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一中2024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8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 黑陶 B. 彩绘陶器 C. 玉器 D. 骨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其精美的磨光黑陶为代表器物,A项正确;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大汶口等文化中,代表器物是彩绘花纹的陶器,排除B项;红山文化玉器依据造型和题材可以分为动物形玉类和几何形饰玉类,良渚玉器的造型、装饰技艺都有一定的创新,但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不是骨器,排除D项。故选A项。
2. 近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进行了新勘探和发掘,发现了高等级祭祀礼仪遗存及大型红烧土公共建筑基址,出土了成套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这表明当时该地( )
A. 先民以渔猎采集生活方式为主 B. 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
C. 文明发展深受良渚文化的影响 D. 社会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高等级祭祀礼仪遗存及大型红烧土公共建筑基址,出土了成套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可知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祭祀、公共建筑、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等,表明当时该地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B项正确;材料反映当时该地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而不是民以渔猎采集生活方式为主,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受到良渚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虽表明当时该地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但没有体现国家机器、贫富分化,无法体现社会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
3. 《墨子》中记载:“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阻。”《荀子》中记载:“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据此可知,两者( )
A. 反对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 B. 代表下层平民阶层
C. 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D. 政治主张逐渐趋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可知,墨子主张任用贤人,据材料“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可知,荀子主张任用贤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和荀子都反对世卿世禄制的贵族政治,主张任用贤人,体现了反对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墨子和荀子都主张任用贤人,仅通过任用贤人不能得知其代表的哪个阶层,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生任用贤人,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仅通过任用贤人一点不能判断荀子和墨子的政治主张走向相同,D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4.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朝帝王“世及”情况:帝禹崩,其子“启遂即天子位”,“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夏朝禹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度 B. 夏朝的宗法制度已较为成熟
C. 夏朝王位世袭以血缘为纽带 D. 夏朝的王位传承以传子为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夏朝的王位世袭的情况,夏朝王位传递传给子十三次,传给弟弟两次,说明了夏朝王位世袭以血缘为纽带,故C正确;材料体并未体现出夏朝的禹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度,故A错误;夏朝的宗法制度并未成熟,故B错误;D选项为表面现象,并未反映本质,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夏朝王位世袭制相关知识。重点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5. 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 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 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 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可以得出春秋中后期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B项正确;官僚政治开始形成的标志是郡县制的推行,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百家争鸣,C项错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项错误。
6. 《礼记·缁衣》中记载:“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这反映出( )
A. 礼制维系政治生活 B. 民众应加强道德修养
C. 礼乐制度走向崩溃 D. 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原文翻译为,做百姓君长的人,衣服固定不变,举止有一定的规矩,以此为百姓树立榜样,那么百姓的道德才会齐一,这说明用礼仪制度规范政治生活,A项正确;材料是对君长的约束,并非民众,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礼崩乐坏,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体现国家统一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7.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墨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百姓无事”“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反映了“无为”的思想,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本题以《壤父歌》及相关故事为素材,考查老子的思想,揭示先贤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意在启发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摘编自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8. 唐高宗时期,大臣刘晓评述当时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以致出现“朝登科甲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并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这实际上( )
A. 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 B. 提出了复兴儒学的希冀
C. 要求反思当时选官制度 D. 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出现‘朝登科甲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可知科举应试好尚文词,崇尚进士,带来不良风气,这是反思当时选官制度,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弊端,不是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复兴儒学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是反思科举制,不是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排除D项。故选C项。
9. 1881年,广东南海县千余名手工缫丝工人冲进了一家蒸汽缫丝厂,使得该厂万余斤的缫丝原料及其他贵重财物被抢。事件发生后,南海知县徐赓陛出示公文:“夫以十一家殷商之利而失万家贫户之资生……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随即到备店永不复开结状,勒将前项机器依限自行变价,以示持平。”这说明,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 )
