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综合练习一
命题人:八年级历史组
审题人:八年级历史组
历史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共60分钟。本试卷为历史部分,满分60分。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A.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2.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事件标志着()
A.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3.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朱德 B.彭德怀 C.聂荣臻 D.刘伯承
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从这首战歌可以看出,抗美援朝战争(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C.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5%,农民收入大大提高。这直接归因于()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土地公有制建立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6.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7.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同步发展。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的完成()
A.改善了人民生活
B.完善了工业布局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忽视了经济规律
8.“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是历史上第一次”。这里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实行赎买政策
C.建立合作社
D.扩大企业自主权
9.下图所示为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
A.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10.“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老年日子怎么过……”诗歌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未“大跃进”时期的结息,由此可知,“大跃进”产生的害是()
A.“一五”计划成果遭到破坏
B.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教育、文化事业遭到破环
D.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1.图人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国现代史上分力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1题,其中“1966--1976年”的主题词是()
A、疯狂年代全面内乱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C.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1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B.忠于革命、国际主又的精神
C.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的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
13.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结构图中间空白处应填写(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B.刘少奇得到平反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最先开始干()
A.农村 B.城市 C.国有企业 D.集体企业
15.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A.政企职责不分
B.分配制度“大锅饭”
C.企业没有自主权
D.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16.(9分)某校八年级某班学生开展了历史学科项目式学习,下面是该班学生整理的各类史料:
【时序说史】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中 A 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1分)并分别说明A 和 B 阶段农村土地所有制变化的结果。(2分)
【文献读史】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比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基本上是一乡一社,甚至数乡一社。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在人民公社内部,从生产资料所有、分配制度、交换关系乃至社员的生活资料都强调一个“公”字。这些所谓不断增加“公有”成分的错误做法,完全违反等价交换、按劳分配原则。其结果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而且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的破坏。
——摘編自百度百科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1分)并概括人民公社的影响。(2分)
【数据析史】下列图表为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
(3)据《安徽省凤阴县粮食产量变化》可知,1980-1982年凤阳县粮食产量呈现什么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4)综上所述,请你为该班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拟一个合适的主题。(1分)
17.(10分)法治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内容,指出图2法律文件是在哪一次会议制定通过的?(1分)请分别指出图1的地位和图2的性质?(2分)
材料二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 (1分)并根据材料二的表格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2分)
材料三 由于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出現偏差,长期推行以政治运动治国而否定依法治国,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到改善,部分群众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有效保障。邓小平同志总结文革十年的教训,认为轻視法制、否定法治是重要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是什么 (1分)这一历史事件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危害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有怎样的建议 (2分)
18.(11分)《人民口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党和国家每一个阔步前行的脚印都记录在字里行间,从《人民日报》看新闻里的中国。
材料一 如果时间例回61年前的10月16日,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的消息定当“刷屏”一代人的朋友圈。这是当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定格的历史经典画面:“火车飞驰过长江-千年理想成现实,万众欢腾庆通车”,一句“千年理想成现实”,抖落多少辛酸、多少惆怅,振奋多少激情,多少梦想!
——《人民日报70年消息选》
(1)材料一提到的“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得益于国家的什么政策?(1分)结合所学,举出这一政策在重工业领域的发展成就一例。(1分)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成功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走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1分)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人民日报》1949-1978年部分社论
(3)从材料三的标题中任选两个,说出标题中提到的史实存在什么关联?(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以“国家策略”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在材料三中选取对应的史事,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