均非材料主旨,排除AB项;“统一”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C项。故选D项。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陶瓷业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沿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则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也被进一步改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 B. 政治中心随经济发展而转移
C. 政治局势差异影响手工业发展 D. 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陶瓷业不进反退,而南方制瓷业则不断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此时北方政局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大受影响,而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加速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材料反映了政治局势差异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并未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南北手工业发展情况,与政治中心转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风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北魏孝文帝倡导汉化,易汉服。胡服多是头戴帽子,上身穿窄袖子的紧身长袍,足穿长靴,或者穿裤褶服以适应骑射的习惯。汉服则多是宽松长大,凌风飘逸。这些代表了两种不同民族的生活及文化特色,在南北朝期间,由对立到融合、渐趋统一。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 民族隔阂消失 B. 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C. 民族交融加强 D. 北方政权分裂局面促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倡导汉化,易汉服”、“两种不同民族的生活及文化特色,在南北朝期间,由对立到融合、渐趋统一”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文化的融合统一,题目设问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式这一时期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的加强促进其出现的,C项正确;民族隔阂消失,表述错误,排除A项;北方地区统一进程会促进民族交融加强,进而促进民族生活文化的融合统一,排除B项;北方政权的分裂不利于民族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4.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 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D项正确;题干内容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是否领先世界,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但没有体现水路交通是否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5. 唐朝统治者将己姓或亲属姓氏赐予臣服于唐朝的边疆民族首领。贞观时,唐太宗赐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姓李,唐武宗赐回纥部落首领姓名为李思忠、李思贞。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B. 扩大唐朝的统治疆域
C. 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 D. 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贞观时,唐太宗赐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姓李,唐武宗赐回纥部落首领姓名为李思忠、李思贞。”可得出赐姓给少数民族的首领,体现了唐朝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A项正确;这一做法并不能扩大疆域,排除B项;赐姓与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而不是唐朝的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6. 下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 藩镇割据势力的加强 B. 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 农民阶级的日益扩大 D. 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唐朝从天宝十四年到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都出现了下降,尤其人口数下降最为明显,结合所学可知,天宝十四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其后藩镇割据局面逐步形成,战乱和藩镇隐匿人口导致人口数和纳税数等下降,A项正确;当时出现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激化的情况,但并非中央政府纳税人口等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农民阶级一直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之一,农民阶级日益扩大当时纳税人口数应该增长,排除C项;中央内部争权夺利对全国人口数没有太大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7. 唐代三省之间尤其中书和门下两省之间常有政见冲突和龃龉,时有假公济私故意扯皮,常出现一些“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事情,影响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诸多政事被贻误。唐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实行
A. 六部制 B. 政事堂制度 C. 科举制 D. 内外朝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但是三省之间尤其中书和门下两省之间常有政见冲突和龃龉,时有假公济私故意扯皮,因此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唐朝设立了政事堂制度,作为宰相共同议事的场所,有效的解决了材料中的现象,B项正确;六部是尚书省下设的执行部门,同材料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同材料无关,排除C项;内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8. 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抑制土地兼并 B. 改革均田制 C. 精简政府机构 D. 实行两税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可知,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户数逐渐减少,导致财政运转困难,780年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以缓解财政困难,D项正确;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抑制土地兼并是一项措施,但无法解决财政困难,排除A项;随着土地兼并,均田制无法推行,故要废除均田制,实行两税法,排除B项;精简政府机构,与缓解财政困难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19.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种一顷花、植一顷榆或种三十亩葵,比种谷获利多,只要适当配备人力,使用雇佣劳动,即使“单夫只妇”之家,也能从中多获利。这体现了该书
A. 关注农业的精耕细作 B. 对经济效益思想的重视
C. 提倡种植非粮食作物 D.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齐民要术》中认为种植经济作物要比种植粮食获利多,由此可知体现了对经济效益思想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齐民要术》对经济效益思想的重视,并不是关注农业精耕细作,更不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排除AD项;该书肯定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但并不能据此说明是提倡种植非粮食作物,排除C项。故选B项。
20. 马球源于波斯,如图是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泥塑打马球俑。据记载,唐代22个皇帝中18个喜好马球运动,并出现过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球队与吐蕃球队的竞技比赛。这些可用于佐证唐代
A. 马球运动盛行于西北地区 B. 驯马技术比前代更加娴熟
C. 开放、进取和包容的风貌 D. 陶瓷造型精巧、神态逼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源自波斯的马球活动在唐代较为流行,而且出现过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球队与吐蕃球队的竞技比赛,这说明唐代的文化呈现出开放、进取和包容的风貌,C正确;从材料判断,当时马球不仅仅在西北地区流行,排除A;B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关于陶瓷技术,排除D。
