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目收心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二里头文化二期时间比依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推考出的商朝建立时间早250~500年,从而弥补了龙山文化至早商文化之间的空白期。二里头文化二期的考古发现( )
A. 实证了早期中国历史连续性 B. 结束了学界对夏商分期的争论
C. 表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更为可信 D. 找到了尧舜禹传说真实的证据
2. 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 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形成
C. 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 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
3. 汉武帝时期为商业借贷制定利率上限,禁止高利贷盘剥。汉成帝永始三年颁布"还息与贷者必不可许"的诏书,免除已发生债务的利息。这说明政府
A. 强化对经济的管控 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禁止商业借贷活动 D.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4.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 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 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5. 乾隆六年,全国在册人口总数达1.4亿,此后,每年保持着高增长率。乾隆八年,清政府规定:“外洋货船带米一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其十之三。”这反映了( )
A. 海禁政策日渐松弛 B. 清廷关注民生问题
C. 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 官营商业持续发展
6. 中英在南京谈判后,条约的英文本、中文本和中文直译本都在《中国丛报》上刊登过,但没有人愿意核查,当时通晓英语的人都被视为汉奸,他们不会以德报怨替清政府操心。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朝
A. 闭关锁国弊端凸显 B. 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冲击
C. 在战争中未发动民众 D. “天朝上国”观念被削弱
7. 1875年,郑观应提出:“故公法一出,各国皆不敢肆行,实于世道民生,大有裨益……如中国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独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万国”。这一主张
A. 延续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 基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C. 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D. 体现了对国际法的矛盾心态
8. 陈独秀在《袁世凯复活》一文中言道:“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为恶果,非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尽,无数废共和、复辟帝制之袁世凯,当然应运而生。”陈独秀意在
A. 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 B. 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C. 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的认同 D. 指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9. 20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决心联共,同意采取党内合作这种特殊形式,接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他这样做是为了
A. 汲取先前失败教训 B. 借鉴苏俄革命经验
C.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D. 从内部改造国民党
10.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公营企业中,组织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比数量、比质量、比成本,并对先进个人授予“劳模”称号,劳动光荣的观念逐渐树立起来。这一举措有利于
A. 打破敌人的武装围剿 B. 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C. 扭转长征的被动局面 D. 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
11. 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向西南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业等。内迁工厂在1938至1940年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473568元。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
A. 使得国民党政府不再消极抗战 B. 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和物质保障
C. 迫使日本取消了以华治华策略 D. 保证近代工业体系的独立与完整
12. 据统计,仅在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C. 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D.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13. 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实施的历史背景是
A. 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 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4.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A.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D.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言论体现了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 金字塔的建造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也体现了建筑和数学方面较高的水平。以它为代表的早期文明位于( )
A. 两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恒河流域 D. 爱琴海地区
二、材料分析题(共两道小题,第17道小题 28分,第18道小题24分,共计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摘编自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的建交方式。
材料二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为了处理印度与我国西藏的关系问题,后来随着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广泛倡导运用,以及原则本身所独具的理论和实践魅力,而逐渐被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性价值理念。“五项原则”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无数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自然而然成为新时期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基石。
——摘编自李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指出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下中国参加的两次国际会议,并简述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所做出的贡献。
材料三 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为80年代更为多样化的关系创造了条件。第一,由于双方最高层达成了谅解,为双方领导人经受反复的挑战和压力创造了基础,更重要和更深层的关系最终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第二,向美国开放,为中国更为全面地介入现存的国际体系铺平了道路。中国进入联合国……中美关系的改善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摘编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具体史实,指出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当今中国提供的解决方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目收心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二里头文化二期时间比依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推考出的商朝建立时间早250~500年,从而弥补了龙山文化至早商文化之间的空白期。二里头文化二期的考古发现( )
A. 实证了早期中国历史的连续性 B. 结束了学界对夏商分期的争论
C. 表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更为可信 D. 找到了尧舜禹传说真实的证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二里头文化二期时间比依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推考出的商朝建立时间早250~500年,从而弥补了龙山文化至早商文化之间的空白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文化弥补了龙山文化至早商文化之间的空白期,证明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尧舜禹的存在,排除D项。故选A项。
