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每课一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
基础练习
知识点一 西汉的建立
1(2023 青岛期中)“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朝代的建立过程。这个朝代都城位于 ( )
A.咸阳 B.洛阳 C.长安 D.阳城
2“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针对于此,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以德化民” D.提倡节俭
知识点二 休养生息政策
3《史记》载:“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史料中的“皇帝”“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措施有 (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④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这一现象陆续得到改变应该归功于下列哪些帝王的努力 ( )
①汉高祖  ②汉文帝  ③汉景帝  ④秦始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说明 ( )
A.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C.文景之治是西汉最强盛时期
D.儒家治国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休养生息政策是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乱以后,统治者不实行劳民伤财、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知识点三 “文景之治”
6汉文帝时贾谊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主要说明“文景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
A.减免徭役 B.以德化民
C.以农为本 D.严刑峻法
正确认识“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建立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基础之上的,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吸取秦亡教训的基础上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只是政治相对清明。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是必然的,即使在“文景之治”时期,农民的负担也较为沉重,生活十分困苦,轻徭薄赋只是把封建剥削限制在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7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材料主旨是 ( )
A.轻徭薄赋 B.无为而治
C.崇尚节俭 D.减轻刑罚
8“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以上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文景之治”的 ( )
A.原因 B.表现 C.措施 D.意义
9(2023 沈阳月考)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翦伯赞意在表明 ( )
A.政府收税重,地主财富增多
B.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
C.地主剥削轻,社会局势稳定
D.休养生息政策效果显著
10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有人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
(2)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统治政策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3)材料三、四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什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帝、景帝实践这一思想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4)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悟与启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 
基础练习
知识点一 西汉的建立
1(2023 青岛期中)“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朝代的建立过程。这个朝代都城位于 ( C )
A.咸阳 B.洛阳 C.长安 D.阳城
解析: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描述了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的史实。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针对于此,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B )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以德化民” D.提倡节俭
解析:阅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由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成为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知识点二 休养生息政策
3《史记》载:“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史料中的“皇帝”“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措施有 ( C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④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等信息,可判断该史料中“皇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主要有: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轻徭薄赋。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是文景时期的措施,④不选。
4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这一现象陆续得到改变应该归功于下列哪些帝王的努力 ( A )
①汉高祖  ②汉文帝  ③汉景帝  ④秦始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西汉建立初年,由于长期战争破坏,经济萧条,百姓流离失所,西汉统治者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④秦始皇与汉代无关。
5《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说明 ( B )
A.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C.文景之治是西汉最强盛时期
D.儒家治国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解析: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史实与之相符。
知识链接:休养生息政策是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乱以后,统治者不实行劳民伤财、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知识点三 “文景之治”
6汉文帝时贾谊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主要说明“文景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C )
A.减免徭役 B.以德化民
C.以农为本 D.严刑峻法
解析:由题干材料贾谊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以及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可以看出,他们都主张以农为本。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建立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基础之上的,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吸取秦亡教训的基础上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只是政治相对清明。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是必然的,即使在“文景之治”时期,农民的负担也较为沉重,生活十分困苦,轻徭薄赋只是把封建剥削限制在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7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材料主旨是 ( C )
A.轻徭薄赋 B.无为而治
C.崇尚节俭 D.减轻刑罚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可知,汉文帝不赞同耗费巨额的财物厚葬逝去的人,从而可以看出他崇尚节俭。
8“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以上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文景之治”的 ( B )
A.原因 B.表现 C.措施 D.意义
解析:材料“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皆属于“文景之治”这一盛世的表现。
9(2023 沈阳月考)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翦伯赞意在表明 ( B )
A.政府收税重,地主财富增多
B.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
C.地主剥削轻,社会局势稳定
D.休养生息政策效果显著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翦伯赞认为文帝景帝的措施,使地主获利最大,同时也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拓展。这表明文帝景帝的措施有弊端。
10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论话秦亡】
材料一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不是;秦亡的主要原因是秦实行暴政。
【观点话治理】
材料二 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有人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
(2)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统治政策
答:“打天下”与“坐天下”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政策兴汉室】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3)材料三、四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什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帝、景帝实践这一思想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答:以农为本。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景之治”。
【对比谈感悟】
(4)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悟与启示。
答: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秦始皇统治时期,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苛,暴政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因此“废先王之道”不是秦亡的原因,秦的暴政才是。第(2)题,理解材料二中“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可知,材料的观点是“打天下”与“坐天下”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第(3)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三、四中“农,天下之本”可知,两则材料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以农为本,其余两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如: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每课一练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