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初中历史试卷(培优提高)(3套含解析)

初中历史试卷2023年12月16日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分)1944年10月——1945年8月,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援华抗日转向扶蒋反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 B.中共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C.国民党力量日益崩溃 D.美国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3.(2分)关于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复苏
B.使美国资本主义统治得以稳定
C.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2分)春秋战国时期,使个体小农生产成为可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广泛提高
C.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诸侯国掀起了改革的风潮
5.(2分)“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B.引发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
C.促使美国走上了独裁发展道路 D.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6.(2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
7.(2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8.(2分)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赞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 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话中的 是指(  )
A.都江堰 B.秦始皇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万里长城
9.(2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一种中西杂糅的平等思想,下述思想中没有对太平天国的这种平等思想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均贫富”的思想
B.基督教的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
D.民权主义思想
10.(2分) 2020年9月,巴西外贸委员会提高7种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以提高这些产品在本国的销售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它们的进口数量,以维护本国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追溯历史,导致近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是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保障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分)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其主要标志是(  )
A.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
12.(2分)“战争的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 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出 远征军 4000 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口,继续北 上威胁中国首都。”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A B C D
A.A B.B C.C D.D
13.(2分)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卡片内容据此判断,卡片横线上应填写的主题是(  )
主题:
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A.西欧庄园 B.租地农场
C.分散的手工工场 D.集中的手工工场
14.(2分) 《元史 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  )
A.元朝疆域与唐朝疆域范围相似
B.元朝在对边疆管理上更趋一体化
C.元朝赋役负担远远重于唐朝
D.元朝疆域辽阔,各地联系紧密
15.(2分)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16.(2分)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出现重大进展,官方公布了许多全新出土的文化遗宝,古蜀文化再次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三星堆遗址大约相当于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7.(2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走集体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C.中国已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8.(2分)“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
A.坚持毛泽东思想 B.彻底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
C.反对邓小平复出 D.坚持“左”的错误
19.(2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以都江堰为代表的大型水利工程,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井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2分)1887年《时局讽刺》杂志刊载了讽刺画《西洋镜中的猿》,讽刺盲目模仿西方的日本人,在镜中映出的却是丑陋的猿猴模样。该漫画讽刺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  )
A.“殖产兴业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D.建立新式军队
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60分)
21.(12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材料一:
图1 1919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 图2 1945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
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 1952年 1967年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9年
国民生产总值(百万) 1 215 855 2 433 880 3 213 870 3 836 859 467 229 5 403 597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单位“百万”为1990年国际元。(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1)(2分)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2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2)(4分)从内容方面来看,材料二中三个法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3)(2分)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概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2分)依据材料四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经济政策或相关历史事件两例。
(5)(2分)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史学素养,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22.(8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依据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制度建设】彰显中国智慧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二: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经济建设】凝聚中国力量
第一组: ★1953年,中国第-座大型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辆解放牌汽车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架喷 =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第二组: ★1960年,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20世纪60年代,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内地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火热年代】铸就中国精神
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并于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修建这条著名“人工天河”的过程中,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红旗渠精神。
——《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
(1)(3分) 分别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制度名称。
(2)(4分) 指出上面两组建设成就各自取得的历史时期,并概括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
(3)(1分) 依据上面材料,解释红旗渠精神。
23.(9分)不同地区的文明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古代多元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材料三:
(1)(4分)材料一中图1这一雄伟的景观是什么?它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图2石柱上刻的是哪部法典?它诞生于哪一文明古国?
(2)(2分)材料二中的“她”是指古希腊的哪个城邦?在谁主政时期“她”达到全盛?
(3)(3分)写出材料三中三张卡片A、B、C处所指内容。
24.(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变法的必栗:“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
《同盟会宣言》中宣布: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享。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1)(3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2)(4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所选择的道路有何异同。
(3)(3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4)(1分)综上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5.(7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材料二 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
材料三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1)(1分)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2)(1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3)(1分)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
(4)(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
(5)(2分)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26.(13分)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宣言,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四: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1)(3分)材料一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你写出材料中三角形和圆形分别对应的军事集团的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2分)材料二中26国联合签署的宣言是什么?该宣言有何标志性意义?此后美、英盟军合作,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什么?
(3)(4分)美、苏两国由材料二中的合作到材料三中的对抗,以致形成冷战局面。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冷战状态下,逐步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4分)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在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下,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说明了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说明了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和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是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点评】考查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目的。
3.【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33年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复苏, 使美国资本主义统治得以稳定。学生要认识到,这一改革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 除危机,所以C项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4.【答案】A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小农个体生产成为可能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的根源在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A项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符合题意。
B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广泛提高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结果,因此不符合题意。
C项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结果,因此不符合题意。
D项诸侯国掀起了改革的风潮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结果,因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这场战争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反映这场战争不仅解决了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也巩固了民主政治。结合课本所学,为解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可知“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实行。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A 项符合题意;
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是美国进行“这场战争”的背景,材料中没有体现, B 项不合题意;
美国没有走上独裁发展的道路, C 项不合题意;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二战中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重点识记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此次经济危机特点是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6.【答案】C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点评】识记秦的建立人。
7.【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则报道不符合事实,但是可以看出,文章表达了一种主观看法,把慈禧太后看做是戊戌变法的破坏者,这实际上是同情、赞成光绪皇帝的变法,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不符合题意;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不符合题意;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8.【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
【解析】【分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权主义是1905年孙中山在建立同盟会后提出的,民权主义思想没有对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平等思想产生影响,D项符合题意;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受农民起义中“均贫富”和基督教的平等思想的影响,A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是受《礼记 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没有对太平天国的这种平等思想产生影响的思想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其内容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些内容导致近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使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失去关税保护,A选项正确;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关税主权的丧失问题,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需要识记并理解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一内容导致近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1.【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上海浦东的开放,其目的是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1980年设立,排除;
选项B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是在1985年,排除;
选项C 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是在198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开放上海浦东的时间和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12.【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第一次戳破天朝’威严门面。英国派出远征军4000人……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口,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A项正好展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A项正确;
