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考古发现,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墓葬规模可依据墓坑的大小、深度以及石棺的有无划分为三个层级,陪葬玉器的比例随墓葬等级下降逐渐减少。这一发现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
A. 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B. 社会存在贫富分化
C. 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D. 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墓葬规格存在等级差异性,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存在贫富分化,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祭祀权力分配方面的内容,无法推测出贵族垄断祭祀权力的结论,排除A项;据国家形态初步显现的标志都城建筑、祭礼礼仪以及阶层分化等,材料中无此内容,无法得出国家形态初步显现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主要内容是墓葬规模与陪葬品等级,不涉及神权,排除D项,故选B项。
2. 《诗经·商颂·殷武》中所言“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孔子也曾言:“蛮夷、诸夏虽衣冠不同,言语不合,莫不来至,朝觐于王。”据此可知,此时( )
A 国家统一趋势出现 B. 礼崩乐坏局面形成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根据材料“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与“蛮夷、诸夏虽衣冠不同,言语不合,莫不来至,朝觐于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使得周边民族产生了与中原文明一样的认同,这就是“华夏认同”,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动荡和战争,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无法得出国家统一趋势出现,排除A项;“礼崩乐坏局面形成”在春期战国时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先秦时期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故选D项。
3. 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1000余条有关秦律的竹简,大部分都是秦的法律条文与相关解释。这表明( )
A. 出土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 不同史料对秦法记载有差异
C. 出土文物可以补充传世文献 D. 不同立场影响对法律的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1000余条有关秦律的竹简,大部分都是秦的法律条文与相关解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法律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但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1000余条有关秦律的竹简补充了传世文献的不足,C项正确;“出土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有绝对化趋势,排除A项;“不同史料对秦法记载有差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不同立场影响对法律的解释”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4. 如表是《汉志》中有关水道流经行政区域的相关记载,这证明了汉朝实行( )
水道名 流经的行政区域
狼汤渠 河南郡、陈留郡、淮阳国
颖水 颍川郡、汝南郡、淮阳国、沛郡
淮水 南阳郡、江夏郡汝南郡、六安国、沛郡、九江郡、临淮郡、泗水国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推恩令” D. 三公九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河南郡、陈留郡、淮阳国”与“颍川郡、汝南郡、淮阳国、沛郡”在汉朝的行政区划中有“郡”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B项正确;材料中有的行政区划有“郡”和“国”,不只有“郡县”,排除A项;“推恩令”是汉武帝颁布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主要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D项。故选B项。
5.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当时南方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北民南迁 B. 政治清明 C. 民族交融 D. 交通便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中国)。根据材料“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大量北方人民南迁至南方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放,A项正确。“政治清明”是表象现象,不是本质原因,排除B项;“民族交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南方经济开发”,“交通便利”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6.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西魏)北壁说法图(如图)中,同时出现了中原式和西域式的两种飞天。中原式飞天面目清秀,身穿红色汉服;西域式飞天,“小”字脸,裸露上身,双脚倒垂头上。壁画中出现两种飞天形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B. 绘画反映市民需求
C.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D. 中华文化领先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壁说法图同时出现中原和西域式两种风格的 壁画,这说明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强,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三教合一出现在隋唐时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的不同风格的壁画折射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加强,材料内容无法反映出壁画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将中国壁画与世界上其他的壁画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中华文化领先世界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C项。
