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单选题
1.关于东欧剧变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主要是照搬苏联模式和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引发东欧国家各党分裂蜕变;后来有研究者指出,主要是各国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并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此外,西方国家以贷款、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手段进行诱惑施压也是重要原因。据此可知,关于东欧剧变原因的认识( )
A.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创 B.不重视东欧国家内部矛盾的变化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更为全面 D.侧重于从国际局势分析剧变缘由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脱贫攻坚体现了( )
A.共同富裕目标彻底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
C.党执政为民的初心理念 D.中国方案助力世界减贫
3.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的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
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
C.在坚持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4.1948年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后,与苏联和东欧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结合所学,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南斯拉夫发展实践特征的是( )
A.下放权力,调动地方积极性 B.坚持集体领导,重点进行农业改革
C.利用奖金,促进企业改善管理 D.调整错误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阅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曾取得一定成效
B.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
C.苏联的经济改革使得GDP增长率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D.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得苏联的经济出现负增长率
6.有学者认为:随着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政权的崩溃,事态的新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又开始溢出,蔓延至苏联,动摇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并削弱了党和国家的控制力。该学者旨在表明( )
A.东欧剧变加速了苏联解体 B.东欧国家希望彻底摆脱苏联模式
C.戈尔巴乔夫改革宣告失败 D.东欧国家改革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7.帕尔默指出:“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1991年,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的“革命”指的是( )
A.苏联解体 B.北约东扩 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
8.下表为1986-1987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国民生产总值 1986年 1987年
工业生产指数 4.1% 2.3%
农业生产指数 4.9% 3.8%
国民生产总值 5.3% 0.2%
A.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非常有限 B.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军事工业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能成功 D.戈尔巴乔夫改革突破了旧体制
9.1976-1980年,苏联机器及设备的出口额达88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了4.5倍以上;进口额约为65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了约5倍。1981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全部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全部进口的30%左右。这反映出( )
A.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苏联机器及设备生产依赖西方
C.勃列日涅夫重视发展工业 D.苏联的对外贸易长期存在逆差
10.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0多个中央部和100多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若干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
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
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11.据统计,1956-1960年,苏联平均每年产粮食12150万吨;到20世纪70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1971-1975年谷物产量较1966-1970年减少500多万吨。这说明改革( )
A.没有根本改变农业落后状况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缓和了农轻重各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D.改变了苏联原有经济结构
12.1980年,美国电台“美国之音”连续播出有关波兰罢工进展、述评、访问等系列节目;1981年,电台的波兰语节目从每日2.5小时猛增至7小时;1982年夏,电台每天在早间节目中播放蛊惑人心的歌集《愚蠢的行为》。美国此举旨在( )
A.扩大与波兰的文化交流 B.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
C.高度关注波兰政治局势 D.遏制苏联对欧洲的影响
13.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
A.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B.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东欧剧变
14.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我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这一时期( )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15.1952年,南斯拉夫实行双重价格制度,企业30%的产品价格按供求关系自由形成,70%的产品价格在国家监督下形成。1968年,匈牙利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点是( )
A.探索独立发展的道路 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16.下图反映了苏联第五、六、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苏联( )
A.综合国力大幅下降 B.原有经济体制未能根本突破
C.产业结构开始失衡 D.国民经济发展陷入短期停滞
17.有学者指出,1957年赫鲁晓夫“这样全面的工业改革,不言而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报刊上对改革计划的种种分析,不能代替实际的尝试”。该学者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 )
A.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 B.未能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
C.局限于传统体制难以成功 D.未经充分的准备急于求成
18.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苏联的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苏联经济发展陷于困境,国力衰落。有人这样描述当时情景:“商品短缺,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以致人们寻找短缺商品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多。”出现这一变化的现实原因是( )
A.经济“滞胀”波及社会主义苏联 B.商品贸易及货币流通已被取消
C.国防力量增长加重国民经济负担 D.垦荒与种植玉米违背苏联国情
二、材料题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他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顺利完成了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1966—1975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全国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也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128亿卢布。经济的发展使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
材料三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异同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的改革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二