21.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一阶段的官员、户数变化情况表。此表反映了
时间(年) 官员数(人) 户数(户) 户、官数比
140 7567 9698630 1282
609 12576 9070414 721
737 18805 8973634 477
1190 42000 12355800 294
A. 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B. 社会阶层流动逐步加快
C. 科举取土人数增多 D.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40年的汉代到1190年的宋代,官僚数量和户数都大大增长,尤其是从737年到1190年,官僚数量激增。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宋代的冗官有关,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故D正确;A项的“持续”不符合140—609年的信息,故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故B错误;140年还没有科举制,故C错误。
22.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
A. 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 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 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 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可知,北宋与西夏战争,北宋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最终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说明榷场贸易有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B项正确;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西夏对北宋在经济方面的依赖,没有体现相互依赖,排除D项。故选B项。
23. 王安石对北宋面临的秩序危机曾进行过深入的阐述。他说,“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益穷困,而风俗日益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A. 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B. 侧重于解决边防压力 C. 得到人民强烈支持 D.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益穷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面临着财政危机与边疆危机,王安石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解决危机,巩固北宋统治,A项正确;边防危机只是变法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支持,排除C项;财政危机只是变法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24. 史载: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该设置有利于( )
A.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 农耕文明的发展
C. 避免北方游牧民族袭扰 D. 政治中心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可知,辽采用南、北面官制度,在中央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因俗而治,实际上是对先进的农耕文明的保护,促进农耕文明的发展,B项正确;辽是局部统一的政权,没有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契丹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辽统一了北方游牧民族,不存在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的设置是因为契丹征服者一时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不涉及政治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
25. 金世宗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革除了海陵王暴政带来的弊端,开创盛世局面,“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这一盛世反映了( )
A.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开明统治 B.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 中央集权统治的进一步稳固 D. 国家沿用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金世宗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统治开明,被百姓誉为“小尧舜”,而金朝是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D两项;材料的主旨不在于“中央集权统治”,排除C项。故选A项。
26. 至顺元年时河南江北行省的20个路府州当中,8个来源于原江淮行省,7个来源于原湖广行省,5个来源于原中书省,所以,河南江北行省是典型的邻壤切块式。同时,江浙行省是由原江淮行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和福建行省合并而成,也可勉强归于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 )
A. 扩充了行省的社会职能 B. 有效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奠定了封建国家的版图 D. 意在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的行省划分打破了原有的江河便利,采用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行省的具体职能,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这种做法打破了原有的江河便利,实际上增加了行省内的沟通成本,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版图得以奠定,排除C项。故选D项。
27. 宋代吉州地区匣钵(烧制陶瓷的一种耐火容器,可防止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瓷器)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名别,如“万”“张”“曾”“朱”“日”“小”等。由此可推知,当时( )
A. 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 B. 金属冶炼业的发展
C. 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 D. 匣钵制造分工细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匣钵是保护瓷器的工具,吉州地区的匣钵专供吉州窑使用,明确匣钵的生产者和产品责任人等做法,有利于保证吉州窑的生产质量,反映出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C项正确;制造业规模较大等信息与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不符,排除A项;匣钵的制造属于陶瓷制造而非金属冶炼,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匣钵制造分工的细密,排除D项。故选C项。
28. 宋朝时期人们的婚姻择偶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此现象可用来说明宋朝( )
A. 社会控制松弛 B. 门第观念淡化 C. 人身束缚减轻 D. 社会身份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宋朝人们的婚姻择偶,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门第观念日趋淡化,B项正确;择偶观、取士标准的变化不能证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松弛,排除A项;择偶观、取士标准的变化不能证明人身束缚减轻,排除C项;“社会身份实现平等”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9. 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精神面貌。从赵普的屡次谏言到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作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也不是个别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 三教合一潮流的发展 D. 儒学倡导承担社会责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宋朝中国。北宋理学兴起,强调士人的气节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敢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D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在明末清初,排除A项;一般而言,君主专制的加强会压抑士人,排除B项;材料所述士人精神面貌变化主要受理学兴起影响,与三教合一直接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30. 明初,内阁仅是皇帝的顾问助手而已。明中期后,内渐尊,但始终“不得专制诺司”、即使是明后期,内阁权力与室相几乎完全相同、但也要受到宦官的牵制。这说明明朝内阁( )
A. 统治效能的不断提高 B. 始终是维护皇权专制的工具