7.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 )
唐朝赋税制度 内容
租庸调制(唐初) 每丁每年向国家缴纳粟二石为租,每年缴纳绢或布为调。此外,成年男子如不去服徭役,可纳绢成布代役,叫做庸。
两税法(唐中期后)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A. 征税的主要标准从财产转向人丁 B. 征税对象扩大到所有官员
C.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D. 国家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唐中期后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模式,变为以财产为主的征税模式,所以在“两税法”影响下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C项正确;“征税的主要标准从财产转向人丁”与材料中的“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不符,应该是征税的主要标准成为资产,而不是人丁,排除A项;两税法扩大了征税的对象,但“征税对象扩大到所有官员”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国家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租庸调时期也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8. 唐朝后期,节度使不仅掌握着大量屯田或营田的土地,而且自己还有大量的土地。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多买田伊阙、陆浑间,以舍山棚”,并利用“山棚”作乱。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后期( )
A. 统治得以维系 B. 中央集权削弱 C. 朋党之争严重 D. 阶级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后期(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唐朝后期节度使的势力增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中央集权受到削弱,B项正确;节度使势力增强威胁到唐朝统治,排除A项;材料指节度使权力,未涉及朋党之争,排除C项;材料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与阶级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 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相对言之,武职官员就没有如此优遇了,岳飞的系狱即一个显著的例子。这反映了宋代( )
A. 实行崇文抑武 B. 藩镇割据严重 C. 改革选官制度 D. 党派斗争激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与“武职官员就没有如此优遇了,岳飞的系狱即一个显著的例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加强集权,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大力提高文官的地位与待遇。同时打压武将,压制武将的地位与权利,故宋朝的文臣没有杀身之祸,而武将则没有如此待遇,A项正确。“藩镇割据严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改革选官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本题主旨为“崇文抑武”,“党派斗争激烈”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0. 如图为北宋宰相和官员来源地域的构成,由此可知,北宋( )
A. 土族势力衰落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印刷技术发展 D. 儒家思想复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宰相中将近一半的人来做南方地区,北宋官员户籍中,来自南方的人占36%。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宋朝时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教育与文化迅速发展,南方的知识分子不断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宋朝政府,所以宋代政府的官员中南方人的比重不断扩大,B项正确;“士族势力衰落”开始于南北朝,在唐末时消亡,时间于材料不符,排除A项;“印刷技术发展”只是表面现象,排除C项;“儒家思想复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在唐朝,六礼是士大夫阶层婚姻缔结所必须遵守的制度,通行范围上至皇族下至各级官员。到了宋朝,婚姻制度中士大夫阶层与庶人的分野变得相对模糊,政府从法律角度扩大了六礼的适用范围,使其从皇族、官员推广至整个庶人阶层。这反映了宋代( )
A. 程朱理学盛行 B. 政治趋向平等 C. 门第观念淡化 D. 城市经济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在唐朝,六礼是士大夫阶层婚姻缔结所必须遵守的制度”与“到了宋朝,婚姻制度中士大夫阶层与庶人的分野变得相对模糊,政府从法律角度扩大了六礼的适用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宋代由于社会流动加快,“门第观念”淡化,婚姻制度中士大夫阶层与庶人的分野变得相对模糊,使得原属于“士大夫阶层婚姻”的“六礼”的使用范围使其从皇族、官员推广至整个庶人阶层,C项正确;本题主旨为“门第观念淡化”,“程朱理学盛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政治趋向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城市经济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2. 宋、辽、金对峙时期,宋人、辽人和金人都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修史围绕着辽、宋、金的“正统”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直至元朝末年,最终确立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承认了辽、金的正统地位。这说明了(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少数民族全面接受汉文化
