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七大热考题型
题型(1) 反映、体现类
1.西周周文王、周武王等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2.秦始皇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后来,又出现了书写简便的隶书;唐宋书法家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使得楷书屹立于书坛;宋朝以后书法不仅局限于上层社会,还逐渐流向大众民间。这反映出( )
A.皇帝的好恶决定了书法字体的兴衰
B.书法艺术的出现直接促成了文字的统一
C.书法艺术的成熟推动了文字的简化
D.书法艺术呈现出高雅化和世俗化特征
3.1894年黄海海战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表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名称 火炮/门 鱼雷发射管/架 总排水量/吨 总兵力/人 平均航速/节
北洋水师 195 556 32 100 2 126 10.2
日本联合舰队 268 568 40 840 3 916 14.5
A.日本综合国力的强大
B.清朝政治制度的腐败
C.中日经济基础的差异
D.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
4.据统计,1911年全国兴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数目为52 500所,学生总数达163万人,其中占相当数量的是蒙养院的学生和初等小学堂的学生,而在专门学堂、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就读的人数不超过10%。这反映了当时( )
A.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
B.科举制阻碍教育事业发展
C.启蒙教育的规模亟待扩大
D.新式教育的社会影响有限
5.1982年,商业部与轻工业部联合发出通知,日用工业品购销体制在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订购、选购四种购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代批代销形式。此后,又发展了工商联营联销形式,从而形成了六种购销形式并存的局面。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入了快车道
C.社会经济活力正在被激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6. 20世纪初期,伴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著名的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的国民革命和埃及华夫脱运动。这些运动的发生反映出 ( )
A.战败国对《凡尔赛条约》有不满情绪
B.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D.战后出现了新的民族矛盾
7.1986年,七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在东京召开会议,并达成如下协议:七国相互之间对汇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利息率、失业率、财政赤字、外贸差额以及储备状况9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监督”和“政策协调”。这反映了( )
A.贸易保护主义 B.经济重心转移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国家调节国际化
题型(2) 表明、说明类
1.汉朝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 )
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2.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自黄帝之后。元人撰修《辽史》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这说明( )
A.“华夷之辨”的观念已被彻底打破
B.契丹族为黄帝后代的可能性更大
C.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D.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
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实际是用“以夷制夷”的好办法让洋人自己管理自己;认为“协议关税”是通过关税包干性质的固定税率,来减少中外通商冲突和增加清廷财政收入。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C.在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
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4.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道:“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罪和罚的判决案必须由法官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表明,在古代雅典( )
A.公民大会并不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B.审判程序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在实践中充分体现
D.政治权力的分配体现了制约思想
6.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烟草、可可和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世界各地。其中,马铃薯由于产量高、易种植、烹制简单等原因,到17世纪末已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并使人口得到快速增长。这说明物种交流( )
A.改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活
7.(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1921年11月,美国通过《母婴法》。该法案规定联邦层面将设立联邦母婴卫生委员会统筹工作,并有权对各州进行调查和研究。各州卫生委员会下的儿童福利部门每年需就运作和支出情况向联邦方面提交报告。这表明( )
A.联邦政府权力有所扩大
B.美国人口危机日益显现
C.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D.经济危机影响民众生活
题型(3) 比较、变化类
1.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入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朝,“纳资代役”(缴纳一定量的货币代替服役)逐渐普遍化,“和雇制”(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得到推广。这一变化( )
A.扩大了官营手工业的规模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私营手工业的地位
D.反映出重农政策的松动
3.明朝设通政司负责向皇帝转呈百官奏章,并负责在奏章和外封上书写奏章摘要和条目要点以便皇帝御览。清朝各种奏章直送内阁,密折连内阁都不用经过,通政司只负责核对公文程式和转呈。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内阁实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行政体制的僵化
D.通政司名存实亡
4.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纯粹是一所外国语学堂,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所有课程方面,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1867年增设算学馆,新增课程包括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和格致。这一变化体现了 ( )
A.传统儒学教育受到冲击
B.“师夷长技”思想开始实践
C.中国的教育迈向近代化
D.西方教育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5.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1955年5月,他又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
A.突破了两极格局的束缚
B.摆脱了社会制度对外交的影响
C.意图拓展对外交流范围
D.因国际地位提高改变外交策略
6.有学者研究美国外来移民的地位: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1880—1924年移民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42年移民在美国的地位跌入谷底。这一变化说明( )
A.世界形势变化影响移民走向
B.外来移民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力量
C.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
D.社会发展程度导致移民数量变化
7.下表反映了美国《农业调整法案》实施前后的棉花生产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 总产量
单位 绝对数千英亩 指数 绝对数磅/英亩 指数 绝对数千包 指数
1932年 35 891 100 173.3 100 13 003 100
1933年 29 383 82.2 209.4 120.8 13 047 100.3
A.棉花生产过剩尚未解决
B.农民违抗国家减耕政策
C.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合理
D.棉花生产效率大幅降低
题型(4) 程度、限制类
1.汉朝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指出:“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强调:“民贫则奸邪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这主要体现了( )
A.救灾是政府行政的首要任务
B.社会安定依靠民众道德
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具有必要性
D.民生问题影响国家治理
2.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隋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
B.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
C.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
D.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
3.1906年清廷商部规定:凡投资现代工业2 000万元以上者,可以被封为一等子爵,投资在80万以上、30万以上、10万以上者,分别授予三品、四品、五品衔。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
A.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B.实业救国蔚然成风
C.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4.1912—1927年,中国总共成立了186家银行。这些银行绝大多数以经营公债或向政府提供高利息的贷款牟取暴利,极少向工商业提供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官僚资本占主导地位
5.14—15世纪英国形成以伦敦为中心的道路网,一般民众也有一定的运输能力。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有了质量上的提高,对粮食等基本生活品需求下降,对各种精美工业品、服装、奢侈品需求大增。这些因素直接推动了英国( )
A.商业革命的拓展 B.经济格局的变化
C.两大阶级的对抗 D.海外的殖民扩张
6.19世纪的欧洲音乐呈多元而丰富的发展态势。西欧国家盛行浪漫主义音乐,北欧和东欧国家盛行民族主义音乐。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各国( )
A.文化传统的差异 B.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C.意识形态的差异 D.处于不同历史阶段
7.下面是1921—1925年苏俄(联)农业生产变化情况柱状图。观察图表,这一经济指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商品与市场手段的运用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农业集体化加速推进
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8.(2023·山东临沂一模)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在《世界是平的》中指出,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或可被称作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期全球化的进程取决于硬件的突破。“硬件的突破”主要是指( )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科学技术的创新
C.经济危机的克服
D.全球市场的形成
题型(5) 因果、目的类
1.商朝出土的青铜器,礼器居多,大多凝重庄严,配以繁多、神秘的饰纹。然而,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铜器,食器组合渐趋增多,形制较前期简便,饰纹也趋于简化,渐渐失去神秘意味。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分封制度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出现
C.治国理念的转变
D.“工商食官”的衰败
2.(2023·江苏连云港2月联考)东晋初年,朝廷将南渡的北方侨民以白纸登记,称“白籍”,并重置其原籍州、郡和县,且免征发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侨置机构被裁撤或合并,侨民被编入原住民的“黄籍”,承担赋役。这一变化旨在(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吸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规范户籍管理制度
D.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3.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且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4.19世纪中后期,中国部分乡村出现“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当此之时,为商者十八九,读书者十一二”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思想的传播
B.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5.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 )
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
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产品如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的目的在于( )
A.削弱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打击荷兰的商业霸主地位
C.维护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与法国争夺殖民霸权
7.20世纪70年代,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只有1.6%,在西方七个工业大国中排在末位。但从1980年到1988年,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猛增至5.2%,而同期美国为4%,加拿大为3.6%,意大利为3.5%,日本为3.1%,法国为3.1%,德国仅为2.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B.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推进
C.撒切尔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
题型(6) 推理、推断类
1.史料对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研究先秦农业发展时,摘录了下列史料。比较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最合理推论是( )
史料1
《诗·齐风》:“(公田)维莠骄骄。”
《国语·周语》:“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
史料2
《墨子》:“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菽)粟。”
《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出现
B.广泛使用了铁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逐渐确立
D.农民在田间集体耕作
2.唐德宗曾颁发赦书,规定“王公百官,既处荣班,宜知廉慎。如闻坊市之内,置邸铺贩鬻,与人争利,并宜禁断。仍委御史台及京兆尹纠察”。据此可知,当时( )
A.坊内存在商业活动
B.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C.富商大贾势力削弱
D.市民阶层受到打压
3.明太祖针对奏章太多,批阅不可能都很细致的情况,对给事中说:“朕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由此可见明初( )
A.统治者重视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B.给事中有权审核纠正政令过失
C.给事中有权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D.中央监察系统渐趋细密完善
4.“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布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50项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50个、中部地区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由此可见,该布局( )
A.意在强化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地位
B.突出资源分布与军事需要的结合
C.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D.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5.1623年英国制定的《垄断法规》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者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如果在诉讼中获得成功,胜诉方可获得高额补偿。该法规( )
A.反映了当时英国技术的先进
B.成为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力
C.鼓励了民众技术革新的热情
D.推动了工业技术的加速传播
6.(2023·广东深圳一模)1874年底,荷兰公使向清政府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沿海设立救生船只。李鸿章回应,非通商口岸的救生船均应由当地官员管辖,因为“各国所管海面及海口、澳湾、长矶所抱之海并沿海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据此可知,清政府( )
A.用领海理论维护主权
B.与列强实现了平等外交
C.形成了对外开放意识
D.重视加强近代海防建设
7.1941年7月,苏英两国签订《英国和苏联为对德作战争取联合行动的协定》:“双方互相保证,在当前反对德国的战争中相互援助和支持;双方保证,在战争过程中,除非得到双方同意,不同作战对方举行谈判、签订停战协定或和约。”该协定( )
A.表明英国愿意承担绥靖政策错误的责任
B.标志着欧洲战场的转折已完成
C.说明苏英两国在反法西斯立场上取得一致
D.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题型(7) 史学研究类
1.下表是有关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叙述中,可以看出( )
人物(研究) 说法
西汉司马迁 商鞅其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 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文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历史叙述无法反映历史的真实
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C.历史研究要辨别史料的真伪
D.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2.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认为记载了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的《武成》(《尚书》中的一篇)只有二三成可信度,因为周武王是仁人,“何其血之流杵也”。这表明 ( )
A.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备受质疑
B.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假难辨
D.价值理念影响对历史的认知
3.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