C. 使宦官权力逐渐扩大 D. 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初,内阁仅是皇帝的顾问助手而已。明中期后,内渐尊,但始终‘不得专制诺司’、即使是明后期,内阁权力与室相几乎完全相同、但也要受到宦官的牵制”及所学知识可得,在明朝的各个时期内阁权力都会受到限制,始终是维护皇权专制的工具,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统治效能的不断提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宦官权力,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内阁参与决策过程中逐渐制度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1. 下面为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单位:个),据此可知,明初( )
A. 海防安全受到重视 B. 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 政府保障漕运安全 D. 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初期。根据材料“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可知,浙江、福建、广东的卫所数量相对较多。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倭寇对东南沿海地区的侵犯较为频繁,为了防御海上倭寇,政府在东南沿海地带设置卫所,巩固国家安全,A项正确;“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卫所设置的目的是巩固国家安全,而非保障漕运安全,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海防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
32. “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是……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宰相制度 B. 奏折制度 C. 司礼监 D. 理藩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奏折制度是清朝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B项正确;宰相制度是辅佐君主总理国家政务的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的产物,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A项;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机构之一,排除C项;理藩院是清朝时处理外藩事务的部门,排除D项。故选B项。
33. 宋元时期,因抵抗契丹、防御西夏,“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到了清代,嘉庆帝命人对故事里宋辽双方尽忠尽孝的人物都进行歌颂,并以坏人伏诛、好人受赏、辽宋议和的大团圆结局告终。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明清之际的新思想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宋元时期,人们对宋辽、宋夏战争,更多地战争宋朝抗击的角度歌颂,说明这时还没有将契丹、西夏纳入中华民族整体考虑,到了清朝时期,人们对宋辽双方尽忠尽孝的人物都进行歌颂,说明此时人们已经将契丹等少数民族放入中华民族整体考虑,这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和清朝对待宋辽等战争评价不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关联性,排除A项;C项表述不符史实,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应该是在清朝雍正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不同时期对待宋辽战争的评价不同主要放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与明清之际新思想的影响没有关联性,排除D项。故选B项。
34. 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
A. 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B. 商品经济发达 C. 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D. 禁止商品外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古代史)。据材料“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可见对贸易是有限制的,体现了清的闭关锁国政策,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对外贸易,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发达,排除B项;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C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据材料“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政府是允许商品外销的,限制的是销售的量,排除D项。故选A项。
35.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 )
A. 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B.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C. 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 D. 改变了夷夏观念且实现了民族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土改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B项正确;改土归流不是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排除A项;改土归流不是优待少数民族、也不是实现民族平等,排除CD项。故选B项。
36.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前人的思想主张,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 “致良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尊崇儒术 D. 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提出的帝王为“天下之大害”的观点,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在反思政治传统的基础上,将民本思想发展到古代历史最高水平的表现,D项正确;明代王阳明“致良知”不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排除A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的观点,不是明清之际的思想,排除B项;尊崇儒术早在西汉时期已由董仲舒提出,排除C项。故选D项。
37.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描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的历史,通过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塑造了-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三国演义》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主要原因在于
A. 迎合了大众的价值取向 B. 真实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C. 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 D. 贴合人们生产生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作为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长期为广大群众喜爱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其塑造的众多典型人物,弘扬了忠义等传统道德观,迎合了大众的价值取向,极易使人产生共鸣,A项正确;《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不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排除B项;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并非广大群众喜爱《三国演义》这一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与人们的生产并不贴合,排除D项。故选A项。
38.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 B. 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C. 点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这是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歪曲,B项正确;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是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战争,排除A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排除C项;费正清是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歪曲,而非正确分析,排除D项。故选B项。