C. 民族间的差异基本消失 D. 元朝否定宋朝的正统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中国)。据本题材料“宋、辽、金对峙时期,宋人、辽人和金人都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修史……承认了辽、金的正统地位”可知,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金自称“中国”、“正统”,且和宋朝一样被承认具有正统地位,这说明了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本题材料仅仅反映了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并不能就此归纳出少数民族全面接受汉文化,排除B项;本题材料虽然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但辽、金的正统性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论,民族间的差异依然是存在的,排除C项;据本题材料“直至元朝末年,最终确立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元朝没有否认宋朝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3. 科举考试用烛的规定可追溯到唐代,终宋一代,其科举实行禁烛的政策,至明初若考生“晚未纳卷,给烛三枝”。后来为防乘机作弊,成化十年,又规定:到黄昏,答卷没有写完的强制交卷。科举考试用烛规定的变化说明科举制( )
A. 日趋僵化 B. 提高了官员素养 C. 不断完善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终宋一代,其科举实行禁烛的政策,至明初若考生‘晚未纳卷,给烛三枝’”与“后来为防乘机作弊,成化十年,又规定:到黄昏,答卷没有写完的强制交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用烛的规定不断完善与细化,这说明科举制不断完善,C项正确;在明清时期,科举制由于实行“八股文”,走向僵化,排除A项;“科举考试用烛规定”要是为了防止考生乘机作弊,“提高了官员素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扩大了统治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4. 明朝后期以来,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书中首创的几何术语:点、线、平面、四边形等沿用至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B. 中学西渐成就显著
C. 东西差距逐渐缩小 D. 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后期以来(中国)。据材料“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可知,中西文化进行了双向交流,D项正确;明朝后期以来,对外政策走向保守,日益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排除A项;“中学西渐”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东西差距逐渐拉大,排除C项。故选D项。
15. 清代奏折文书是研究清代历史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证据史料之一。“雍正帝……籍奏折搜集情报……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所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称之为奏折政治。”材料表明清代( )
A 君主专制强化 B. 思想控制严格 C. 宰相权力削弱 D. 监察制度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由材料“故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知,奏折是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便于监视和探听民情,通过奏折皇帝能够直接广泛获取信息,有利于加强皇权,C项正确;奏折制度是各地官僚向皇帝呈送政治、经济等信息,不局限于思想控制,排除B项;明朝已经废除了宰相,排除C项;监察制度是上级对下级官员的监督制度,奏折是下级对皇帝的奏事,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6. 【中国古代的兵马俑】
材料一 骑兵马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骑兵的军事情况。如表为先秦至北朝出土的骑兵马俑研究内容
墓葬名称 出土骑兵马俑介绍 研究结论
殷墟遗址 有马匹随葬,出土较为完整的战车遗迹——四马两轮式战车。 在以车战为主的商闻时期,马仅作为驾车使用,军事作用不突出。
战国晚期成阳塔尔坡秦墓 两件骑兵俑是目前为止东周时期发现的仅有的骑兵俑。 在中原诸国还处于车战时代时,秦国已经出现骑兵这一兵种。但骑兵主要担任迂回包抄、远射突袭的作战任务,配合车兵和步兵。
秦始皇陵 二号坑 一百多件骑兵俑,主要配备弓弩和短兵器,未配备防具和长兵器。
咸阳杨家湾汉墓等 数量大幅增加,有防具,在军阵中成为独立的战斗单元。 骑兵分甲骑兵和轻骑兵两种,骑兵成为战阵主力。
北魏司马金龙墓等 骑兵俑陪葬情况普遍。数量较多,制作精良,甲骑具装俑比例较大。 轻骑兵的战术地位下降,防具、马具齐全的装甲骑兵占据主导。
——摘编自王晨仰、杨雯《文化生态视角下先秦至北朝骑兵发展研究——以骑兵马俑为例》
材料二 春秋晚期以后,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陶俑逐渐兴起。从形象上讲,东周时期俑的造型从简单粗糙,突出身份到生动写实、形神具备,实质是一种制度上的僭越;从材质上讲,北方多用陶、铜,南方则以木质为主。
秦兵马俑的彤制与战国秦俑雷同,多武士俑、骑马俑,与其他地区如楚国多乐舞、侍俑所不同,是受秦文化中“尚武”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东汉时期,大型的兵马俑军阵已经不见,但反映庄园经济的私人武装形象的戎装俑在四川等地有较多的发现。
——摘编自王晨仰《东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戎装俑的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的发展历程。
