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练(含答案4份打包)

专题突破练二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
一、选择题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朝历史与汉朝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期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公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战国时期户籍制度建立的目的是(  )
A.强化宗法血缘关系 
B.便于诸侯国征发赋役
C.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D.遏制土地兼并的发展
3.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两个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4.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  )
A.乡里组织延伸皇权
B.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5.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这里的“戎狄”是指(  )
A.乌桓       B.匈奴 
C.越族 D.羌族
6.《后汉书·百官志》记载:“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这说明汉朝的什伍制度(  )
A.是国家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B.具有相互监督的作用
C.是具有司法性质的国家机关
D.是乡里制度的一部分
7.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西汉前期汉高祖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皇帝任命官员管理与委托刘姓子弟统治地方并举;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通过授权品级较低的刺史代表皇帝巡查监督各地郡县官员和王侯;东汉后期刺史所辖州成为郡县之上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取代郡县二级制。这些举措的变化主要表明汉朝(  )
A.地方行政机构并非一成不变
B.统治者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D.都起到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效果
8.521年,梁武帝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出当时政府(  )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
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
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9.北魏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
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
10.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唐天宝年间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养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容纳10人左右。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朝(  )
A.中央竭力维护平民的利益
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
C.统治政策受儒家思想影响
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11.唐玄宗时规定:“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中央)官。”宋朝则规定:“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由此可知,当时中央官员的选拔(  )
A.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
B.注重出身和门第
C.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
D.注重基层实践经验
12.唐中宗诏:“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降(下嫁)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进发,朕亲自送于郊外。”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内容相符的是(  )
A.文成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吐蕃的管辖
C.唐朝重视加强与吐蕃的关系
D.迫于压力,唐朝开始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
13.募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规定废除过去的差役办法,改由官府募人应付。 募役的费用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其名目除“募役钱”之外,又增加“助役钱”。募役法的实行(  )
A.限制了富商大贾的盘剥
B.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14.1027年,宋仁宗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15.《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些规定(  )
A.得到了全面有效地执行 
B.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
C.与明朝皇帝的出身有关 
D.防止了社会矛盾尖锐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自秦汉以来即已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秦始皇时期颁布“令男子书年”的法令。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赀算的征收,所有人亦均需登录年庚,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隋唐时期“手实”(户主自己具状申报户内人口、田宅)成为户口调查登记的基本方法,户籍大体上按人口、公课、土地三部分登载。天宝以后“公课”部分逐渐消失。此外在户口的调查登记方面还有法律的保障,《唐律·户婚律》规定了对隐漏户口的惩罚办法。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确定了以原籍立户的原则。洪武十四年(1381年)实行的黄册制度把户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并与里甲制度相配合,以里甲控制编户,征派赋役。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朝的黄册,但战乱后的地荒丁亡使黄册失去原有意义,顺治三年(1646年)诏令天下“编审人丁”,但其主要是纳粮当差的财政意义,无补于知悉实有人口数额。随着“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
——摘编自陈锋《中国古代的户籍
制度与人口税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鲜卑拓跋氏在建立北魏政权时,脱离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时间还不长,封建化程度不高。对此,冯太后当政后积极进行改革。486年,冯太后采纳大臣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487年,冯太后对过去的律令旧文作了全面的修订,尤其对刑罚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主要有加重惩罚不孝罪,删除门房之诛一类繁酷规定,认为这有违于《周礼》“父子异罪”精神,同时清除了部分极其野蛮残酷的条文。但是,对于政治犯罪始终从重打击,“太和初,怀州人伊祁苟初三十余人谋反,文明皇太后欲尽诛一城人”。
——摘编自杨月君《北魏冯太后与
社会治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冯太后政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冯太后政治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专题突破练二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