记载 史书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 等《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有学生根据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4.《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在《明史》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
A.史官个人才学不同
B.史著编撰意图各异
C.史料运用方式有别
D.史著编撰体例多样
5.《史学原论》一书中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痕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对文字史料作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小的是( )
A.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B.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6.1922年,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出版了《尤利西斯》一书,写的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中普通的一天。他抛弃了传统的语法,将外来词汇、双关语、少量知识和记忆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乱的叙述中。这种叙述方式( )
A.表达了精神困惑 B.批判了社会罪恶
C.抒发了浪漫情怀 D.痛斥了种族歧视
参考答案
专项强化练
1.选择题七大热考题型
题型(1) 反映、体现类
1.D 解析 题干材料“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西周先王崇尚德政、慎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也体现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故选D项。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仁政是其重要的内容,A、C两项错误。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是孔子的主张,排除B项。
2.D 解析 “抒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体现了书法的高雅化特征,“书法……流向大众民间”体现了其世俗化的特征,故选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先有的文字的统一,后出现了书法艺术,排除B项;文字不断简化的主要原因是其频繁使用,排除C项。
3.D 解析 题干表格展示了中日双方的海军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军事实力弱于日本的现实,故选D项。题干材料仅反映了中日海军实力的对比,无法反映综合国力、经济基础和清朝政治制度的腐败,排除A、B、C三项。
4.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11年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但是大多数都在基础性学堂就读,专门学堂、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的就读人数较少,说明当时新式教育的社会影响有限,故选D项。
5.C 解析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购销形式的调整和丰富有利于激发社会经济的活力,故选C项。购销体制的改革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排除B项;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
6.C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导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C项正确。
7.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签订条约进行协同性的经济调控,这反映了国家调节的国际化,故选D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的协调与合作,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排除A项;1986年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并未导致世界经济重心转移,排除B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指的是相邻若干国家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排除C项。
题型(2) 表明、说明类
1.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封君食邑赐爵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等爵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适应国家战争需要,封君食邑赐爵制更侧重于稳定秩序,因此说明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故选B项。
2.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可知古代史家提出契丹族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这说明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故选C项。
3.D 解析 《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的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这表明清政府缺乏主权意识,当时的中国缺乏近代外交观念,故选D项。
4.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无法体现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提及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并不能由此推出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及的只是中国一些城市开始实行新式婚礼,但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婚俗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前后,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故D项正确。
5.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受到议事会和主席团的制约,议事会受到陪审法庭的制约,因此古代雅典具有权力制约思想,故选D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限制,但不能说明公民大会不再是最高的权力机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陪审法庭等权力的制约而非审判程序,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雅典政治权力的分配而非人民主权原则,排除C项。
6.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彼此孤立的状态被打破,物种交流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活,故选D项;物种交流能够丰富人们的饮食,但无法改善人类的饮食结构,排除A项;洲际间的物种交流与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而非使世界联系紧密,排除C项。
7.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联邦层面……有权对各州进行调查和研究。各州卫生委员会下的儿童福利部门每年需就运作和支出情况向联邦方面提交报告”,可知联邦政府权力有所扩大,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人口数量,不能体现美国人口危机日益显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只涉及权力分配,所以不能体现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生活状况,排除D项。
题型(3) 比较、变化类
1.B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西周“裂土封侯”,实行分封制,姓氏是贵族身份的象征。秦朝时,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出现“子孙皆为民庶……姓氏之失自此始”的现象,故B项正确。A、D两项所述与这一变化无关,C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2.B 解析 工匠由终身不得改业到缴纳货币代替服役说明政府放松了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人身控制的削弱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
3.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明朝设通政司负责向皇帝转呈百官奏章,并负责在奏章和外封上书写奏章摘要和条目要点以便皇帝御览”,可知明朝通政司权力较大,根据题干材料“清朝……通政司只负责核对公文程式和转呈”,可知清朝通政司权力被削弱,密折直递皇帝,这说明君主专制加强,故选B项。
4.C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教育向培养实用人才的转变,体现出中国的教育迈向近代化,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5.C 解析 由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转为同意与西方国家合作,这一变化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重视国家利益,目的在于拓展对外交流范围,故选C项。20世纪50年代,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中国并未摆脱社会制度对外交的影响,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际地位没有显著提高,排除D项。
6.C 解析 1789—1880年正值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移民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但是1924—1942年美国受到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影响,因此移民在美国的地位下降,这说明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故选C项;题干材料的主旨是移民地位的变化而非移民的走向,排除A项;B项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题干材料未涉及移民数量的变化,排除D项。
7.A 解析 根据题干表格,可知虽然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但总产量并未降低,也就是农产品过剩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故选A项;耕地面积减少,不能体现出农民违抗国家政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只涉及棉花生产情况,无法得知农产品结构问题,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棉花的生产效率是在提高而非降低,排除D项。
题型(4) 程度、限制类
1.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民贫则奸邪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可知强调民生问题关系国家安定,影响国家治理,故选D项。
2.C 解析 隋朝政治军事中心仍旧在北方,故A项错误;隋文帝时期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朝不存在南北政权对峙的情形,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上升,成为国家财税的重要来源地,故C项正确;关中地区经济的衰落并非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3.C 解析 清廷商部对投资现代工业者封爵的规定,体现的是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扶持,可见政府改变了传统抑商的经济政策,故选C项;政府鼓励投资反映的是传统思想的改变,排除A项;实业救国指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并非国家政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投资者的态度,无法体现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排除D项。
4.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银行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信心不足,反映了民族工商业发展艰难,B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现象并不能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官僚资本的地位,排除C、D两项。
5.B 解析 14—15世纪英国道路网的修建和民众消费层次的提高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排除A项;工业革命后社会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刺激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因素,不能直接推动海外殖民扩张,排除D项。
6.D 解析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统一,所以在音乐流派上多是浪漫主义,而北欧和东欧国家多处于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国家统一的阶段,所以音乐主题多是民族主义,故选D项;文化传统的差异、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是历史阶段的一部分,是片面的,排除A、B两项;19世纪世界范围内并未出现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差异不明显,排除C项。
7.A 解析 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1921年后苏俄(联)的粮食作物产量不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与市场手段发展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选A项;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图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成立集体农庄,排除C、D两项。
8.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从1800 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 年,或可被称作全球化2.0版本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故选B项;跨国公司是全球化2.0版本的主要推动力量,排除A项;经济危机不利于全球化发展,排除C项;全球市场的形成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并非是全球化的决定因素,排除D项。
题型(5) 因果、目的类
1.C 解析 商朝奉行“尊天贱民”的思想,西周统治者则主张“敬天保民”,神权色彩淡化,治国理念的变化导致青铜器用途、饰纹的变化,故选C项;这一变化强调治国理念的转变,与分封制度的影响无关,排除A项;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出现,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冲击,“工商食官”衰败,排除D项。
2.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赋役征收是封建国家的财政来源,题干材料“东晋初年,朝廷……免征发其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承担赋役”说明东晋到南朝时期,封建政府对侨民的政策由免征赋役到征赋役,其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选A项;“这一变化”指的是对侨民由免征赋役到征收赋役,征收赋役与吸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北方侨民以白纸登记”“原住民的‘黄籍’”,可知户籍管理一直较规范,排除C项;征赋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与促进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D项。
3.D 解析 北宋政府的这些措施目的在于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地方割据隐患,故选D项。题干材料中的措施是针对地方而言的,并未涉及政府的运作流程,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措施是针对地方而言的,未涉及皇帝的绝对权威,排除B项;完善地方监察制度的目的是消除地方割据隐患,排除C项。
4.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部分乡村改变了传统的轻商观念,结合题干时间“19世纪中后期”,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B项。题干材料与民主思想无关,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也属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排除D项。
5.B 解析 根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导方针,结合20世纪60年代前期三线建设时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发动攻势等国际背景,可知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旨在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故选B项。
6.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规定与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相符,《航海条例》的颁布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主地位,故B项正确。
7.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各国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推行私有化改革,这是英国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故B项正确。
题型(6) 推理、推断类
1.C 解析 史料1说明春秋时期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茂草丛生、公田不治的景象;史料2表明把地分开耕种,耕种就快得多,耕者就不吝惜力气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调动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故选C项。
2.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如闻坊市之内,置邸铺贩鬻”,可知当时坊内存在商业活动,故选A项;题干材料强调官员不得经商,没有体现政府垄断商业贸易,其目的也不是打压富商大贾和市民阶层,排除B、C、D三项。
3.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可知明初给事中有封驳权,有权审核纠正政令过失,故选B项。根据题干材料“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可知明初给事中有封驳权,并非监察制度,排除A、D两项;皇帝有权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给事中仅有封驳权,排除C项。
4.B 解析 大部分民用企业分布在东北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自然资源丰富,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大部分国防企业分布在中西部,是为了改变之前国防工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不合理局面,也是加强国防安全的需要,所以该布局突出资源分布和军事需要相结合,故选B项。
5.C 解析 英国《垄断法规》的颁布有利于保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人们技术创新的热情,故选C项;英国保护专利和当时英国技术水平是否先进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力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而《垄断法规》的出台仅仅是一个辅助因素,排除B项;对专利加强保护从客观上来说并不利于技术的传播,排除D项。