A. 得益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C. 受本国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的阻扰 D.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1年(中国)。根据材料“夫以十一家殷商之利而失万家贫户之资生……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随即到备店永不复开结状,勒将前项机器依限自行变价,以示持平。”并结合所学可知,1881年,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冲进了一个名为学堂村的村落,可能还有部分匪徒混杂其间,他们高举着“锦纶堂”的旗号捣毁了村中的裕厚昌丝厂。混乱中,部分骚乱分子抢走了缫丝原料10000余斤及其他贵重财物,并与前来阻止的庄丁发生大规模械斗,酿成了血案。但政府在究治破坏者的同时,认为械斗的根源是“裕厚昌”蒸汽丝厂使得手工缫丝工人失业,要求勒停,可见近代企业的发展面临严重阻碍,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的双重阻扰,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政府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族工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近代民族工业始终不独立、不完整,排除D项。故选C项。
10. 1939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 )
A. 建设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 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 D. 推动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中国。根据材料“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选举条例》的规定是为了调动各个阶层、各个职业、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民抗日的积极性,以推动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D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不属于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边区政府在选举方面的原则,未涉及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B项;此时处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此举主要目的是推动抗日战争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并定期派巡查员检查维护,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御道”和驿站的修建( )
A. 旨在对抗亚历山大入侵 B. 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疆域
C. 完善了官僚体系的建设 D. 推动不同地域文明连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据材料“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及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在其境内建立了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和驿站系统,此时期的波斯帝国是地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帝国,境内便利的交通系统加强了不同地域的联系,进而通过了不同地域文明的连接,D项正确;亚历山大入侵波斯的时间是公元前4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波斯帝国内部的道路和驿站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没有扩大其疆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波斯帝国内部道路和驿站的情况,没有涉及官僚体系的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古代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和土地制度以唐制为蓝本
B. 大约在2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
C. 越南全面模仿中国的赋税制度
D. 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亚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效仿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建立了日本的封建政治制度,A项正确;大约在4世纪,佛教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排除B项;越南全面模仿中国的赋税制度说法错误,移植是正确的,排除C项;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3. 美国1787年宪法明文规定:凡在政府供职者,于其任期内,不得为国会议员。日本和联邦德国也禁止文官在职期间成为政党或议员的候选人,如要当候选人,必须先辞去公职。这些规定体现了西方文官制度的( )
A. 政治中立原则 B. 公平竞争原则
C. 奖优罚劣原则 D. 职务常任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西方文官“于其任期内,不得为国会议员”和“禁止文官在职期间成为政党或议员的候选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文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A项正确;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体现公平竞争原则,题干没有涉及,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奖优罚劣,排除C项;职务常任指的是没有重大过错职务常任,题干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1928年《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1945年《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国际法的发展( )
A. 实现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B. 有利于和平解决国际社会争端
C. 纵容了绥靖政策的推行 D.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据本题材料中《国际联盟盟约》、《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可知,三者都是从国际法的层面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这有利于和平解决国际社会争端,B项正确;本题材料中三项国际法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战争有所遏制,但从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史实看,并未实现了世界的长久和平,排除A项;本题材料中三项国际法的规定对战争一定的遏制,并非纵容了绥靖政策的推行,排除了C项;本题材料所反映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不断,这不能体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关于人的价值,但丁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卢梭强调,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则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据此可知,马克思( )
A. 宣告了无产阶级伟大使命 B. 主张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人的价值
C.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 认为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的主要载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可知,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重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价值要通过人的解放来实现,B项正确;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主要载体是启蒙运动中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
16. 有学者评价说:“以建立工农经济联盟为目标,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它为现实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学者评价的事件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苏联“农业集体化”推行 D. 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为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后苏俄。据题干“以建立工农经济联盟为目标,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承认市场,是向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一政策为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且不承认市场,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与市场机制无关,排除C项;苏俄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17题24分,18题16分,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桀、商纣暴行逆施,残害百姓,人们总结历史教训,重视民众、厚养民众、保民而王的思想逐渐萌芽。孔子编纂整理过的《尚书》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世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唐太宗以此为治国之准则,并且鲜明地提出“三镜论”;范仲淹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摘编自唐晓英《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