B项是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排除B;
C项是两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吞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故C项错误,排除C;
D项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3.【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A.西欧庄园,不符合题意;
B.租地农场,不符合题意;
C. 分散的手工工场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以后, 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岭北、辽阳和甘肃等边境之地,现在也征收赋税,和内地一样加以管理,这表明元朝在对边疆管理上更趋一体化, 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元朝疆域与唐朝疆域范围相似 ,不符合题意;
C. 元朝赋役负担远远重于唐朝 ,不符合题意;
D. 元朝疆域辽阔 , 各地联系紧密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其含义,紧贴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5.【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江南地区开发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战乱较少、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的政权更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北方战乱频繁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6.【答案】A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三星堆遗址大约相当于商周时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时期,因此,三星堆遗址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A选项正确;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属于秦汉朝时期的阶段特征,B选项错误;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属于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C选项错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属于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三星堆遗址、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17.【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A符合题意;
以新中国初期的国情看来,当时的的农村只能走集体的生活道路,走集体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根据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弊端,中国已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不符合材料实质反映的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18.【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坚持“左”的错误。
A:坚持毛泽东思想,排除;
B:彻底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排除;
C:反对邓小平复出,排除;
D:坚持“左”的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凡是”,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19.【答案】D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大批的水利工程, D 选项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 A 选项说法错误;
铁质生产工具的普及只是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因素,并非主要因素, B 选项排除;
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C 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20.【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 “殖产兴业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不符合题意;
B.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从穿衣上来向西方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明治维新中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建立新式军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
21.【答案】(1)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合国。相同点:宣扬自由平等。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2)相同点:宣扬自由平等。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3)外部原因: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经济趋势:不断增长。主要原因:西欧的联合。
(4)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解读历史图片、列表归纳、研读史料等。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 (1)图一是指巴黎和会,通过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图二是指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会议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
(2)《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它宣告了美国独立,脱离殖民统治,《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一项法律文件,它明确规定了人人平等、主权在民;它强调个人自由、私人财产及人身安全等权利.它们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反对专制,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都扫除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 。
(3)解题时注意“外部原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表格中反映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的趋势,原因是由于六国的合作,先后建立了欧共体和欧盟,1999年启动了欧元,将作为欧元区唯一的货币 。
(4)从材料“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并且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可以看出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发展方式,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别,所以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能够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
(5)本题考查了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史学素养,提升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一般包括解读历史图片、列表归纳、研读史料等 。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掌握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的有关内容。
22.【答案】(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历史时期:一五计划时期;文化的革命时期。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知识点】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人民政协;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制度名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据材料二“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制度名称是政治协商制度;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制度名称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根据材料“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组建设成就取得的历史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根据材料“1960年,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20世纪60年代,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内地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结合所学可知,第二组建设成就取得的历史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原因:根据所学可知,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根据材料“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并于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修建这条著名‘人工天河’的过程中,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可知,红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故答案为:
(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历史时期:一五计划时期;文化的革命时期。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五计划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3.【答案】(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2)雅典;伯里克利。
(3)A:罗马帝国;B:大化改新;C:伊斯兰教。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为古埃及金字塔,出现在尼罗河流域;图2石柱上刻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诞生于古巴比伦王国。
(2)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她”指雅典,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本题考查罗马帝国、大化改新、阿拉伯帝国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7世纪初,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1) 金字塔;尼罗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2) 雅典;伯里克利。
(3) A:罗马帝国;B:大化改新;C:伊斯兰教。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日本、伊斯兰教的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注重教材中图片的记忆,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4.【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或民族危机加深)。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外国势力的挤压(列强的侵略、侵占”“外国侵略”也可);内部的腐败等等。
(2)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同点: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口号:民主与科学。意义:批判了封建礼教;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启蒙了民主精神;增进了科学意识;推动了思想解放等等。
(4)经历了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的过程(或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特点。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分析】(1)由“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的层次和阶段”可知,材料一“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洋务运动中。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是只学技术,不改变制度,只标不治本;列强的侵略和挤压;内部的腐败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由“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文化,因此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变化。
故答案为:
(1)运动: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或民族危机加深)。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外国势力的挤压(列强的侵略、侵占”“外国侵略”也可);内部的腐败等等。
(2)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同点: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口号:民主与科学。意义:批判了封建礼教;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启蒙了民主精神;增进了科学意识;推动了思想解放等等。
(4)经历了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的过程(或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特点)。
【点评】本题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5.【答案】(1)司法权。
(2)处以罚金。
(3)习惯法或村法。
(4)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5)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的知识。依据材料可知,不管是佃户不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还是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或是佃户不到领主的磨坊磨面都要被罚款。说明庄园具有司法权。
(2)本题考查庄园法庭的知识。依据材料可知,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处以罚金。
(3)本题考查庄园法庭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4)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的性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5)本题 考查庄园法庭的作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故答案为:(1)司法权。
(2)处以罚金。
(3)习惯法或村法。
(4)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5)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和庄园法庭的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6.【答案】(1)三国同盟(同盟国)、三国协约(协约国) (顺序错了,不得分):萨拉热窝事件
(2)《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诺曼底登陆
(3)德国分裂(西德、东德的成立) ;两极格局(只要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
(4)世界多极化
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争夺市场、原料、投资场所而瓜分世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酝酿着战争。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德、意、奥组成三国同盟,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 图形三角形是同盟国(三国同盟)、圆形是协约国(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
(2)材料二“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中“宣言”的名称是《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为打败法西斯,宣言签署国协同作战。1944年,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美、苏两国由材料二中的合作到材料三中的对抗,以致形成冷战局面。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德国分裂(西德、东德的成立) ;冷战状态下,逐步形成了两极格局(只要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 。
(4)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在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下,我认为我国应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故答案为:
(1) 三国同盟(同盟国)、三国协约(协约国) (顺序错了,不得分):萨拉热窝事件
(2)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诺曼底登陆
(3) 德国分裂(西德、东德的成立) ;两极格局(只要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
(4) 世界多极化。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0.0(40.0%)
主观题(占比) 60.0(6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76.9%)
主观题(占比) 6(23.1%)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材料分析题 6(23.1%) 60.0(60.0%)
单选题 20(76.9%) 40.0(4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困难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金字塔 9.0(9.0%) 23
2 中华民国 11.0(11.0%) 24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8.0(8.0%) 22
4 太平天国运动 2.0(2.0%) 9
5 李冰与都江堰 2.0(2.0%) 19
6 雅典民主政治 9.0(9.0%) 23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0(8.0%) 22
8 新文化运动 11.0(11.0%) 24
9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2.0(12.0%) 21
10 罗马帝国的兴亡 9.0(9.0%) 23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0%) 18
12 洋务运动 11.0(11.0%) 24
13 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12.0(12.0%) 21