(2)兵马俑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实物史料,可以折射出时代变迁、军事力量、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面貌,试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答案】(1)商周时期萌芽;作为骑兵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匹开始用于军事,虽然仅作驾战车使用。
战国至秦期形成;骑兵兵种出现,但不是主力。
汉朝至北朝发展成熟;成为独立战斗单元,是战阵主力;骑兵兵种完备。
(如学生有其他阶段划分方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从俑的形象上看,东周时期俑的造型弱化身份反映了奴隶制的崩溃;从俑的材质上看,反映了南北方地理环境不同;秦俑多兵马俑,是秦“尚武”文化的体现(反映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东汉戎装俑的发现,是庄园经济的反映;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本题可以分时间阶段作答,根据材料一“在以车战为主的商闻时期,马仅作为驾车使用,军事作用不突出。”可知,商周时期萌芽;作为骑兵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匹开始用于军事,虽然仅作驾战车使用;根据材料一“在中原诸国还处于车战时代时,秦国已经出现骑兵这一兵种。但骑兵主要担任迂回包抄、远射突袭的作战任务,配合车兵和步兵。”可知战国至秦期形成;骑兵兵种出现,但不是主力;根据材料一“骑兵分甲骑兵和轻骑兵两种,骑兵成为战阵主力。”与“轻骑兵的战术地位下降,防具、马具齐全的装甲骑兵占据主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至北朝发展成熟;成为独立战斗单元,是战阵主力;骑兵兵种完备。综合以上可知,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的发展历程。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至秦汉时期的中国。本题说明是要从时代变迁、军事力量、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面貌等角度展示兵马俑的特点。首先,根据材料二“春秋晚期以后,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陶俑逐渐兴起。从形象上讲,东周时期俑的造型从简单粗糙,突出身份到生动写实、形神具备,实质是一种制度上的僭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俑的形象上看,东周时期俑的造型弱化身份反映了奴隶制的崩溃以及旧制度的瓦解;根据材料二“从材质上讲,北方多用陶、铜,南方则以木质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俑的材质上看,反映了南北方地理环境不同;根据材料二“ 秦兵马俑的彤制与战国秦俑雷同,多武士俑、骑马俑,与其他地区如楚国多乐舞、侍俑所不同,是受秦文化中‘尚武’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俑多兵马俑,是秦“尚武”文化的体现;根据材料二“东汉时期,大型的兵马俑军阵已经不见,但反映庄园经济的私人武装形象的戎装俑在四川等地有较多的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戎装俑的发现,是庄园经济的反映。
17. 【中国古代的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材料一 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之后,由于历史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此后的六百多年内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唐代,江淮一带更为富庶,工、矿、农、林等生产事业都有飞跃的进展,农业的生产尤为发达,从而成为全国财赋之区。到了宋代还是有增无已的继续发展下去。可是,军事政治的重心,由于地理与国防的关系,却仍旧留在北方。
——摘编自张伟保《唐宋帝国与运河》
材料二
元代在开创漕粮海运的同时,还相应实行商贸及官民水上南北交通以河运为主干的体制。利用京杭大运河航道,“海外诸番土贡粮运,商旅懋迁,毕达京师”。
大运河开凿运行堪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发达的象征和杰作,是人类史上的奇迹”。在古代中国诸多巨大工程行列,唯有大运河能够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防御游牧铁骑的万里长城,虽然在国内外声名远扬,但就其对国计民生的综合功效而言,却明显逊色于大运河。至于秦始皇陵、明清宫殿皇陵等大工程的劳民奢靡,其正面效益更是与大运河有天壤之别了。
——摘编自李治安《大运河的漕粮北输与中近古南北社会发展新论》
(1)根据材料一、说明大运河成为“唐宋帝国大动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江淮成为全国的财政重心)经济重心和军事政治重心分离(军事政治中心仍旧留在北方)。
(2)不同之处:河道截弯取直;成为商贸和南北交通的主干;物资毕达京师(大都、北京)(或洛阳不再是大运河的枢纽和中心)。历史价值: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沿河城市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有利于国计民生;是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唐代,江淮一带更为富庶,工、矿、农、林等生产事业都有飞跃的进展,农业的生产尤为发达,从而成为全国财赋之区。到了宋代还是有增无已的继续发展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后后,大运河的作用变大;根据材料二“可是,军事政治的重心,由于地理与国防的关系,却仍旧留在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和军事政治重心分离,军事政治中心仍旧留在北方。综合以上可知,大运河成为“唐宋帝国大动脉”的原因。
【小问2详解】
本题是比较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不同,根据图片可知,元朝大运河的河道截弯取直;根据材料二“还相应实行商贸及官民水上南北交通以河运为主干的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为商贸和南北交通的主干;根据材料二“海外诸番土贡粮运,商旅懋迁,毕达京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物资毕达京师。综合以上可知,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的不同之处。
