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里的“成就”指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普遍建立
3.1927年某次起义后,起义军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某次起义”是指( )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4.1926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到了20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扩大 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战略转移 D.七七事变爆发
5.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的旧址(如图),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广州 B.武汉 C.上海 D.南京
6.“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日: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此宣言最可能出自( )
A.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B.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1926年7月国民党北伐宣言
7.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淮海战役 B.第五次反“围剿” C.会宁会师 D.遵义会议
8.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借鉴苏联的经验 D.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9.如表是在不同时段《新青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出现的频度 0.78% 2.45% 25.14%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B.国共合作的推动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革命根据地建立
10.下图漫画发表于民国十六年四月九日,揭示的事件是( )
《克复沪宁的意义》
A.天京事变 B.北伐战争 C.淞沪会战 D.渡江战役
11.“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这表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D.建立苏维埃政权
1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军歌的歌词为我们耒阳人旷镛所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把列强赶出中国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C.检验黄埔军校学生战斗力 D.靠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13.张华同学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请你为他设计行动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切合主题的一条是( )
A.上海——嘉兴——瑞金——延安 B.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C.桑植——遵义——西安——延安 D.瑞金——赤水——西安——北京
14.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指出:“从红军1934年10月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段话突出说明了( )
A.长征及其精神的影响 B.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
15.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如图《会师歌》见证的革命实践是( )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长征胜利
16.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关于某重要历史事件路线图,其中可以补充的史实有( )
①巧渡金沙江 ②飞夺泸定桥 ③过雪山草地 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中悲壮的一页,刺骨的江水、敌机的轰炸扫射、四面八方涌来的敌人……红军战士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红军在长征中艰苦决绝的战斗,并坚持直至胜利体现了( )
A.爱国主义精神 B.坚定的理想信念
C.实事求是精神 D.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8.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共三课内容: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那么能概括本单元的合适主题是( )
A.国共合作 B.国共对立
C.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D.国共合作抗日
19.“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指( )
A.红军长征 B.遵义会议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20.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在井冈山,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进行的实践探索有( )
①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②开展土地革命 ③进行游击战争 ④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由此,中国共产党( )
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性转移 D.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2.“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光辉斗争,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其主要斗争实践有( )
①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④打出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黑暗神州尽雪霜,工农出路在何方?八一首义新军诞,打响光明第一枪。”该诗是为了纪念(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胜利会师
24.毛泽东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下列事件中充分践行了这一主张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进行长征
25.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其统一中国,复兴民族。”该“革命政府”是( )
A.湖北军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风雨坎坷,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复兴、惠及人类的崭新道路,彰显了一个政党坚不可摧的宗旨信念和始终不渝的责任使命。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2分)
【开天辟地谱新篇】
材料一 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当时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4分)
【星星之火可燎原】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4分)
(3)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1)读材料一回答: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在哪里爆发?这年的五月五日,学生们进行了怎样的举动?这年六月,运动的主力军是哪些人?运动中心在哪里?(4分)
(2)读材料二回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什么时间召开的?作为中学生,你未来要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该作怎样的努力?(2分)
(3)读材料三回答:长征从什么时间开始的?你认为哪件事最能体现红军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的会议是什么会议?(4分)
(4)想象一下,假如现在让你参加“重温两万五千里长征”集训活动,你认为自己被选入活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2分)
28.仔细观察下图,完成提出的问题:(12分)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4分)
(2)据图指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上的特点。(4分)
(3)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请据此指出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重要条件。(4分)
2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中的图画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材料中“相反的道路”表明中国共产党将革命重心转向哪里?此后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6分)
(2)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这次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材料三中毛洋东为什么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结合历史谈谈你等看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感悟?(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B项正确;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打击了清朝统治,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排除A项;秋收起义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排除C项;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中“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基本消灭的孙传芳和吴佩孚的军阀势力。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后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A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由国民党建立,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B项;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由共产党建立,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项正确;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排除A项;武昌起义在1911年,排除B项;广州起义在191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短短几个月,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暴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的支持。1926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到了20万人左右。因此,北伐胜利进军促进了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B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排除A项;红军战略转移开始于1934年,排除C项;七七事变爆发是在193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A项正确;武汉、上海、南京与黄埔军校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据“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及所学知识可知,此宣言最可能出自1926年7月国民党北伐宣言。