1.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对秦汉中央集权的历史影响。A、B、D三项均是秦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制度与现象的概括,与西周时期的历史不符。西周推行宗法制,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血缘隶属关系,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有利于天下一家观念的形成,培养统一意识,故C项正确。
2.B 解析 战国时期,面对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建立的新背景,为了保障诸侯国的赋役征发,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B项正确。
3.C 解析 A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均适应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需求,故B项错误;社会转型时期面临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4.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学者并不认同“皇权不下县”的说法,认为乡里组织是国家政权加强对社会基层控制的组织,使皇权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故A项正确。
5.B 解析 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故选B项。
6.B 解析 什伍制度是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具有相互监督的作用,不是行政组织或者国家机关,与乡里制度相互配合,故B项正确。
7.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举措主要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而非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刺史制度的客观效果,因此不能体现出与统治者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刺史制度的效果,排除D项。
8.C 解析 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设立孤独园有利于保障“单老孤稚”基本的衣食住行,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故C项正确。
9.C 解析 “离散诸部”就是打破原先的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就是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从事定居的农业生活。这些措施的实行,加速了鲜卑族由游牧部落向定居农业居民的转变,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故选C项。
10.C 解析 题干材料中唐朝政府的做法明显受到儒家“济贫救弱”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A、D两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唐朝与其他朝代比较的信息,排除B项。
11.D 解析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官员对中央政令的态度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官员的出身和门第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员的选拔标准是基层实践经验,而不是德和才,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玄宗时期的中央官员必须有州县官的经历,宋朝的一些中央官员从“州县之职”中产生,这说明在唐朝和宋朝,中央官员的选拔注重基层实践经验,故D项正确。
12.C 解析 文成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是在唐太宗时期,A 项错误;唐与吐蕃不是管辖与被管辖的关系,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表明唐朝重视加强与吐蕃的关系,故选C项。
13.C 解析 按照募役法的规定,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这样就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C项;募役法没有限制富商大贾的盘剥,排除A项;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而不是减轻其负担,排除B项;募役法使得原来轮流到政府服役的老百姓回乡务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14.B 解析 题干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反映的是客户与主人的关系,没有体现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可知客户与主人在收田结束时进行协商,这反映出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出统治者抑制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在北宋,租佃制没有居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15.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规定受儒家思想影响,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这些带有理想色彩的政策,脱离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不可能真正贯彻执行,也无法防止社会矛盾尖锐,B项正确。
16.参考答案 (1)特点:户籍制度历史悠久;普查人口;户籍登录内容日益详备;法律保障;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基层管理制度相结合。
(2)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经济制度的变化);政权更替和战乱的影响;加强社会控制的需要。
17.参考答案 (1)特点:以政权封建化为目标;注重基层治理;强调伦理,渗透儒家思想;强化政治犯罪打击。
(2)作用: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统治;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交融;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专题突破练四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商朝统治者崇尚天帝神权,强调“天命神授”,而西周统治者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
A.儒家民本思想初步形成
B.以宗法人伦取代天命
C.王权神授观念逐步淡化
D.天命观具有人文色彩
2.(2022·山东卷,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3.位于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时发掘出的稀世之宝,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这表明(  )
A.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
B.南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
D.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
4.(2022·广东卷,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5.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6.北宋僧人契嵩指出,儒学“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7.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
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正统地位巩固
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