6.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李鸿章回应,非通商口岸的救生船均应由当地官员管辖,因为‘各国所管海面及海口、澳湾、长矶所抱之海并沿海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可知李鸿章引用国际法的原则拒绝“荷兰公使向清政府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沿海设立救生船只”的不合理要求,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并未与列强实现平等外交,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非通商口岸的救生船均应由当地官员管辖”,可知清政府此时除了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尚未完全开放沿海地区,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重视加强近代海防建设是在洋务运动时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排除D项。
7.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苏英两国签订协定,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说明其立场具有一致性,故选C项;题干材料与绥靖政策无关,排除A项;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排除B项;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题型(7) 史学研究类
1.D 解析 司马迁从个人性格和变法的特点角度研究商鞅死因,改革开放前某学者是从阶级属性的角度研究商鞅死因,近年来的最新研究从君主专制的角度研究商鞅死因。研究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即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
2.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孟子认为周武王以有道伐无道,且周武王是有德行的人,不会造成血流成河的事件,由此其认为《武成》这篇历史文献的可信度不高,这表明了人们的价值理念对历史的认知有一定的影响,D项正确。
3.D 解析 根据题干表格中的内容,可知《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对杨贵妃死于马嵬坡进行了描述,而且作为史料而言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使用时应考虑编撰者的立场对史料编撰的影响,故选D项;杨贵妃死于马嵬坡是史实,《马嵬行》的选材并不是来源于传说,排除A项;细节描写较多并不能说明《资治通鉴》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细节的描述也有可能是编撰者的杜撰,排除B项;编撰时间的早晚并不是判断史料真实与否的标准,不能根据成书时间晚而认为《资治通鉴》的可信度较低,排除C项。
4.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实录》作为明朝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明武宗是一位“勤于国事”的明君,而清朝时期编修的《明史》则称其为“骄奢淫逸”的昏君,两者差异在于史著编著时受史家所处时代、立场、出发点等方面的制约,即史著编撰意图各异,B项正确。
5.A 解析 题干材料中文字史料包括史实、史论、史识,且是逐次递进,由浅入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属于史实,是史料第一层次,因此对文字史料作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小,故A项正确。
6.A 解析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欧美国家的人们开始反思西方民主与科学的弊端,并由此出现了精神困惑。根据题干材料“1922年”“抛弃了传统的语法”“令人困惑”等信息,可知小说家意在表达自己的精神困惑,故选A项;题干材料只是表达困惑,看不出批判了社会罪恶,排除B项;浪漫主义的特点是想象瑰丽、手法夸张、热情奔放,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种族歧视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2.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
题型(1) 背景、原因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怜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天一阁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自明嘉靖年间建阁至1949年的近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 10余人。清朝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方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
——摘编自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
材料三 公共图书馆从 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发展成为国际的学术中心,许多伟人、学者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其思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导致上述现象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辽宁省地处东北南部,粮食资源丰富,为东北粮油出入的重要门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辽宁省境内的粮食仓储设施先后有常平仓、旗仓、义仓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每年仍需从外省调入粮食以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各级粮食部门非常重视粮油仓储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粮油保管能力,完善科学管理水平。1964年,国家粮食部在沈阳市第一粮库设粮食储藏研究室,并培养粮食科技人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辽宁省粮食局拨专款3 000万元用于增设粮库并加强对粮食仓储的管理。辽宁省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30多年间,随着粮食加工、粮食仓储、粮食运输和粮食科研的相应发展,全省粮油市场将更加繁荣兴盛。
——摘编自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办公室主编《辽宁省志·粮食志》
(1)根据材料,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宁省粮食仓储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宁省加强粮食储备管理的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在英国议会授意下,威廉三世颁发特许状。有关规定如下:
第1条 (东印度)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和政治实体……公司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均在其专享名称下实现与履行;公司在海外的活动,必须为整个王国带来荣耀和财富。
第3条 公司股东会由参与公司的所有股东组成,公司董事会则由1名董事长和23名董事共同组成,董事长和董事由选举产生。
第10条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有权在东印度任何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有权提名和任命各地的行政官员……根据董事会的决议,公司有权为保卫其贸易领域内的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组建军队,实施军事上的防卫,并宣布对这些地区拥有主权。
——摘编自[英]S.V.德西卡·恰尔
《印度宪政史资料》
材料二 在亚当·斯密等启蒙学者眼里,它是妨碍自由贸易的反面代表;而对于卡尔·马克思等学者来说,它又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但我们又不能忽略,它的确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者。
——摘编自严杰夫《东印度公司的阴影,
仍未从全球化进程中消散》
提取材料一中的有关信息,对材料二中东印度公司扮演的角色加以说明,并由此得出影响历史解释的主要因素。
题型(2) 内容、措施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韶(1030—1081),北宋名将。宋神宗曾派王韶对西北地区进行治理。熙宁三年(1070年),王韶向朝廷建议在秦州成纪至渭源的沿渭水一带地区招募弓箭手营田,用所收物产来辅佐军费,被朝廷采纳。到了熙宁五年(1072年)初,营田已取得了开闲田百顷的初步成效。熙宁三年,王韶建议在秦凤路边缘地区设置市易司,将蕃汉贸易的部分利益收归朝廷,“借官钱为本,稍笼商贾之利,即一岁之入亦不下一二十万贯”。这一提议在朝廷内外引起了争议,由于王安石的支持,宋神宗最终采纳了王韶的建议,在古渭寨设置了市易司。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王韶言:“通远军自置市易司以来,收本息钱五十七万余缗,乞下三司根磨,推奖官吏。”熙宁五年五月,王韶建议在通远军设置蕃学,以汉法教育蕃酋子弟;熙宁八年(1075年),“知河州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购地十顷,岁给钱千缗,增解进士为五人额。从之”。王韶对西北地区的开拓经营,对北宋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当今的边疆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编自王连旗《论王韶对西北
地区的开拓经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韶治理西北地区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韶治理西北地区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辽宁手表厂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57年 辽宁手表厂建立。 一段时期内,企业只要完成产值计划即可
1979— 1981年 手表产量完成466.3万只,为国家创造积累2.7亿元,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世纪 80年代 该厂既抓国内情报又抓国外情报,通过学习和借鉴大力发展新种类。丹东孔雀表享誉全国
20世纪 90年 代初 国外进口的廉价却美观的电子表迅速占领了手表市场,丹东手表生产还停留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上,卖不出去,职工接连下岗
2000 年起 搞起研发,引进技术,不断加大科研技改力度,取得授权专利26项
2012年 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成立
——摘编自商意《丹东手表工业公司为
什么能实现产销两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辽宁手表厂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辽宁手表厂20世纪90年代衰落的原因及带来的启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逐渐摆脱了贫困。2012年党中央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时,中国还剩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国各地开展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的帮扶。
——摘编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伟大实践——写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
全面胜利之际》
材料二 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订)
材料三 上级国家机关……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年修订)
(1)1949—2012年,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简述其中三项有效促进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至2020年底中国实现全部人口摆脱贫困的政治条件。
题型(3) 变化、趋势类
1.(2022·广东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
(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2015年中国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
——据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与《中国
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6》整理
(1)指出1980—2015年中国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
(2)任选一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进行原因分析。
3.(2023·河北唐山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
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 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万人) 城市化率(%)
1949年 54 167 5 765 10.64
1960年 66 207 13 075 19.75
1963年 69 172 11 648.56 16.84
续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万人) 城市化率(%)
1978年 96 259 17 249.61 17.92
1992年 117 171 32 374.35 27.63
2000年 126 743 45 906.31 36.22
2011年 134 735 69 078.63 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
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说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
题型(4) 异同、比较类
1.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世称贾生。其生平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均有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贾生年二十余……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当更秦之法,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贾生征见,拜为梁怀王太傅。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宜当改正朔,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文帝思贾生之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乃分齐为六国。
——摘编自[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1)概括两则史料记载内容的异同。
(2)简要分析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记载不同的原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45— )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
题型(5) 特点、特征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品 内容
甲 西周中期《遂公盨铭文》 “天命禹敷土……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
乙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小雅》《孔子家语》《孟子·滕文公》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禹掘地而注之海……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为民父母……兴六师以征不序。四极之民,莫敢不服。”“禹疏九河……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
丙 汉武帝时期《史记·夏本纪》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1)根据材料,概括大禹传说传播的特点。
(2)以“大禹传说”为探究主题,对三则史料进行辨析。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中期,当工业革命刚刚起步时,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从19世纪40年代起,铁路建筑业迅速发展,到1872年,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 426千米,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从1848年至1875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始终领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1870年,德国的煤产量达到3 400万吨,生铁产量139万吨,钢产量17万吨,分别比1850年增长了4.1倍、5.6倍和28倍。机器制造厂在1861年时已达300家,雇佣工人近10万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二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对英国经济产生了持久、深刻的影响。据统计,每建设1英里的铁路,铁轨、机车、车辆和道岔就需要金属制品5 000多普特。从19世纪70年代起,钢取代熟铁做路轨后引起炼钢业大发展。世界各国钢的产量从1870年的50万吨猛增到1900年的2 800万吨。更值得关注的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提供运输的意义。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特点及工业重心较早地转向重工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交通运输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65年,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从美洲到亚洲实现直航。自菲律宾甲米地港启航,利用东南季风,向北航行至北纬38°—40°,再利用西风向东航行,至北美洲阿卡普尔科港。通航初期,大帆船还从墨西哥港口驶向秘鲁的卡亚俄港口。1565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循环贸易体系:先通过中国船把丝绸、瓷器、工艺品运到马尼拉,西班牙商人把中国货转运到阿卡普尔科,然后,西班牙人再把美洲白银运到马尼拉,用这些白银采购中国的商品,如此循环。
——摘编自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
——太平洋丝绸之路》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以张骞通西域为开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同时期大规模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海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文明,通过和亲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建立友谊。
——摘编自刘庆柱《关于“海丝”与“陆丝”
对比研究——兼谈“丝路”与“大航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丝绸之路与太平洋丝绸之路的不同特点。
题型(6) 影响、意义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包括许多真知灼见,如“故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以及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本土化,与中原文化、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
——摘编自吴承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现实意义》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婆者,姓黄氏,本镇人也。初沦落崖州,元贞间附海舶归。闽广多种木棉,纺织为布,名曰吉贝,而道婆最善是业。先此,乌泥泾土壤硗瘠,民多困贫,(道婆)遂觅种于闽广间。然尚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擘去子,厥功甚艰。道婆乃教以制造捍、弹、纺、织之具,既以便民矣。至于错纱、配色、综线,各有其法。织以折枝、团凤、棋局、文字,粲然若写。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
——摘编自陈登原《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2006年,在上海“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80多位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7年,上海教育主管部门编制了《黄道婆——被更乌泾名天下》作为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材料。2010年,海南省三亚市主办了创建“中国衣食父母主题公园”专题研究会,宣告将要建造黄道婆纪念馆。