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正确;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一部分,排除A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战略转移,排除B项;1936年,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符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国情,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实际国情相符,所以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都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B项正确;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是最重要的共同点,排除A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没有借鉴苏联经验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1923—1926期间,《新青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1927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故1923—1926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排除A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排除C项;革命根据地建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十六年”及漫画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十六年是1927年,此时正是北伐战争时期,B项正确;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排除A项;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据材料“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采取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政策,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因此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项正确;A项属于辛亥革命的目标,排除A项;C项属于中共一点确定的党的任务,排除C项;D项是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我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形成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B项正确;“把列强赶出中国”“检验黄埔军校学生战斗力”“靠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都不是北伐的主要目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B项正确;上海——嘉兴是中共一大建党地点的转换,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桑植是贺龙的家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长征中红军没有攻下赤水县城,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从红军1934年10月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分析可知,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认为长征及其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革命根据地、统一战线”的内容,排除C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根据“两万五千里长征”,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D项正确;192年北伐战争,与“两万五千里长征”无关,排除A项;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与“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回合了”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重要历史事件路线图……瑞金、遵义会议、吴起镇”,可知与长征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长征路线是,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因此根据路线图,其中可以补充的史实有①巧渡金沙江、 ②飞夺泸定桥、③过雪山草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西安事变是指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湘江战役作为长征途中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正是理想信念的支撑,让红军战士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故红军在长征中艰苦决绝的战斗,并坚持直至胜利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B项正确;爱国主义精神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实事求是精神,排除C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C项正确;国共合作只体现了第15课北伐战争,不全面,排除A项;国共对立只体现了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不够全面,排除B项;根据题意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A项正确;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排除C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保存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因此在井冈山,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进行的实践探索有①②③。A项正确;抗日民主政权,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陕甘宁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政府等,可知④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B
【详解】根据题干“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使得“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随后召开的八七会议上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B项正确;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性转移,排除C项;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22、A
【详解】据材料“‘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光辉斗争,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①正确;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不符题意,②错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③正确;国民大革命打出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④不符题意,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3、C
【详解】根据题干“八一首义新军诞,打响光明第一枪。”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项正确;中华民国的成立于1912年1月1日,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诞生在1921年7月,排除B项;井冈山胜利会师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4、C
【详解】依据题干“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新构想,即去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项正确;南昌起义在湖南暴动之前,排除A项;湖南暴动指的就是秋收起义,排除B项;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的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5、C
【详解】根据“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其统一中国,复兴民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广州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的战略,所以这一“革命政府”指的是广州国民政府,C项正确;湖北军政府设立于武昌,与“先定三湘”的说法不符,排除A项;北洋政府与北伐不符,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在南京,此时已经占领了武汉,与“规复武汉”的说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
(1)中共一大召开;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遵义会议
【详解】(1)依据材料一“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它”成立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当时“它”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依据所学可知,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7.
(1)北京 学生罢课 工人阶级 上海
(2)1921年7月;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3)1934年10月 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遵义会议。
(4)对长征史实和长征精神有基本的了解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最先爆发于北京,5月4日,北京3000多名青年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游行,揭露列强侵略行径,并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爱国口号;运动引起了北洋政府的镇压,30多名学生被逮捕,5月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并席卷全国世界各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等工人也举行罢工,所以,运动的主力从学生变为了工人,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2)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等,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意识上要有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和坚定地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等。
(3)根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即红军长征。体现红军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的有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长征途中在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4)重温两万五千里长征首先要对红军长征的始末有基本的了解,对长征精神有深入的体会,作为学生的最大优势就是对长征史实和长征精神有基本的了解。
28.
(1)上B下A
(2)特点: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多处于省交界处。
(3)工农群众基础;武装力量。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中,鄂豫皖根据地在北方,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南方,故上B下A。
(2)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这体现出的特点是,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多处于省交界处。
(3)根据所学和材料“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可知,这体现的条件是,工农群众基础,武装力量。
29.
(1)南昌起义。由城市转向农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正确的革命道路。
(2)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4)中国共产党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顽强的精神,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图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材料中“相反的道路”表明中国共产党 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此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征开始后……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觉悟”的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是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整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事,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表现诗人的胆识。毛洋东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是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顽强的精神,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测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