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缺乏理论创新
8.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  )
A.反映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推动理学受到官方推崇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9.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这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
农书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陈旉 《农书》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 年) 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记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
《农桑 辑要》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 年) 由司农司撰写的一部官方农业著作,以北方农业为研究对象
王祯 《农书》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 年) 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对耕作技术、农具、桑蚕等的记述,都顾及南北差别
A.农业科技最为发达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10.《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11.中华文化悠远浩博,从孕育产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下列对明清时期文化概括最为妥帖的是(  )
A.集成与转型 B.奠基与经典
C.鼎新与革故 D.经世与玄思
12.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言情成分明显增多,一些书商也喜欢鼓吹作品的言情内容;同时,很多侠客题材的作品也受到读者的推崇。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戏曲艺术的革新
B.平民教育的兴起 
C.封建制度的衰落
D.商品经济的冲击
13.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
类别 天文历算 气象学 物理学和力学 地理学 生物学 数学
数量 50种 1种 5种 11种 2种 12种
类别 语言文字学 医药学 哲学和逻辑学 生理学 炮战技术 艺术
数量 5种 1种 6种 3种 2种 若干种
据上表推之(  )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14.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源于《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于《论语》。这表明(  )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二、非选择题
15.(2023·全国乙卷,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文献显示,几乎所有早期入华的佛教信徒都沿陆上丝绸之路自西北而来集中在洛阳,而非海道说者所认为的江淮地区;且佛教在西域的传播虽晚于中原地区,却仍较南海地区为早;此外,虽然广州和交州为佛教自海上登陆的首选地点,但于文献所见最早传入的时间也仅在东汉年间,因此,海道说并不可取。通过将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早期佛像造型进行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南北方的佛教造型风格都受到犍陀罗造型艺术的影响,且南方佛教艺术来源于中国北方的可能性更大。通过对敦煌悬泉东汉浮屠简的分析,进一步充实了陆道说的证据。
——摘编自姚崇新《陆道还是海道 ——
佛教初传中国路径问题再探讨》
材料二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高晚欣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佛教传入中国路径的看法及其具体史料依据。若要进一步论证佛教传入中国的路径,还可以收集哪些材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专题突破练四 中国古代的传统
文化及文化交流
1.D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天命观认为只有“保民”才能“享天之命”,具有人文色彩,D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A项错误;“保民”并非“宗法人伦”,B项错误;西周并未否定天命观,仅仅是将天命与保民联系起来,C项错误。
2.A 解析 材料“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田齐法家主张用法律治理国家,“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说明田齐法家注重礼仪教化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法治和礼仪的作用,并非强调对天的敬畏,故B项错误;注重礼仪的作用并不等于崇尚德治,故C项错误;外儒内法强调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同时以法律维护统治,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故D项错误。
3.A
4.C 解析 题干材料中宋人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缺失导致佛道广泛传播,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这说明面对佛道的挑战,儒学家主张复兴儒学,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法家学说,排除A项;立足考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学风,排除B项;张载明确反对佛道思想,不主张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排除D项。
5.A 解析 “戒”反映的是佛教,“不叛逆君王”是儒家的忠君思想,道教经典中既有“戒”又有“不叛逆君王”,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A项正确。
6.A 解析 题干材料“同归于治”体现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合流,佛教受儒学影响,主动适应社会现实,A项正确;儒、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融合,B项错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是儒学思想,C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7.A 解析 题干材料“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反映了宋朝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宋朝之前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冲击,故B项错误;佛教衰落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佛教虽与时俱进,但其思想被理学吸收融合,理学受到官方推崇,故D项错误。
8.C 解析 南宋时期,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使文人士大夫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强烈,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情怀,并没有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理学受到官方推崇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故D项错误。
9.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南宋的统治范围主要在江南地区,这决定了陈旉《农书》的内容;《农桑辑要》成书时,元朝尚未统一全国,统治区域主要在北方,这决定了《农桑辑要》的内容;王祯《农书》成书时,元朝已经统一全国,这使王祯《农书》可以兼论南北农业技术,C项正确。
10.D 解析 《天工开物》成书于明朝,明朝时期新航路已经开辟,海外技术传入中国,丰富了国人的科学认知,故选D项。
1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期,也是向近代文明的转型期,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奠基与经典是先秦时期文化的特点,故B项错误;鼎新与革故是隋唐时期文化的特点,故C项错误;经世与玄思是魏晋时期文化的特点,故D项错误。