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民本思想,是出于对民的同情,带有浓厚阶级感彩: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本思想,则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晚年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伟大转变,完成了对民认识上的思想飞跃。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摘自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和后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完成“飞跃”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君主和士大夫、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对“民”认识。
【答案】17. 内涵:认为民众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策得失、政权兴亡有重要作用;要求统治者采取保护民众利益、改善百姓生活的政策,反对暴行逆施,残害百姓;要求士大夫以百姓安居乐业为理想、为己任。
原因:儒家思想的发展;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的支持倡导;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18. 历史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入;西方工业化和科技发展推动生活水平提高,西方国家完善社会救济制度,提供现实参照;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运动的影响;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争取工农对革命支持的需要;孙中山的革命经历和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
19. 评价:古代君主和士大夫把百姓视作统治对象,统治者重视民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统治,百姓遭受封建剥削,生活悲惨;孙中山提出扶助农工的政策,体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病的反思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借鉴,但未能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未能实现救国救民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共同富裕而奋斗,真正坚持和践行了人民至上。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内涵:据材料“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三镜论”得出认为民众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策得失、政权兴亡有重要作用;据材料“夏桀、商纣暴行逆施,残害百姓,人们总结历史教训,重视民众、厚养民众、保民而王的思想逐渐萌芽”得出要求统治者采取保护民众利益、改善民众生活的政策,反对暴行逆施,残害百姓;据材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得出要求士大夫以百姓安居乐业为理想、为己任。 原因:据材料中“孔子”、“孟子”、“荀子”等信息得出儒家思想的发展;据材料“唐太宗”“范仲淹”得出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的支持倡导;据材料“人们总结历史教训”得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结合所学得出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重视民众、厚养民众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结合所学,从经济基础、思想渊源、现实需要、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具体而言: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包括中国和西方、正面和反面的参考借鉴。比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入;西方工业化和科技发展推动生活水平提高,西方国家完善社会救济制度,提供现实参照;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运动的影响。现实需要上,据材料“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本思想,则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得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争取工农群众对革命支持的需要。个人因素方面,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可得出孙中山的革命经历和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和当代中国。评价:要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强调中国共产党真正坚持和践行了人民至上。古代君主和士大夫把百姓视作统治对象,统治者重视民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统治,百姓遭受封建剥削,生活悲惨;孙中山提出扶助农工的政策,体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病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借鉴,但未能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未能实现救国救民的目标;据材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可得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共同富裕而奋斗,真正坚持和践行了人民至上。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对阴阳、生命的认知;殷商统治者用以龟卜等手段窥测天意。周人提出“天命靡常”的新观念,强调统治者要“以德配天”,汉武帝时代,董仲舒形成“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天人感应”思想。宋代,理学家对天人合一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掘,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性论。至明代,心学,发展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心就是天理。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培养了国民仁爱温良和善的品性,更赋予了中国传统法律特有的文化内涵。如秋冬行刑、秋审制度、主张刑罚适中、施行德教的制度与原则。将天人合一思想落实到国家治理的政治法律现实生活中,就是实现以和为贵的社会环境与氛围,这是中华法律文化中经世致用元素的重要体现,也是圣君贤臣希望能够达到的治国理政的最好境界。
——摘编自何勤华、张顺《从“天人合一”到“以和为贵”——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法理创新与实践》
材料二 宗教与法律作为调控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并且紧密联系。法律在文化上的独立性,可以说是宗教文化长期培养的结果。法律最初的绝大多数禁条几乎都反映着宗教伦理方面的禁忌;最初的执法活动几乎全部被祭司所垄断,而法律观念则纯粹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被广泛传播,后来影响法律制度,产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公元9世纪开始,大洋彼岸基督教的势力迅速扩张,以《圣经》为法律总源的教会法不仅牢牢掌控着整个宗教世界,同时也伸向了世俗社会。《圣经》对西方自然法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圣经》中诚实、公正的观念对形成西方衡平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自由、人权的理念,社会契约和自然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与宗教的新潮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宗教方面的共识深刻地影响着近代法律的面貌,甚至法律的通用语言、惯常程式,以及汇集而成的传统都是在宗教文化的氛围中发育成长的。
——摘编自王景斌、周伟科《从关联性视角看宗教与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特点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对近代西方法律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律与教化关系的认识。
【答案】18. 特点:历史悠久;不断完善发展。作用:有利于培养国民的优良品质;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赋予法律特有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
