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国民国的建立 质量评估卷(学生版+教师版)

第三单元质量评估卷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质量评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赵又新是凤庆县历史上的名人,在护国战争中随蔡锷进军川南,屡立战功,朱德评价他是“护国之神”。1905年他率先加入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C )
A. 兴中会 B. 保国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
2.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帮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都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重演,孙中山主张( B )
A.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 民族革命,推翻清朝 D. 民主革命,废除剥削
3.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实则是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境况,借助中西两方的思想资源,试图一举解决中国问题的总方案。对三民主义提出的方案概括最恰当的是( B )
A. 求革命、求富强、反农民 B. 求独立、求民主、求富强
C. 求革命、反侵略、反条约 D. 反封建、反改革、反殖民
4. 某校历史社团组织学生参观黄兴故居纪念馆,该馆正在举行书画展览,展览由“立志救国救民”“投身民主革命”“参与创建中华民国”“捍卫共和制度”等板块组成。学生们能在“投身民主革命”板块中看到的是( C )
A.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创办《时务报》 C. 发动黄花岗起义 D. 撰写《警世钟》
5. “辛亥革命之所以会爆发,不仅要追溯到前50年,即洋务运动兴起,一系列‘自改革’的驱动,更要再往前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是这70年间中国社会内外环境的变化,造成人心浮动、事件不断,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这说明辛亥革命的爆发( A )
A. 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 B. 目的是反抗西方列强侵略
C. 受近代一系列改革的影响 D. 以反抗清朝腐朽统治为主
6. 分析历史数据,阐释历史现象。下面是有关辛亥革命的4个历史数据,其体现了革命( C )
8小时 从起义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份的独立
80天 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正式建立仅有80天
125天 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仅历时125天
A. 发生突然,具有偶然性 B. 动摇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C. 发展迅速,具有不彻底性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7. 有人曾评价近代某次革命运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材料说明这次革命( A )
A.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 形成了新的救国方案
C. 清除了封建主义影响 D. 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8.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妇女参政团体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D )
A. 实现了男女权利的平等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 D. 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9.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 )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辛亥革命的爆发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 三民主义的形成
10. 学习中国近代史,必须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下图“任命状”颁发于公元( C )
A. 1912年 B. 1915年 C. 1916年 D. 1917年
11.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名宋教仁和章太炎为临时政府部长人选,遭临时参议院否决,将人选调整后,才最终得到临时参议院通过。由此可见,当时( C )
A. 参议院居政治领导地位 B. 孙中山与参议院矛盾尖锐
C. 民主政治理念得以践行 D. 孙中山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12.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A )
A.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B. 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C. 美国和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D.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13. “新政权不可能扫清一切,传统的力量仍然强大。看似翻天覆地的革命,其实是某种‘修改’而已——‘皇帝’不过是变成了‘总统’。最终,民国自身无可奈何地又被纳入旧的统治形式中去。”材料中“纳入旧的统治形式”指的是 ( C )
A.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B. 宋教仁遇刺身亡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蔡锷发动护国战争
14.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护国战争;②中华民国建立;③袁世凯复辟帝制;④二次革命;⑤军阀割据
A. ②④③①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①②④③⑤ D. ②①④③⑤
15. “这13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中国13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C.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 孙中山继续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0分)
16.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编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2分)
[答案]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或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先进知识分子痛苦反思的原因。(2分)
[答案]原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2分)
(3)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的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分)
[答案]启示: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要彻底地反帝反封建。(1分,言之有理即可)
17.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并任免文武职官。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全国海陆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摘编自《中华民国约法》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3分)
[答案]原则:“主权在民”;政体:三权分立。(2分)
进步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1分)
(2)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1分)
[答案]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1分)
(3)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1分)
[答案]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1分)
(4) 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认识。(2分)
[答案]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1分)《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的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1分)
18.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2月, 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以临时大总统为首,致力于制定“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材料二 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
材料三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1) 材料一中的“宪法”是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宋教仁做了什么事情,导致被刺杀?(2分)
[答案]“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事情:宋教仁组成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分)