12.D 解析 言情、侠客等题材的作品具有通俗性,属于世俗文学,符合市民阶层的品味,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冲击,故选D项。
13.A
14.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故排除B、C、D三项。
15.参考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东汉时期合理的治国政策以及稳定、清明的社会环境提升了民德水平。
论述:东汉时期,东汉光武帝结束战乱,国家统一、稳定。东汉前期,历代统治者如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政治上推崇以礼治国,推行德政;对于经济的发展,东汉前期减轻农民赋税,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在思想文化方面,统治者注重孝悌、名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德的水平。另外统治者主张以儒学治国,因此使得儒家思想文化再一次得到了更大的宣传。除了儒家思想之外,东汉明帝还引进了佛教,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淳朴民风的形成。但到了东汉末年至三国,随着统治力度的下降,民德大幅度下降。
由此可见,合理的治国政策以及稳定、清明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民德的提升和和谐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示例二
论题:国家政局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
论述: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局面,重新实现了政局的稳定,但时常遭受女真、蒙古、党项等游牧民族的袭扰,多次被迫与辽、西夏等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以割地、赔款等换取短暂的和平相处。北宋文人士大夫面对游牧民族袭扰、佛教挑战儒学地位的艰难局面,提出复兴儒学的口号,逐渐形成了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理学,注重个人修养,强调文人士大夫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南宋时期,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通过编著“家礼”“家训”的方式,将理学渗透到民间,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明朝中后期,以宣扬个性自由、隐含平等叛逆色彩的陆王心学逐渐兴起,面对明亡清兴、汉族政权被推翻的事实,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关注国计民生,继承了自东汉以来的崇尚名节、关心国家大事的优良传统。
综上所述,两宋和明末清初两个时期,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文人士大夫们发扬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在社会上形成了崇尚名节、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良好风气,推动了社会公德的发展。
16.参考答案 (1)看法:佛教通过陆道传入中国。史料依据:早期入华的佛教信徒都集中在北方;佛教在北方的传播比南方早;南北的佛教造型风格同源,且南方佛教艺术很可能来源于中国北方;敦煌悬泉东汉浮屠简的记载。材料:中外文书档案;个人著述与书信;早期寺庙遗迹、碑刻等实物资料。
(2)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新题材和灵感;影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和文化;影响中国伦理观念;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专题突破练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
一、选择题
1.商朝“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由此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有利于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下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
A.统治的地域中心  B.汉文化影响范围
C.封建政权的称谓 D.中华民族的总称
3.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邦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  )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
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
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4.高焕祥在《秦汉廷议制度试析》中指出,秦汉廷议内容之广,规模之大,气氛之激烈都是空前绝后的;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明文记载的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这说明廷议 (  )
A.扩大官僚权力实现对皇帝集权的制约
B.是国家的决策中枢
C.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
D.是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
5.“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军民分治,厥谊至精。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
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
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
6.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案时认为: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反映了西汉时期(  )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的原则
7.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
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
8.(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9.(2021·湖南卷,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10.(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11.宋朝司马光曾说:“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宋朝包拯亦言,监察官“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说明古代(  )
A.选拔监察官程序复杂
B.监察官直接服务于皇帝
C.监察官选任重视德行
D.皇权加强依赖监察制度
12.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13.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14.乾隆十三年(1748年),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减少了决策失误
C.确保了政治清明
D.削弱了中枢权力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还须参加尚书省吏部的考试,及格后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即“身、言、书、判”。
“身取其体貌丰伟”,即要体格健壮,仪表堂堂;“言取其言词辩证”,即要语言流利,善言雄辩;“书取其楷法遒美”,即要书法端正工整,苍劲秀丽;“判取其文理优长”,即判决司法文书要引经据典,辞藻优美,谙练法律。
宋末元初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写道:“选人之试判,则务为骈四俪六,引援必故事,而组织皆浮词……与礼部所试诗赋、杂文无以异,殊不切于从政。”明朝文献《大学衍义补》有这样的记载:“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