19. 作用:培育了法律文化的独立性;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引导了西方法律价值观;推动了法律基本原则的确立;促进了法律语言、程式的形成。
20. 认识: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对阴阳、生命的认知”可知,历史悠久;据材料一“汉武帝时代形成‘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天人感应’思想……宋代对天人合一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掘……至明代发展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可知,不断完善发展。作用:据材料一“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培养了国民仁爱温良和善的品性”可知,有利于培养国民的优良品质;据材料一“更赋予了中国传统法律特有的文化内涵”可知,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赋予法律特有的文化内涵;据材料一“也是圣君贤臣希望能够达到的治国理政的最好境界”可知,影响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方)。作用:根据材料二“法律在文化上的独立性,可以说是宗教文化长期培养的结果”得出培育了法律文化的独立性;据材料二“法律最初的绝大多数禁条几乎都反映着宗教伦理方面的禁忌”得出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性;据材料二“法律观念则纯粹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得出引导了西方法律价值观;据材料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被广泛传播,后来影响法律制度,产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得出推动了法律的基本原则的确立;据材料二“宗教方面的共识深刻地决定着近代法律的面貌,甚至法律的通用语言、惯常程式以及汇集而成的传统都是在宗教文化的氛围中发育成长的”得出促进了法律语言、程式的形成。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认识:据材料一“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培养了国民仁爱温良和善的品性,更赋予了中国传统法律特有的文化内涵。如秋冬行刑、秋审制度、主张刑罚适中、施行德教的制度与原则”和材料二“ 宗教与法律作为调控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并且紧密联系”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
19. 危机与转型
“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世纪晚期危机”成为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形成了两大主流解释模式。第一种是“衰落论”:通过探寻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是西欧社会相对于中世纪盛期的衰落;第二种是“转型论”:通过探讨危机的影响,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是历史解释的基本要求。从上述角度,结合14—15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中的两种解释模式。
【答案】示例
14—15世纪,欧洲爆发黑死病,人口死亡过半,生产停滞,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英法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带来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衰落论”侧重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以繁荣稳定的中世纪盛期为参照,强调中世纪晚期与中世纪盛期的联系与差异。
另一方面,14—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解体,推动了文艺复兴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思想解放。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转型论”侧重探讨“危机”的结果和影响,强调西欧中世纪晚期与近代历史的联系,认为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的近代化转型。
总之,历史解释的角度、标准各有不同,有主观性,因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促使史学界开始将“中世纪晚期危机”作为重要研究主题。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近代欧洲。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对于欧洲的中世纪,有“衰落论”和“转型论”两种解释模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4—15世纪,欧洲爆发黑死病,人口死亡过半,生产停滞,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英法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带来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衰落论”侧重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以繁荣稳定的中世纪盛期为参照,强调中世纪晚期与中世纪盛期的联系与差异。另一方面,14—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解体,推动了文艺复兴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思想解放。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转型论”侧重探讨“危机”的结果和影响,强调西欧中世纪晚期与近代历史的联系,认为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的近代化转型。所以衰落论和转型论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历史解释的角度、标准各有不同,有主观性,因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认识。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促使史学界开始将“中世纪晚期危机”作为重要研究主题。
【点睛】永州一中2024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8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 黑陶 B. 彩绘陶器 C. 玉器 D. 骨器
2. 近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进行了新勘探和发掘,发现了高等级祭祀礼仪遗存及大型红烧土公共建筑基址,出土了成套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这表明当时该地( )
A. 先民以渔猎采集生活方式为主 B. 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
C. 文明发展深受良渚文化的影响 D. 社会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3. 《墨子》中记载:“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阻。”《荀子》中记载:“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据此可知,两者( )
A. 反对尊卑有别社会等级 B. 代表下层平民阶层
C. 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D. 政治主张逐渐趋同
4.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朝帝王“世及”情况:帝禹崩,其子“启遂即天子位”,“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夏朝禹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度 B. 夏朝的宗法制度已较为成熟
C. 夏朝王位世袭以血缘为纽带 D. 夏朝的王位传承以传子为主
5. 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 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 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 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6. 《礼记·缁衣》中记载:“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这反映出( )
A. 礼制维系政治生活 B. 民众应加强道德修养
C. 礼乐制度走向崩溃 D. 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7.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墨子
8. 唐高宗时期,大臣刘晓评述当时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以致出现“朝登科甲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并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这实际上( )
A. 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 B. 提出了复兴儒学的希冀