(1)上图中ABCD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以后的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农业的长期落后不仅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圆和政局的稳定,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建立国营农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保证国家和居民对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赫鲁晓夫在缩小农业部的职能范围,将组织生产活动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的同时,还改革农产品采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宽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加强对集体农庄和庄员以及职工的经济刺激和物质鼓励。赫鲁晓夫的不少改革措施,推动了苏联农业的发展,并在以后的经济改革中一直被其后继者保留和沿用。
——摘编自金泉源《赫鲁晓夫的农业体制改革》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末,南斯拉夫政府多采取行政命令管理农民,但这些命令大多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致使农业合作化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1953年,南共中央颁布决议,规定农民“可以完全自愿地加入和退出合作社”,“在合作社形式上予以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自由”,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农村中的合作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在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
个体农民之间进行的。既有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之间的低水平合作,如经济组织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农药、技术指导等,而农民按合同向经济组织出售农畜产品;也有高水平的合作,表现为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进行的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某项经济活动方面的合作。这种具有自己特色的体制,尽管对某些消极因素未能及时纠正,但确实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摘编自李仁峰《南斯拉夫农业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苏联相比,南斯拉夫农业改革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东欧剧变。选择C:材料表明关于东欧剧变的原因由强调苏联因素,到重视东欧国家自身因素和西方因素。这说明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人们对东欧剧变原因的认识更为全面。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东欧剧变的影响。排除B:材料“后来有研究者指出,主要是各国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并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表明研究者重视东欧国家内部矛盾的变化。排除D:材料认为东欧剧变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选择C:根据材料“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初心理念。排除A:脱贫攻坚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排除B:脱贫攻坚主要体现的是党执政为民的初心理念,不是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排除D:脱贫攻坚是党执政为民推动国内脱贫,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方案助力世界减贫。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选择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坚持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内容。排除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是苏联模式的内容。排除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是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排除D: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选择A:结合所学可知,南斯拉夫经过多年改革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排除B:“重点进行农业改革”是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特点。排除C:“利用奖金,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是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要特点。排除D:“调整错误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东欧剧变对苏联解体的影响。选择A:据材料“随着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政权的崩溃……动摇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并削弱了党和国家的控制力”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剧变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和苏共的威信,加剧了苏联国内危机,加速了苏联解体。排除B、D:材料主旨是东欧剧变对苏联的影响,而非东欧剧变的背景和原因。排除C:材料本意是东欧剧变动摇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未提及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选择A:题干示意图显示,1958年苏联的GDP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说明当时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有一定成效的,而1968、1973年同样出现了上述情况,说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也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排除B: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苏联模式,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排除C:示意图中只有1958、1968和197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他时间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不能说苏联经济改革使得其GDP增长率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排除D:1963年苏联GDP的增长率也是负的,所以不能说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得苏联经济出现负增长率。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选择A:据材料“不流血的革命”“在1991年”“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等信息可知,这是对1991年苏联解体的评价。排除B:北约东扩是苏联解体后,北约力图将中东欧国家纳入该组织的一个战略扩张计划,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东欧剧变在1991年之前已经发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1990年两德统一。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选择C,排除A、B:根据表格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处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工农业生产增长率下降,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反映了戈尔巴乔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失败。排除D:表格信息未体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突破了旧体制。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选择C:据材料“1976-1980年”可知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全部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全部进口的30%左右”,这说明当时苏联政府比较重视工业的发展。排除A:A项表述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依旧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框架,后期指导思想趋于保守,经济发展缓慢,因此不能仅凭材料就断定整个改革效果较为明显。排除B:B项表述错误,不能依据材料中苏联机器及设备进口额度和比例就得出苏联机器及设备生产依赖西方。排除D:材料只体现了苏联机器及设备的进出口情况,没有提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无法得出D项结论。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选择D: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在工业领域下放权力,有助于激发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排除A、B、C:苏联并没有走上市场经济道路,此举也没有大大削弱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农业发展状况。选择A: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1971-1975年谷物产量较1966-1970年减少500多万吨”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状况。