——摘编自许凌云《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朝吏部考试的内容。
(2)你认为还应加试什么内容 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简表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 郡 县、道 —
汉 州 郡、王国 县、道、 邑、侯国
魏晋南北朝 州 郡、王国 县、侯国
隋、唐前期 — 府、州(都) 县
唐后期至五代 道(方镇) 府、州 县
宋 路 府、州、军、监 县、军、监
元 省 路 府 州 县
明 布政使 司(省) 府、直隶州 州 县
清 省 府、直隶州、直隶厅 县、州、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古代“州”作为地方行政区的设置具有“由高降低”“由虚入实”两种变迁趋势,请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分别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专题突破练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
1.B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项正确;分封制有利于疆土的开拓,但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其是否为主要手段,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2.A 解析 题干材料“自之乂(治理、安定)民”是统治百姓的意思,由此推断题干材料中的“中国”是其统治中心,故选A项。
3.B 解析 春秋时期,县的设立改变了地方管理体制,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设立县的是诸侯国,并非周王室,A项错误。县的设立反映了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冲击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C项错误。县的设立与诸侯割据混战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
4.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有文可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可知廷议制度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秦汉廷议体现了大臣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但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A、B两项错误;秦汉廷议仍属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范畴,并非“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故D项错误。
5.D 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秦朝实行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D项正确。秦朝负有监察职责的是御史大夫,而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A项错误;B项是郡县制的作用,排除;此时期是官僚政治形成时期,C项错误。
6.B 解析 大夫放掉皇帝猎得的小鹿按照法律应该治罪,但是,因为大夫有“母爱之情”而减轻处罚,这说明儒家伦理思想影响法律,B项正确。
7.B 解析 通过东汉末年的改革,州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职权进一步扩大,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故选B项;经过改革,州牧已经不是监察官,排除A项;选派“清名重臣”不一定带有宗法观念,排除C项;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是科举制的作用,排除D项。
8.A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实行经历了反复,到唐太宗时期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这说明该制度已经无法维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九品中正制的废除体现了世家大族的没落,A项正确;仅根据九品中正制的存废不能说明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最终被废除体现了世家大族的没落,门阀观念削弱,排除C项;唐太宗时期九品中正制再度被废除,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9.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唐朝地方官吏的收入高于史籍所载额度,而高出的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说明地方官吏存在不被中央政府控制的收入,这部分收入来自地方,这就减弱了地方官吏对中央的向心力,说明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项。地方官吏存在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不能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地方官吏存在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部分收入来自地方,不能说明中央财政紧张,排除C项;这部分收入是合法收入,与贪腐无关,排除D项。
10.A 解析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通判与知州(府)共议政务,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规范地方官员的行为,进而规范地方行政,故A项正确;仅仅靠通判不能防止武人干政,宋朝为防止武人干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设置通判主要是为了制约知州(府)的权力,排除B项;通判的主要职责是与知州(府)共议政务,而不是处理军务,不能提升地方军事能力,且宋朝收地方精兵于中央,导致地方军事实力较弱,排除C项;通判可以制约知州(府),但不会导致整个地方机构的权力削弱,排除D项。
11.C 解析 “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都体现了良好的个人品德,说明古代重视监察官吏的德行,C项正确。
12.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先后制止了明神宗关于工部铸钱供内府使用和向户部索求费用的旨令或要求,这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皇权,即内阁权势强大,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出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严重”一词说法过于夸大,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神宗为内府索求钱财,无法体现当时社会经济凋敝,故C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废除了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
13.D 解析 题干材料“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体现的是以小驭大,A项错误;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地方监察体制,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监察御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官员,不是制约相权,C项错误;监察官员是皇帝的耳目,位卑权重,是君主专制延伸的表现,D项正确。
14.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可知奏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
15.参考答案 (1)评价:重视考生的言辞表达、书写精美和法律知识,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和执政水平,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等。但以“身、言、书”取官具有不公正性,限制了一些真才实学者;“判”注重形式忽视实用,不能全面考察人才。
(2)示例
对品德的考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优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等。