39. 道光元年(1821年),两广总督阮元上折奏报:“今……夷人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夷人)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材料中的案件如果放在19世纪50年代,符合史实的是( )
A. 广州沦陷,清政府会无权处理 B. 涉案外国人将由本国领事处置
C. 依照大清律法,照例拟绞夷人 D. 属于两国间案件,遵照国际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中国政府无法对涉案外国人进行处置,需交由其本国领事处置,B项正确;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当时的清政府忙于镇压天平天国,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此次战役,导致广州沦陷,排除A项;19世纪50年代,列强已经取得“领事裁判权”,排除C项;清政府引进国际法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40. 鸦片战争后,徐继畬在其著作中写道,西班牙、荷兰虎视南洋之时,众国皆遭吞噬,“苏禄以拳石小岛,奋力拒战,数百年来安然自保,殆番族之能自强者哉”。同时指出“俄罗斯近世之强大,实自彼得罗始也”。据此可知,徐继畬意在( )
A. 唤醒清政府的抗争变革意识 B. 维护传统的朝贡体制
C. 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 D. 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据材料“苏禄以拳石小岛,奋力拒战”“俄罗斯近世之强大,实自彼得罗始也”可知,徐继畬主张抵抗外来侵略,并变革自强,A项正确;题干未提到朝贡体制信息,排除B项;徐继畬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排除C项;徐继畬仅在技术和器物方面学习西方,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41. 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地方服务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西汉)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一切官员,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只能叫它作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在于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表面上“人人有份”、高度流动。然而即使到宋明科举名额大为增加,也还是“粥少僧多”,竞走“独木桥”,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故唐太宗有脍炙人口的名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北宋中期熙宁年间,枢密使文彦博提出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说法。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成为“士人政府”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与它相比,科举制的政治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士大夫群体崛起的时代背景,并谈谈如何理解“与士大夫治天下”的说法。
【答案】(1)因素:太学的成立;察举制的实行;汉武帝重视儒学。
(2)制度:九品中正制。作用:科举制选拔程序相对公平公正;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3)时代背景:理学的兴起;北宋完善发展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理解:共治天下不是对国家权力的分享,而是君臣共定国是。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素:根据材料“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及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可得出太学的成立;察举制的实行;汉武帝重视儒学。
【小问2详解】
制度:根据材料“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及所学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分析;作用:根据材料“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提炼概括,可得出科举制选拔程序相对公平公正;加强了君主专制。
【小问3详解】
时代背景:据材料“新儒学思潮的振兴”“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归纳。理解:根据材料“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及所学宋代政治特点分析作答。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宜旱,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的作物引入,则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冬小麦为北方旱地作物,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可见,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
——摘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
材料二 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大量输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社会变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两宋之际稻麦两熟制在南方“极为兴盛”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原因。
【答案】1. 原因:中原人口的南渡;丰厚利润的诱使;赋役政策的推动。
2. 表现: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粮食生产中心转移。
3. 原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实施海禁政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宋之际(中国)。据材料“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得出中原人口的南渡;据材料“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得出丰厚利润的诱使;据材料“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得出赋役政策的推动。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内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后期(中国)。据材料“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得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根据材料“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得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据材料“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出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据材料“粮食生产也逐步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移动”,得出粮食生产中心转移。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中后期(中国)。从自然经济角度分析,得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据材料“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得出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从专制统治角度分析,得出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从政府政策角度分析,得出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实施海禁政策。
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距今4000多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坊、手工作坊等遗迹。据此可推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
A. 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 B. 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 王权摆脱神权的束缚 D. 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2. 在商代,各方国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并不为商王所拥有,商王要想征召方国臣民必须通过方伯。西周分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受(授)民受(授)疆土”,这就打破了诸侯、贵族所有不为商王所有的局限,使得诸侯之臣也成了周王之臣。这表明,分封制的推行
A. 瓦解了诸侯国的宗法秩序 B. 扩大了周天子统治权威