14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4.0(4.0%) 1,10
15 宋代的经济发展 2.0(2.0%) 15
16 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0(2.0%) 13
17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2.0(2.0%) 5
18 国际新秩序 13.0(13.0%) 26
19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0%) 12
20 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11.0(11.0%) 24
21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8.0(8.0%) 22
22 罗斯福新政 2.0(2.0%) 3
23 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2.0(2.0%) 11
24 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2.0(2.0%) 2
25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2.0(2.0%) 17
26 人民政协 8.0(8.0%) 22
27 秦灭六国 2.0(2.0%) 6
2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13.0(13.0%) 26
29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3.0(13.0%) 26
30 《汉谟拉比法典》 9.0(9.0%) 23
31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2.0(12.0%) 21
32 戊戌变法 13.0(13.0%) 7,24
33 中国古代重要工程 2.0(2.0%) 8
3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1.0(11.0%) 24
35 《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13.0(13.0%) 26
36 青铜艺术 2.0(2.0%) 16
37 第一个五年计划 8.0(8.0%) 22
38 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13.0(13.0%) 26
39 美国的冷战政策 13.0(13.0%) 26
40 日本明治维新 2.0(2.0%) 20
41 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7.0(7.0%) 25
42 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7.0(7.0%) 25
43 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2.0(2.0%) 4
44 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0(2.0%) 14
45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8.0(8.0%) 22
46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13.0(13.0%) 26
初中历史试卷2024年01月12日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2.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领导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D.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
3.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苏俄学习,如果此时有人要到苏俄的首都进行学习,你认为应该到哪个城市(  )
A. 彼得格勒 B.明斯克 C.斯大林格勒 D.莫斯科
4.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B.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D.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5.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歌集》 B.《巨人传》 C.《奥赛罗》 D.《神曲》
6.一位德国军人说:“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凡尔赛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这充分反映了《凡尔赛和约》(  )
A.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确立了一战之后的凡尔赛体系
C.增长了民族复仇情绪
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7.如图是20世纪注明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
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8.下列能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会议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材料中的“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主要是指(  )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学习西方近代文明逐渐深入 D.中国社会日益落后
10.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以下属于“现代世界曙光”时代的人物是(  )
A.莎士比亚 B.克伦威尔 C.罗伯斯庇尔 D.华盛顿
11.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材料中令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和悲伤的事是(  )
A.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中国收回台湾
C.中国在联合国获得合法席位 D.中日建交
12.《左传·定公四年》有“聃季(周武王弟,官至司空)授土,陶叔(周武王弟,官至司徒)授民”的记载,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司空管理土地 B.司徒管理人民
C.西周实行分封制 D.西周实行行省制
13.如图为一组历史图片,如果给这组图片的主题命名,最合适的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经济重心南移
C.元代都市生活 D.北方民族融合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规定了参议院、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的职权,实行“三权分立”、“代议政治”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的原则。这说明辛亥革命(  )
①彻底推翻了封建势力
②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③受到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④促进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一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达尔文、马克思 B.但丁、莎士比亚
C.牛顿、达尔文 D.达·芬奇、马克思
16.学者李涛在《美国的梦想》一书中写到:“(18世纪)欧洲的思想之花,终于在美国结出了果子。”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思想之花”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B.“果子”包括《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
C.美国独立是“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
D.美国政体的确立深受“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
17.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图5所示内容是九年级一堂历史课上老师的板书。据此判断,该堂历史课的主题是(  )
A.“冷战”局面的形成
B.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8.对图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指出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B.都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都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9.《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此“分水岭”涉及的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
20.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21.马克思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资产阶级的新纪元,是世界上最先产生民主共和国的地方,也最先推进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而《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原意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封建制度
B.美国建立了新型民主政体
C.《独立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度
D.美国独立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
22.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要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监督,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就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秦汉时期,下列官职具有监察管理职能的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刺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表内容为某学者对明代著名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的插图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的统计。该表反映了(  )
领域 农产品及其加工 衣料染织 金属铸锻 陶瓷砖瓦 造纸 交通工具
数量(幅) 33 12 32 13 10 5
占比(%) 26.83 9.76 26.02 10.57 8.13 4.07
A.明代手工业空前发达 B.经济发展推动消费的变化
C.以农为本的社会特征 D.古代科技服务于生产生活
2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5.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下面是通过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建构的时空定位,其中②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6.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纵横,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这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7.1790年初,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法国将军拉法耶特将缴获的开启巴士底狱的钥匙赠送给华盛顿总统,并在给华盛顿的信中表示,巴士底狱的大门才启开”。他这样说是因为(  )
A.华盛顿曾经参加过攻占巴士底狱
B.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了法国革命的深入
C.美国援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是法国革命的直接原因
28.“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说这句话的应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29. 1932年,罗斯福竞选资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政治捐款,但到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时,这一比例下降到4%。导致这一变化的新政措施最有可能的是(  )
A.整顿银行,美元贬值 B.农民减产,国家补贴
C.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D.工业复兴,劳工立法
30.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
A.辛亥革命 B.工农红军长征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抗日战争
二、材料分析题(共10题;共120分)
3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材料四: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1)结合所学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由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欧洲势力对世界文明交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
美国内战爆发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60-7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编制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三: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中
材料四:(英国君主政体)是夹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
——托马斯·潘思《常识》
(1)材料反映了当时城市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指出这一变革的名称。
(3)材料三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根据材料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4)潘恩所说的“关门下锁”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新的共和政体因素”集中体现在哪一历史文献中?“新的共和政体”指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
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三: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据材料一,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什么?此历史事件被称为什么?该事件率先发生在英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据材料二,英国发生变革的过程中,欧美发生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有哪些?请举一例说明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秦国成为最强盛国家的原因。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材料二:列宁指出:“远东的全部外交史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
(1)材料一表明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略举一例说明华盛顿会议是如何协调美日之间矛盾的。
(2)二战中哪一事件证实了材料二的结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美日关系史谈谈你的历史启示。
37.建筑是凝固的史诗。
材料一:
材料二: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城市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突出中心……凸显以“礼”为本的文化思想,建筑布局处处体现出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自唐宋以来,平遥城道教昌盛,佛寺和道观在平遥城的分布独具特色;平遥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在清代中晚期城里就有数不胜数的票号、钱庄、布庄、绸缎店、典当铺、杂货店……其布局特点、建筑设计、功能分配等都闪现着山西商业文化的影子。
——摘编自程林盛《平遥古城的民族文化内涵》
材料三:在英国,最初厂房规模小,多以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文特河边建立的水力纺纱厂为样板,通常是一幢3-4层的楼房。在蒸汽机使用以后,由于蒸汽机的占地面积更大,同时它的动力也大,能够带动机器工作,到18世纪最后十年,工厂已经是新式的多层楼房的大厦,而且一般都建在大城市或者是城镇附近。如菲尔登公司的一家机器织布厂,有一个大得惊人的车间,里面有五百部织机,由五百人看管。
——摘编自吕异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模范工厂研究》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与以下历史主题相符的建筑或建筑遗存,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划线处。(填写要求:只填写建筑或建筑遗存的序号,多选、少选、错选不得分。)
中华文明起源:   ;
中外文明交流:   ;
民族交融发展:   。
(2)依据材料二,概括平遥古城建筑特点。分析平遥古城成为明清时期建筑杰出范例的经济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说明18世纪英国厂房建筑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4)纪念性历史建筑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仿照示例说明图②建筑。
示例:通过了解巴黎公社社员纪念墙,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发展历程,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38.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促进了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分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材料四: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国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并肩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哪项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开创者是谁?为了巩固统一,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任答一点即可得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使这一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4)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39.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在实行改革时期,提出、制定、贯彻、推行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强国之鉴》解说词
材料二:1933年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三:1978年是一个起点,自此中共开启新的征程,中共带领着中国人民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之下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
——《习近平谈改革开放40周年》
材料四:习近平同志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哪次改革?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改革?改革背景是什么?改革有何创新?
(3)“1978年是一个起点”指什么?为什么说1978年起开启了新的征程?