对时政的考查:有利于官员了解时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等。
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有利于官员重视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指导社会生产生活,提高执政能力等。
(任意答出两个方面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16.参考答案 (1)由高降低:由高层政区级别逐层下降。州在汉朝时作为高层政区设置,到隋唐时级别已降为统县政区,至元明时期,大部分州已降而与县相当,清朝的散州则完全与县同级。
(2)由虚入实:汉朝在郡之上设州作为监察区。监察的对象是吏治而不是民政,非正式行政区划,东汉末年后转化为实际地方行政区划。专题突破练三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有研究表明:“定居聚落获取食物的开发领地半径约5千米,而采集渔猎等流动经济型聚落的领地半径则为10千米。”这有利于印证(  )
A.采集渔猎是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B.农业产生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
C.人类的生产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D.交通运输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出现交变现象。行铜贝的楚国在晚期亦铸行布币,行刀币的齐、燕亦铸行圜钱。这说明战国时期(  )
A.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C.区域间商贸联系的加强
D.货币使用状况混乱
3.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 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万钱以上。 这反映出汉朝(  )
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
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
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
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
4.汉朝的国有土地称为“公田”,除了士兵、服役农民耕种之外,遇到灾荒时还“假”(出租借贷)给百姓耕种并征收一定数量的假税,称为“假民公田”。从东汉永平九年(公元66年)到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政府假民公田近20次。这一措施(  )
A.有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C.打击了地主豪强的势力
D.扩大了自耕农群体
5.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促进南方开发的有利因素是(  )
A.大部分时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动荡
B.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C.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D.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和平交往
6.据《文献通考》载,孝文帝颁行均田令:“令有盈者无受不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是令其从便买卖,以合均给之数,则又非强夺之以为公田,而授无田之人。”这反映出北魏均田制的基本原则是 (  )
A.禁止民间土地交易 
B.保障土地平均分配
C.限制土地兼并行为
D.强化土地国有政策
7.《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提道:“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一言论(  )
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
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C.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
8.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取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上述材料说明宋朝(  )
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
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9.(2022·山东卷,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河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10.元末明初顺德人孙蕡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广州歌》主要描绘了元朝广州 (  )
A.商贾大量云集    B.长途贩运发达
C.城市经济繁荣  D.国际贸易发达
11.“虑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谨防这些外国与中国商人,明太祖朱元璋以更严格的海禁来提升国家垄断的朝贡贸易这条通道。”这一做法(  )
A.有效地维护了实际的国家利益
B.使朝贡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通道
C.成功遏制了海上贸易走私活动
D.体现出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
12.明中叶以后,江南市镇及其四乡农家因忙于蚕桑丝织业而无暇顾及农田耕作,不得不雇用临近的农民来耕种。这一现象表明,该地(  )
A.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丝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
C.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D.粮食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快
13.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经济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尽事奢华也”。 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  )
A.盐铁贸易完全向民间开放
B.工商业市镇在江南地区大量兴起
C.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
D.淮扬率先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14.禁酒政策在中国由来已久,最初多发生在政局动荡、王朝初创、年歉灾荒时,政策也多属临时性,实施的时间短。清朝康雍乾时期,政府多次颁行禁酒令,禁令严,禁酒时间长。康雍乾时期禁酒令的颁行基于 (  )
A.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
B.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C.抑制私营手工业发展
D.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
15.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则富。
——《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的比较情况
时间 耕地面积(万亩) 百分比 岁入粮食数(万石) 百分比
唐朝(天宝中) 48 546 100% 2 506 100%
宋朝(天禧五年) 51 111.47 105% 3 278.2 146%
材料二 唐、宋时期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表
时间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总计
唐朝 32 11 32 24 4 18 12 44 20 29 — 4 7 237
宋朝 20 11 25 20 2 17 16 302 56 402 44 21 5 941
材料三 唐、宋时期财政收支的比较情况
时间 财政收入数(万贯) 财政支出数(万贯) 支出占收入之比
唐朝 3 411.49(其中工商业收入为1 522.42) 3 306.43 97%
宋朝 5 875.28(其中工商业收入为4 619.71) 9 599.03 163%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杜文玉《唐宋经济