C. 要求反思当时选官制度 D. 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
9. 1881年,广东南海县千余名手工缫丝工人冲进了一家蒸汽缫丝厂,使得该厂万余斤的缫丝原料及其他贵重财物被抢。事件发生后,南海知县徐赓陛出示公文:“夫以十一家殷商之利而失万家贫户之资生……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随即到备店永不复开结状,勒将前项机器依限自行变价,以示持平。”这说明,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 )
A. 得益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C. 受本国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阻扰 D.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0. 1939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 )
A. 建设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 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 D. 推动民族解放战争
11. 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并定期派巡查员检查维护,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御道”和驿站的修建( )
A. 旨在对抗亚历山大入侵 B. 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疆域
C. 完善了官僚体系的建设 D. 推动不同地域文明连接
12. 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古代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和土地制度以唐制为蓝本
B. 大约在2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
C. 越南全面模仿中国的赋税制度
D 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13. 美国1787年宪法明文规定:凡在政府供职者,于其任期内,不得为国会议员。日本和联邦德国也禁止文官在职期间成为政党或议员的候选人,如要当候选人,必须先辞去公职。这些规定体现了西方文官制度的( )
A. 政治中立原则 B. 公平竞争原则
C. 奖优罚劣原则 D. 职务常任原则
14. 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1928年《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1945年《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国际法的发展( )
A. 实现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B. 有利于和平解决国际社会争端
C. 纵容了绥靖政策的推行 D.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15. 关于人的价值,但丁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卢梭强调,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则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据此可知,马克思( )
A. 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B. 主张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人的价值
C.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 认为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的主要载体
16. 有学者评价说:“以建立工农经济联盟为目标,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它为现实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学者评价的事件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 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为主
二、非选择题(17题24分,18题16分,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桀、商纣暴行逆施,残害百姓,人们总结历史教训,重视民众、厚养民众、保民而王的思想逐渐萌芽。孔子编纂整理过的《尚书》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世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唐太宗以此为治国之准则,并且鲜明地提出“三镜论”;范仲淹阐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摘编自唐晓英《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
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民本思想,是出于对民的同情,带有浓厚阶级感彩: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本思想,则有着鲜明的政治意义;晚年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伟大转变,完成了对民认识上的思想飞跃。
——摘编自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摘自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和后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完成“飞跃”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君主和士大夫、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对“民”的认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对阴阳、生命的认知;殷商统治者用以龟卜等手段窥测天意。周人提出“天命靡常”的新观念,强调统治者要“以德配天”,汉武帝时代,董仲舒形成“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天人感应”思想。宋代,理学家对天人合一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掘,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性论。至明代,心学,发展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心就是天理。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培养了国民仁爱温良和善的品性,更赋予了中国传统法律特有的文化内涵。如秋冬行刑、秋审制度、主张刑罚适中、施行德教的制度与原则。将天人合一思想落实到国家治理的政治法律现实生活中,就是实现以和为贵的社会环境与氛围,这是中华法律文化中经世致用元素的重要体现,也是圣君贤臣希望能够达到的治国理政的最好境界。
——摘编自何勤华、张顺《从“天人合一”到“以和为贵”——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法理创新与实践》
材料二 宗教与法律作为调控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并且紧密联系。法律在文化上的独立性,可以说是宗教文化长期培养的结果。法律最初的绝大多数禁条几乎都反映着宗教伦理方面的禁忌;最初的执法活动几乎全部被祭司所垄断,而法律观念则纯粹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被广泛传播,后来影响法律制度,产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公元9世纪开始,大洋彼岸基督教的势力迅速扩张,以《圣经》为法律总源的教会法不仅牢牢掌控着整个宗教世界,同时也伸向了世俗社会。《圣经》对西方自然法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圣经》中诚实、公正的观念对形成西方衡平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自由、人权的理念,社会契约和自然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与宗教的新潮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宗教方面的共识深刻地影响着近代法律的面貌,甚至法律的通用语言、惯常程式,以及汇集而成的传统都是在宗教文化的氛围中发育成长的。
——摘编自王景斌、周伟科《从关联性视角看宗教与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特点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对近代西方法律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律与教化关系的认识。
19. 危机与转型
“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世纪晚期危机”成为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形成了两大主流解释模式。第一种是“衰落论”:通过探寻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是西欧社会相对于中世纪盛期的衰落;第二种是“转型论”:通过探讨危机的影响,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是历史解释的基本要求。从上述角度,结合14—15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中的两种解释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