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Ⅰ(选择题,共20分)
请你选择(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题后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晚清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对此解释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败仗”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1840年到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由材料“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可知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位,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到1860年,甲午战争从1894年到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前00年到1901年,时间不符,排除BCD。故选A项。
2. 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A. 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 B. 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内容“1851年……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可知此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C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朝统治,A排除;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B排除;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排除。故选择C。
3. 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 开眼看世界 B. 边疆危机 C. 瓜分狂潮 D. 救亡图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结合所学可知,新疆、伊犁地区和台湾均属于中国边疆地区,而越南则属于中国邻国,所以,题干中体现的主题是边疆危机,B项正确;开眼看世界发生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瓜分狂潮是在19世纪末,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外国侵略,而不是救亡图存,排除D项。故选B项。
4.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黄花岗起义 D. 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武汉在中国近代史”和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发动武昌起义,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因此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晚清洋务派官员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而发起的一场近代化运动,不属于民主革命,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是为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不属于民主革命,排除B项;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排除C项。故选D项。
5.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护国运动的时间段是1915年底到1916年6月,是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后,讨伐袁世凯的运动;②“二次革命”是宋教仁遇刺后,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引起的;④宋教仁遇刺是1913年春;③袁世凯称帝是1915年底。所以正确的排列的顺序是④②③①,C项正确;ABD项顺序排列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发动了辛亥革命 B. 爆发了五四运动
C.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天安门、废除不平等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武昌,排除A项;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的召开地点为上海和浙江嘉兴,排除C项;中华民国建立于南京,排除D项。故选B项。
7.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927年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组建了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革命军队迅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不到半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在此期间,工人、农民也积极配合北伐战争,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由此可见①②③正确,故选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所以④错误,故排除BCD。
8.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
A. 局部侵华 B. 全面侵华
C. 南京大屠杀 D. 抗战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举行国家公祭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C项正确;ABD都是抗日战争,排除。故选C项。
9. 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安事变 B. 转战陕北 C. 北平和谈 D. 重庆谈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进行重庆谈判,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参加了重庆谈判,D项争取;1936年西安事变,排除A项;1947年国民党发动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和中国中央转战陕北,排除B项;1949年北平和谈,排除D项。故选D项。
【点睛】
10. “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重庆谈判发生于1945年,排除A项;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排除C项;渡江战役胜利后解放南京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排除D项。故选B项。
Ⅱ(非选择题,共30分)
11.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在寻求救国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二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温和的改良”是指什么事件?“革命”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3)下图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4)综上所述,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
(2)事件:维新变法运动;“革命”:辛亥革命。“德先生”“赛先生”:民主、科学。 (3)“文化”层面。
(4)认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解析】
【小问1详解】
运动:根据材料一“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可知“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指洋务运动。
【小问2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二“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掀起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可知“温和的改良”是指维新变法运动。
革命:根据材料二“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可知“革命”是辛亥革命。
“德先生”“赛先生”:根据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对民主和科学一个形象的称呼,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民主和科学。
【小问3详解】
填空: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戊戌变法与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辛亥革命则从“制度”层面,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政治上的近代化;而新文化运动则是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要在“文化”的层面上扫清中国人心中的封建落后的思想,树立民主与科学的风尚,实现思想上的近代化。因此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文化”层面。
【小问4详解】
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的认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12. 诗言志,史铸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董必武重游嘉兴南湖(1964年4月)
材料二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9月)
材料三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伍修权《七律·历史转折》(1935年1月)
材料四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为当时的某会议所作(1945年4月)
(1)材料一中的“画舫”因哪次会议而闻名天下?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伴着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中共开创了哪条革命斗争新道路?这条新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别红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哪次会议使革命上了“新途”?
(4)材料四中在延安召开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上述几则诗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哪些革命精神?
【答案】12. 会议:中共一大;中心工作:领导工人运动;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3. 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起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4.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会议:遵义会议。
15. 会议:中共七大;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革命精神:百折不挠、不怕牺牲。
【解析】
【小问1详解】
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巡捕房的破坏转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中心工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小问2详解】
新道路:根据材料三“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9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起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小问3详解】
直接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被迫进行长征。
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小问4详解】
会议:根据材料四“八载干戈仗延安、1945年”可知是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
指导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革命精神: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可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材料二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二中的漫画反映了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3)请列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13.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4. 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15. 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平型关大捷
16. 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者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觉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战争:根据材料一中“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
条约: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 本马关议和。 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小问2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政策:根据图二中“不抵抗”信息,漫画反映了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小问3详解】
事例:根据所学可以列举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有:国民党: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共产党: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可以列举: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平型关大捷
【小问4详解】
原因:据材料三中“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者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觉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万全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Ⅰ(选择题,共20分)
请你选择(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题后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晚清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对此解释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败仗”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A. 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 B. 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 开眼看世界 B. 边疆危机 C. 瓜分狂潮 D. 救亡图存
4.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黄花岗起义 D. 辛亥革命
5.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①③
6.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发动了辛亥革命 B. 爆发了五四运动
C.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7.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
A. 局部侵华 B. 全面侵华
C. 南京大屠杀 D. 抗战胜利
9. 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安事变 B. 转战陕北 C. 北平和谈 D. 重庆谈判
10. “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Ⅱ(非选择题,共30分)
11.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在寻求救国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二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温和的改良”是指什么事件?“革命”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3)下图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4)综上所述,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12. 诗言志,史铸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董必武重游嘉兴南湖(1964年4月)
材料二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9月)
材料三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伍修权《七律·历史转折》(1935年1月)
材料四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为当时的某会议所作(1945年4月)
(1)材料一中的“画舫”因哪次会议而闻名天下?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伴着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中共开创了哪条革命斗争新道路?这条新道路起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别红都”直接原因是什么?哪次会议使革命上了“新途”?
(4)材料四中在延安召开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上述几则诗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哪些革命精神?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材料二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二中的漫画反映了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3)请列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