C. 强化了对各级贵族的监察 D. 拓展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3. 春秋时期,宗族之间的兼并频频发生,“纳其室”“分其室”“兼其室”“取其室”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春秋初期的晋国有宗族十一家,到春秋末期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这些现象说明( )
A. 宗法分封体制日趋完备 B.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C. 国家统一成为历史主流 D. 百家争鸣局面受到压制
4. 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
A. 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 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C. 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 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5. 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征战不断,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为此孔子提出的解决之道是( )
A. 克己复礼 B. 无为而治 C. 施行仁政 D. 变法革新
6. 秦朝修筑的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帝国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驰道宽五十步(约69米),路面用铁椎筑土,使之坚实,驰道中央宽三丈(约7米),是皇帝专用御道,驰道两旁民众可以行走。秦朝修驰道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发展全国经济 C. 加强各地联系 D. 改善交通状况
7.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入陈后,“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反映出当时( )
A. 人们对封建制度不满 B. 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C. 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8. 如图中政治制度的确立,目的在于( )
A. 削弱和分化相权 B. 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对地方进行监察
9. 《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不过 1000万,然而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国家所控制的人口超过2100万。下列有助于解释该现象的是,东汉初期( )
A. 释放奴婢取得成效 B.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C. 政府威信大大提高 D. 官民关系显著改善
10. 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铺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这种题材创作( )
A. 巩固了汉朝疆域 B. 促进了国家认同
C. 体现了文化繁荣 D. 强化了中央集权
11. 东晋时期,羯人石勒、氐人苻坚,都因拥有长安、洛阳两京而自称“中国皇帝”,反指东晋为“司马家儿”“吴人”;南方政权则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 南北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B. 民族交融遇到了重大阻碍
C. 统一逐渐成为南北方共识 D. 正统观念受到统治者重视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陶瓷业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沿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则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也被进一步改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 B. 政治中心随经济发展而转移
C. 政治局势差异影响手工业发展 D. 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13. 北魏孝文帝倡导汉化,易汉服。胡服多是头戴帽子,上身穿窄袖子紧身长袍,足穿长靴,或者穿裤褶服以适应骑射的习惯。汉服则多是宽松长大,凌风飘逸。这些代表了两种不同民族的生活及文化特色,在南北朝期间,由对立到融合、渐趋统一。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 民族隔阂消失 B. 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C. 民族交融加强 D. 北方政权分裂局面促成
14.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 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15. 唐朝统治者将己姓或亲属姓氏赐予臣服于唐朝的边疆民族首领。贞观时,唐太宗赐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姓李,唐武宗赐回纥部落首领姓名为李思忠、李思贞。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B. 扩大唐朝的统治疆域
C. 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 D. 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力
16. 下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 藩镇割据势力的加强 B. 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 农民阶级的日益扩大 D. 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17. 唐代三省之间尤其中书和门下两省之间常有政见冲突和龃龉,时有假公济私故意扯皮,常出现一些“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事情,影响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诸多政事被贻误。唐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实行
A. 六部制 B. 政事堂制度 C. 科举制 D. 内外朝制度
18. 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抑制土地兼并 B. 改革均田制 C. 精简政府机构 D. 实行两税法
19.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种一顷花、植一顷榆或种三十亩葵,比种谷获利多,只要适当配备人力,使用雇佣劳动,即使“单夫只妇”之家,也能从中多获利。这体现了该书
A. 关注农业的精耕细作 B. 对经济效益思想的重视
C. 提倡种植非粮食作物 D.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
20. 马球源于波斯,如图是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泥塑打马球俑。据记载,唐代22个皇帝中18个喜好马球运动,并出现过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球队与吐蕃球队的竞技比赛。这些可用于佐证唐代
A. 马球运动盛行于西北地区 B. 驯马技术比前代更加娴熟
C. 开放、进取和包容的风貌 D. 陶瓷造型精巧、神态逼真
21.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一阶段的官员、户数变化情况表。此表反映了
时间(年) 官员数(人) 户数(户) 户、官数比
140 7567 9698630 1282
609 12576 9070414 721
737 18805 8973634 477
1190 42000 12355800 294
A. 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B. 社会阶层流动逐步加快
C. 科举取土人数增多 D.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22.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
A. 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 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 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 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23. 王安石对北宋面临的秩序危机曾进行过深入的阐述。他说,“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益穷困,而风俗日益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A. 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B. 侧重于解决边防压力 C. 得到人民强烈支持 D.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24. 史载: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该设置有利于( )
A.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 农耕文明的发展
C. 避免北方游牧民族袭扰 D. 政治中心的稳定
25. 金世宗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革除了海陵王暴政带来的弊端,开创盛世局面,“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这一盛世反映了( )
