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II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图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们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图特摩斯三世获得赞誉的原因是(  )
A.他的征服战争使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B.他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统一
C.他修建了金字塔
D.他建立了古埃及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3.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古代印度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其文明鼎盛时期是在( )
A.凯撒建立独裁统治时期 B.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C.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D.雅利安人统治时期
4.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 )
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 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
C.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 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5.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6.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A.《蒙娜丽莎》 B.《荷马史诗》
C.《十二铜表法》 D.《掷铁饼者》
7.西欧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的,在分封过程中, 接受土地的人称为
A.封君 B.封主 C.封臣 D.地主
8.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以下关于庄园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B.庄园的土地均为领主的“直领地”
C.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D.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9.“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由此看来,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重要意义在于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0.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是( )
A.拜占庭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1.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12.据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
A.沟通东西方文明 B.文学成就巨大
C.科技水平先进 D.保存了大量古籍
13.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14.观察“新航路开辟路线”图,人物与图中路线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③——迪亚士 B.②——哥伦布
C.①——达 伽马 D.④——麦哲伦及船队
15.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秋,郭寿生在烟台海军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该小组主要研究、宣传的内容包括(  )
①三民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
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④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6.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事件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③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B.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
18.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
A.达尔文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梵高
19.“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 B.1861年改革
C.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A.都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
D.都为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奠定了基础
21.齐世荣、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中有这样的叙述:“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该材料反映的是( )
A.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22.《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寇法西斯,保卫了无产阶级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和平演变 B.苏联模式
C.美国的冷战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23.某校九年级学生在中考复习时摘录了四件历史大事,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共体成立
②联合国建立
③非洲年
④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24.李一涵列出下列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1964年 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1979年 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5年 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 2014年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A.冷战过后的世界格局 B.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C.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D.两极格局笼罩的世界
2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局部冲突不断。在当今世界,负责调和局部冲突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卫生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运用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当时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根据下列史料所属类别,将相应空格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①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②《大国崛起》纪录片 ③《拿破仑传》 ④《查士丁尼法典》
A. 是直接史料 B. 间接史料
任务二 【运用图表——归纳历史影响】
(2)依据相关内容完成下表中空白处内容的填写,并归纳下面几件重大事件的共同原因和影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国家 重大事件 共同原因 共同影响
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E F
美国 C
法国 D
任务三 【分析数据——阐释历史现象】
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农业所占比例 工业所占比例
1770年 40% 16%
1821年 24% 31%
(3)分析英国国民经济结构表可以看出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举一例使用该动力的交通工具
任务四 【构建联系——解释内在联系】
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
(4)上面示意图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英国在与大清王朝的较量中,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1868年10月,明治于京都御所进行加冕礼……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东京到横滨的铁路开通。1875年4月,日本颁布《渐次立宪政体树立之诏》。1881年10月,颁布《国会开设之敕谕》……1890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实施。
材料三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862年 林肯颁布了A 20世纪20年代 主导建立国际体系
1865年 美国南北在战争以北胜利告终 20世纪30年代 罗斯福实行新政
1879年 B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20世纪40年代 推动建立世界C联盟:……
1890年 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的产品 20世纪50年代 主导建立国际体系
1894年 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3)请将材料三中的A、B、C三处填写完整。结合年表内容,分析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
(4)综上所述,归纳英、美、日崛起的共同因素。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了哪些突袭事件?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任何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援。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摘自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年6月)
(2)材料二中,丘吉尔为什么宣称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重大军事行动体现了“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相互支援?试举一例。
材料三:观察下面四幅图片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北约成立 华沙条约签字仪式
(3)请揭示四幅图片反映的主题并从图片中指出主题开始的标志和形成的标志。
材料四: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4)你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的理由是什么?
