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
一、单题
1.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张謇将其实业所得用于地方建设。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实行地方自治,改善乡村治安;发展乡村教育;创办育婴堂等地方救济事业。这表明张謇注重( )
A.学习西方的保障制度 B.以工业利润支持乡村发展
C.开启乡村工业化之路 D.积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
2.秦汉时期,户籍简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呈报至县。魏晋之际,户籍黄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这一变化得益于(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户籍制度的变革
C.造纸技术的改进 D.屯田制度的出现
3.据载:范文正公(仲淹)方贵显时,置常稔之田千亩,号为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材料表明这一救济模式
A.以政府为主体 B.开启宗族救助活动的先例
C.体现平均平等 D.带有鲜明的家国同构特点
4.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原来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形成三位一体,后来走向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分离。这一“分离”完全实现是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乾隆年间顺天府所辖宝坻县海滨乡乡保管辖村庄概况
乡 里 乡长人数 保正人数 乡保管辖村庄数 距城里数
海滨乡 慈恩里 1 2 94 27-60
孝行里 1 1 25 10-30
兴保里 4 4 112 55-105
居仁里 1 3 86 5-60
承化里 2 3 90 24-96
据表可知,当时( )
A.城乡之间联系得到增强 B.乡保人数的设置有严格规定
C.农村基层治理存在不足 D.乡保职责明确有利稳定秩序
6.秦朝时期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登记程序和登记的内容,对虚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擅自更籍的,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的规定,并把户籍法律制度的成文法典公之于众。由此可见,秦朝的户籍制度( )
A.体现了重农抑商 B.具有明显的职业性
C.加强了基层治理 D.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7.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的兼并
8.20世纪80年代,广西合寨村村民集体讨论、协商并起草了《村规民约》和《封山公约》,通过自发选举村干部,建立了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机构,并相继成立了村委会、村管会、议事会等组织。这体现了( )
A.政府主持基层民主工作 B.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贯彻 D.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9.中国古代政府用户籍制度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魏晋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自耕农,而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关于魏晋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政府统治秩序更加稳定
C.中央集权弱化趋势明显 D.国家财政负担有所减轻
10.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D.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
11.晋朝不仅按户口多寡规定乡的规模,而且依户口定乡里组织的员额编制,以千户为准,千户以上置史、佐、正三人,千户以下置治书史一人。此外,千户以上置校官掾一人。这反映出
A.千户成为大乡与小乡标志 B.户口减少影响乡里组织编制
C.乡里组织编制走向严密化 D.乡里组织领袖地位有所下降
12.南宋理学大儒朱熹,一生致力于讲学、授徒,著述颇丰。在其著述中,儿童启蒙读物较多,其中《家礼》和《小学》成为此后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材料可用于佐证( )
A.宋代开始重视道德教化 B.朱熹理学取代陆王心学
C.政府加强民众思想控制 D.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13.“养老图”画像砖极具地域性,下面两幅图为汉代养老画像砖拓片。据此可知,汉代( )
A.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 B.宣传教化成为维护统治的主要方式
C.加强对蜀地的社会管理 D.养老开始成为四川画像的重要题材
14.弘治时,明中央控制的户口数,较洪武年间有大幅度的下降。霍韬曾说:“按天下户口,洪武初年户一千六十五万有奇,口六千五十四万有奇,时甫脱战争,户口凋敝,其寡宜也。弘治四年,承平久矣,户口蕃而息也,乃户仅九百一十一万,口仅五千三百三十八万。国初户口宜少而多,承平时户口宜多而少,何也!”根据材料推测,以下不属于弘治年间中央控制户口数下降原因的是( )
A.土地兼并使流民增多 B.地方官吏贪污舞弊
C.地主豪绅欺隐规避 D.战争造成的人口骤减
15.下图是清朝李来章《圣谕图像衍义》中的乡约仪式图。对图中乡约仪式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全面提高了乡民道德水平 B.表明儒学伦理开始与法律合流
C.理学开始在基层得到普及 D.体现了法律与教化结合的特点
16.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生活的传统。下列各项中对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宋朝以后宗族和慈善组织作用增大 B.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民间组织