——据谭晓静《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
海南黄道婆文化解读》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黄道婆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黄道婆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棉花产业的传播活动的中心是印度。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从印度向东传入亚洲,特别是传入中国,使得亚洲在19世纪以前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元朝时,棉花在中国农村广为普及,事实上取代了苎麻成为中国人制衣的纤维原料。到明朝时,棉花大量生产,中国的农民可以用棉花抵税,劳动力的地理分工已经出现: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的农民用这些北方运来的原棉以及他们自己种植的原棉生产棉纺织品,其中一些纺织品还会被卖回北方。这类跨区域的贸易非常繁荣,棉布生意甚至达到当时中国商业额的四分之一。到17世纪,中国的男女老幼几乎都穿着棉布衣服。当中国人口在18世纪增加到4亿时,棉花产业仅次于印度排世界第二。
材料二 16世纪末,荷兰和英国开始挑战葡萄牙在亚洲贸易的垄断地位。他们特许设立一些合股公司,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把它们带回欧洲消费,或者运往非洲购买奴隶送往刚刚开始扎根的种植园中工作。在一系列英荷战争后,印度纺织品贸易主要落入英国人手中。随着印度棉纺织品在18世纪更为流行,替代这些进口产品的愿望成了推动英国棉花生产强有力的激励因素,最终引起了棉纺织产业革命性的变化。到1780年,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一个松散、多中心的旧棉花世界转变为一个整合、集中、等级森严的“棉花帝国”,全球数百万家庭的棉纺织工人失去了纺纱和织布的能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棉花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欧洲人缔造“棉花帝国”的手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棉花传播与交流的世界影响。
题型(7) 评价、评述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诗人及唐诗 内容
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白《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综合以上信息,对材料所涉及的唐朝历史进行探究。(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的中国,一位读书人的日记描述了当时的学堂生活:
某日晨起温课,早膳毕,上国文科,先生为讲史记游侠传,慨想古时朱家、郭解振人之困……中心怦怦然。次算术颇有所悟,次地理愤日人之并吞朝鲜,弱肉强食,野心勃勃,思有以惩之。时钟鸣已十二下矣。过午膳,小憩,阅各报纸,不觉悲从中来。旋上格致科,先生口讲指画,令学生近前审视,所以重实验也。次图画,偶绘一虎,舞爪张牙,栩栩欲活。次体操,强国强种,救时上策也。一日之课于焉告毕,晚膳后随意温习,有疑误处向同学质之,如冰之释,十句钟就寝。
——摘编自瞿骏《民初童蒙教育的变与不变
——以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为中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民初教育的“变”与“不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同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画上了帆船时代的句号,也开启了海军的汽船时代。1859年,法国包铁巨轮“光荣”号试航,英国也开始制造铁船,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军备竞赛由此拉开了序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之间对于海外殖民地的瓜分与争夺愈加激烈,英国皇家海军所追求的不只是微微领先于身后的竞争者。而是要让排名第二、第三国家的海军力量加起来,也无法企及英国海军的整体实力,这就是英国所谓的“两强标准”。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18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海军防务法案》,海军的建造规模扩大。
20世纪初,英国开始在铁甲舰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制造出一种火力更猛、体积更大、防御力更强的新型战舰——“无畏号”战列舰。1905年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下水服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海军总吨位为271.4万吨,排名世界第一。而排名第二的德国为130万吨,排名第三的美国为98.5万吨,英国海军的总吨位比德国和美国加起来都多。至于日本海军,总吨位不过70万吨,还不到英国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英]布莱恩·莱弗里《海上
帝国:海军如何“锻造”现代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英国海军的发展加以评述。
4.(2022·全国乙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
——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题型(8) 启示、认识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唐宁街岁月》
材料二 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政府)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支官吏队伍浸透了反民主的意识,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方面都依附他们。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不能不是老样子的。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
——摘编自[苏]列宁《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对玛格丽特·撒切尔和列宁观点的理解,并对西方文官制度提出你的认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历史的发展,可谓几度兴衰。德国走过的是一条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德国经历了中世纪的强盛、近代的骄傲、今日的重新崛起和辉煌,也遭受过分裂的羸弱、饱受战败后欺凌的痛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对德国历史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材料蕴含了国家发展过程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195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全国第二次劳动模范评选的结果,授予4 703人“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事迹
王崇伦 鞍钢轧辊厂工人。1953年,年仅26岁的他经过摸索,把插床垂直切削转变成刨床的水平切削,使加工卡动器的纪录连连突破,由45分钟缩短到19分钟,相当于最初效率的6至7倍,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赵梦桃 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是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红旗。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号召,看纺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孟泰 辽宁鞍钢炼铁厂工人。孟泰带领工友们奋战在一线,形成了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
杨宝金 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港务局第六装卸作业区第五组生产组长。1955年他将大连港“大关起落装两头”的先进操作经验,应用在矿石、煤炭散货装船作业上,提高工作效率27%—63%;安全生产900天无大小事故
田桂英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长铁路大连机务段副司机、司机长,是中国第一名火车女司机。1950年,她的包车组创下了安全行驶3万多千米、节煤51.76吨的纪录
——据张明师《1949—1978:共和国英模
人物群体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50年代时代主旋律的认识和理解。
题型(9) 开放、探究类
1.(2022·湖南卷,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
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观点
韩非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马基雅 维利 “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孟德 斯鸠 “假如有一个君主,不但毫不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加以蹂躏和摧残,于是人民服从国君的基础立即丧失”“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梁启超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原……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请以“君权”为主题,任选以上两则史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时代背景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看来,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世界近现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
时期 词汇
十五六世纪 “日心说”、新航路、资产阶级
十七八世纪 自由主义、革命、科学理性、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 工业家、社会主义、铁路、工程师
19世纪末 垄断、罢工、危机、进化论
20世纪上半叶 凯恩斯、法西斯、电视、战争
20世纪下半叶 冷战、“福利国家”、和平
——据[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三个词汇,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三个词汇和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列宁对全世界劳动者描绘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时,威尔逊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著名的“十四点计划”……陈独秀在1918年底所作的《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曾称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巴黎和会后,以前颇吹捧威尔逊的陈独秀也不得不认为他“好发理想的大议论”,其实又“不可实行”,决定“叫他作威大炮”。到1923年12月,北大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则得51票居第二。……吴宓慨叹道,几千年来孔夫子在中国人心中的神圣地位,“已让位于马克思和列宁”。
——摘编自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
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界认知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
题型(10) 素养、创新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前往苏联进行友好访问。195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回答塔斯社记者提问时,阐明了他在苏期间首先考虑的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题以及苏联对中国贷款和中苏贸易往来问题。然后,电召周恩来同志率领有关人员前往莫斯科,协助商议和解决以上各项重大问题。
1952年8月,周恩来同志率中国代表团第二次访问苏联,同苏联政府协商、研究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划和援建项目等问题。在这次访问中,斯大林明确表示愿意提供中国实现“一五”计划所需要的技术、设备、贷款等援助,并派专家到中国帮助建设。
——摘编自师哲《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
出访莫斯科》
材料二 1977年以来,中国高层出访活动迅速增加。一是组成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重点考察了这些国家的农工联合企业,市场经济和社会计划相结合的情况。二是多次访问考察欧美与日本等国,重点考察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企业管理、科技发展、国民生活等领域。
——摘编自曹普《改革开放前夕大规模
出国考察潮》
根据材料,对中国两个阶段外交活动的出发点作出合理解释。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指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1930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对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未来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全国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
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并就其“新中国”国家概念给出界定,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符号在复杂的革命环境里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确立。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
符号的话语建构与历史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时代与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构想表述变化的关系”的命题作出阐释。
3.(2023·湖北卷,19)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
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2022·全国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
《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2.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
题型(1) 背景、原因类
1.参考答案 (1)主要情况:分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以保存书籍、延续文化为目的;具有封闭性;藏书馆管理严格;官方藏书设专门官员,具有政治色彩;私人藏书具有宗族色彩等。材料一:吸取秦朝焚书坑儒的教训;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需要等。材料二:维护宗族地位的需要;重视文化传承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书籍成为重要资源等。
(2)原因: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提高;工业革命对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英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传统等。影响:有利于英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之一;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利于近代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知识条件等。
2.参考答案 (1)成就:仓储管理科学;仓储技术进步;仓储数量增多;容量不断扩大。原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改革开放的推动;仓储科技的进步;相关制度的完善;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辽宁省政府和人民的努力。
(2)意义: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促进辽宁省粮食经济的发展,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维护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参考答案 说明:材料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得到政府的特许,长期垄断着与东方的贸易,阻碍自由贸易发展;而亚当·斯密等启蒙学者主张自由贸易,故会把东印度公司视为自由贸易的“阻碍者”。
材料中东印度公司在海外活动中对财富的追求、对种植园的管理、宣布对殖民地区拥有主权等信息,反映出其带有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性质;而马克思主义者强调阶级斗争学说和民族解放思想,故会把东印度公司定位为殖民主义的代理人。
材料中东印度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等信息,反映股份制的现代企业经营方式,故东印度公司被视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者。
因素:时代不同;立场不同。
题型(2) 内容、措施类
1.参考答案 (1)主要措施:营田辟土(或军队屯田),开垦闲田;设置市易司;设置蕃学。
(2)影响: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保证了西北地区军需供给;促进蕃汉贸易的发展(繁荣边贸);增加朝廷的收入,减轻军费负担;为王安石变法积累了新的经验;推动了西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2.参考答案 (1)举措:顺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创新促发展。
(2)原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产品的冲击,市场竞争激烈;观念落后;产品未跟上时代潮流。启示:提升市场竞争意识;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适时改革,与时俱进。
3.参考答案 (1)措施: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拓展致富途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支持西部经济发展;减免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修建重大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生产;开放沿边城市拓展经济发展的渠道等。
(2)政治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完成全部脱贫任务的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全局的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经济,确保中央对民族地区提供全方位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广大干部群众奋战一线等。
题型(3) 变化、趋势类
1.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中的现代化提出于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国防领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提出的,在性质上属于防卫性现代化。材料二中的现代化提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使中国摆脱落后与贫困面貌,制定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三中的现代化提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2)新内涵:“四个现代化”的提法逐步被“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意义:有利于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有利于实行改革开放;有利于人民思想的解放。
2.参考答案 (1)务工迁移量:2010年前持续增长,2010年后相对减少(或先增后减)。产业(就业)结构比重:第一产业连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2)示例一
务工迁移量增长的原因: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解放了劳动力;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国企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家对务工人员政策的放宽;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等。
