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答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1.《中国近代史·军阀割据十五年》写道:“为什么民国初年的军队不尽忠于民国,不拥护民国的宪法呢?我们老百姓的国民程度是很低的,他们当兵原来不是要保卫国家,是要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如不加以训练,他们不知道大忠,那就是忠于国家和忠于主义,只知道小忠,忠于给他们衣食的长官和忠于他们的同乡或同族的领袖。”材料说明了中华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社会原因,从另一方面还说明了辛亥革命
A.只是建立了中华民国,没有塑造出中华民国国民
B.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不具权威性
C.是中华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和军阀割据的主要原因
D.对中国社会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
2.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获得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人将其列为“五九国耻”,第一次有了法定的国耻纪念日。这反映了
A.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B.袁世凯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二十一条”的危害前所未有
D.五四运动推动了爱国意识的觉醒
3.在袁世凯复辟称帝时,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在袁最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却云遮雾罩,且冯关键时刻还两次密电袁,要其“敝屣尊荣”,促其退位。“北洋三杰”的态度表明
A.袁世凯损害了北洋集团的利益
B.袁世凯复辟行为遭到众叛亲离
C.民众的民主意识有较大的提高
D.“北洋三杰”信奉民主共和的思想
4.民国二年,袁世凯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民国三年,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后仅三个月,就下令取消国会,改任梁启超为币制局总裁。十二月,梁启超辞去币制局总裁之职。后袁世凯又任命梁启超为政治顾问,梁启超都推辞未就。这说明梁启超
A.由维新改良转向民主共和
B.助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坚持民主宪政的追求
D.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5.1915年,曾做过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宣称中国是“民智低下之国”“率行共和断无善果”“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据此可知
A.君主立宪制符合中国国情
B.政府为君主制制造舆论
C.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D.共和制不适应于中国
6.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了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护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主要说明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
7.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其中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8.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从1912年起至1928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下列对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的认知,准确的是
A.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控制北京政府
B.奉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
C.滇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北京政府
D.是帝国主义对华分而治之的产物
9.“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10.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从1917年开始迅速发展,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盈利,19171921年共获利560多万两。但是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下坡路。以上材料说明
A.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C.纺织业是民族工业中的支柱产业
D.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影响重大
11.1914年2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并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制造行业发展迅速
C.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提高
12.下图反映的是1912年和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的比重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13.徐中约指出:“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激烈变革”指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
14.梁启超说:“(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说明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B.尊孔复古具有必然性
C.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D.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15.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胡适的上述主张①拉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②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展开
③全面否定儒家传统道德④促进了中国的文化转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6.下表为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影响表中自主订婚人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总人数 其中自主订婚人数及所占比例
年份 人数 所占比例
1922年 395 21 5%
1923年 130 20 15%
A.传统婚姻退出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推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厉,行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1)结合材料,评论张謇“实业救国”的主张。
18.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之观念”指的是什么?
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之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AABCB ADDAD CBCCBB
17.张謇的主张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他希望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张謇的事业一度很成功,企业有一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封建军阀混战不休,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落,“实业救国”失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1)儒家传统道德(或三纲五常)。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启蒙思想)等。
(2)发展阶段:学术一政治一伦理(器物一制度一思想)
原因: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新式知识分子的作用。
(3)问题: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
原因: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答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