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之洋务运动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之洋务运动·随堂练习A卷
1.1865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往在十二三岁时,强寇窃发岭外,慨然欲为经世实学,以备国家一日之用,乃屏弃一切而专力于是。”这体现出薛福成志在( )
A.弘扬程朱理学 B.致力科举入仕
C.镇压太平天国 D.投身洋务自强
2.1852年,咸丰帝下令允许汉族地主举办团练。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武装力量;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因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亦声名显赫。这反映了当时( )
A.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B.清朝统治危机加深
C.洋务运动的成就卓著 D.太平天国呈现颓势
3.李鸿章统帅淮军于1862年年初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人匈奴”,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李鸿章的这一转变( )
A.增强了士人阶层的开放意识 B.反映了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C.适应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 D.表明近代国防转型异常艰难
4.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6.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7.如表为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地方大员就创办企业发表的言论,该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人物 创办企业 言论
云贵总督岑敏英 云南矿业 官商大贾多在闽、粤、上海一带地方,而上海尤为总汇之处,须于彼处设法招徕,如克迅速集事
黑龙江将军恭镗 漠河金矿 惟有招摹津沪商人醵资(凑钱)来江承办
A.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 B.“官督商办”模式的扩展
C.“剿发逆”和“勤远略”的冲突 D.地方督抚的势力急剧膨胀
8.下面为1867—1895年清政府经营的若干近代军事企业的收支统计表(单位:两):
名称 年份 共计年数 收入总计 支出总计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7-1894年 27 16039875 16029790
金陵机器制造局 1879-1891年 12 1428161 1427667
福州船政局 1866-1895年 29 1414825 14234570
天津机器局 1867-1892年 25 7246894 7083458
湖北枪炮厂 1890--1895年 5 2958162 2818487
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军工企业( )
A.运营资本较为依赖民间集资 B.生产运营保持相对稳定
C.收入与开支状况严重失衡 D.经营始终坚持市场导向
9.1872年《纽约时报》报道第一批中国政府派送的留学生坐船到了美国。新闻称:昨天到达这里的30多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 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报道分析最合理的是( )
A.留洋女学生可能是指陪同官员的家眷 B.这是洋务运动在教育领域的进步措施
C.师夷长技以制夷会成为此行最大目标 D.当时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出国深造
10.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向美国、欧洲分批派遣总计二百余名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主要投身于军事工业和近代海陆军,成为海军、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废除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国防建设
C.发展了民用工业 D.实现了富国强兵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C.官商合办的形式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清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
12.有现代学者指出晚清历史有四次转折,其中前三次如下表所示。表中空白处的内容应是( )
次数 转折性事件 这一提法的主要理由
第一次 鸦片战争 “独立发展的中国开始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太平天国起义 “迫使列强重新认识中国,迫使清廷调整内外政策”
第三次 洋务新政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
B.“发展军事工业有保卫国防、对付外国侵略的动机”
C.“洋务派比较务实,比较能够接受西方先进的东西”
D.“社会上形成了一批封建专制和皇权统治的掘墓者”
13.下图是洋务运动时期企业数目分布图。该图可用于说明,洋务运动( )
A.减少了近代化发展阻力 B.拉大了南北方的经济差距
C.诱导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根本缓解清政府统治危机
14.奕 代表总理衙门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建议选取20岁以下的满汉官员经考试入馆学习天文算学。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率先发难,上奏指责奕 是“习为机巧之事”,又“借升途银两以诱之”,是“重名利而伤气节”,请求朝廷予以严厉斥责。据此可知( )
A.官场腐败阻碍洋务运动开展 B.总理衙门成为洋务的主导者
C.“中体西用”思想缺乏实施基础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异常艰难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6.7%。1978年以后,针对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积极进行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新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
——摘编自高晓春《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阳铁厂现代化艰难曲折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强寇窃发岭外”指1851年太平军在金田起义,薛福成自述自己早年经历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发奋学习经世实学,以求拯救国家,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促使清朝廷内一部分人投身洋务自强,D项正确;材料中薛福成立志发奋学习经世实学,而非弘扬程朱理学、致力科举、镇压太平天国,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时期,汉族官僚私人武装力量日益壮大,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这反映出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B项正确;A项的“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不出洋务运动的成就卓著,排除C项;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兴起,还未呈现颓势,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由最初对西方的鄙夷后来变为对西方练兵制器表示叹服,由此看出其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结合时间“1862年”,可以看出,这种思想主张顺应了当时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项正确;材料仅陈述了李鸿章的个人转变,没有涉及其思想的转变对他人的影响,排除A项;“根深蒂固”更多强调其思想保守、顽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近代国防转型异常艰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该官员认为清政府应该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造船炮等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开放了通商口岸;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要求,并非是学习日本政体;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D