减少原因: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对务工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本地经济的开发增加了劳动力需求;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家庭、亲情等社会关系的影响等。
示例二
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国家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
3.参考答案 (1)表现:新兴工业城市崛起;交通网络的发展;城市缺乏合理规划;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存压力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趋势:总体上升,中间有波动。
原因: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认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科学规划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
题型(4) 异同、比较类
1.参考答案 (1)相同点:贾谊得到汉文帝喜爱;升迁迅速;被东阳侯等人陷害;曾为梁怀王太傅。不同点:其一,贾谊遭别人陷害后汉文帝对贾谊态度的转变。《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仅仅是叙述,没有任何感彩,而《汉书·贾谊传》一个“思”字表达了贾谊在汉文帝心中的地位。其二,汉文帝是否接受了贾谊的削藩建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汉文帝未接受削藩的建议,《汉书·贾谊传》中记载汉文帝有了削藩的行动。
(2)原因:作者不同,他们参考的史料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作者所处时代不同。
2.参考答案 (1)共同之处:注重多方搜集史料和比较鉴别;如实记述历史,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探究历史的来龙去脉,为后世提供借鉴;注重史书的文辞修饰,有很高的文学性。
(2)《历史》产生的背景:之前希腊把神话当成历史,缺乏真正的历史记载;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在希波战争中获胜;希腊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历史、地理、民族等人文因素的关注和重视增加。
《史记》产生的背景:政治上,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经济上,经过汉初的努力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思想上,汉武帝尊崇儒术,重视文化教化,重视修史的传统;民族关系上,凿通西域,北击匈奴;对外开通丝绸之路;司马迁个人的抱负、经历等。
(3)要素:体例、史料、史观、史识、史法。
题型(5) 特点、特征类
1.参考答案 (1)特点:流传时间长;传播载体多样(口耳相传、历史典籍等);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传播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大禹的形象不断丰富;承载着公而忘私、自强不息、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中华优秀文化特质。
(2)史料类型:甲是出土文献,能证明西周中期出现了关于大禹的记载;乙、丙是传世文献,被不断加工、润色。史料记载者的地位、立场:甲是西周中期的礼器铭文,体现的是西周统治者“敬天保民”和礼治的思想;乙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体现的是儒家为政以德、“仁政”的主张;丙是封建官员的著作,体现的是封建统治者的意志和个人的追求。史料记载内容:三则史料记载的关于大禹传说的内容,随着古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反映了中华民族认同感(或中华文化)不断形成的过程。史料形成的时代背景:甲是西周宗法制、分封制、青铜文明影响下的产物;乙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百家争鸣的产物;丙是汉武帝时全国统一,中央集权发展,儒学占统治地位的产物。
2.参考答案 (1)特点: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重工业发展迅速;各行业全面发展。原因: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推动;当时德国政治形势的影响。
(2)影响:提供了更为廉价、快捷、便利的运输方式;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重心的转移;连接了城市和乡村,打破了农村的封闭状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增加了社会效益。
3.参考答案 (1)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白银需求量大;中国手工业发达。影响:促进了西方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白银流入中国,加大了明朝白银货币的流通;有利于美洲的经济作物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加快了美洲社会经济的转型。
(2)不同特点:时间上,前者历史悠久,后者兴起于新航路开辟之后。航线上,前者横贯欧亚,后者连接亚洲和美洲。性质上,前者以政治交往为主,涉及经济、文化交流;后者以经济交往为主。交流方式上,前者主要以和平方式为主,后者以殖民掠夺为主。规模和形式上,前者规模大,以官方交往为主;后者规模小,以民间交往为主。
题型(6) 影响、意义类
1.参考答案 特点:博大精深;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主张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强调人格,突出人的价值;具有连续性、凝聚性与包容性。意义:有助于塑造公民人格;激发奋斗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学习吸收先进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
2.参考答案 (1)历史贡献:推广棉花种植;革新棉纺织工具;传授棉纺织技艺;增加百姓收入,造福一方。
(2)现实意义:通过召开研讨会、编写学生阅读材料、筹建纪念馆等活动,发掘黄道婆文化的价值,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召开国际研讨会,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3.参考答案 (1)作用:推动长途贩运贸易繁荣;棉纺织业迅猛发展;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促使中国棉花产业位居世界前列。
(2)手段:贩卖黑人奴隶,开展殖民贸易;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掠夺;发动战争,争夺殖民霸权;革新棉纺织业生产。
(3)世界影响:促进古代亚洲文明的繁荣;推动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改变世界格局,推动欧洲迅速崛起;美洲、非洲的发展进程被打断,亚洲受到冲击。
题型(7) 评价、评述类
1.参考答案 探究:材料反映了盛唐时期全面繁荣的社会状况。
唐朝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关系深度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达到新高度。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圈不断扩大。统治者调整政策,轻徭薄赋,推动小农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至唐朝开元年间出现盛世局面。唐诗是唐朝文化繁荣的表现,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唐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唐诗能够史诗互证,有利于探究唐朝历史的真相。
2.参考答案 民初教育的“变”与“不变”体现了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变:救亡图存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表明当时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德育、智育、体育相结合,课程设置适应了近代化的需要;西学东渐也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变革。不变:利用古代典籍,传承古代先贤的优秀精神品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为培养新式人才服务。这些“变”与“不变”顺应了近代社会的需要,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和社会进步。
3.参考答案 示例
评述: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为英国海军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其拥有强大的造船能力。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殖民地的争夺逐渐白热化,进一步刺激英国海军建设。
英国海军发展以技术为支撑,追求军舰的作战能力,引领世界军舰的发展潮流;英国制定了富有压制性的海军发展策略,极大地推动了海军建设。
英国海军的发展是当时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然结果,彰显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美、德为代表的新兴国家逐渐在经济上赶超英国,英国走向衰败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4.参考答案 (1)中国技术引进的特点: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开展国际合作时力求自力更生;大量引进苏联和东欧的设备、科技、人才和管理经验等;中苏关系恶化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优先发展重工业。
日本技术引进的特点:借助法规加强管理;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把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技术相结合;鼓励企业引进欧美先进技术,企业承担引进过程中的风险。
(2)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政策。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战后美国等国家的扶持;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影响。
(3)以自力更生为主发展科技;注重引进外来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发展的项目。
题型(8) 启示、认识类
1.参考答案 理解:玛格丽特·撒切尔高度肯定和赞扬文官制度,认为英国的文官制度具有纯粹的职业性,有利于确保政府的稳定交替,并能保持政府的最高效率。列宁批判和否定西方文官制度,认为西方的文官制度是反民主的,文官队伍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想僵化、保守陈旧,官僚习气严重,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认识:对西方文官制度应采取辩证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一方面西方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文官的考试、录用、职责、晋升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使文官具有较高的职业性和专业性,它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西方文官制度具有阶级性,文官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执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工具;这种制度也容易滋生官僚习气、机构膨胀、争权夺利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2.参考答案 启示: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说明:德国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大的统一,统一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历经坎坷,在曲折中缓慢发展。第一次是在1871年,由于德意志国家的分裂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威廉一世任用“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完成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第二次是在1990年,在两极格局的国际形势下,民主德国社会制度剧变,联邦德国实力强大;苏联放弃对民主德国的控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民主德国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完成统一。德国两次统一都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扩大了德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认识:国家统一符合德国人民的心愿;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参考答案 角度一:通过解读材料,说明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主旋律。如当时主要表彰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对技术或管理创新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等,说明当时的时代主旋律就是号召广大劳动者争做先进生产者,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角度二: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时代主旋律产生的背景。如从社会地位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从背景看,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中国,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展,需要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新的时代需要继续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
角度三: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表彰全国劳模的影响并得出历史认识。如凝聚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激发了劳动者建设中国的热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等。
题型(9) 开放、探究类
1.参考答案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总需求量基本持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略有下降。影响因素:秦汉时期政治统一,社会稳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隋唐至宋辽金元时期,粮食总产量超出粮食总需求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上升。影响因素:隋唐至宋辽金元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北民南迁,南方得到开发。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农业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日渐南移,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明清时期,粮食总产量略有增加,粮食总需求量大幅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影响因素: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传入,使得粮食总产量有所增加,但明清时期社会稳定,调整了赋税制度,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
(2)示例: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论述:隋唐时期社会稳定,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而且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粮食产量逐步增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藩镇割据,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唐朝也随之走向衰落。由此说明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韩非主张的“尊君权”与孟德斯鸠批判君主专制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论述: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盛行,要想在这种政治格局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努力提升实力,而强大的中央集权有助于实现对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国力的增强。贵族政治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在这样的格局下,韩非提出了“尊君权而抑贵族”的主张。
17—18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进行和近代科学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定解放。同时,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而教权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孟德斯鸠反对专制,倡导民主与自由。
因此,韩非主张的“尊君权”与孟德斯鸠批判君主专制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3.参考答案 示例
词汇:工业家、垄断、凯恩斯。
论题: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阐述: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家群体崛起,追逐利润成为他们的普遍追求,企业兼并成为常态。到19世纪末,垄断已成为经济领域的普遍现象。垄断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私人垄断的严重后果。面对这种情况,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这一理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综上,生产组织和经济理论的调整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4.参考答案 示例
五四运动前,中国知识界长期以英、美为学习榜样。面对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进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试图效仿欧美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中国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全盘肯定西方的文化,在知识界造成了较大影响;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中国知识界幻想在巴黎和会上挽回被侵占的利权,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反对既存的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倡导民族自决,受到中国知识界的欢迎。
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重新确立世界秩序的分赃会议,威尔逊维护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他所倡导的民族自决等主张根本无法实现;巴黎和会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对威尔逊寄予厚望的中国知识界大失所望,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五四运动爆发;中国知识界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由效仿英、美转向学习苏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列宁在中国知识界的地位开始高于威尔逊。
总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时代影响,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认识逐步深化,最终走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题型(10) 素养、创新类