(4)结合材料回答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党的十九大上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 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1) 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 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4) 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军机处的设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皇帝下设三省六部,转变为废除三省,直接在皇帝下设六部,再转变为设立军机处,由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这样权力一步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因此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专制皇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理解。解答时,如果直接回答有难度,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正确答案。注意题干中“趋势”。
2.【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911年爆发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以推翻清政府统治为目的,因此两者相似之处是要用武力推翻清朝的统治。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3.【答案】D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高速进行,后起的美国、德国发展较快,尤其是美国迅速崛起,对欧洲传统强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因此在19世纪末的欧洲形成了美国威胁论,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题干含义。解答时,有两种方法,第一依据所学知识,及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紧扣题干信息,对题干信息理解,在理解基础上找到正确答案。
5.【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但丁的《神曲》,故选D。
【点评】关于《神曲》,学生还要知道,作者是但丁,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是但丁被流放期间用意大利方言写成的诗作,全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个部分。
6.【答案】C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材料“ 但《凡尔赛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体现的是《凡尔赛和约》之下的民族复仇情绪,也被称为是“火山口上的和平”,C选项符合题意;
《凡尔赛和约》下隐藏着诸多矛盾,A选项排除;
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但《凡尔赛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结合《凡尔赛和约》进行分析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题目漫画描写的是一个清政府官员将写有“民”的芝麻倒入写有“政府”的磨盘中,磨出的“香油”淌进了写有“外国”的容器中,形象地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大肆掠夺人民以满足列强的要求,进而使清政府苟延残喘,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史实.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解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8.【答案】A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认识,191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有英法美操纵,决定建立国际联盟,最后签订了《对德合约》,对德国进行了惩罚和限制,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要求,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因此①符合题意,1921年华盛顿会议最后签订了《九国公约》,该条约的实质是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②符合题意,慕尼黑会议是二战前夕,英法德三国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秘密签订了协定,以牺牲捷克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欲望,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③正确,1942年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抗法西斯的侵略,排除④,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如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会议,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波茨坦会议,雅尔塔会议等,这些会议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对这些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影响掌握清楚。
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社会性质的改变 ,不符合题意;
B.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不符合题意;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即正面效应是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故选项C符合题意;
D.中国社会日益落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理解,这类知识点,不要死记硬背,就是要注意理解。
10.【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开始,现代世界的曙光从这里升起,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大批伟大的人物,其中的莎士比亚就是他们的代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克伦威尔,不符合题意;
C.罗伯斯庇尔,不符合题意;
D.华盛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1.【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A.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不符合题意;
B.中国收回台湾,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美国阻挠中国的重大失败,故选项C符合题意;
D.中日建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12.【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 司空管理土地 ,不符合题意;
B. 司徒管理人民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周武王”“授土授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戚、功臣等,来巩固统治,故选项符合题意;
D. 西周实行行省制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读懂题干含义,由于这是文言文,七年级学生理解有困难,可以抓住题干中的“授土“”授民”,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
13.【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的出现也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货郎图》反映的即是宋代商人经商的情形。题目中的这一组图片是宋代商业繁荣的反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商业繁荣的内容,宋朝商业的发展,使得宋代的经济政治一度达到了顶峰,《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场景。
14.【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实行三权分立”“ 规定了参议院、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的职权 ”,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受到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由此可见,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彻底推翻了封建势力 和 促进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故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依据题干信息,对题肢理解记忆。解题时直接回答难度较大,可以拿四个备选项和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5.【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一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由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马克思提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但丁、莎士比亚,不符合题意;
C.牛顿、达尔文,不符合题意;
D. 达·芬奇、马克思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 ”,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6.【答案】D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欧洲的思想之花,终于在美国结出了果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启蒙运动对美国政体的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
ABC表述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难度不大,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思想来源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即可作答。
17.【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解。20世纪80-90年代,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图5中的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属于世界性或区域性的经济联合组织,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说明全球联系加强。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选C。
18.【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两次会议是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图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都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是正确的选项;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的相关知识。
19.【答案】B
【知识点】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是在红军长征期间,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解决中国问题成功的表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开始走向成熟。此“分水岭”涉及的事件发生的地点是贵州遵义。B符合题意;
江西瑞金是长征开始的地方,排除A;
陕北吴起镇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方,排除C;
甘肃会宁是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遵义会议的内容,时间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0.【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1931年世界形势、西方的社会制度会失败,产生这一观点主要是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21.【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A. 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封建制度,不符合史实;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新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权独裁,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独立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度,不符合题意;
D. 美国独立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本题难度较大,要注意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2.【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秦汉时期太尉的职能是掌管军事,不具有监察管理职能。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刺史都具有监察管理职能。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秦巩固统一措施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23.【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该书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服务与生产生活,故D符合题意;
农产品及其加工与手工业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与消费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金属铸锻、陶瓷砖瓦等不能体现“以农为本”的社会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4.【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A. 拿破仑对外战争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通过了《1787宪法》,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这些都是欧美国家民主化的进程,符合题意;
C.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不符合题意;
D.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时,这实际上还是考查主题类的题目,直接归纳主题有难度,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注意所选择的选项一定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
25.【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八王之乱;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②的时间段是公元220年—58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不符合题意;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时间轴显示的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代特征回答;也可以在看出时间段后,细心分析辨别备选项回答。
26.【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纵横,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这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7.【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据“由于美国革命,巴士底狱的大门才启开”及所学知识可知,他这样说是因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了法国革命的深入。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28.【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 从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可以看出在此时废除了丞相,因此应该为明朝朱元璋,即明太祖,故选 D ;
汉武帝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唐太宗设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置二府三司制,都是采取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因此 ABC 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明太祖废丞相,沿袭了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彻底废除。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逐渐建立了内阁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历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29.【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 整顿银行 ,美元贬值,不符合题意;
B.农民减产,国家补贴,不符合题意;
C.社会救济,以工代赈,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及劳工立法协调了公私关系及劳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即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注意要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30.【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B.工农红军长征,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到来做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又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而这些都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抗日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本题难度较大,一定要注意理解。
31.【答案】(1)孔子:“仁”,孟子:“仁政”;墨子:“兼爱”“非攻”。
(2)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经济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势力的崛起一方面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借鉴,先进技术的借鉴,促进了世界的向前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欧洲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扩大市场,他们对亚洲(尤其是中国)、非洲、拉美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3)四张图片从文化方面、军事力量方面,祖国统一方面和外交方面呈现了“中国力量”。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任答一条即可)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第一次工业革命;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百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是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其核心思想是“仁政”;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其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
(2)本题考查欧洲的崛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最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欧洲,加速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二者为欧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欧洲势力的崛起一方面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借鉴,先进技术的借鉴,促进了世界的向前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欧洲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扩大市场,他们对亚洲(尤其是中国)、非洲、拉美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3)本题考查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依据材料三可知,四张图片从中国文化的传播,军事力量的发展,香港、澳门地区发展和外交方面展现了中国力量。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