2. 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形成
C. 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 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可知,战国时期,在民族间不断交往的过程中,“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华夏认同感逐步增强,D项正确;“开始”的说法无法材料得出,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形成是在秦朝,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不是强调兼并战争十分频繁,排除C项。故选D项。
3. 汉武帝时期为商业借贷制定利率上限,禁止高利贷盘剥。汉成帝永始三年颁布"还息与贷者必不可许"的诏书,免除已发生债务的利息。这说明政府
A. 强化对经济的管控 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禁止商业借贷活动 D.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时期为商业借贷制定......”“汉成帝永始三年颁布......”可知政府对经济的管控,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为商业借贷制定利率上限,禁止高利贷盘剥。”而非禁止商业借贷活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
4.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 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 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因此D项正确;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消除国家边防压力的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5. 乾隆六年,全国在册人口总数达1.4亿,此后,每年保持着高增长率。乾隆八年,清政府规定:“外洋货船带米一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其十之三。”这反映了( )
A. 海禁政策日渐松弛 B. 清廷关注民生问题
C. 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 官营商业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为解决不断增长的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政府用减少税收的办法,鼓励洋商向中国进口粮食的规定,反映了清廷关注民生问题,B项正确;鼓励外商向中国进口粮食不能说明限制国人出海的海禁政策日渐松弛,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排除C项;官营商业“持续”发展不符合清代史实,且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 中英在南京谈判后,条约英文本、中文本和中文直译本都在《中国丛报》上刊登过,但没有人愿意核查,当时通晓英语的人都被视为汉奸,他们不会以德报怨替清政府操心。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朝
A. 闭关锁国弊端的凸显 B. 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冲击
C. 在战争中未发动民众 D. “天朝上国”观念被削弱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英条约签订后,国人对此事漠不关心,且“通晓英语的人都被视为汉奸”,这主要是因为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是清朝推行闭关锁国弊端的凸显,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冲击”,排除B项;“在战争中未发动民众”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廷坚守“天朝上国”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7. 1875年,郑观应提出:“故公法一出,各国皆不敢肆行,实于世道民生,大有裨益……如中国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独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万国”。这一主张
A. 延续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 基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C. 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D. 体现了对国际法的矛盾心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郑观应从国际法的普遍约束力入手,指出其“于世道民生,大有裨益”,即在他看来,中国需要国际法,国际法也需要中国法,是基于其认识到了国际法对于中国国家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郑观应有关国际法的主张冲破而非延续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排除A项;郑观应对国际法的认识顺应但并未超越他生活的时代,排除C项;郑观应对国际法的心态是理性的,并不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8. 陈独秀在《袁世凯复活》一文中言道:“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为恶果,非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尽,无数废共和、复辟帝制之袁世凯,当然应运而生。”陈独秀意在
A. 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 B. 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C. 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认同 D. 指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尽,无数废共和、复辟帝制之袁世凯,当然应运而生”可知,陈独秀强调在思想上不铲除封建专制主义,将会出现“无数废共和、复辟帝制之袁世凯”,这说明陈独秀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即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不是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的认同,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的重要性,而非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B项。
9. 20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决心联共,同意采取党内合作这种特殊形式,接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他这样做是为了
A. 汲取先前失败教训 B. 借鉴苏俄革命经验
C.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D. 从内部改造国民党
【答案】D
【解析】
【详解】孙中山接纳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在通过新的力量来从内部改造国民党,D项正确;党内合作方式与孙中山先前的失败教训无关,排除A项;苏俄革命经验与孙中山采取党内合作方式无因果联系,排除B项;共产国际的指导是外部原因,而非孙中山的主观意图,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公营企业中,组织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比数量、比质量、比成本,并对先进个人授予“劳模”称号,劳动光荣的观念逐渐树立起来。这一举措有利于
A. 打破敌人的武装围剿 B. 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C. 扭转长征的被动局面 D. 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
【答案】A
【解析】
【详解】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围剿,中共组织的劳动竞赛有助于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打破敌人的武装围剿,A项正确;国民革命在1927年结束,排除B项;中央苏区的劳动竞赛是在长征之前进行的,排除C项;这一时期根据地主要面对的是国民党的围剿而非日军侵略,排除D项。故选A项。
11. 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向西南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业等。内迁工厂在1938至1940年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473568元。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
A. 使得国民党政府不再消极抗战 B. 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和物质保障