1.参考答案 出发点:前者主要着眼于加强与苏联的同盟关系,寻求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及其他建设事业的帮助;后者主要是为了学习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经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
解释:冷战时期,中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具有实行计划经济的经验和较强的工业实力。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前夕,现代化建设任务迫切,外交环境有所改善;我国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需要发达国家的帮助。
2.参考答案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随着革命发展而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任务、革命前途认识的变化。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的构想,促进了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共和国的构想,顺应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的需要;面对日本大规模侵略和民族矛盾的空前激化,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构想,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明确界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性质,标志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顺应了革命的发展变化,动员广大群众,促进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3.参考答案 示例: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吸纳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
论述:汉代张骞通西域,佛教东传;明清时期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郑和下西洋,外国传教士带来近代西方科技等,都丰富了中华文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政治上,中国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经济上,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思想上,西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观念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等。
总之,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丰富发展了其内涵。
4.参考答案 略。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发展的维度。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发展“面向”指一定阶段内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可知,国家发展面向还有航海国家、殖民国家、工业国家等,结合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3.社会热点集训
集训(1) 百年伟绩,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选择题
1.从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到1922年7月中共二大的召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进步却是明显的,革命纲领逐渐由单纯理论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产生这样巨大飞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解
C.建立了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
D.已经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2.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3.(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1931年2月,毛泽东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这些规定有利于 ( )
A.增强革命统一战线力量
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积极性
C.推动全国农业生产发展
D.奠定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
4.(2023·湖南名校联盟3月联考)下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情况。这一变化( )
1933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促使国共两党走向合作
D.表明党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5.1957年底,毛泽东说:“现在国际上一般都公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否做得到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首先就做不到……从外交政策和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但是,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共产主义政党的对外关系的总路线,就不能只限于和平共处……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由此看出毛泽东( )
A.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加强对外政策的斗争性
B.想建立与其他国家正常的对外交往的原则
C.开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方针
D.制定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策略
6.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商业四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 )
A.是对三大改造的进一步深化
B.宣告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C.调整了相关领域的生产关系
D.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
7.在一定时期,标语口号通过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从而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20世纪40至50年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1949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2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7年)
20世纪60至70年代 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20世纪80年代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20世纪80年代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86年)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誓与大堤共存亡(1998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2003年)
——据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
动员模式的考察》整理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集训(2) 传承文明,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一、选择题
1.某学者认为,先秦儒学具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一是对个人独立人格的坚持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关注;二是对社会伦理秩序、政治民生问题的关切。由此可见,先秦儒学( )
A.注重社会核心价值观养成
B.是礼乐制的时代化发展
C.具有高度的人文自觉意识
D.立足于封建文化的整合
2.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在商朝时已有四个节气,周朝发展到了八个,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指导农业生产并影响至今。这反映出二十四节气( )
A.形成了完整的历法体系
B.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C.是领先世界的天文成就
D.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
3.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朝史事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趋向,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
B.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朝历史
C.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来作历史研究
D.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4.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癸卯学制”借鉴了当时日本的学制,将学科名称作了改换,如将“理科”改称“格致科”,“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经济学”改称“理财学”等等。这反映了晚清政府是在( )
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
B.坚守传统教育,抗拒制度变革
C.回应改革诉求,兼顾传统文化
D.顺应世界潮流,追求全盘西化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环环相连,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治国方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听取百家之言,采纳政治家的忠言制定出符合当时社会客观规律的治国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统治者适当调整治国的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
思想的嬗变》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集训(3)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端牢国民饭碗
一、选择题
1.(2023·黑龙江大庆二模)《汜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都对汉代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做了详细记载,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 )
作物 名称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禾 “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荚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 “是月(三月)也,杏华盛……可种稹禾。”
稻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 “是月(三月)也……时雨降,可种秔稻。”
黍 “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疆)土可种黍。” “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A.自耕小农稳定发展
B.农时安排体现劳动智慧
C.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D.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2.(2023·湖南邵阳二模)面对饥荒,宋代潭州知州李允则主张“先赈后奏”开官仓济民,转运使却坚持“先奏后赈”。李允则解释说:“如果奏报朝廷要花一个多月时间,恐怕来不及了。”转运使还是不准。李允则无奈,只好以家产作为抵押,转运使才勉强同意他开官仓平粜谷米救济灾民。这反映出( )
A.政府在赈灾中失去主体作用
B.宋代转运使的权力膨胀
C.儒家思想观念影响吏治行为
D.古代救灾赈灾机制僵化
3.(2023·辽宁鞍山一模)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官员、学者以及情报机构强调粮食的武器职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利用资本推高粮食的价格,导致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粮食供给不足,使这些国家沦为美国的农业殖民地。美国的行为( )
A.加速了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
B.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C.威胁到全球粮食平衡与安全
D.颠覆全球市场与国际分工格局
二、非选择题
5.(2023·河北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英国各地粮价普遍上涨,加之国内粮食供求不平衡,造成对国外粮食供应的依赖有所增长,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冲突加剧。为解决这一问题,都铎政府任命专门的委员探查各地粮仓,查办国内粮食贸易中囤积居奇、转售获利、垄断市场等问题。1534年和1536年,议会分别通过法案,禁止任何人拥有2 000只以上的羊或两个以上的农场。1555 年,议会通过“限制谷物食品及木材出海法案”。爱德华六世时期,政府正式设立粮食储备委员会。1578年,粮食储备管理权从市政机关转到商人公司组成的12个同业联合会手中,粮食储备开始走向商业化。这些措施对平衡国内各地粮食供求、稳定粮价、接济穷人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乃和、王明伟《16世纪
英国粮食政策研究》
材料二 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党和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当成首要任务来抓,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 000千克,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惠及上千万受灾群众。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在温室技术、花卉种植等领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
——摘编自赵磊《全球粮食安全与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都铎王朝应对粮食安全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集训(4) 科学防治,健康中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
一、选择题
1.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由此推断( )
A.宋朝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D.宋朝开始用中药治疗疫疾
2.1910—1911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3.历史上,东南地区是霍乱、鼠疫、天花、疟疾、血吸虫病等疫病的多发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
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
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C.国家治理效能显著
D.东南地区开发初见成效
4.1946年,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国民医疗保健法》对医院实行国有化,使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医疗保障;1945年到1951年,又建了15.7万所简易住宅和800多万所正式住宅。这些政策出台说明英国( )
A.积极应对“滞胀”问题
B.将部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C.政党之间斗争日益激烈
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疫灾多发期。面对肆虐的疫情,清朝前期政府将应对疫灾视为荒政的一部分,设立施医局。施医送药,但仅是临时临事的偶然之举。与官方相比,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对瘟疫的救疗要积极主动得多,他们与官府合作兴办专门治疗疾疫的医药局,在夏秋时施医送药。由于科学落后,地方社会也常常举行“迎神赛会”“年终度岁”等集体的祈神活动。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
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
瘟疫的反应》等
材料二 清末卫生防疫大事记
年份 机构、章程 意义
同治十二年(1873年) 海港检疫 中国海港检疫之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天津卫生局 中国地方实行卫生行政的序幕
光绪三十年(1904年) 北洋卫生局 中国第一个区域性防疫机构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巡警部—警保司—卫生科 全国制度性卫生行政起步
宣统三年 (1911年) 《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 中国第一部全国性防疫法规
宣统三年 (1911年)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
——摘编自李孜沫、陈丹阳《清代卫生
防疫机制的引建》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面对各种严重流行的疫病,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发动群众,配合生产,深入宣传,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1953年12月召开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地方政府对于组织群众,说服教育以及各项防疫具体工作,均予以积极推动。在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地消灭或控制了各种疫病的流行和蔓延,为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防疫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大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卫生防疫
事业探论》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朝前期与清末疫病防治的差异,并分析清末疫病防治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取得巨大成绩的原因,并简析其意义。
集训(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
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2.史料记载,清朝的历代皇帝都要在木兰围场举办立秋之后的围猎活动。但是,皇帝都要逐年轮换狩猎区域。“狩猎区域”的轮换说明,清朝统治者( )
A.已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
B.开始形成仁德之心
C.注重培养勇敢尚武精神
D.具有生态保护意识
3.发表于1854年的《艰难时世》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在小说里,作家对于伦敦的雾这样写道:“这个小镇到处都是机械与高耸的烟囱,它们永不停息地冒着黑烟,不断袅绕的烟雾……永远没有散去之日。”狄更斯的抱怨( )
A.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
B.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罪恶
C.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D.是由于化学工业污染环境
4.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苏联1 763个城市中,具有废水生物净化设施的仅有30个左右,不足苏联城市的2%。许多城市由于缺乏集中的城市净化设施,大量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净化直接排入水库,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对居民健康以及周围的大自然造成危害。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