故答案为:(1)孔子:“仁”,孟子:“仁政”;墨子:“兼爱”“非攻”。
(2)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经济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势力的崛起一方面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借鉴,先进技术的借鉴,促进了世界的向前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欧洲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扩大市场,他们对亚洲(尤其是中国)、非洲、拉美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3)四张图片从文化方面、军事力量方面,祖国统一方面和外交方面呈现了“中国力量”。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任答一条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百家思想、欧洲的崛起及中国与世界的发展,难度较大,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32.【答案】(1)19世纪40年代
(2)示例一: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的扩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推广,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示例二:观点: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论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号召工人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成立,推动各国工人阶级斗争走向联合。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在其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示例三: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伍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1933年,美国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走出困局,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示例四:观点:工业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论述: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逐步显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必要条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如巴黎公社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 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纪就是百位上的数(或百千位上的数)加一,18+1=19世纪,1年代=10年,故1848年是19世纪40年代。
(2)此题是开放题,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注意两个历史事件需和世界近现代史有联系,条理清晰,末尾需要进行总结,再次阐述观点。比如两次工业革命可以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角度来论述;面对国内困境,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可以联系罗斯福改革,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角度论述;《共产主义宣言》和巴黎公社可以联系到俄国十月革命,从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角度论述。 示例: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传统手工业工厂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9世纪60一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计算机网络还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点评】 本题要求学生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做到论题鲜明,史实关联,史论结合,叙述合理。
33.【答案】(1)手工工场
(2)文艺复兴
(3)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欧经济。依据材料中“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生产组织形式被称为手工工场。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依据材料中“一 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一在思维能力、 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史实。
(3)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依据材料中“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依据材料“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中"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开始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4)本题考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依据材料中“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反对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逐渐形成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故答案为:(1)手工工场。
(2)文艺复兴。
(3)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抓住关键词,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34.【答案】(1)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工业革命;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2)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或者火车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3)环境污染;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可知,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历史事件被称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政治前提是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发生变革的过程中,欧美发生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有1789年法国开始的大革命和1775年美国开始的独立战争等;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3)根据材料三“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可知,材料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我们从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是发展科技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故答案为:(1)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工业革命;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2)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或者火车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3) 环境污染;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将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进行综合考查,带来的影响和意义同样是考试的重点。
35.【答案】(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2)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作用:灌溉;防洪
(3)商鞅变法或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注意兴修水利等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知,这是商鞅变法;他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都江堰……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可知,它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它作用巨大,既灌溉又防洪。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战国时期秦国成为最强盛国家的原因是,商鞅变法或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注意兴修水利。
故答案为:(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2)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作用:灌溉;防洪
(3)商鞅变法或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注意兴修水利等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都江堰的有关知识。识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影响等基础知识;理解都江堰的建造者、修建目的、都江堰的构造、作用等知识点。
36.【答案】(1)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四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五国海军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力量的发展;《九国公约》协调了美日在中国的扩张政策,改变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到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面。
(2)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启示: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外交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美日利益争夺是造成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美日以牺牲中国利益为前提实现妥协;压制与妥协造成了短暂的均势与和平,但是不可能消除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美国……企图取代日本……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说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结合已学知识可以知道,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成为战后美国迅速膨胀的原因;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的势力得到限制,埋下了美日矛盾的隐患。
(2)依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由美日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后美日之间的矛盾的准确识记。(2)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中的美日之间的矛盾的相关史实。
37.【答案】(1)①②;③⑤;④⑥。
(2)特点:凸显以“礼”为本的文化思想;体现传统宗教文化;能够反映出商业发展繁荣。原因:商业繁荣为城市建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变化:从河边转移到城镇;厂房规模由小变大。影响: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4)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在简陋的环境中坚定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书写、阐述。通过了解马克思故居,能够丰富我们对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光辉革命历程的认识,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和中华文明起源有关,因此中华文明起源处填①②。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市东,是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体现中外文明交流;广州怀圣寺位于广州越秀区,是唐宋时期阿拉伯富商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修建的清真寺,寺内的光塔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体现中外文明交流,因此中外文明交流处填③⑤。布达拉宫位于西藏首府拉萨市区,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属于民族交融发展;辽大明塔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辽中京遗址公园,修建于澶渊之盟后,借鉴了中原建筑风格,属于民族交融发展,因此民族交融发展处填④⑥。
(2)根据材料二“平遥古城突出中心……凸显以‘礼’为本的文化思想,建筑布局处处体现出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自唐宋以来,平遥城道教昌盛,佛寺和道观在平遥城的分布独具特色;平遥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在清代中晚期城里就有数不胜数的票号、钱庄、布庄、绸缎店、典当铺、杂货店……其布局特点、建筑设计、功能分配等都闪现着山西商业文化的影子。”可知,平遥古城凸显以“礼”为本的文化思想;建筑注重体现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商业文化浓厚。由于商业繁荣为城市建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平遥古城成为明清时期建筑杰出范例。
(3)根据材料三“在英国,最初厂房规模小,多以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文特河边建立的水力纺纱厂为样板,通常是一幢3-4层的楼房。在蒸汽机使用以后,由于蒸汽机的占地面积更大,同时它的动力也大,能够带动机器工作,到18世纪最后十年,工厂已经是新式的多层楼房的大厦,而且一般都建在大城市或者是城镇附近。如菲尔登公司的一家机器织布厂,有一个大得惊人的车间,里面有五百部织机,由五百人看管。”可知,18世纪英国厂房从河边转移到城镇;厂房规模由小变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厂房从河边转移到城镇,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厂房规模由小变大,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4)根据材料四“马克思故居简介:位于德国特里尔市,这里陈列着德文原版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马克思的亲笔文稿、书信及其与恩格斯共同工作和生活时的图片等。”可知,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在简陋的环境中坚定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书写、阐述,通过了解马克思故居,能够丰富我们对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光辉革命历程的认识,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外文明的交流、民族交融的发展、平遥古城的建筑特点及其成为明清时期建筑杰出范例的经济原因、18世纪英国厂房建筑的变化及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马克思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建筑中的历史的相关史实。
38.【答案】(1)分封制。
(2)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嬴政)。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交通上:统一车辆、道路的宽窄;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南攻越族修灵渠。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术)。
(4)根本目的:巩固皇权。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军机处的设立;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分封制,为了巩固周初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指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有在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思想上:焚书坑儒:交通上:统一车辆、道路的宽窄;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南攻越族修灵渠。
(3)根据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分明,民知所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4)根据材料四"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救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国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设立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皇权。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故答案为:(1)分封制。
(2)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嬴政)。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交通上:统一车辆、道路的宽窄;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南攻越族修灵渠。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术)。
(4)根本目的:巩固皇权。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点评】 本题考查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和该制度实行的目的。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结合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理解。本题考查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军机处的职能是商讨国是,提出对策建议,起草谕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周分封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清朝加强军权措施的相关史实。
39.【答案】(1)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罗斯福新政;背景: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社会矛盾尖锐;创新: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3)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九大;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依据材料“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知识。依据材料“1933年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社会矛盾尖锐。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3)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是一个起点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所以说1978年起开启了新的征程。
(4)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故答案为:(1)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罗斯福新政;背景: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社会矛盾尖锐;创新: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3)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0.【答案】(1)《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两极格局。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
(4)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约”和“公约”指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这些条约共同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演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
