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11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步测试(2份打包)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合格考过关检验
1.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强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早日脱贫的大逻辑和大前提。而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些观点意在(  )
A.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
B.推动开发式扶贫发展
C.调整工农业产业比重
D.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可概括为“2+6”体系,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基本医保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扶贫六大医保制度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这表明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  )
A.城乡统筹,保障极度
B.市场支撑,权责清晰
C.免费服务,兼顾公平
D.覆盖全民,层次多元
3.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两岸一家亲”理念,提出“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等政策。这一提法(  )
A.推动两岸多元交流机制的建立
B.促使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
C.为两岸和平统一奠定情感基础
D.促使两岸“三通”的实现
4.2019年,习近平指出:“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C.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
D.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等级考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截至2023年6月,“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6座城市,开行列数累计超过7.3万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
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
D.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
2.2023年3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正式启用,该次调整共计111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平均降价60.1%,药品惠及的治疗领域广泛,涉及新冠治疗、抗肿瘤、罕见病等多个领域。这表明中国政府(  )
A.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互助体系
B.注重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C.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
D.建立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二、非选择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孜孜以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的中国特色。它顺应时代大势、高度契合中国实际,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它始终立足国情谋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迈向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来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为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新的方案和伟大力量。它超越了以自由主义、资本至上、西方中心论为支柱的西方文明,继承发展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蕴含着新的世界观、国家观、文明观、发展观、义利观、安全观、治理观。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举。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和道路选择,都要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向世界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克服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弊病,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创造了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编自何得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合格考过关检验
1.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强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早日脱贫的大逻辑和大前提。而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些观点意在(  )
A.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
B.推动开发式扶贫发展
C.调整工农业产业比重
D.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种观点都意在推动扶贫由扶植到开发的转变,提高贫困地区民众的自我脱贫能力,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产业布局调整,排除A项;材料与工农业产业结构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非是创造就业机会,排除D项。
2.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可概括为“2+6”体系,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基本医保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扶贫六大医保制度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这表明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  )
A.城乡统筹,保障极度
B.市场支撑,权责清晰
C.免费服务,兼顾公平
D.覆盖全民,层次多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中既有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又有带有商业性质的保障制度,这体现出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层次多元,故D项正确;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保障适度,A项中“保障极度”说法错误,排除;商业性质的保障制度只是补充,B项中“市场支撑”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免费服务”说法错误,排除。
3.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两岸一家亲”理念,提出“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等政策。这一提法(  )
A.推动两岸多元交流机制的建立
B.促使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
C.为两岸和平统一奠定情感基础
D.促使两岸“三通”的实现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两岸一家亲”理念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的一种新提法,有助于两岸和平统一的实现,故C项正确;两岸多元交流机制的建立早已实现,排除A项;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早在1987年就已经实现,排除B项;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排除D项。
4.2019年,习近平指出:“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C.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
D.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故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排除C项;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部分,无法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D项。
等级考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截至2023年6月,“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6座城市,开行列数累计超过7.3万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
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
D.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
答案:A
解析:2013年中国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故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金砖国家不涉及欧洲国家,排除C项;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属于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并不是“中欧班列”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2.2023年3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正式启用,该次调整共计111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平均降价60.1%,药品惠及的治疗领域广泛,涉及新冠治疗、抗肿瘤、罕见病等多个领域。这表明中国政府(  )
A.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互助体系
B.注重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C.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
D.建立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将更多的药品纳入医保,整体药品价格下降幅度明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故C项正确;通过此举,不断完善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排除A项;“强化全民卫生意识”,表述夸大,排除B项;我国尚未建立“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孜孜以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的中国特色。它顺应时代大势、高度契合中国实际,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它始终立足国情谋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迈向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来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为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新的方案和伟大力量。它超越了以自由主义、资本至上、西方中心论为支柱的西方文明,继承发展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蕴含着新的世界观、国家观、文明观、发展观、义利观、安全观、治理观。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举。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和道路选择,都要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向世界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克服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弊病,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创造了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编自何得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
参考答案:(1)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道路;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道路。
(2)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建立在对外侵略殖民、对内剥削压迫的基础上,也没有盲目照搬、模仿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科学把握中国历史文化与国情、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开辟的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破除了西方现代化的思维定势,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带来的资本至上、两极分化、生态破坏、对外侵略扩张等局限;破除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神话,证明了现代化道路的多元性。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合格考过关检验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当前指引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是(  )
A.邓小平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C.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D.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以下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历史意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一百多年来,正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其指导实践。
——摘编自《红旗文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等级考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战略构想。从中共十二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正式提出小康目标,到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反映了(  )
A.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强大
C.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
2.中共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共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  )
A.强调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取向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C.反映了党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凸显了国人素质亟需提高
二、非选择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带领我们走好这条道路的领路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走向更大的胜利。
——摘编自《我们走在大路上——领航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够走向更大的胜利”的原因展开阐述。(要求:观点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合格考过关检验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当前指引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是(  )
A.邓小平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前指引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D项正确。
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C.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D.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D项正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是中共十四大,排除A项;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是中共十三大,排除B项;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是中共十八大,排除C项。
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以下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历史意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可知这个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一百多年来,正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其指导实践。
——摘编自《红旗文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阐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延安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针政策,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的发展问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推动着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它不断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等级考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战略构想。从中共十二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正式提出小康目标,到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反映了(  )
A.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强大
C.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题干主旨为小康社会从提出到建成的历史进程,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提及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过程,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中国国际影响力是否不断提升,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提及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排除D项。
2.中共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共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  )
A.强调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取向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C.反映了党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凸显了国人素质亟需提高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人民服务”“立德树人”,可知国家重视教育培养人的基本功能,关注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B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经济建设上,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国人素质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带领我们走好这条道路的领路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走向更大的胜利。
——摘编自《我们走在大路上——领航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够走向更大的胜利”的原因展开阐述。(要求:观点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更大胜利的组织保障。
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科学理论,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努力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11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步测试(2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