(2) 根据材料二,谈谈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2分)
[答案]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为,必将遭到历史的抛弃。(2分)
(3) 材料三中,“去一满洲之专制”是指什么?“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是指什么?(2分)
[答案]“去一满洲之专制”: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1分)
“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北洋军阀统治。(1分)
(4)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无数强盗之专制”是怎样“为毒之烈,较前尤甚”的?(2分)
[答案]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2分)
第 页第三单元质量评估卷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质量评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赵又新是凤庆县历史上的名人,在护国战争中随蔡锷进军川南,屡立战功,朱德评价他是“护国之神”。1905年他率先加入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兴中会 B. 保国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
2.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帮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都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重演,孙中山主张( )
A.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 民族革命,推翻清朝 D. 民主革命,废除剥削
3.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实则是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境况,借助中西两方的思想资源,试图一举解决中国问题的总方案。对三民主义提出的方案概括最恰当的是( )
A. 求革命、求富强、反农民 B. 求独立、求民主、求富强
C. 求革命、反侵略、反条约 D. 反封建、反改革、反殖民
4. 某校历史社团组织学生参观黄兴故居纪念馆,该馆正在举行书画展览,展览由“立志救国救民”“投身民主革命”“参与创建中华民国”“捍卫共和制度”等板块组成。学生们能在“投身民主革命”板块中看到的是( )
A.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创办《时务报》 C. 发动黄花岗起义 D. 撰写《警世钟》
5. “辛亥革命之所以会爆发,不仅要追溯到前50年,即洋务运动兴起,一系列‘自改革’的驱动,更要再往前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是这70年间中国社会内外环境的变化,造成人心浮动、事件不断,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这说明辛亥革命的爆发( )
A. 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 B. 目的是反抗西方列强侵略
C. 受近代一系列改革的影响 D. 以反抗清朝腐朽统治为主
6. 分析历史数据,阐释历史现象。下面是有关辛亥革命的4个历史数据,其体现了革命( )
8小时 从起义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份的独立
80天 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正式建立仅有80天
125天 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仅历时125天
A. 发生突然,具有偶然性 B. 动摇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C. 发展迅速,具有不彻底性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7. 有人曾评价近代某次革命运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材料说明这次革命( )
A.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 形成了新的救国方案
C. 清除了封建主义影响 D. 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8.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妇女参政团体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
A. 实现了男女权利的平等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 D. 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9.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辛亥革命的爆发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 三民主义的形成
10. 学习中国近代史,必须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下图“任命状”颁发于公元( )
A. 1912年 B. 1915年 C. 1916年 D. 1917年
11.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名宋教仁和章太炎为临时政府部长人选,遭临时参议院否决,将人选调整后,才最终得到临时参议院通过。由此可见,当时( )
A. 参议院居政治领导地位 B. 孙中山与参议院矛盾尖锐
C. 民主政治理念得以践行 D. 孙中山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12.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B. 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C. 美国和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D.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13. “新政权不可能扫清一切,传统的力量仍然强大。看似翻天覆地的革命,其实是某种‘修改’而已——‘皇帝’不过是变成了‘总统’。最终,民国自身无可奈何地又被纳入旧的统治形式中去。”材料中“纳入旧的统治形式”指的是 ( )
A.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B. 宋教仁遇刺身亡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蔡锷发动护国战争
14.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战争;②中华民国建立;③袁世凯复辟帝制;④二次革命;⑤军阀割据
A. ②④③①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①②④③⑤ D. ②①④③⑤
15. “这13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中国13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C.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 孙中山继续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0分)
16.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编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2分)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先进知识分子痛苦反思的原因。(2分)
(3)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的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分)
17.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并任免文武职官。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全国海陆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摘编自《中华民国约法》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3分)
(2)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1分)
(3)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1分)
(4) 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认识。(2分)
18.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2月, 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以临时大总统为首,致力于制定“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材料二 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
材料三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1) 材料一中的“宪法”是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宋教仁做了什么事情,导致被刺杀?(2分)
(2) 根据材料二,谈谈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2分)
(3) 材料三中,“去一满洲之专制”是指什么?“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是指什么?(2分)
(4)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无数强盗之专制”是怎样“为毒之烈,较前尤甚”的?(2分)
第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国民国的建立 质量评估卷(学生版+教师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