(3)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本题考查我国应对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措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我国应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故答案为:(1)《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两极格局。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
(4)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点评】本题考查一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难度较大,需要熟练基础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8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60.0(33.3%)
主观题(占比) 120.0(66.7%)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30(75.0%)
主观题(占比) 10(25.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材料分析题 10(25.0%) 120.0(66.7%)
单选题 30(75.0%) 60.0(33.3%)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困难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文艺复兴 7.0(3.9%) 33
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1.1%) 30
3 第一次工业革命 36.0(20.0%) 31,34,37
4 太平天国运动 2.0(1.1%) 2
5 雅典民主政治 2.0(1.1%) 26
6 第一国际 23.0(12.8%) 32,37
7 遵义会议 2.0(1.1%) 19
8 西周的分封制 15.0(8.3%) 12,38
9 新航路的开辟 7.0(3.9%) 33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7.0(9.4%) 39
11 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2.0(1.1%) 3
12 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13.0(7.2%) 40
13 古希腊的城邦 2.0(1.1%) 26
14 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7.0(3.9%) 33
15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2.0(1.1%) 20
16 罗斯福新政 19.0(10.6%) 29,39
17 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2.0(1.1%) 2
1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0(3.9%) 33
19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1%) 30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10.0(5.6%) 4,32
21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7.0(9.4%) 6,8,40
22 军机处的设立 15.0(8.3%) 1,38
23 《独立宣言》 4.0(2.2%) 21,27
24 八王之乱 2.0(1.1%) 25
25 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16.0(8.9%) 36
26 商鞅变法 10.0(5.6%) 35
27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8.0(4.4%) 32
28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1.1%) 11
29 中华民国 2.0(1.1%) 14
30 三国鼎立 2.0(1.1%) 25
31 《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2.0(1.1%) 7
32 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15.0(8.3%) 37
33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31.0(17.2%) 8,36,40
34 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18.0(10.0%) 16,21,24,27,34
35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25.0(13.9%) 34,37
36 五四运动 2.0(1.1%) 30
37 新文化运动 2.0(1.1%) 30
38 邓小平理论 17.0(9.4%) 39
39 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2.0(1.1%) 24
40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2.0(1.1%) 17
41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0(1.1%) 25
4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3.0(7.2%) 40
43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2.0(1.1%) 1
44 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2.0(1.1%) 15
45 东晋的兴亡 2.0(1.1%) 25
4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2.0(1.1%) 25
47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0(1.1%) 9
48 宋代的经济发展 2.0(1.1%) 13
49 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2.0(1.1%) 24
50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12.0(6.7%) 24,34
51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4.0(2.2%) 5,10
52 南朝的政治 2.0(1.1%) 25
53 中共十九大 19.0(10.6%) 18,39
54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11.0(6.1%) 31
55 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2.0(1.1%) 23
56 全方位外交 11.0(6.1%) 31
5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3.0(7.2%) 40
58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3.0(7.2%) 38
59 汉武帝的大一统 15.0(8.3%) 22,38
60 朱元璋强化皇权 4.0(2.2%) 1,28
61 日本明治维新 25.0(13.9%) 32,39
62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8.0(4.4%) 32
63 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25.0(13.9%) 15,32,37
64 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15.0(8.3%) 22,38
初中历史试卷2023年12月16日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是(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2.(2分)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
A.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深信地圆说,“发现”新大陆
3.(2分)进入19世纪,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出现了,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工人们必须守纪律、有节奏的劳动,按固定时间上、下班。材料说明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广泛应用
C.机器动力的革新 D.工厂制度的出现
4.(2分)下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这幅画作的历史背景是(  )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5.(2分)以下我国居民衣着方面的变化反映出(  )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样式单 调,颜色是清一色的蓝、灰、黑,显示了统一 化、从众化的心理。 服饰变得丰富多彩,不仅满足人们御寒 的需要,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 方式,求新、求美、求舒适成为时尚。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思想观念的解放 ③科学研究的进步 ④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分)阿拉伯人把拜占庭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形成一种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体现了阿拉伯文明(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兼收并蓄 D.传播拓展
7.(2分)西方学者亚布说:“口口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发明,他放开我们的眼界,引导我们走向世界。我们近代世界观的形成,全靠深入异邦文化的精神。只有口口口的发明,才能够帮助我们到这种境界”。材料中口口口指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黑火药
8.(2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以海洋文明为主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2分)“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叙述的是下列哪一史实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工业革命
10.(2分)《自作孽不可活》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它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大军阀混战不休
11.(2分)如题7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2.(2分)学习历史要善于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选项中,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没有直接关联的一项是(  )
A.1787年宪法的制定 B.第一国际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的建立
13.(2分)诗人但丁曾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
A.肯定封建的门第 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D.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14.(2分)《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提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但丁、莎士比亚 B.达尔文、马克思
C.拿破仑、贝多芬 D.达·芬奇、林背
15.(2分)某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用以研究某个主题,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A.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 D.中外文化的交流
16.(2分)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都是早期文明古国,这三者的共同点是(  )
A.都横跨欧、亚、非三洲 B.都进行武力扩张
C.都推广基督教 D.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17.(2分)下侧资料引自北朝时期某著作。该著作主要反映的是( )
A.数学成就 B.艺术成就
C.文学成就 D.农业成就
18.(2分)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D.信息化贯穿全过程
19.(2分)“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此哀叹源自(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20.(2分)在17世纪的英国,出现的政权形式有(  )
①君主专制 ②共和国 ③君主立宪制 ④军事独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5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伏尔泰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1)(2分)材料一中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颁布与编纂法典有什么相同的目的?
(2)(4分)“自由平等”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此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在政治体制上有何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宣言》在“自由平等”方面的局限性。
(3)(4分)“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指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2.(10分)货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缩影, 货币体系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简表
时期 概况
商周 ①以海贝作为主要货币
春秋 ②铜币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战国 ③各诸侯国自行铸币,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多种多样
秦朝 ④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在全国流通
西汉 ⑤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唐朝 ⑥唐高祖“废五铢, 行开元通宝”。以后历代货币以它为范式
两宋 ⑦出现纸币“交子”“会子”
材料二
16—18 世纪世界白银的 生产、出口和接收示意图
1545 年到 1800 年, 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 银大约有 6 万吨,约 1/3 到 1/2 的美洲白银, 最终流向了中国。 ——摘编自弗兰克著《白银资本》 18 世纪中期, 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 中国茶叶约 2000 万磅, 价值近 400 万两白银。 ——摘编自斯当东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16 世纪中期到 18 世纪中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
材料三 2021 年 12 月,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这也是自 2015 年 8 月以来, 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国内 经济长期发展向好, 人民币稳步推进国际化, 国内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未来人民 币在国际中支付、授资、储备作用不断增强。
——摘编自《上海证券报》2022 年 1 月 22 日报道
(1)(5分) 依据材料一,概括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结合所学, 加以阐述 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2分) 依据材料二, 写出 16 世纪中期到 18 世纪中期,我国正处于的时期。 结合所学,分析该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3)(3分)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指出中国推进人民 币国际化进程与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将为当今世界带来的愿景。
23.(10分)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材料一: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坐落于1908年成立的京师自来水公司旧址。
①来水亭 是对原水进行沉淀消毒的场所。这座建筑的整体风格属于欧式建筑,但其又运用了中国宝顶的顶饰造型。
②蒸汽机房 蒸汽机房内部设有两台当年从德国进口的蒸汽机,将水厂内消毒处理后的自来水通过蒸汽机抽送到水塔上。
诸位街坊台鉴: 我们公司办这个自来水,是奉皇上旨意办的,全集的是中国股,全用的是中国人,不是净为图利啊。只因水这个东西,是人人不可离的,一个不干净,就要闹病,天气暑热,更是要紧。所以开市以后,凡是明白人,没有不喜欢这个水的。又有一种不明白的人,楞造谣言,说是洋水啦、洋胰子(注:肥皂)水啦,我们傻同胞,也就有信的,龙头安到门口,也是不要。 ③京师自来水公司在20世纪初的报纸上刊登的广告(节选)
材料二:据统计,2008年与1978年相比,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量增加了11倍,用水人口增加了12倍,供水管道长度增加26.5倍,均比全国增长的速度快。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供水量增加4.5倍,用水人口增加3.2倍,供水管道长度增加15.4倍,各项的增幅也居全国前列。
(1)(2分)依据材料一,写出京师自来水公司折射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历史信息。
(2)(4分)依据材料二,概括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30年间供水情况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3)(4分)一位同学为准备“人类的用水智慧”主题班会,正在搜集历史上的相关案例。请你结合所学,帮助推荐一个历史案例并说明理由。
24.(10分)【科技革命】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4分)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2分)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4分)“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请分别以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革命为例加以说明,并就“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时期。唐代不仅积累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当时的东方独领风骚,而且其流光溢彩,光照四邻。大唐立国之初,“四夷若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相继遣子弟入学”,“国学之盛,近古未有”。唐朝长安城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中心之一。新罗、日本是唐朝的两个重要邻国,也是自觉向唐朝学习,深受唐文化影响的两个典型国度。
——耿虎《新罗、日本遣唐留学比较研究》
材料二:1874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求学的容闳等三人、被尊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以容闳等人走出国门,引出光绪初年官派幼童赴美为第一代留学生……第二代留学生是随后派赴欧洲各国学习海军技术的,包括刘步蟾、林泰曾等,后多为北洋海军将领,大多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捐躯……清廷痛定思痛,1903年开始推行奖励留学生的政策,于是官费、自费蜂拥而上,第三代留学生纷起赴日,鲁迅算是这一批的先行者。为清廷所始料不及的是,两年后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留日生多为其所用。他们归国后继续从事反清活动,成为推翻清朝腐朽统治的先锋队。
——吴海勇《留学那点事儿,得从晚清民国说起》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快速提升。来华留学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东欧五国的33名来华语言生逐渐发展到2016年的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个层次的国际学生……从出国留学视角来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出国留学正从国际边缘逐渐走到舞台中心。…·从1978年到2015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04.21万人。在读126.43万人;完成学业277.78万人;回国221.86万人,占已完成学业人数的79.87%。教育部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名,同比增幅3.97%,其中自费留学生49.82万名,同比增幅3.4%,自费留学人员占总人数的91.5%……
——魏礼庆、胡燕华《改革开放40年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事业回顾与展望》
(1)(3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举一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或新罗的影响。
(2)(2分)材料二中容闳等三人“赴美求学”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第三代留学生纷起赴日学习与辛亥革命有何联系?