A.环境保护技术落后
B.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C.政治体制问题凸显
D.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作为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也是最早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负面效应之害的国家。17、18世纪以来,英国的一些工业城市就已经出现严重的煤烟污染,城市环境异常恶劣。……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
——摘编自王肃之等《英、美、日等国依法
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
(2)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
集训(6) 百年变局——大国崛起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商业革命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随着财富的转移,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早期欧洲最强大的民族国家,之后荷兰取而代之,英国成为最终获利者。材料旨在说明商业革命( )
A.推动了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
B.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崛起
C.导致了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D.影响了西欧贸易中心的转移
2.(2022·湖南卷,15)让·莫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3.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他方面的让步。这表明( )
A.西欧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B.欧洲的经济联系政治色彩浓厚
C.缓解危机成为西方的迫切需求
D.苏联改革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
4.1974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常设局会议通过了一项文件。指出:“反对侵略、外国占领、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争取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斗争,使不结盟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进一步被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维护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C.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
D.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5.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反映了( )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关系
——摘编自冯继承《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围绕“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集训(7) 强国之路,富民之策——改革开放
一、选择题
1.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知( )
A.新政没有实际成效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2.1987年8月,国家经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会议提出,全国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在1987年内要普遍实行厂长负责制。截至1987年底,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比达63.9%。这反映了( )
A.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B.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
C.企业所有权发生变化
D.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3.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 )
A.都反对新经济政策的普遍推行
B.是苏联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
C.主张战时共产主义的重新回归
D.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4.20世纪末,有德国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以劳动岗位的减少为前提,那种以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模式为基础,提倡充分就业,扩展社会公正,谋求资本与劳动之间一种平衡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范式,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据此可知( )
A.知识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B.停止社会保障成为历史必然
C.全球化导致国家干预能力的弱化
D.失业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参照乡村经验,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模式。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通过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以上材料摘编自朱汉国
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意义。
集训(8) 合作共赢——“一带一路”
一、选择题
1.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朝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朝( )
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
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
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
2.2017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A.被世界各国民众普遍接受
B.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指导思想
C.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世界的乱局
D.进入全球民众的视听
3.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一半;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共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据此可知( )
A.经济合作推动美国走出了经济困难
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得益于美国支持
C.苏美之间的经济往来符合两国利益
D.经济危机使美苏放弃意识形态对立
二、非选择题
4.(2021·湖南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事物。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处于不断扩张之中。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下表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2
1910年 85 162.4
1913年 100 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
程度、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
——摘编自[英]斯蒂芬·布劳德伯利
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1870到1914年间达到小高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集训(9)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宋朝学者陈亮、叶适两人针对道学家“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的弊端,提出“一艺一能”的“事功”教育。叶适则主张“道则兼艺”。此类思想主张( )
A.冲击了程朱理学的主导地位
B.推动社会重视科技教育
C.强调技能教育优于思想教育
D.是宋朝政府重视科技的产物
2.瓦特在他的蒸汽实验笔记中说,中国人发明的茶壶是人类设计出的最好的加热器。在实验当中,他亲手画实验用的茶壶的草图,使用茶壶做蒸汽实验,有时用麦片粥把茶壶的盖子黏住,用它来观察潜热现象。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实践活动孕育技术创新
B.中英交流推动机器发明
C.生活习惯影响发明创造
D.科学实验源于日常生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渐出现了“阳光地带”和“铁锈地带”的区分。如下表所示。
项目 地理空间 经济特征
阳光 地带 北纬37度以南地区,西起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东到大西洋沿岸的北卡罗来纳州,北至密西西比河中游,南至墨西哥湾沿岸 新兴工业,如电子、石油、飞机制造、核工业、宇航等工业快速发展;以硅谷和斯坦福大学为代表
铁锈 地带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附近,包括匹兹堡、扬斯顿、密尔沃基、代顿、芝加哥、辛辛那提等工业城市 生产结构单一,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产业日趋衰落
这种格局表明( )
A.反全球化思潮日益强烈
B.经济发展受到地理条件限制
C.经济霸主地位日益衰落
D.经济转型深受科技发展的影响
4.现在很多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令观众叹为观止。这反映出( )
A.现代科技进步赋予文化产业新模式
B.现代科技进步影响了经济增长方式
C.现代科技进步改变了电影行业规则
D.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中国娱乐业升级
二、非选择题
5.(2022·广东卷,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建寅(1845—1901),科学家徐寿之子,从小研习“格致之学”,怀抱科学救国理想。早年致力于翻译西方科学书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874年,研制成功硝酸,产品广泛应用于火药制造。1875年,被任命为山东机器局总办,营建兵工厂,“躬自创造,未尝延用西人”。1879年,受命负责到欧洲考察造舰、兵工,“留心访询”,订购舰只。在德国订造的两艘铁甲船后来成为北洋舰队的主力“镇远”舰和“定远”舰。在欧洲期间,还悉心考察近代工业技术和管理制度,所撰《欧游杂录》详细记录了多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并绘制了许多草图。这部书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份珍贵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外国停止供应火药,他创办火药厂,亲自试制无烟火药,“日手杵臼,亲自研炼”,很快获得成功。后试验室不幸发生爆炸,他献出了宝贵生命。
——摘编自钟叔河《走向世界: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
(1)概括徐建寅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2)简述詹天佑、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科学家的共同精神品质。
6.(2021·广东卷,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史》等
(1)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
(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3.社会热点集训
集训(1) 百年伟绩,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1.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逐渐由单纯理论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主要原因是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A项正确。
2.D 解析 把三民主义丢开说明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革命道路,不是说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故A项错误;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在反帝反封建方面相一致,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国共合作破裂,不存在革命领导权之争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表明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革命道路,故D项正确。
3.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工农民主政府的公告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对土地和产品具有自主权,这可以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7月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瓦解,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是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推行而非全国范围内,排除C项;1931年2月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持久抗战”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
4.B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33—1938年,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成分中增加了地主阶级和中小商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积极吸收社会各界抗战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这一做法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时期的工作重点是打土豪分田地,地主阶级是敌对势力,这与1938年图表吸纳地主阶级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这一现象不符,排除A项;1937年9月国共两党合作已经正式确立,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在1933—1938年始终在农村,排除D项。
5.A 解析 题干材料“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共产主义政党的对外关系的总路线,就不能只限于和平共处……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强调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加强对外政策的斗争性,故A项正确。
6.C 解析 “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的做法是对人民公社生产组织形式的调整,故选C项;三大改造在1956年已经完成,排除A项;题干中的这些做法只是部分地调整相关领域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完全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排除D项。
7.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标语口号的变化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与时俱进。
论述:1953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一化三改”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邓小平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20世纪80年代初“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让农民迅速接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并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并通过简明扼要的标语口号,让政策方针深入人心,凝聚力量,从而引领时代的发展。
其他论题:如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语口号在现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标语口号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标语口号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标语口号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等。
集训(2) 传承文明,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1.C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先秦儒学具有两个基本的维度,这体现了先秦儒学具有高度的人文自觉意识,C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不能得出先秦儒学注重社会核心价值观养成,排除A项;礼乐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崩溃,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D项,排除。
2.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指导农业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故选D项;仅从二十四节气的演变中看不出整个历法体系的完整,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的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并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发展,没有与世界比较,得不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
3.D 解析 唐诗体裁宽广,虽然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但基本都能反映社会现实,但它并不能作为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故选D项。
4.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将学科名称作了改换,如将‘理科’改称‘格致科’,‘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经济学’改称‘理财学’等等”,可知晚清时期的“癸卯学制”改革基本采用日本学制,并用格致、金石、理财等传统概念命名新学科,反映了晚清政府在回应社会改革诉求的同时,兼顾传统文化,故选C项。
5.参考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取百家精髓,成治国方略。
阐述: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内容宏大,纵观历朝历代的治国思想,儒家注重品德修身,强调以德治国,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汉武帝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法家注重用严刑峻法来作为治国的制度保证,在古代社会统治混乱和非常时期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的作用;道家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主张“无为而治”“清静无为”,对于统治初期各个王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儒、道、法三家思想在不同时期都被统治者作为治国理政的思想,对于治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都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示例二