A.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开明统治 B.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 中央集权统治的进一步稳固 D. 国家沿用重农抑商政策
26. 至顺元年时河南江北行省的20个路府州当中,8个来源于原江淮行省,7个来源于原湖广行省,5个来源于原中书省,所以,河南江北行省是典型的邻壤切块式。同时,江浙行省是由原江淮行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和福建行省合并而成,也可勉强归于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 )
A. 扩充了行省的社会职能 B. 有效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奠定了封建国家的版图 D. 意在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
27. 宋代吉州地区匣钵(烧制陶瓷的一种耐火容器,可防止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瓷器)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名别,如“万”“张”“曾”“朱”“日”“小”等。由此可推知,当时( )
A. 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 B. 金属冶炼业的发展
C. 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 D. 匣钵制造分工细密
28. 宋朝时期人们的婚姻择偶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此现象可用来说明宋朝( )
A. 社会控制松弛 B. 门第观念淡化 C. 人身束缚减轻 D. 社会身份平等
29. 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从赵普的屡次谏言到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作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也不是个别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 三教合一潮流的发展 D. 儒学倡导承担社会责任
30. 明初,内阁仅是皇帝的顾问助手而已。明中期后,内渐尊,但始终“不得专制诺司”、即使是明后期,内阁权力与室相几乎完全相同、但也要受到宦官的牵制。这说明明朝内阁( )
A. 统治效能的不断提高 B. 始终是维护皇权专制的工具
C. 使宦官权力逐渐扩大 D. 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31. 下面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单位:个),据此可知,明初( )
A. 海防安全受到重视 B. 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 政府保障漕运安全 D. 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32. “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是……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宰相制度 B. 奏折制度 C. 司礼监 D. 理藩院
33. 宋元时期,因抵抗契丹、防御西夏,“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到了清代,嘉庆帝命人对故事里宋辽双方尽忠尽孝的人物都进行歌颂,并以坏人伏诛、好人受赏、辽宋议和的大团圆结局告终。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明清之际的新思想影响巨大
34. 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
A. 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B. 商品经济发达 C. 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D. 禁止商品外销
35.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 )
A. 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B.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C. 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 D. 改变了夷夏观念且实现了民族平等
36.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前人的思想主张,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 “致良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尊崇儒术 D. 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37.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描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的历史,通过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塑造了-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三国演义》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主要原因在于
A. 迎合了大众的价值取向 B. 真实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C. 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 D. 贴合人们的生产生活
38.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 B. 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C. 点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39. 道光元年(1821年),两广总督阮元上折奏报:“今……夷人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夷人)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材料中的案件如果放在19世纪50年代,符合史实的是( )
A. 广州沦陷,清政府会无权处理 B. 涉案外国人将由本国领事处置
C. 依照大清律法,照例拟绞夷人 D. 属于两国间案件,遵照国际法
40. 鸦片战争后,徐继畬在其著作中写道,西班牙、荷兰虎视南洋之时,众国皆遭吞噬,“苏禄以拳石小岛,奋力拒战,数百年来安然自保,殆番族之能自强者哉”。同时指出“俄罗斯近世之强大,实自彼得罗始也”。据此可知,徐继畬意在( )
A. 唤醒清政府的抗争变革意识 B. 维护传统的朝贡体制
C. 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 D. 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二、非选择题
41. 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地方服务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西汉)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一切官员,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只能叫它作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在于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表面上“人人有份”、高度流动。然而即使到宋明科举名额大为增加,也还是“粥少僧多”,竞走“独木桥”,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故唐太宗有脍炙人口的名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北宋中期熙宁年间,枢密使文彦博提出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说法。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成为“士人政府”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与它相比,科举制的政治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士大夫群体崛起的时代背景,并谈谈如何理解“与士大夫治天下”的说法。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宜旱,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的作物引入,则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冬小麦为北方旱地作物,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可见,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
——摘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
材料二 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大量输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社会变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两宋之际稻麦两熟制在南方“极为兴盛”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原因。
1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