【详解】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李鸿章强调,必须建立自己的航运公司,由中国自己的商业组织,筹备保险等业务,对抗外商侵夺,表明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A项错误;李鸿章的个人主张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B项错误;李鸿章主张“华商自立公司”,并没有改革洋务派“求富以自强”方针,C项错误。
6.C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要求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从沿海迁往内地,并在内地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前军事工业设厂偏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战争中首先遭到了重创。所以,这一决定是出于保障军事工业和国防安全的需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江南制造总局等都是官办军事工业,产品不参与市场交换,不计生产成本;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军事工业的区域布局变化,与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无关;D选项错误,军事工业产品不参与市场交换,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法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官商大贾多在闽、粤、上海一带地方,而上海尤为总汇之处”“惟有招摹津沪商人醵资(凑钱)来江承办”及所学可知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地方官员推动“官督商办”企业兴建的历史信息,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未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排除A项;洋务派认为开办洋务新政,购置船炮器械,可以“剿发逆”和“勤远略”,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7—1895年(中国)。根据材料“清政府经营的若干近代军事企业的收支统计表”,可看出来除福州船政局外都略有盈利,说明近代军事企业的收入与支出相对稳定,B项正确;材料提到的近代军事企业为洋务企业,资金来源于政府,排除A项;根据材料“清政府经营的若干近代军事企业的收支统计表”,可知近代军事企业的收入与支出相对稳定,并非严重失衡,排除C项;材料提到的近代军事企业为洋务企业,产品是服务于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72年的美国。根据材料“1872年《纽约时报》报道第一批中国政府派送的留学生坐船到了美国。”及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清王朝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的历史信息,体现了洋务运动在教育领域的进步性,B项正确;“留洋女学生可能是指陪同官员的家眷”表述有误,洋务运动时期不存在留洋女学生,排除A项;“师夷长技以制夷会成为此行最大目标”与史实不符,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排除C项;“当时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出国深造”与史实不符,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中有一部分是贫困家庭出身,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的留学生归国后,为军事工业的创办和近代海军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有利于国防力量的增强,B项正确;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与本题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军事工业不是民用工业,排除C项;“实现了”表述不当,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类题目,时空是洋务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这又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可知,作者认为洋务运动一方面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另一方面因洋务企业的垄断性又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官商合办的形式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清政府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晚清历史有四次转折”,鸦片战争导致“独立发展的中国开始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迫使列强重新认识中国,迫使清廷调整内外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空白内容应填入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社会转型的动力,A项正确;“发展军事工业,对付外国侵略”无法体现材料主旨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排除B项;“比较务实,接受西方先进事务”与“晚清社会转型”无关,排除C项;“封建专制和皇权统治的掘墓者”与材料主旨不符,无法体现出“晚清社会转型”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企业数目分布图的信息”可知,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南方、北方均有一定的分布,说明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洋务运动拉大了南北方经济差距的信息,排除B项;根本缓解清政府统治危机,表述有误,清政府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题干所示为奕 代表总理衙门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遭到守旧官员的坚决反对,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近代化之路异常艰难,D项正确;题干没有官场腐败的信息,排除A项;推动洋务运动的主导力量在地方,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缺乏实施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15.(1)原因: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对外依赖性强;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资金有限;没有及时进行体制
创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没有结合中国国情。
(2)特点:起点低、基础薄、速度快;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注重农轻重比例的协调发展;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可知汉阳铁厂现代化艰难曲折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资金有限;根据材料“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阳铁厂现代化艰难曲折发展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对外依赖性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阳铁厂现代化艰难还和没有及时进行体制创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没有结合中国国情;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关。
(2)特点:根据材料“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6.7%”、“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工业化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注重农轻重比例的协调发展;根据材料“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工业化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根据材料“并积极进行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可知新中国工业化不断深化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呈现出起点低、基础薄、速度快的特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之洋务运动·随堂练习B卷