第二小问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二“元代在开创漕粮海运的同时,还相应实行商贸及官民水上南北交通以河运为主干的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沿河城市发展;根据材料二“利用京杭大运河航道,‘海外诸番土贡粮运,商旅懋迁,毕达京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并且有利于国计民生;根据材料二“大运河开凿运行堪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18. 【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明清时期江南市镶蓬勃发展,缔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业绩,成为前近代的一抹亮色。
材料一 南浔镇历史悠久,兴起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位于太湖东南,由湖州一平望运河穿越而过.正好处在湖、嘉、苏三府交界处的桑蚕丝织业中心地带。此地生产优质丝绸一辑里湖丝,使它成为湖丝集散与贸易中心,其经济地位和经济总量是其他府县无法比拟的。
材料二 如表为明末清初湖州市沈氏《沈氏农书》反映的农业经营
《吴江县志》记载,“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逯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清朝《黄渡镇续志》记载“道光之际,里中所产土布,衣被七闽者……本镇商人孙时杰创议“自牧自运”,“嗣是土布自运福建之路以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浔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市镇蓬勃发展的影响。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丝织业发达;经济地位高。
(2)新现象:农业多种经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中新的经营方式出现(雇佣关系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长途贸易发展。
影响:经济方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文化方面推动文学艺术的世俗化,思想领域出现新变化。(经济文化一个方面)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南浔镇历史悠久,兴起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可知,其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位于太湖东南,由湖州一平望运河穿越而过,正好处在湖、嘉、苏三府交界处的桑蚕丝织业中心地带”可知,丝织业发达;根据材料一“此地生产优质丝绸一辑里湖丝,使它成为湖丝集散与贸易中心”可知,丝织业发达;根据材料一“其经济地位和经济总量是其他府县无法比拟的。”可知,其经济地位高。综合以上可知,南浔镇的特点。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新现象,根据材料二“沈氏《沈氏农书》反映的农业经营”可知,其土地上用于水稻等粮食种植、桑蚕种植与家畜养殖等,这说明农业多种经营;根据材料二“200个用于贩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根据材料二“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逯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手工业中新的经营方式出现--雇佣关系产生并且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根据材料二“嗣是土布自运福建之路以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长途贸易发展。综合以上可知,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第二小问影响,本题可以从经济角度,文化角度,思想角度并且结合“明清经济”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经济方面,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方面推动文学艺术的世俗化;思想领域出现新变化。
19. 【“中国”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请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交叉影响,推动‘中国’发展”这个主题,任选一个历史阶段,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两个方面,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示例
主题:宋元时期政治与思想文化交叉影响推动“中国”的发展。
【答案】示例l论题:宋元时期政治与思想文化交叉影响,推动“中国”的发展宋代推行崇文抑武政策,大力提倡文治。宋代科举制的限制逐渐取消。取士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推动宋代教育的繁荣,也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宋代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复兴儒学,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强化社会伦理,树立基本价值观,提出的“为天地立心,问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以及“天理”和“格物致知”的理念,形成中华文化新的精神内涵。宋代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也影响了辽夏金元的文化发展。迁夏金元采用汉制,棋仿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这一共同体不断发展。
宋代在政治制度上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丰富了的“中国”的内涵。受其影响,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从“小中国”到“大中国”的转变。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对“中国”这个共同体的认识,题干要求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交叉影响,推动‘中国’发展”这个主题,任选一个历史阶段加以论述,这里不妨选定宋元时段,可以拟定论题:宋元时期政治与思想文化的交叉影响推动“中国”的发展。