C. 迫使日本取消了以华治华策略 D. 保证近代工业体系的独立与完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推动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为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和物质保障,B项正确;民族工业内迁和国民党政府消不消极抗战没有必然联系,且抗战中期,国民政府也存在消极抗战行为,排除A项;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实行以华治华政策,没有取消,排除C项;近代中国工业体系没有实现独立和体系完整,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较慢,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据统计,仅在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C.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D.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相比1950年,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提高了25%,说明农民的购买力提升,这是农村土地改革,农民劳动积极性提升带来的结果,A项正确;建国初期还没有在农村推进农业机械化,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农民购买力的提升,“全面恢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生活水平提高是材料中描述的现象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3. 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实施的历史背景是
A. 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 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政府提出“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B项正确;1957超额年完成“一五”计划,与题干时间和题意不符合,排除A项;C项是三大改造时期农业方面的举措,排除;D项是新中国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故选B项。
14.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A.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D.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其实质是“左”倾错误思想的继续,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我国到1992年十四大才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故C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故D不符合题意。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言论体现了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所以D项正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 金字塔的建造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也体现了建筑和数学方面较高的水平。以它为代表的早期文明位于( )
A. 两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恒河流域 D. 爱琴海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金字塔的建造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可以看出属于古埃及文明成就,位于尼罗河流域,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CD项。故选B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两道小题,第17道小题 28分,第18道小题24分,共计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17. 铁制农具应用于生产,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修建;农业进步,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广泛流通;出现一批商业城市,富商大贾崛起。
18. 现象:中外交流频繁。
原因:唐朝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领先。
19. 白银大量涌入中国,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出现商帮,兴起一大批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根据“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得出铁制农具应用于生产,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修建;根据“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得出农业进步,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广泛流通;根据“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得出出现一批商业城市,富商大贾崛起。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唐代(中国)。根据“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外交流频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领先。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朝后期(中国)。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根据“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得出白银大量涌入中国,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出现商帮。根据“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得出兴起一大批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摘编自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的建交方式。
材料二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为了处理印度与我国西藏的关系问题,后来随着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广泛倡导运用,以及原则本身所独具的理论和实践魅力,而逐渐被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性价值理念。“五项原则”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无数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自然而然成为新时期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基石。
——摘编自李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指出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下中国参加的两次国际会议,并简述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所做出的贡献。
材料三 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为80年代更为多样化的关系创造了条件。第一,由于双方最高层达成了谅解,为双方领导人经受反复的挑战和压力创造了基础,更重要和更深层的关系最终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第二,向美国开放,为中国更为全面地介入现存的国际体系铺平了道路。中国进入联合国……中美关系的改善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摘编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具体史实,指出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当今中国提供的解决方案。
【答案】18.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即建交;与资本主义国家先谈判后建交。
19.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贡献: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做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发展。
20. 史实: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迎来了新中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据材料一“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可知,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即建交;据材料一“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可知,与资本主义国家先谈判后建交。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小问是内容,结合所学从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来说明。第一小问是会议,结合所学从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来列举。第三小问是贡献,结合所学从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做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角度分析。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小问是史实,结合所学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迎来了新中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的史实来列举。第二小问是中国方案,结合所学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史实来列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