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C 2.D 3.A 4.A 5.C 6.B 7.C 8.C 9.B 10.C 11.B 12.A 13.B 14.A 15.D
16.D 17.D 18.B 19.B 20. D 21.C 22.C 23.A 24.A 25.D
二、非选择题:共 4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 14 分。共 50 分。
26.(1)形势: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主义革命思潮兴起,危及封建
土大夫的既得利益。(两点 4 分)
(2)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及根深蒂固;顽固守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社会精英阶层对世界形势、
基本国情缺乏深入的了解;变法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维新派势单力薄,缺乏广泛的社会
基础。(答出五点得满分)
27.(1)从对西书和西学厌恶、极为抵抗、批判式接受,表现出保守落后的态度;到对西书和西 学有一
定兴趣,以开放姿态接纳西书和西学,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将西学作为推动社会变
革思想资源。(4分)
(2)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的逐渐扩大,西书和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了对西方书籍的
阅读,中西方文化也开始了接触、碰撞和交织。(2 分)
对西书的接触与阅读,士人逐渐认识到与传统中国文化迥异的自然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制度建设等。
这拓宽了士人的视野、解放了士人的思想、改变了士人的知识结构,并引发了士人对自身、社会的思考。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先进的中国人从阅读中形成了改造社会的理念,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
资源。由此推动了“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的兴起。对西书的阅读在推动近代中国的发展方
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4分)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厚、不同阶层的意识形态差异、农耕经济的顽固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为
薄弱、士人的社会经历与价值观念也存在不同,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缺乏社会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阅读
的目的也更多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没有解决当时中国的根本矛盾。因此,晚清以来出
现的“静悄悄的阅读革命”很难转变为整体意义上的社会革命运动。(2分)
28.答案示例一:
中国货运吨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德法等欧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2 分)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西方列强
此时期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2分)
1914——1916 年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减轻了民族
企业的竞争压力;相反战乱和战争的消耗极大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生产,因此大量的战争物资订单给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创造了良机,中国外贸得以很大发展;辛亥革命后,政府鼓励实业政策的刺激也推动了中国近
代航运业发展;总之,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深受世界形势的影响。(8 分)
答案示例二:
日本货运吨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德法等欧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2 分)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西方列强
此时期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而日本则加强了中国的侵略与控制。(2分)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论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集团暂时放松了中国的侵略,尤其是德国因举国
投入一战对华控制力量大为减弱;日本侵略中国计划蓄谋已久,控制中国是大陆政策重要环节,借助一战
的有利时机加强与欧洲列强争夺;日本利用袁世凯称帝之际,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获得许多特
权;总之,一战期间各国对华投资变化,反映此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新
的较量在调整和确立新的国际关系。(8分)
29.(1)特点: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2分)
原因: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
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4 分)
(2)不同: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4分)
(3)《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红军长征报道建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
报道具有明显的主观意图,报道不实。因此,就对红军长征报道而言,《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比《中
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史料价值更高。(2分)但《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也具有一定史料价
值,因为从中可看出国统区人们对于红军长征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史实。(2分)
{#{QQABBYAAogigAhAAARgCAQXoCEAQkBEACIoGREAEsAABgANABAA=}#}
{#{QQABBYAAogigAhAAARgCAQXoCEAQkBEACIoGREAEsAABgANABAA=}#}高一年级12月份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2023.1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1.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获得领事裁判权。对此,清政府认为:“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据此可知清政府( )
A.实行妥协退让的外交 B.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C.缺乏近代司法主权意识 D.熟悉近代外交知识
2.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与材料有关的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3.“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此评价适用于
A.《海国图志》 B.《瀛寰志略》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4.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对江浙地区社会造成严重破坏 ●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5.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C.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D.洋务运动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6.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引进西方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相同的是( )
A.机器织布局 B.福州船政局 C .开平煤矿 D.轮船招商局
7.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B.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C.增强了中国人民族危机意识 D.证明了洋务运动破产
8.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
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9.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D.维新变法违背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10.清廷发布宣战诏书后,盛宣怀等人向各国上海领事建议: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随后刘坤一、张之洞还积极联络各省督抚,将上述建议落实到整个东南地区。上述事件反映出( )
A.湘淮官僚集团的崛起 B.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C.清廷中央权威的式微 D.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11.“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下列内容属于这“十二条大纲”的是( )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C.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D.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12.1903年,邹容的 《革命军》出版后,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几于人手一册”“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衣履糍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上述现象表明( )
A.民主革命成为大势所趋 B.民主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C.革命派的群众基础广泛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3.19世纪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两次“新政”都( )
A.涉及制度改革 B.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成功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 D.因顽固派阻挠而失败
