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范围:第一、二单元
一、单选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史记 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 )
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 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
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 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
2..36与如图叙述的特征相符的文化遗存是( )
A.龙山文化 B.良渚文化 C.红山文化 D.仰韶文化
3. 据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中,有大墓和小墓的差别。其中一组有七个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达77件,最少的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只有四个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獐牙等。由此可知,当时社会( )
A.经济发展繁荣 B.文化礼制产生 C.手工技艺高超 D.阶级分化明显
4.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 下面为夏朝世系示意图。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6. 下表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关于孔子学生身份、年龄、国别的记载。这反映出孔子( )
类别 人物
身份 貴族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贫民出身的颜路、颜渊、子张等
年龄 子路少孔子9岁,颜回少孔子30岁,子张少孔子48岁
国别 颜回(鲁国)、子贡(卫国)、公冶长(齐国)
A.践行了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 B.推动了诸子百家相互交流与融合
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D.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特权
7.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就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
A.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B.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D.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8. 下表是先秦时期儒家的相关表述
孔子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由此可知,儒家( )
A.主张天人合一 B.推崇民本思想 C.重视道德修养 D.反对兼并战争
9. 商周早期,青铜器主要为礼器和兵器,纹饰突显对天和神的敬畏之情。到了西周中晚期,青铜礼器更多,且纹饰趋向写实。而东周青铜器则开始普及,纹饰中出现了更多体现社会生活的场面。这一变化趋势说明
A.东周时期逐渐礼崩乐坏 B.商周时期冶铁技术日益走向成熟
C.周朝军事冲突相对减少 D.古人从关注自然到关注人类社会
10.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
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
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11. 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 )
A.分封制的瓦解 B.专制王朝制确立 C.郡县制的实行 D.郡国并行制实施
12.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董仲舒提出“罢础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第二年,武帝接受丞相田纷的奏请罢酷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只剩下“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
A.皇帝好恶决定儒学的兴亡 B.儒学主流地位的强化
C.董仲舒儒学成就不可超越 D.儒学受到高度的重视
13. “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民心和民力。”下面最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
A.制定《秦律》,称皇帝 B.设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平南越
14. .西汉的政治词汇中,常看到“拨乱反正”。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西汉前期,起到“拨乱反正”作用的措施是( )
A.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诸侯王 B.奉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
C.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D.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15. 西汉前期,一些豪强富商通过手中的权力和经济实力,垄断国家的经济命脉,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贱买贵卖,牟取暴利。这一现象( )
A.促使汉武帝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落
C.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 D.推动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16,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
A.提高了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利于证明其政权的正统性
C.主要是为了推进习俗改革 D.实现了不同民族间的平等
17. 《新唐书》中记载唐朝后期:“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削弱了中央集权 C.加强了皇权 D.分割了相权
18.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西域备受推崇
C.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19.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表明孔子主张( )
A.用礼来规范民众的行为 B.礼法结合 C.以教化养成对法的敬畏 D.外儒内法
20. 西汉前期,“齐人”“鲁人”“楚人”仍是常用的籍贯地域表述。后来就渐渐被冠以郡国的籍贯表述取代了。这一变化说明
A.郡国并行制被废除 B.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步加强
C.民众地域观念增强 D.中枢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21. 如表所示为不同史籍所载汉代经济活动(部分)。这表明当时( )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世善农稼,好货殖……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
《昌言·理乱篇》 豪人之室……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A.经济作物得到发展 B.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国家抑商政策调整
22. 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有很多玉器,它们制作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中占比最大的是酒器。据此可推知( )
A.夏朝的历史从此成为信史 B.当时粮食产量有很大增加
C.夏朝奴隶制剥削非常残酷 D.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23. 以下关于北魏题材的小论文题目中错误的是
A.《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 B.《北魏统一全国》
C.《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D.《从平城到洛阳》
24. 秦朝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在这些地区设郡、县进行管辖,大量内地民众奉命迁往从匈奴手中收复的河套地区,开垦土地;前往岭南的移民以军人为主,但直到秦朝灭亡,中央都没有将移民岭南的军人召回。秦朝对南、北边疆的管理举措( )
A.蕴含“怀柔远夷”思想 B.破坏了地方历史传统
C.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D.彰显了“大一统”意识
25.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对下列著作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评价
A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C 《汉书》 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神农本草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B D D D C D B C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B C A B B B B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答案:
(1)史料价值: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能直接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于评价商鞅经济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2)评价:一方面从商鞅经济改革推动秦国及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作答。例如,商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另一方面从商鞅经济改革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的角度作答。例如,商鞅的经济改革导致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重农抑商政策被历代统治者所沿用,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7.(1)事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文化专制主义。
认识:秦始皇为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利用法家思想,推行严刑峻法。以“焚书坑儒”禁锢人民思想,加快秦朝灭亡,也为后世提供深刻教训。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大一统巩固政治大一统。儒学成为官学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但抹杀了其他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长远发展。
(2)原因:秦始皇终结了封邦建国体制,开创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时代。
28.(1)史实:确立中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太学;官营盐铁,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打击富商大贾;反击匈奴,夺回河套、河西走廊;打通丝绸之路;多次大修长城。
(2)措施:派大将讨伐(东突厥、薛延陀等);设置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册封西北各族后嗣: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特点:武力征服与怀柔并用。(或答:刚柔并济,因地制宜)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