C.救济制度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 D.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偏重于救灾
17.洪武元年,明太祖创立预备仓。规定:“一县定为四仓,于境内居民丛集处设置,择其地年高笃实者管理,仓政由户部运钞二百万贯经各府州县,民家有余粟愿易钞者,许运赴包交纳,依时价偿其直,若遇凶年则开仓赈贷本乡饥民。”明太祖此举( )
A.服务于对外战争需求 B.意在增加政府的收入
C.体现了以民为本理念 D.客观上导致纸币贬值
18.到明代,侧重道德伦理的乡约、维护乡村秩序的保甲、教育未成年子弟的社学、侧重于乡间救济的社仓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乡约为纲为虚,社学保甲社仓为目为实”的一纲三目、一虚三实局面。这反映了当时( )
A.基层治理体系化发展 B.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C.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 D.皇权对乡村绝对控制
19.唐朝陆贽说:“汉置常平之仓,隋氏立制,始创社仓,终于开皇,人不饥馑。除赈百姓外,一切不得贷便支用。每遇灾荒,即以赈给。”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重视积谷备荒 B.政府鼓励农业生产
C.民间借贷活跃 D.救济制度较为完备
20.《同安莲花镇云洋村后洋社公禁碑》(1930年)记载“乡社之有规则,犹国家之有法律也。法律不修则国政坏,规则不整则社风替。故欲整顿社风者,非先禁赌、盗不为功;儿童聚赌,无论何人,一经触见或报知,罚戏一台,以警效尤;儿童如敢违约偷盗,有人报说,奖赏大洋二员,以彰正直;田园五谷或家中什物如被盗窃,经发觉,小者罚戏一台,大者估价,加倍赔偿。”这反映了当地( )
A.儿童的权益受到重视 B.违法行为已经被禁止
C.配合政府的“宪政”方针 D.国家治理的民间举措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种社仓模式,强调完全由民间独立经营,不由官府插手,以避免出现官吏侵吞舞弊行为。然社仓完全由民间经营,其建设状况取决于乡间士绅和富户的良德与努力。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社仓发展较好,反之则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材料二 清朝社仓,分成乡村设立的社仓和市镇设立的义仓两种。最初管理均由民间公举本乡有名望之人负责。“春日借贷,秋收偿还,每石取息一斗”。岁底,州县衙门稽查社仓的收储,具报朝廷。清代的社仓以“借贷取息”来维系社、义仓的运行,“春借秋还”,则给百姓以巨大压力。后来朝廷又令地方官府经理社、义仓。如此,社、义仓的管理经营成为地方官员的职责,社、义仓也渐为州县官府所用,而与百姓的实际之需相去甚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仓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社仓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
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始于何时 元朝面对辽阔疆域,在地方管理上的“制度创新”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
(3)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粮食储备的观念源自西周。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即政府在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元康年间连年丰收,谷价低至一石五钱,“农人少利”。此时,“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班固《汉书》)五凤年间,宣帝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在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郡买粮,供给京师所用,“省关东漕卒过半”。这一措施成效显著,耿寿昌又于五凤四年(前54)奏请在边郡普遍设置粮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日常平仓。民便之”。该制度在后世逐步完善,影响至今。王夫之称其为“利民之善术也”。
——摘编自王文涛《社会救助视角下的汉宣帝中兴》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建立常平仓制度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宣帝建立常平仓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C
6.C
7.B
8.C
9.C
10.D
11.C
12.D
13.C
14.D
15.D
16.A
17.C
18.A
19.A
20.D
21.(1)分类越来越细;救济的方式发生变化,从取之于富到借贷取息,从民间自办到地方政府不断加强管理,再到政府直接经营;地区发展依然不平衡。
(2)一定程度上起到救济灾民,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发挥了地方乡绅参与救济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官的腐败行为;为后世的荒政建设提供借鉴。
22.(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经济性质功能明显;三大组织相互关联。
(3)认识:政治制度是治理国家,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政治制度的选择要符合本国社会、经济、文化实际和发展的需要,不应照搬别国。(言之有理即可)
23.(1)背景:国家粮食储备的传统观念;战国汉初的历史经验;宣帝中兴;宣帝重视民生或民本思想;采纳大臣的建议或善于纳谏;科学治理或成功治理的实践;防御自然灾害或国防的需要。
(2)作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利于防灾救灾、应对战争等突发事件;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垂范后世,影响深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答案) --2023-2024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