排除B:材料反映苏联粮食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前中期呈现下降趋势,无法说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了。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农轻重各产业比例问题。排除D:改革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改变苏联原有经济结构。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和平演变”。选择B: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内部动荡,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因此美国通过电台干涉波兰内政,是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排除A:材料反映美国对波兰的干涉,而不是扩大与波兰的文化交流。排除C:“高度关注波兰政治局势”是表面现象,而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材料主旨是美国对波兰的“和平演变”,而不是要遏制苏联对欧洲的影响。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时期德国的统一。选择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国家因自身积重难返的政治和经济困难,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相继发生剧变,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德国以统一的形式完成了剧变。排除A:两极格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建立柏林墙的推动因素,而非开放柏林墙的推动因素。排除B: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仍然是一种趋势。排除C: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柏林墙的开放没有直接关联。
14.答案:A
解析:设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这一时期”中的“这”指的是材料中的“我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38年”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的内容,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因此只有A项与这一时期特点相符,故A项正确。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排除;城乡差别缩小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D项排除。
15.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显示,南斯拉夫与匈牙利改革均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在探索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故A正确;东欧改革并未真正突破苏联模式束缚,故排除B;改革并没有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故排除C;题干显示两国均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排除D。故选:A。
16.答案:B
解析: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苏联的五六七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总体下降,尤其是工业,这意味着当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而当时的经济改革也没有突破这一体制,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苏联综合国力的变化,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建立之初,产业结构就已经失衡,排除C项;这一时期经济依然是正增长,国民经济并未停滞,排除D项。故选:B。
1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不能代替实际的尝试”并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此项改革未经充分准备,仓促实行,D项正确;材料“报刊上对改革计划的种种分析”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有计划的,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8.答案:C
解析:
首先,进行时空定位 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空间信息:苏联
其次,联系重大历史事件 当时苏联在进行勃列日涅夫改革
最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选项 A项:苏联当时的经济状况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排除 B项:“已被取消”表述绝对,排除 C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加强了苏联的国防力量,但进一步加剧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国防力量增长的同时加重了国民的经济负担,正确 D项:种植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政策,排除
19.答案:(1)相同点: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内容:在政治、农业和工业方面进行调整。结果:都没有解决苏联的根本问题。(任答两个方面)
不同点: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点在工业。
(2)启示:要重视民生,重视农业发展。国民经济比例必须协调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生产力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改革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任答三点即可。此外,也可从其他角度作答,例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改革。
(1)相同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都是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可见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点之一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二战后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改革内容都涉及工业、农业、政治等方面,只是每次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苏联二战后的改革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不同点,由材料一“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他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由材料二“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顺利完成了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及所学可知,苏联的五年计划是工业化的计划,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领域。
(2)启示,据材料可知,材料一涉及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领域,并且其提出的种植玉米计划严重违背农作物生长环境要求。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结合所学我们应该认识到:要重视民生,重视农业发展;国民经济比例必须协调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生产力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改革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0.答案:(1)A:杜鲁门主义;B:北约组织成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D:华约组织。
(2)变化:两极格局瓦解。
影响:出现“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图中时间“1947”“1949”“1955”和美苏对抗图可得出,A:杜鲁门主义;B:北约组织成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D:华约组织。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柏林墙倒塌”和“苏联解体”可知是两极格局瓦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角度分析可得出,出现“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1.答案:(1)背景:苏联农业发展长期滞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措施:扩建国营农场;改革农业管理机制,下放管理权限;调整农村经济政策,强化物质利益激励。
(2)不同:坚持合作社形式的自由与灵活性;允许土地买卖。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稳定发展;与南斯拉夫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为南斯拉夫社会制度剧变埋下了隐患。
解析:(1) 本题考查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依据材料“大林时期,苏联的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本题考查南斯拉夫农业改革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可以完全自愿地加入和退出合作社"等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同步练习(答案)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