14.1911年4月,革命党人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我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汝体吾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随后他投入的战斗是( )
A.黄花岗起义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5.孙中山提到颁布《临时约法》的缘由时说:“北方将士以袁世凯为首领,与予议和,夫北方将士与革命相拒之汉阳,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服从。”下列各项中,与孙中山的意图相吻合的是( )
A.临时大总统为陆海军元帅 B.宪法的起草权归临时大总统和参政院
C.临时大总统任命文武职官 D.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
1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7.下表是1914—1919年中国部分统计数据。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影响上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8.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女鞋广告,广告语反映了当时( )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 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 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 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 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 (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 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 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
A.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B.国货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C.实业救国已成为了社会共识 D.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教育情怀
19.“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以上言论出自( )
A.《新学伪经考》 B.《新青年》
C.《孔子改制考》 D.《革命军》
20.《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意在强调( )
A.爱国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B.爱国商人起了决定作用
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D.工人阶级发挥巨大作用
2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文中“革命思潮”是指( )
A.民主和科学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民族主义
22.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党的革命纲领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一纲领说明此时中共( )
A.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B.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C.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D.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
23.“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了( )
A.国民大革命取得了重大成果 B.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C.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了胜利 D.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宣告结束
24.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宣告训政时期开始。下图为国民党训政时期权力运行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国民党“训政”( )
A.实质是一党专制 B.践行了三民主义
C.保障了主权在民 D.体现了自由平等
25.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意在强调( )
A.以城市斗争为工作的中心 B.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
C.尽快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D.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日战争以后的几年中,来自西方的不可抗拒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甲午战后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康有为不得不向传统低头,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托古改制”、宣传变法的先师。但即使是这样,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成为主变者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变法期间,维新派眼睛向上,始终没有找到切合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和方法,因此当“戊戌政变”发生时,维新派要么引颈就戮,要么作鸟兽散。
——摘编自雷颐《维新的挫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前清王朝面临的“危险形势”。(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新变法运动遭到“挫顿”的原因。(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静悄悄的阅读革命”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书籍逐渐涌入中国,中国的士人渐而“遇见”西书并进而与之“相识”,形成了“静悄悄的阅读革命”。
时间 事件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陈澧引《几何原本》算法以与《墨经》相沟会悬证,为撰《读墨子》辟一新途径。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徐继畬在《瀛寰志略》自序中称:“觅得泰西人汉字杂书数种……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久之积成卷帙。”
咸丰九年(1859年) 王韬说:“观西人教中之书,其理诞妄,其说支离,其词鄙晦,直可投于溷厕,而欲以是训我华民,亦不量之甚矣。”
同治二年(1863年) 赵烈文评价《校邠庐初稿》:“总论全书,精当处皆师夷法;而参用中国前人之说,然凑数而已,不如夷法之为得。其论驭夷尤善。”
光绪十五年(1889年) 钟天纬认为:“(达尔文进化论)其动植物之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
光绪十六年(1890年) 薛福成多次阅读《万国公法》后感触:“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皮锡瑞阅《泰西新史》《俄游汇编》《中倭和战》等书及《中国宜改革旧法论》,认为这些书“于中国不能变法及西国不能遽行于中国之理,诸君似尚隔膜”。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张朝墉阅英国李提摩太所著《天下四大宗论》《欧洲各国开辟非洲考》等“俱极得要领,中国讲西学者,多未道及其言。”“若果以新学为训,不独外患可消,亦内灾可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刘绍宽读读完当时第一部汉译货币银行学名著《保富述要》后总结:“觑破钱财,为福泽之影,而并无实际。”
——摘编自蒋建国《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与意义之网——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以来中国士人对待西书和西学态度变化。(4分)
(2)简要分析如何理解晚清以来出现的“静悄悄的阅读革命”。(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下表是一位日本陆军大臣于1917年5月至6月间,对中国的旅顺、青岛、济南、上海、南京、汉口、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出的一份报告。在原文中,他对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路中列强船舶货运吨位做过调查统计。下表主要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数据。
中国沿海及内河中若干国家船只货运吨位统计表
——(日)田中义《对华经营私见》
根据表格提供的史料,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数据加以概括,并指出其关联性;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关联性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9.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
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二 1936年2月,董健吾受宋庆龄的派遣,到达陕北瓦窑堡。他聆听了博古、林伯渠、王稼祥等人有关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意义,以及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还得到不少珍贵的资料。后来他编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在国统区报纸上发表。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三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例如,7月初在从卓克基翻阅雪山向毛儿盖进军途中,红一军团第2师第6团迷失方向,断粮四日,冻饿而死者达三分之一。后来红军主力得到第6团救援电报,派运输队星夜赴援。这些僵卧在冰雪中的红军,闻救星到,都跳跃起来。他们得到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兴奋,寒冷不怕了,爬山也有劲了。
——摘编自刘统《新发现的一篇介绍长征的珍贵文献—<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依据材料一,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原因。(6分)
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与材料一有何不同?(4分)
依据材料,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4分)
第11页 共2页 ◎ 第12页 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德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