(3)(3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来华留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并说明中国出国留学潮呈现出的特点。
(4)(2分)留学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形式,对此你有何认识?
26.(10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長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送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关子”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仲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战索》
材料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材料四: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并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1)(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2)(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
(3)(4分)根据材料三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特点 重要史实
曲折性  
1688年,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封建势力让步
长期性  
进步性 推翻了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4)(2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可知,该宣言指的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发表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1776年,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文献,故B不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文献,故C不符合题意;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哥伦布深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能达到亚洲,结果达到了美洲,D选项正确;
哥伦布达到的是美洲,不是通往东方的新航线,A选项错误;
哥伦布航海活动没有到达非洲好望角,B选项错误;
哥伦布航海活动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是航海家达·伽玛,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重点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点。
3.【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世纪……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按固定时间上、下班”,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诞生的大工厂制度,D正确;
“珍妮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都是工业革命中的大事件,但它们都没有创造一种新的工作场所,AB错误;
机器动力的革新指的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它为大工厂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基础,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工厂制度,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了解大工厂制度的特点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 "十月革命后""上访""直接背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实行的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在战后的继续推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故 B 正确;
土地法令是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故 A 正确;
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3月实行,故 C 错误;
D 开始于1928年,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5.【答案】A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据题干看出,20世纪60-70年代,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样式单调。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结合所学可知,人们衣着发生变化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①②表述正确,A符合题意;
人们衣着发生变化与科学研究的进步、民族文化的传承无关,排除含有③④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衣食住行的变化。难度适中, 理解题干表格内容表达的内容,结合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C
【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7.【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A.造纸术,不符合题意;
B.印刷术,不符合题意;
C.由“它放开了我们的眼界,引导我们走向世界”并结合所学知,指南针发明的意义有,指南针推动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指南针传播到了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黑火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题干,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8.【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他们都以河流为起源,发展农业生产,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但他们并未进行对外扩张战争,但对努力实行严格的统治。因此,①②⑤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亚非文明的特点。难度较大,需要在熟练掌握亚非文明的基础上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利用排除法解答较为便捷。
9.【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动力,基督教的扩张,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广阔的市场成为其动力之源;在当时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国王的支持下,一批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纷纷加入,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造船技术的进步与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用于航海这些条件。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动力和条件,有一定的难度。
10.【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A. 宋教仁遇刺身亡 ,不符合题意;
B.根据漫画及所学可知,漫画讽刺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基,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了《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宣统帝下诏退位 ,不符合题意;
D. 大军阀混战不休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以及文字提示,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看懂图片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B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宋代的经济发展;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段④从907年到1368年,这一时期大致处于我国的宋元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出现了契丹政权,西夏政权、宋、金、元等,它们先后存在,民族关系不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这是隋唐时期,不符合题意;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符合题意;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这是秦汉时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时间轴,看出阶段的起止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宋元时期,之后依据对宋元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识记回答。
12.【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的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选项A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没有直接关联,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诞生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但丁”“人文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因此题干材料说明文艺复兴强调了个人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紧贴题干信息分析回答。解答时,可以紧贴题干信息分析备选项进行选择,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相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提出阶级斗争理论,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故选项B符合题意;
A.但丁、莎士比亚,不符合题意;
C.拿破仑、贝多芬,不符合题意;
D. 达·芬奇、林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 ”,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理解识记。
15.【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材料从《驿使图》到电话再到微信这一现代聊天工具,体现了从古至今,信息传播由传统驿站通信方式,到近代电话,再到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变革。因此这三则资料的研究主题应该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故选C;ABD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这是一道主旨归纳题。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题干中的“驿使”“电话”“微信”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16.【答案】B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共同点是都进行武力扩张,亚历山大东征使亚历山大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不断进行扩张,也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A 项错误;
法兰克王国不是横跨欧、亚、非三洲,C 项错误;
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基督教还没有创立,D 项与法兰克王国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共同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7.【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A.数学成就,不符合题意;
B.艺术成就,不符合题意;
C.文学成就,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说的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属于农业成就,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读懂题干信息的含义是关键,如果读不懂,就难以回答。
18.【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及图片中的文字可知,材料侧重体现生产技术的改变,而不是劳动者劳动强度的增强。选项A表述不正确;
材料侧重讲的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技术的进步,而材料没有涉及到科技的负面影响。选项B表述不正确;
材料主要是列举四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对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推动机器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类技术控制工业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产,由此可知,每一次科技发展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选项C表述正确;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都没有出现信息化,选项D表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四个阶段的基本史实。要求学生从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这样的主旨归纳题,可采用逐一分析选项的方法,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19.【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造成“北无旅顺,南无台湾”的局面。日本位于我国东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日本及其殖民地对中国东海岸形成包围之势,形成“中华海面,全为所扼”。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马关条约》签订是题干哀叹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限制王权的法案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第三子目限制王权的法案中的内容:“1689年,英国国会在伦敦召开全体会议,制定并批准了一个著名的法律文件,即《权利法案》。这个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物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应有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这种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被称为‘君主立宪制’。”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结合教材内容,①君主专制,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英国处于君主专制下;②共和国,l649年处死了英王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了共和时代;④军事独裁制,l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成为英国的军事独裁者。可见①②③④政权形式在17世纪的英国都出现过,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限制王权的法案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权利法案》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21.【答案】(1)巩固自己的统治
(2)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宣言没有废除奴隶制或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3)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今天依然在法国施行,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独立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颁布与编纂法典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法国旧制度衰落之时,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以及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是最早将三权分立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独立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但是宣言没有废除奴隶制或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上重要的法律文件,难度适中。要对比掌握本题所涉及到的知识,以专题的形式复习。
22.【答案】(1)规律:形状多样向统一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
演变;等等(任意一点即可)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自行铸币, 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 秦朝时,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形状多样向统一的 演变。(其他略)
(2)时期:明清时期。原因: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等等(要求: 中外各一点)
(3)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必然 得到加强; (加入世贸组织; “一带一路”等等)