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影响,据所学可知,宋朝的祖宗之法是崇文抑武,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宋朝大力提倡文治,重视选拔文官队伍,与唐朝相比,宋代科举制的阶级限制逐渐取消,科举取士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迎来了一个真正意上的平民社会,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第二是经济方面,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第三,思想文化方面,理学兴起,理学主张与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理学家主张“为天地立心,问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思想强调责任、气节,形成中华文化新的精神内涵。此外,在大中国思想的影响下,中华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宋代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也影响了辽夏金元的文化发展。迁夏金元采用汉制,棋仿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这一共同体不断发展。
总之,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丰富了的“中国”的内涵。宋元时期,中华实现了从“小中国”到“大中国”的转变。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考古发现,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墓葬规模可依据墓坑的大小、深度以及石棺的有无划分为三个层级,陪葬玉器的比例随墓葬等级下降逐渐减少。这一发现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
A. 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B. 社会存在贫富分化
C. 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D. 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2. 《诗经·商颂·殷武》中所言“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常”。孔子也曾言:“蛮夷、诸夏虽衣冠不同,言语不合,莫不来至,朝觐于王。”据此可知,此时( )
A. 国家统一趋势出现 B. 礼崩乐坏局面形成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3. 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1000余条有关秦律的竹简,大部分都是秦的法律条文与相关解释。这表明( )
A. 出土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 不同史料对秦法记载有差异
C. 出土文物可以补充传世文献 D. 不同立场影响对法律的解释
4. 如表是《汉志》中有关水道流经行政区域的相关记载,这证明了汉朝实行( )
水道名 流经的行政区域
狼汤渠 河南郡、陈留郡、淮阳国
颖水 颍川郡、汝南郡、淮阳国、沛郡
淮水 南阳郡、江夏郡汝南郡、六安国、沛郡、九江郡、临淮郡、泗水国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推恩令” D. 三公九卿制
5.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当时南方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北民南迁 B. 政治清明 C. 民族交融 D. 交通便利
6.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西魏)北壁说法图(如图)中,同时出现了中原式和西域式的两种飞天。中原式飞天面目清秀,身穿红色汉服;西域式飞天,“小”字脸,裸露上身,双脚倒垂头上。壁画中出现两种飞天形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B. 绘画反映市民需求
C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D. 中华文化领先世界
7. 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 )
唐朝赋税制度 内容
租庸调制(唐初) 每丁每年向国家缴纳粟二石为租,每年缴纳绢或布为调。此外,成年男子如不去服徭役,可纳绢成布代役,叫做庸。
两税法(唐中期后)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A. 征税的主要标准从财产转向人丁 B. 征税对象扩大到所有官员
C.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D. 国家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8. 唐朝后期,节度使不仅掌握着大量屯田或营田土地,而且自己还有大量的土地。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多买田伊阙、陆浑间,以舍山棚”,并利用“山棚”作乱。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后期( )
A. 统治得以维系 B. 中央集权削弱 C. 朋党之争严重 D. 阶级矛盾激化
9. 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相对言之,武职官员就没有如此优遇了,岳飞的系狱即一个显著的例子。这反映了宋代( )
A. 实行崇文抑武 B. 藩镇割据严重 C. 改革选官制度 D. 党派斗争激烈
10. 如图为北宋宰相和官员来源地域的构成,由此可知,北宋( )
A. 土族势力衰落 B. 经济重心南移 C. 印刷技术发展 D. 儒家思想复兴
11. 在唐朝,六礼是士大夫阶层婚姻缔结所必须遵守的制度,通行范围上至皇族下至各级官员。到了宋朝,婚姻制度中士大夫阶层与庶人的分野变得相对模糊,政府从法律角度扩大了六礼的适用范围,使其从皇族、官员推广至整个庶人阶层。这反映了宋代( )
A. 程朱理学盛行 B. 政治趋向平等 C. 门第观念淡化 D. 城市经济繁荣
12. 宋、辽、金对峙时期,宋人、辽人和金人都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修史围绕着辽、宋、金“正统”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直至元朝末年,最终确立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承认了辽、金的正统地位。这说明了(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少数民族全面接受汉文化
C. 民族间的差异基本消失 D. 元朝否定宋朝的正统地位
13. 科举考试用烛的规定可追溯到唐代,终宋一代,其科举实行禁烛的政策,至明初若考生“晚未纳卷,给烛三枝”。后来为防乘机作弊,成化十年,又规定:到黄昏,答卷没有写完的强制交卷。科举考试用烛规定的变化说明科举制( )