论题: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体现了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特点。
阐述: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源远流长,儒、道、法三家都曾被统治者作为治国理政的思想,对于治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克服了一种治国策略的缺陷。以汉朝为例,在西汉初期,统治者采用了黄老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同时也稳定了统治秩序,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在统治趋向稳定时期,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的新儒学治理国家,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总之,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博大精深,用不同的方法治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是统治者们治国安邦的明智选择。
集训(3)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端牢国民饭碗
1.B
2.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宋代知州李允则以家产作为抵押才勉强被同意开官仓赈济灾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允则的执政行为受到儒家“仁政”思想观念的影响,故选C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发放的谷米仍然是官仓的,说明政府在赈灾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排除A项;转运使坚持“先奏后赈”说明他强调根据流程履行职责,这不是权力膨胀的表现,排除B项;李允则最终还是开官仓及时救济灾民了,说明在流程面前,地方官进行了变通,不属于赈灾机制“僵化”,排除D项。
3.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可知中国通过农业科研,提高了粮食产量,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包产到户开始于1978年以后,排除C项;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
4.C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美国利用资本推高粮食价格,导致非洲和拉丁美洲粮食供给不足,这威胁到了全球粮食平衡与安全,故C项正确。
5.参考答案 (1)背景:新航路开辟,食物物种的交流传播,英国人口增加;英国海外贸易发展;欧洲商业格局的改变;英国各地粮价普遍上涨,国内粮食供求不平衡;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冲突加剧。
主要措施:制止圈地运动,保证粮食生产;严格市场管理,控制粮食流通;限制粮食出口,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实行粮食储备制度,平抑粮食价格。
(2)主要内容:坚持总体国家粮食安全观;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意义:中国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中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贡献;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表明中国用自己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集训(4) 科学防治,健康中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
1.C
2.C 解析 1910—1911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大公报》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有利于增强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对官方的影响,A项说法错误;“开启了”说法欠妥,B项错误;报刊宣传无法控制疫情的暴发,D项错误。
3.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本控制了疫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东南地区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卫生防疫制度,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说明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D项,排除。
4.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由于战争影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艰难,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以促进战后经济发展,如对医院进行国有化改革,又进行住宅建设,满足国民对住房的需求,这些政策的出台实质上是将部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故选B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政党之间斗争日益激烈”,排除C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5.参考答案 (1)差异:前期主要是社会力量主动,官民合作,清末是政府主导;前期防疫措施呈零散性(不系统)、偶然性特征,清末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卫生防疫制度(创建专业的卫生机构、颁布防疫法律规章);前期防御措施迷信色彩浓厚,清末注重预防,专业性和科学性增强;前期以地方区域自我防治为主,清末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原因:中外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变革的推动;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近代科学知识的普及;政府社会治理意识和能力增强。
(2)原因: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有力的贯彻执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实行现代防疫措施,发挥了体制优势。意义: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遏制了疫病的流行,减少了人口死亡);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增强了人民的防疫意识;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夯实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为以后疫病防控提供了借鉴。
集训(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
1.D 解析 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有利于北方生态环境的相对恢复,故D项正确。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不会导致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排除A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故排除B项。当时少数民族没有完成封建化进程,故C项错误。
2.D 解析 题干材料的主旨是清朝皇帝在木兰围场进行围猎活动时逐年轮换狩猎区域,目的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故选D项;中央政府组织能力强大与题干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A项;“开始形成仁德之心”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培养勇敢尚武精神”是木兰围猎的目的之一,但与轮换狩猎区域无关,故排除C项。
3.A
4.B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苏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居民健康及大自然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故选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苏联不重视环境保护,而不是环境保护技术落后,排除A项;题干材料未涉及政治体制问题,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D项,排除。
5.参考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新能源的使用,煤的使用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
(2)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
集训(6) 百年变局——大国崛起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1.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业革命的开展,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先后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体现了商业革命导致了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故选C项;“推动了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西欧民族国家的崛起”,排除B项;“贸易中心的转移”属于商业革命的内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D项。
2.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可知让·莫内认为欧洲统一不会建立新的主权实体,最终是通过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实现欧洲的联合,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问题,而非意识形态问题,排除C项;欧洲的联合是为了实现欧洲的振兴,并不是保卫世界和平,排除D项。
3.B
4.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反对侵略、外国占领、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争取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斗争”,可知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D项;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政治格局,“改变”的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维护”的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排除C项。
5.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苏、美、英、法四国参与协定德国统一和主权问题,可知当时两极格局和大国主导世界的影响仍然存在,故A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是在1990年10月,故C项错误;全球化趋势加快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6.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改变了国际体系。
阐述:国际力量对比是国际体系的基础,其变化是改变国际秩序的最活跃的因素。国际体系往往是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决定和予以重大影响的,新兴大国则需要通过建立新的国际机制或改革已有的国际机制,来加强和巩固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德国、意大利完成统一,经济实力大增,俄国通过改革增强了自身实力,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战争夺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市场,老牌殖民国家企图借助战争打败自己的竞争者,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衰弱,美国崛起,多个帝国被推翻,按照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不可避免,在激烈的斗争与妥协中,最终构建了一个均势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随着德日的崛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激化,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总之,国际体系的变更主要源于国家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国际体系建立与改变的过程,就是大国追求权力和利益的过程。
集训(7) 强国之路,富民之策——改革开放
1.B 解析 清末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要求,故A、D两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可知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假改革真独裁”是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评价,故C项错误。
2.A 解析 实行厂长负责制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说明国家实行政企分离,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A项正确;此时还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B项;实行厂长负责制改变的是企业经营权,并非所有权,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3.D 解析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等人的观点没有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认为承认市场经济就是承认资本主义,其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故选D项;题干材料中托洛茨基的观点并不反对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排除A项;苏联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理论,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三人的观点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并没有主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新回归,排除C项。
4.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新经济时代需要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选C项;题干材料未涉及知识经济在当今经济中的地位,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当今的新经济不是失业带来的,而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排除D项。
5.参考答案 (1)背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基层治理中总结经验教训;国民党政权崩溃,保甲制度弊端丛生;城市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效率低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变化:居委会职能扩大;社区式管理逐渐成为主流;新型社会组织出现并参与社区管理;基层管理民主化程度提高,协商式民主逐渐发展。
意义:提高了基层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创新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适应了城市化发展需要,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扩大了基层民主,保障了民主权利。
集训(8) 合作共赢——“一带一路”
1.B
2.D 解析 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影响力最强的全球治理组织,其决议内容被世界各国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被“普遍接受”或者成为“指导思想”,解决世界的乱局还有漫长的路程,故D项正确。
3.C 解析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美国向苏联出口机器设备、对苏联进行技术援助等,有利于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合作推动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排除A项;B项只能体现对苏联的影响,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参考答案 (1)原因: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联系的日益密切;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张性的本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遍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2)历程: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原因:两次世界大战阻碍了经济交流;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货币贬值、汇率混乱,很多国家提高关税、增加贸易壁垒。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经济全球化总体呈上升趋势。
原因:战后和平的国际环境;美苏冷战一定程度上限制金融一体化和移民,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战后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各国注重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集训(9)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科学技术的发展
1.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提出‘一艺一能’的‘事功’教育”“叶适则主张‘道则兼艺’”,可知两人重视科技教育,故选B项;宋朝时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叶适则主张‘道则兼艺’”,可知叶适主张科技教育与思想教育并重,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提出‘一艺一能’的‘事功’教育”“叶适则主张‘道则兼艺’”,可知两人重视科技教育属于个人观点,与政府政策无关,排除D项。
2.A
3.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阳光地带”以电子、石油、飞机制造等新兴工业为主,而“铁锈地带”则以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为主,这种格局表明美国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经济转型,故选D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反全球化思潮”,排除A项;经济发展受到地理条件限制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C项。
4.A 解析 电影属于文化产业,“使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说明现代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产生影响,故A项正确。
5.参考答案 (1)翻译西书,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有利于社会启蒙,推动科技教育近代化;研制硝酸,研究和制造无烟火药,推动科技研究近代化;营建兵工厂,创办火药厂,推动军事近代化;考察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和管理制度,记录先进制造工艺和设备,推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近代化。
(2)爱国主义;勇于实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
6.参考答案 (1)原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统购统销制度存在弊端,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内容:不再实行农产品统购派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大宗农副产品在由国家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允许自由购销。
(2)评价: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