1.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左宗棠提出这一言论的根本意图在于( )
A.对比中西学术 B.宣扬维新思想 C.维护清朝统治 D.鼓励学习西方
2.如图是描述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的漫画。下列诗句与之相似的寓意是( )
A.有心栽花花不开 B.千树万树梨花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百花齐放春满园
3.晚清重臣张之洞曾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办强学会和《时务报》,起初张之洞非常赞赏《时务报》,号令所有湖北的官员人手-份,要懂得西学;但是看到梁启超鼓吹民权时,张之洞认为违背了名教的“君君臣臣”。张之洞的态度说明了他
A.囿于中体西用 B.发展经济抵抗外国侵略
C.认可儒家全部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4.下表为晚清绿营军官和北洋水师军官平均月俸银(单位:两)对比情况。北洋水师军官的月俸银安排( )
提督 总兵 副将 参将
绿营 217.25 167.63 98.12 63.63
北洋水师 700 330 270 220
A.表明北洋水师官兵素质较高 B.体现出政府财政出现困难
C.体现了清廷加强海防的决心 D.凸显了对新式人才的重视
5.下表所示为1872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京师同文馆拟订的八年课程计划。1876年,该计划与拟定的“五年制”教学计划一同被呈送至总理衙门,获批后于1879年正式实施。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 )
第一年 识字写字、浅解词句、讲解浅书
第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第三年 讲各国地图、讲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第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第五年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第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第七年 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第八年 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A.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 B.对近代翻译人才的渴求
C.集中力量振兴洋务的决心 D.局限于学习西方器物文明
6.1872年12月,李鸿章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他认为创办轮船招商局可以 “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主张“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以此推论,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应是( )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B.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
C.收回列强在华全部特权 D.改善普通百姓生活条件
7.洋务派是从洋枪洋炮开始认识西方的,他们的“借法自强”亦从军事工业起步。下列企业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上海轮船招商局 ④开平煤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
企业 数量 经费或投资额 雇佣工人
洋务派军事工业 19个 约5000余万两 1万余
洋务派民用工业 约27个 2964万两 25500-29500
私人资本企业 170个 879万两 6万多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外国加强对华商品输出
C.洋务企业已成经济主导 D.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拥有一支强大的北洋水师
10.1878年,李鸿章委派商人唐廷枢,筹资从国外购买设备,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开办了开平煤矿。产煤质优价廉,逐步代替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据此可知,开平煤矿( )
A.属于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不利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C.一定程度抵制外来的经济侵略 D.标志着晚清放弃了抑商政策
11.李鸿章曾上奏皇帝“以后诸国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由此可知当时( )
A.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B.清朝已经基本建立起近代外交体系
C.洋务派主张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
D.西方国家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标
12.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1902年,轮船招商局达到鼎盛,资产增加到2000万两。但其终究无法成为像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邮船会社那样,从外国人手中完全夺回本国的航运权。这主要是因为( )
A.自身缺陷难以克服 B.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C.外国垄断了航运权 D.效益低下难以为继
13.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14.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
A.深恶朝政腐败 B.力图维新救国 C.主张强兵御外 D.开始了解西方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五百年的世界历史,就是一个现代化孕育、生成并扩散、推进的过程。在“抗拒”与“接受”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即“反现代化”,这个立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从而为避免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挑战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它试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它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传统”过滤。反现代化如果不能在过程中逐渐融入现代化而使镜像与真相合为一体,那么爆裂终将产生。
——摘编自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洋务运动的有关史实,谈谈你对钱乘旦“反现代化”观点的理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左宗棠认为,中国务“虚”(如儒家义理),外国务“实”(如科技器物),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结合所学,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军事,根本意图是维护清朝统治,C项正确;对比中西学术和鼓励学习西方只是手段,左宗棠的根本意图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D项;左宗棠不是维新派,排除B项。故选C项。
