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20分钟;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20世纪20年代,面对党内对经济政策的质疑,列宁解释道:“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的“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
A.允许中小企业私人经营,引进外资 B.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基础
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一段关于赤字的名言:每月两亿美元赤字,将再次把美国推向萧条深渊;每月三亿美元赤字将使萧条维持在现有水平;每月四亿美元赤字将带来美国的复兴。据此可知,该经济学家意在强调,美国应( )
A.发挥重商主义的优势 B.拓展对外贸易空间
C.加大干预经济的力度 D.严控货币发行总量
3.下面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苏联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是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的主因 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4.据统计,1978年,中国住宅投资仅38亿元,占GDP的1.2%;1997年,全社会对市场化的房地产投资就高达31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2.74%,占GDP的3.99%,其中住宅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1.93%。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
A.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B.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
C.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变化 D.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
5.下图为新时期我国工业生产中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变化的情况。由该图可知我国( )
A.国有经济呈现迅速衰退趋势 B.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尚未改变
C.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日趋增强 D.加入世贸组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6.下表是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导致苏联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幅差别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钢(万吨) 煤炭(万吨) 棉织物(亿平方米) 谷物(万吨)
1928年 425.1 3551 18.21 7330
1940年 1831.7 16592.3 27.15 9564
增幅(%) 330.89 367.26 49.09 30.48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7.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亚欧首脑会议上督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应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共同畅游,要么一同沉没”。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事关全球经济发展前景
B.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很难独善其身
C.中国、印度在建立新的金融秩序中起主导作用
D.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需要紧密合作
8.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C.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
9.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商品进入美国的数量有限;到2005年底,上述商品已大量进入美国家庭。这一现象( )
A.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B.反映了中美经济交流局限于轻工业
C.体现了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成就 D.表明中国制造业水平超过美国
10.据统计,2019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增长了38.3%。这能够表明( )
①网络购物成为主要消费模式
②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中国的互联网经济领先世界
④高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题(1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的中国。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摘编自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进行的探索。
(3)从三次改革调整机遇中,谈谈你对现代经济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1)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到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原因: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失败。(答出两点即可)
(2)中国: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借鉴了市场经济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美国:在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3)认识:改革是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借鉴发展经验;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方法和方式”可知该调整是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从所有制角度概括“变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第(2)问,对中国而言,根据材料“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概括分析;对美国而言,根据材料“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第(3)问,调用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中苏俄、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体制变革从不同的角度谈谈认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习题(答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