愿景: 在更高层面上推动了全球化发展, 培育新的世界经济增长点,也为人民币国际 化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清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根据材料一中“战国:各诸侯国自行铸币,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多种多样;秦国: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可得出货币由形状多样向统一的演变;根据材料一中“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可得出货币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根据材料一中“两宋:出现纸币‘交子’‘会子’”,可得出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以前,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的增长,但市场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我国正处于明清时期。根据材料二中16-18世纪世界白银的生产、出口和接受示意图,“1545年到1800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吨,约1/3到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可得出国际因素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等;根据材料二中“18世纪中期,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中国茶叶约2000万磅,价值近400万两白银”,可得出西方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丝织业、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先世界。
(3)本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的知识。根据材料三中“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这也是自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可得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根据材料三中“国内经济长期发展向好,人民币稳步推进国际化,国内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未来人民币在国际中支付、投资、储备作用不断增强”可得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必然得到加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在更高层面上推动了全球化发展,培育新的世界经济增长点,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来回答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将为当今世界带来怎样的愿景。
故答案为:
(1)规律:形状多样向统一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等等(任意一点即可)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自行铸币, 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 秦朝时,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形状多样向统一的演变。(其他略)
(2)时期:明清时期。原因: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等等(要求: 中外各一点)
(3)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必然 得到加强; (加入世贸组织; “一带一路”等等)
愿景: 在更高层面上推动了全球化发展, 培育新的世界经济增长点,也为人民币国际 化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明清时期、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23.【答案】(1)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筑特色中西合璧;新式报纸的发展;社会生活既有崇洋遂新,又有因循守旧,呈现出新旧并呈的特征等。
(2)变化:供水量、用水人口和供水管道长度都出现较大增幅,且增幅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推动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增速显著。
(3)案例:都江堰;推荐理由: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造福千秋,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用水智慧。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京师自来水公司折射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历史信息有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筑特色中西合璧;新式报纸的发展;社会生活既有崇洋遂新,又有因循守旧,呈现出新旧并呈的特征等。
(2)根据材料二“据统计,2008年与1978年相比,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量增加了11倍,用水人口增加了12倍,供水管道长度增加26.5倍,均比全国增长的速度快。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供水量增加4.5倍,用水人口增加3.2倍,供水管道长度增加15.4倍,各项的增幅也居全国前列”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30年间供水情况出现的变化是供水量、用水人口和供水管道长度都出现较大增幅,且增幅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原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推动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增速显著。
(3)开放式试题,符合题意即可。案例:都江堰。推荐理由: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造福千秋,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用水智慧。
故答案为:
(1)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筑特色中西合璧;新式报纸的发展;社会生活既有崇洋遂新,又有因循守旧,呈现出新旧并呈的特征等。
(2)变化:供水量、用水人口和供水管道长度都出现较大增幅,且增幅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推动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规模增速显著。
(3)案例:都江堰;推荐理由: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造福千秋,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用水智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代表我国当时先进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4.【答案】(1)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运输革命:斯蒂芬森发明的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的轮船。影响: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3)负面影响:工业革命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高科技犯罪:色情传播等。认识:开放性答题,涉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网络文明安全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成就如瓦特改良蒸汽机;运输的革命如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汽船;据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有,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根据材料二“ 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结合所学可知, 工业革命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高科技犯罪;色情传播等。结合所学可知,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涉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网络文明安全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运输革命:斯蒂芬森发明的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的轮船。影响: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3)负面影响:工业革命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高科技犯罪;色情传播等。认识:开放性答题,涉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网络文明安全等。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悉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5.【答案】(1)条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制度先进;对外开放;民族关系和谐等。举例:对日本,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入日本;日本大化改新受到唐朝制度的影响等。对新罗,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为培养科技、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联系:赴日留学生接受革命思想,创办刊物,鼓吹革命,建立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为辛亥革命准备了一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3)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出国留学热逐渐兴起等。特点:中国出国留学从国际边缘逐渐走到舞台中心;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加,自费留学人员成为主体。
(4)一个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制度的先进可以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吸收先进文明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先进文明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对外开放;盛唐经济的繁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大唐盛世的知识。根据材料一“唐代不仅积累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当时的东方独领风骚,而且其流光溢彩,光照四邻"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主要条件有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制度先进、对外开放、民族关系和谐等。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入日本,日本大化改新受到唐朝制度的影响等。唐朝文化对新罗,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二“1874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求学的容闳等三人、被尊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和所学知识,容闳等三人“赴美求学”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为培养科技、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依据材料二“第三代留学生纷起赴日……为清廷所始料不及的是,两年后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留日生多为其所用。他们归国后继续从事反清活动,成为推翻清朝腐朽统治的先锋队”可知赴日留学生接受革命思想,创办刊物,鼓吹革命,建立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3)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根据材料三“从出国留学视角来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出国留学正从国际边缘逐渐走到舞台中心。.....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来华留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出国留学热逐渐兴起等。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出国留学潮呈现出的特点,据“从出国留学视角来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出国留学正从国际边缘逐渐走到舞台中心得出中国出国留学从国际边缘逐渐走到舞台中心,据“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名,同比增幅3.97%”得出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加,据“其中自费留学生49.82万名,同比增幅3.4%,自费留学人员占总人数1.5……”得出自费留学人员成为主体。
(4)本题考查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留学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形式,中国古代由于经济文化发达,周边国家大力向中国学习,如日本派遣大量的遣唐使、留学生来华,而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中国积极向外派遣留学生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由此得出一个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制度的先进可以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吸收先进文明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先进文明等。
故答案为:(1)条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制度先进;对外开放;民族关系和谐等。举例:对日本,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入日本;日本大化改新受到唐朝制度的影响等。对新罗,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为培养科技、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联系:赴日留学生接受革命思想,创办刊物,鼓吹革命,建立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为辛亥革命准备了一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3)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出国留学热逐渐兴起等。特点:中国出国留学从国际边缘逐渐走到舞台中心;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加,自费留学人员成为主体。
(4)一个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制度的先进可以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吸收先进文明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先进文明等。
【点评】本题考查大唐盛世、洋务运动、改革开放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6.【答案】(1)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专制统治);美国:英国的殖民统治;
(2)《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权利法案》;民主和自由。
(3)封建君主专制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广大人民怨声载道,而王室却挥霍无度,由此可见,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得出法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封建专制制度(或本国的封建统治);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北美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纷纷组织民兵,准备进行武装斗争,由此可见,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得出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3)据材料二“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结合所学可知,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三个法律性文件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所以《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权利法案》都反映了民主和自由的核心思想。
(3)据题干图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
(4)要求学生回答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经历了学习器物层次-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
故答案为:(1)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专制统治);美国:英国的殖民统治;
(2)《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权利法案》;民主和自由。
(3)封建君主专制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英美资产阶级革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的有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初中历史试卷(培优提高)(3套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