29.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
试卷第2页,共9页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故A符合题意;BD与图特摩斯三世不符,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埃及国王修建的陵墓,不单指图特摩斯三世修建了金字塔。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
2.A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根据题干“《汉谟拉比法典》……社会情况。”可知,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内容全面,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B
【详解】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B项正确;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与印度无关,排除A项;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法老,与印度无关,排除C项;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此制度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世界联合为一体”和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从前336年到前323年,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B项;题干说明亚历山大重视研究东西方文化,看不出开始打破界限,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 3 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 ,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 2 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 49 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综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共和国的历史,B项正确;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文明的主体部分,雅典是希腊文明的一个著名城邦,两河流域位于西亚,与“意大利半岛”地理位置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B
【详解】依据题干“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B项符合题意;《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A项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C项不符合题意;《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的代表作,但不能从中了解希腊的历史,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西欧在政治上的显著特征,其纽带是土地,受封土地的人是封臣,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8.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而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因此关于庄园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庄园的土地均为领主的“直领地”,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表述均符合历史事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D项正确;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说法都太绝对,排除AB项;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衰落,不是日趋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了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A项正确;西罗马帝国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创造了伊斯兰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排除C项;亚历山大帝国是奴隶制军事帝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C项正确;大化改新后,天皇大权旁落,日本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幕府统治,为推翻幕府统治,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发动了倒幕运动,天皇掌握实权,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向西方学习,史称“明治维新”,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12.A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所以据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为沟通东西方文明,A项正确;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图片内容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随着经济的发展,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说明西欧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故选D;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7世纪,与材料信息不符,B错误;9世纪欧洲出现庄园,与材料信息不符,C错误。
1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D项正确;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达 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而发现了美洲大陆,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秋,郭寿生在烟台海军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该小组主要研究、宣传的内容包括②马克思主义哲学、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④科学社会主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16.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殖民统治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不完整,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而“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体现出了对废除农奴制作用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A项正确;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属于历史叙述,排除B项;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属于历史叙述,排除C项;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属于历史叙述,排除D项。故选A项。
1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C项正确;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排除A项;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排除B项;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二月革命,A项正确;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直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制度、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故B符合题意;都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故C不合题意;斯大林的经济建设和罗斯福新政都为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奠定了基础,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所以材料中“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反映的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22.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共产党在力量薄弱的时期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无产阶级政权,却在力量强大的时期,自己打败了自己,使得苏联走向灭亡,究其根本原因应是内部因素,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外部因素,故A项错误;美国的冷战政策也是外部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起到了催化作用,故D项错误。
23.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①欧共体成立是1967年;②联合国建立是1945年10月;③非洲年是1960年;④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是1999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①④,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4.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B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时间不符,排除A、D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不能完整概括材料,排除C项。故选B项。
25.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其主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因此负责调和冲突,C项正确;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医疗卫生问题有关,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排除B项;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26.(1) ①④ ②③
(2)补充: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E: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F: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变化:工业占比超过农业,英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动力:蒸汽机。
工具:火车(或蒸汽机车)。
(4)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联系: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得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最终催生了工人运动等反抗。
【详解】(1)分类:根据所学可知,①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和 ④《查士丁尼法典》都是当时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属于直接史料;②《大国崛起》纪录片和 ③《拿破仑传》都是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属于间接史料。
(2)补充:根据所学分析图表可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还包括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所以C处应填美国独立战争,D处应填法国大革命;根据所学可知,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都是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产生的共同影响是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E处应填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F处应填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变化:根据所学分析任务三的图表可知,相比1770年,在1821年,英国工业占比明显超过了农业占比,这说明英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动力:根据图表中的“1770年”“1821年”可知,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这一时期出现的动力是蒸汽机。
工具:根据所学可知,蒸汽机改进并推广后,火车(或蒸汽机车)出现了,成为了新的交通工具。
(4)创立者:根据所学分析任务四的图表,可知这一革命理论产生于19世纪四十年代,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联系:根据所学分析图表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得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最终催生了工人运动等反抗。
27.(1)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础。
(2)事件:明治维新。影响:使日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或君主立宪制(或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3)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爱迪生;C.反法西斯。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4)共同因素: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重视科技;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勇于探索创新等。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础。
(2)事件:根据材料“1868年10月,明治于京都御所进行加冕礼……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东京到横滨的铁路开通……1890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实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明治维新。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使日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或君主立宪制(或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3)A: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故A填《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
B: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故B填爱迪生。
C: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故C填反法西斯。
原因:根据“美国历史大事年表”可知,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4)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重视科技;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勇于探索创新等。
28.(1)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突袭事件: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原因: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德国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
军事行动:成立反法西斯联盟。
(3)主题:冷战。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4)理由: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详解】(1)导火索:结合所学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
突袭事件:结合所学可从德军和日军的突袭事件举例,如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以及瓜分殖民地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原因:根据材料“任何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援。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之所以宣称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是因为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德国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
军事行动: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相互支援,协同作战。
(3)主题:根据图示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均与美苏冷战有关,因此,四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冷战。开始标志:结合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形成标志:结合所学可知,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4)理由: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必然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29.(1)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体制:君主立宪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3)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事件: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4)趋势:上升趋势。
措施:调整经济政策、重视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社会面貌、世界局势的影响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政治体制:根据题干“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技术革命:根据材料“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可知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根据材料“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可知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3)会议: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可知,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两极格局相关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成立的北约和1955年成立的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 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1951年的世界工业生产日本占1.6%,西欧占20.8%;1970年日本占9.50%,西欧占28.60%;1990-1991年日本占18.2%,西欧占37%,说明西欧、日本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共同措施:根据所学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相关知识可知,西欧和日本在二战后都充分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调整经济政策、重视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