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尊为天子,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之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舜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馑,“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尧典》、《舜典》、《大禹谟》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文献( )
A. 论证了皇权专制合理性 B. 突出了农业的邦本地位
C. 说明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D. 强调以民为本的合理性
2. 根据《汉书》记载,汉初惠帝和高后时代,公卿皆武力功臣,文士如秦代一样不被笔墨供养,而文帝时却下诏要求各诸侯王、公卿、郡守为朝廷“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这一变化反映了此时汉政权( )
A. 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旋律 B. 统治者追求“有为”治国
C. 治国政策已转向重文轻武 D. 内忧外患得到有效解决
3. 据载:唐太宗平突厥后,“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但贞观十四年,唐政权平定高昌之后,设“都护之职,掌抚尉诸蕃,辑宁外寇,觇候(chān hòu侦察)奸谲,征讨携贰”。这次调整说明唐王朝( )
A. 综合实力超越了突厥 B. 放弃了羁縻府州政策
C. 强化对西北的统治权 D. 旨在防止各部族叛乱
4. 《熙宗孝成皇帝四》记载:迁居中原的普通女真百姓以改汉姓易汉服为时尚,致使朝廷多次下诏“敕女真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一诏令从侧面反映出( )
A. 金政权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承 B. 政府反对学习中原文化
C. 内地文化对金朝的异质作用 D. 女真文化优于汉族文化
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食粮折输变卖,无不以银,后遂以为常,盖番舶之来多矣。”在此,顾炎武旨在强调( )
A. 税制改革缘于白银内流 B. 白银内流加速其货币化
C. 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 D. 远途贩运业因此而发展
5. 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A. 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 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 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6.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次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该战争( )
A. 缘于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需要
B. 标志“自强”“求富”的新政运动失败
C. 严重冲击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正当性
D. 为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提供有利条件
7.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改变了党的一大文件中“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规定,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这一变化( )
A. 表明中共的探索从国情出发 B. 反映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将发生变化
C. 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 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8. 下表为晋冀鲁豫解放区下辖的河北武安县五个村的土地变动情况。表中数据反映出( )
40户地主 667户贫农
比重 面积 比重 面积
1946.5.4号前 4874亩 20% 3222亩 6.1%
1946.5.4号后 1508亩 6.1% 7174亩 29%
A. 统一战线范围扩大 B. 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C.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9. 订立爱国公约运动,是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中的创造。它推动了全国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条战线的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活动,掀起人人为抗美援朝做贡献、人人为生产建设做贡献的热潮。这场运动彰显了( )
A 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拥护 B. 社会主义制度呈现伟大优越性
C. 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 D. 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
10. 以下是谷牧(曾任我国国务院副总理)的口述材料。“1978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让我带领代表团,出访法国、联邦德国、瑞士、丹麦、比利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材料可以印证( )
A. 中共内部战略导向一致 B. 国家发展巨大转向显现
C. 文革左倾思想彻底消除 D. 改革开放序幕正式拉开
11.古代两河流域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体制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古希腊在海外殖民中形成独特的城邦体制,古罗马依靠法律治理国家。这表明人类文明
A. 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B. 取决于地理环境类型
C. 在交融中逐渐趋同 D. 表现出同源异流特征
12.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 城市自治权 B. 人身自由权
C. 特许经营权 D. 男女平等权
13.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 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航海图;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这些航线的开辟
A. 实现了西欧人的寻金梦 B. 建立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直接联系
C. 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D. 导致欧洲贸易中心移到大西洋沿岸
14. 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思想。这一研究成果
A.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B. 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变化规律
15.1876年,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爱迪生发明工厂。该实验室招聘工程师,按照计划进行发明,然后将专利权出售给企业。爱迪生的实践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 B. 电力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
C. 垄断组织已发展起来 D.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6.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A. 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 B. 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 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 D. 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捕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及魏晋时期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概括科举制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生活方式类似草食动物,逐水草而生活,或采集、或种植、或渔猎,“食尽一山则移一山”,具有非排他性、群体性的特点,且没有领土和势力范围的概念。至秦汉时逐渐形成了单一的种植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高,在所能耕种的有限土地上,以种植业为主的民族要比从事畜牧的民族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此外,由于实行多子继承的缘故,家庭中的财产一代一代地被分割,导致古代中国人均土地数量越来越少,不得不从提高土地利用率上寻找出路,如汉代出现了一年两熟制耕作方式。这也使土地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正如《王祯农书》中所说:“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尤胜不稼!”
材料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近2000余年发展的北方文明,开始向其他地区寻求新的文明生长点。水往低处流,有水就有生命,也就有文明的灿烂,于是东南一带成为中国文明的新的发展中心。汉代司马迁所叙述的江南地区,还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颇有蛮荒之地的味道,但是700多年后的江南,其制约因素纷纷解除,于是成为农业文明的生长点。
——以上材料摘编自徐旺生《生活方式、生产结构、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汉以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并分析其成因。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第3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
材料二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邻相望。(地球上古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摘自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1901年
根据材料一中关于文明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说法进行解释、修改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驾驶员、售货员、邮递员等现在很普通的职业曾是一代人的梦想,收入高又体面。此外,国家开始允许个体经营,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
上世纪90年代 许多人放弃原来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税务等
2000年代 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取位。一批下岗工人走上再创业之路。
2010年代 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电竞、网络主播等职业备受关注;个性化职业渐受欢迎。
——摘编自网易论坛《这40年,我们的职业变迁》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变迁”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DACCB CABAB AACAAA
17 (1)察举制:以德才为主;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暴露,不利于社会发展。
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推动了社会上读书风气的盛行。(答出两点即可)
18 (1)变化:由多元经济向单一种植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转变;由迁移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由族群共同生产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变。(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加重了土地的负担,加剧了人地矛盾,易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经济现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成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长期动荡,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长期的耕作,自然环境出现恶化,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土地资源丰富;魏晋以来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方式。
19 示例一:赞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
古中国:夏商周时期都有政治中心,即都城形成王宫建筑群;形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文
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金字塔的建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
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形成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佛教、史诗、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原有城市成为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汉谟拉比法典》
以上史实可以证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形成了符合文明象征的相关内容,可以称之为四大文明古国。
20
论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的变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阐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鼓励个体经营,出现了个体工商业。90年代,党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纷纷“下海”从事私营工商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进入海关、外企等部门工作也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进入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职业变迁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一大批相关职业出现,如电子商务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文化娱乐行业发展,健身教练、营养师等职业发展。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变化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