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练习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2.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是
A.“漫天星斗”B.“绵延不断”
C.“本土多源”D.“兼容并蓄
3.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这种情景的是( )
A.姜寨遗址 B.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 D.尧舜再传说
4.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B.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
C.古城内外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制作精美的玉器
D.考古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
5. 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内外服制度
6.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众多,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著名英雄之一,又称神农氏。据传,他创造“焚林而田”的农业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是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C.可以作为农耕产生的直接证据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7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形成了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文明起源于夏代立国前一千年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正式进入文明时代是在夏代;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文明起源进程肇始于龙山时期而完成于夏商周三代初期。这种学术分歧是因为
A.学者个人学术水平的差异B.学者对传世文献的理解不一
C.学者所见考古资料的差异D.学者对文明标准的看法不一
8.《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
C.国家的建立D.人性的退化
9.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股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10.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三朝之间传递,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1. 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褒、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谨、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A政权更替影响文字演变 B.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汉字使用范围逐步扩大 D汉字文字体系的成熟
12.据《史记·股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据此可知
A.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
B.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
C.商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D.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
13.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15.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16据史料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展们则说:“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拓展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正(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早期国家的特征是
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
C.占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材料二
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
材料一
股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分别指出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
材料二 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
摘编自徐子黎《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得失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国维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他所依据的两类史料的价值
答案:1—5 BCADA 6---10 ADBDD 11—16BDAADB
17. 历史悠久;冶铸技术不断进步;铸造工艺水平高(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配方)
18.(1)《史记》属于文献史料,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或考古史料)。
(2)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
价值:①考古史料通过对古代遗迹、遗物的发掘,可以从这些方面探索当时社会、经济和生活方面的情况,是实物史料的一种,可以解释说明文献史料,对其进行补充。
②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证明文献史料的真伪。如甲骨文证明了《史记》是信史,同时也纠正了《史记》中的一些错误。
③考古史料的真实性更高,史学价值更大。文献史料因受到时代、作者主观意图、资料来源等的影响,所记述的历史并非完全真实,需加以甄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