A. 日趋僵化 B. 提高了官员素养 C. 不断完善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14. 明朝后期以来,欧洲传教士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七八十种中国典籍,陆续译介到西方;另一方面,由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书中首创的几何术语:点、线、平面、四边形等沿用至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B. 中学西渐成就显著
C. 东西差距逐渐缩小 D. 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15. 清代奏折文书是研究清代历史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证据史料之一。“雍正帝……籍奏折搜集情报……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所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称之为奏折政治。”材料表明清代( )
A. 君主专制强化 B. 思想控制严格 C. 宰相权力削弱 D. 监察制度完善
二、非选择题
16. 【中国古代的兵马俑】
材料一 骑兵马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骑兵的军事情况。如表为先秦至北朝出土的骑兵马俑研究内容
墓葬名称 出土骑兵马俑介绍 研究结论
殷墟遗址 有马匹随葬,出土较为完整的战车遗迹——四马两轮式战车。 在以车战为主的商闻时期,马仅作为驾车使用,军事作用不突出。
战国晚期成阳塔尔坡秦墓 两件骑兵俑是目前为止东周时期发现的仅有的骑兵俑。 在中原诸国还处于车战时代时,秦国已经出现骑兵这一兵种。但骑兵主要担任迂回包抄、远射突袭的作战任务,配合车兵和步兵。
秦始皇陵 二号坑 一百多件骑兵俑,主要配备弓弩和短兵器,未配备防具和长兵器。
咸阳杨家湾汉墓等 数量大幅增加,有防具,在军阵中成为独立的战斗单元。 骑兵分甲骑兵和轻骑兵两种,骑兵成为战阵主力。
北魏司马金龙墓等 骑兵俑陪葬情况普遍。数量较多,制作精良,甲骑具装俑比例较大。 轻骑兵的战术地位下降,防具、马具齐全的装甲骑兵占据主导。
——摘编自王晨仰、杨雯《文化生态视角下先秦至北朝骑兵发展研究——以骑兵马俑为例》
材料二 春秋晚期以后,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陶俑逐渐兴起。从形象上讲,东周时期俑的造型从简单粗糙,突出身份到生动写实、形神具备,实质是一种制度上的僭越;从材质上讲,北方多用陶、铜,南方则以木质为主。
秦兵马俑的彤制与战国秦俑雷同,多武士俑、骑马俑,与其他地区如楚国多乐舞、侍俑所不同,是受秦文化中“尚武”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东汉时期,大型的兵马俑军阵已经不见,但反映庄园经济的私人武装形象的戎装俑在四川等地有较多的发现。
——摘编自王晨仰《东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戎装俑的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的发展历程。
(2)兵马俑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实物史料,可以折射出时代变迁、军事力量、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面貌,试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17. 【中国古代的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材料一 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之后,由于历史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此后的六百多年内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唐代,江淮一带更为富庶,工、矿、农、林等生产事业都有飞跃的进展,农业的生产尤为发达,从而成为全国财赋之区。到了宋代还是有增无已的继续发展下去。可是,军事政治的重心,由于地理与国防的关系,却仍旧留在北方。
——摘编自张伟保《唐宋帝国与运河》
材料二
元代在开创漕粮海运的同时,还相应实行商贸及官民水上南北交通以河运为主干的体制。利用京杭大运河航道,“海外诸番土贡粮运,商旅懋迁,毕达京师”。
大运河开凿运行堪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发达的象征和杰作,是人类史上的奇迹”。在古代中国诸多巨大工程行列,唯有大运河能够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防御游牧铁骑的万里长城,虽然在国内外声名远扬,但就其对国计民生的综合功效而言,却明显逊色于大运河。至于秦始皇陵、明清宫殿皇陵等大工程的劳民奢靡,其正面效益更是与大运河有天壤之别了。
——摘编自李治安《大运河的漕粮北输与中近古南北社会发展新论》
(1)根据材料一、说明大运河成为“唐宋帝国大动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18. 【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明清时期江南市镶蓬勃发展,缔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业绩,成为前近代的一抹亮色。
材料一 南浔镇历史悠久,兴起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位于太湖东南,由湖州一平望运河穿越而过.正好处在湖、嘉、苏三府交界处的桑蚕丝织业中心地带。此地生产优质丝绸一辑里湖丝,使它成为湖丝集散与贸易中心,其经济地位和经济总量是其他府县无法比拟的。
材料二 如表为明末清初湖州市沈氏《沈氏农书》反映的农业经营
《吴江县志》记载,“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逯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清朝《黄渡镇续志》记载“道光之际,里中所产土布,衣被七闽者……本镇商人孙时杰创议“自牧自运”,“嗣是土布自运福建之路以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浔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市镇蓬勃发展的影响。
19. 【“中国”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请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交叉影响,推动‘中国’发展”这个主题,任选一个历史阶段,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两个方面,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示例
主题:宋元时期政治与思想文化的交叉影响推动“中国”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