实力比较研究》
分别提取三则材料中的信息,并据此对宋朝经济指标的变化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专题突破练三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B 解析 农业出现后,固定的生产区域缩小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定居成为可能,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B项正确。
2.C 解析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统一,种类繁多,因此一些诸侯国之间为了方便交易而铸行他国货币,说明区域间商贸联系加强,故选C项;货币交变现象出现后,各国货币种类依旧繁多,没有体现出统一的趋势,排除A项;货币交变现象与统一市场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各国货币出现交变现象,没有体现货币使用状况混乱,排除D项。
3.C 解析 题干材料“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表明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花费多,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丝织业的生产技术,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汉朝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B、D两项错误。
4.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假民公田”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满足了部分无地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A项正确;“公田”是国有土地,使用“公田”的农民没有所有权,B项错误;这一措施没有打击地主豪强的势力,C项错误;自耕农指拥有小块私有土地的农民,使用“公田”的农民不属于自耕农,D项错误。
5.C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故选C项;南方相对安定,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B项;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
6.C 解析 题干材料“以合均给之数,则又非强夺之以为公田,而授无田之人”表明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人无田的问题,从而抑制土地兼并,限制土地买卖,故选C项。
7.B 解析 中国古代一直推崇“医者仁心”的为医之道,题干材料阐述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千金方》成书于唐朝,当时理学尚未形成,A项错误;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的是成书于汉朝的《伤寒杂病论》,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D项错误。
8.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宋朝土地契约普遍存在,到南宋时更加简化,A项正确;土地契约与自耕农数量无关,B项错误;“完全放开”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庄园经济,D项错误。
9.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江苏……河南……宁夏……江西……浙江”,可知宋朝我国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多位于南方,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各地出土的宋朝纺织品,与对外贸易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强调考古中发现了大量宋朝纺织品,并不能说明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对南北纺织技术进行比较,故D项错误。
10.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贾客千家万家室”,可知描绘了广州城市经济繁荣的场景,C项正确;A、B两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材料,排除;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国际贸易,排除D项。
11.D 解析 由于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性,政府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国人出海参与海外贸易,体现出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故选D项;海禁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排除A项;朝贡贸易不是中外贸易唯一通道,排除B项;海禁政策使走私活动更加猖獗,排除C项。
12.C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雇工农业生产的模式,说明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受到冲击,C项正确。
13.C 解析 题干材料“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尽事奢华也”表明扬州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材料仅涉及淮扬的个例,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区域性商人群体率先出现的地区,排除D项。
14.D 解析 清朝康雍乾时期,中国人口增长加快,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清政府多次颁行禁酒令,故选D项;维护小农经济的主要措施是保障土地供给、减少赋税等,排除A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是颁行禁酒令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康雍乾时期颁行禁酒令是因为粮食短缺,与抑制私营手工业发展无关,排除C项。
15.A 解析 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出现较多食用牛肉的现象;西方国家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食用牛肉较多。题干材料体现了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差异,故选A项。
16.参考答案 (1)史料价值: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 能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对于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具有参考价值;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对于评价商鞅经济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2)评价:商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商鞅的经济改革导致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7.参考答案 信息:材料一,宋朝耕地面积与唐朝相比有所增加;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材料二,宋朝水利工程与唐朝相比总数大幅度增加;南方增幅大,宋朝北方水利工程略少于唐朝。材料三,宋朝的财政收入远超唐朝,且财政收入中工商业收入多于唐朝;唐朝的财政收入不如宋朝丰厚但收支平衡,宋朝财政收入增多但入不敷出。
说明:自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北民南迁,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宋朝大量开垦土地,生产技术进步,兴修水利工程,社会经济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宋朝商品经济较唐朝发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宋朝采取守内虚外、崇文抑武的政策,出现“冗官、冗费、冗兵”现象,导致财政收支严重失衡。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练(含答案4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