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但史实证明不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挽救民族危亡的,A项正确;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寓意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支持康梁创办学会、报刊,提倡西学的同时,却反对梁启超鼓吹民权,极力维护“君臣”秩序等,说明他囿于洋务派中体西用,反对民主改革,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张之洞主张发展经济抵抗外国侵略,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张之洞认可儒家的“全部”思想,排除C项;张之洞并非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不提倡实业救国,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可知,北洋水师军官的月俸银远远高于同等级的绿营军官的月俸银,这凸显了清政府对新式人才的重视,D项正确;月俸银高并不意味着官兵素质高,排除A项;政府财政情况由材料得不出来,排除B项;仅由材料中北洋水师军官的月俸银比绿营军官的月俸银高不能断定清廷有加强海防的决心,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1872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京师同文馆拟订的八年课程计划。”可知,前四年主要的学习翻译课程,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急需翻译人才,B项正确;“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表述错误,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并未完全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清政府振兴洋务的决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局限于学习西方器物文明”表述有误,材料涉及“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万国公法、地理金石、富国策”等知识,并不是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器物,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依据“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可知体现了李鸿章主张创办关系国计民生的民用工业,依据“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体现李鸿章主张通过官督商办的方式创立民用工业,结合所学可知创办民用企业是为了“求富”,缓解军用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非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项;收回列强在华全部特权,题干没有体现此类信息,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创办民用企业是为了“求富”,缓解军用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洋务派是从洋枪洋炮开始认识西方的,他们的‘借法自强’亦从军事工业起步”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属于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企业, 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开平煤矿属于民用企业,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分布情况”的数据可知,该时期涉及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A项正确;材料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外国加强对华商品输出无关,排除B项;近代中国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开启了工业近代化,也建成了几支较大规模的海军,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因此,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对日作战拥有一定的优势,C项正确;近代中国军队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尚未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清政府集权制度一直存在,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所以集权制度不能成为西方人士认为“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的依据,排除B项;“拥有一支强大的北洋水师”是当时中国近代化努力的成果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1878年,李鸿章委派商人唐廷枢,筹资从国外购买设备,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开办了开平煤矿。产煤质优价廉,逐步代替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可知,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欧美列强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开平煤矿属于洋务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项;产煤质优价廉,有利于减低百姓生活成本,排除B项;晚清开始放松抑商政策是在甲午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以后诸国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可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抵制,排除A项;清朝建立近代外交体系具有过程性,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西方国家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发展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官办企业的弊端,说明其自身缺陷难以克服,A项正确;B项与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有关,排除;CD项是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和日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目的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B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但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排除A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日本殖产兴业是建立官营工 厂,扶植民营企业,排除C项;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指导之下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强兵御外,C项正确;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强兵御外,未体现其“深恶朝政腐败”,排除A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救国,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不是最早了解西方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15.钱乘旦认为“反现代化”是接受现代化形式并控制现代化,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和新式学堂,创建了近代新式海军,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但洋务运动只是单纯引进西方军事和生产技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导致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可分析出钱乘旦认为“反现代化”是接受现代化形式并控制现代化,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结合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等史实可分析出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和新式学堂,创建了近代新式海军,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结合“中体西用”及失败的结局可分析出但洋务运动只是单纯引进西方军事和生产技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导致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之洋务运动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