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春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
历史试卷
时间: 7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
1. 印欧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创造了以“吠陀”为代表的古印度文化;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逐渐演变为后世的希腊人,形成了以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这说明古代印欧人的迁徙( )
A. 加速了不同地区区域文化的形成 B. 形成了印度独有的种姓制度
C. 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最深远 D. 导致农耕文明遭受严重破坏
2. 有学者指出:“数百万人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最近两个世纪才出现的现象。现在居住在西半球的10亿人中有80%是公元1500年后到达那里的移民的后裔。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相应的人口比例只有5%。”这反映出( )
A. 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B. 殖民扩张重塑了世界格局
C. 美洲人口结构的替代性变化 D. 移民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
3. 1964年美国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承认和保障了美国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选举权法》,取消为阻止黑人拥有选举资格而规定的读写能力测试和缴纳人头税,使美国非洲裔居民第一次拥有了不受歧视限制的选举权。这些举措( )
A. 成功清除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B. 表达出社会吸纳移民的积极态度
C. 展现了政府对改善人权状况的努力 D. 利于改善美国与非洲的紧张关系
4. “飞天”是印度佛教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北魏以前,莫高窟早期飞天多为男性,且都是上半身赤裸,双手合十具有浓厚的印度色彩。北魏后期,飞天开始向女性化发展,五官均匀,身上的飘带数量多达四五条,营造出飞动升空的视觉效果。这表明( )
A. 中外绘画艺术风格相互交融 B. 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加速
C. 外来文化决定飞天风格变化 D. 北魏儒学受到巨大的冲击
5. 早期引进茶,味道苦涩,人们喝它容易引起饥饿。随着糖的“加盟”,茶就流行开来了。到18世纪末,在乡村生活中,加了糖的茶已成为相对昂贵的牛奶的替代品。大量英国穷人习惯饮用加糖的茶,是因为这种茶比牛奶和麦芽都便宜,并且其中的糖分具有提神作用。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使茶叶进入欧洲市场
②食物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③糖的“加盟”使英国饮茶群体更加广泛
④饮用加糖的茶成为工人阶级的身份象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6. 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改变了欧美的社会结构,社会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社会向着越来越平等的方向演进。因此托克维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异想!”材料意在强调( )
A. 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B. 身份平等有利于民主发展
C 产业革命导致了阶层分化 D. 贵族和平民地位趋于平等
7 下表
时期 先秦 汉代 魏晋 唐代 宋代
成就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 代田法 龙首渠 翻车 耕耙耱技术 曲辕犁 筒车 高转筒车
表中为先秦至宋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成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 重视兴修水利 B. 重视改进耕作技术
C. 注重精耕细作 D. 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8. 宋代的契约活动,其内容的丰富化,种类的复杂化、细化都是之前社会难以企及的。关于契约活动方面的立法也得以丰富和发展。这反映了宋代( )
A. 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 商品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C. 资本性借贷有显著的发展 D.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9. 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8年的突破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突破2万亿元,进入快速发展期;2022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这种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多极化格局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B.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优势凸显
C. 区域集团化增强我国竞争实力 D. 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动
10. 生活在南宋的陆游经常提到村落的乡村集市,无论是“陈让堰小市”,还是梅市、柯桥兰亭、平水等那些规模明显较大的村落,差不多都有市集。他兴致勃勃地记录集市上的人们,有卖红果的山童、卖樵柴的山客、卖冷粉的小担、卖鱼的渔夫……呈现出绵延千年的烟火气。以上现象主要得益于当时( )
A. 政府放任商业的发展 B. 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C. 商品经济发达 D. 人们经商意识观念的增强
11. 明代徽商郑璬行商于扬州,“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璬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据此可知( )
A. 扬州城市发展依赖徽商 B. 明代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 运河漕运备受政府重视 D. 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
12. 董仲舒认为,天意由民心映现,君主政当宜民,“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为了确保皇权对天的敬畏之心,他还加上了“灾异”说。于是,天子、天命和民心构成了一个三方制衡体系,天子管天下,天命管天子,民心即天命。据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 具有浓厚的民本色彩 B. 增强了君权的神秘性
C. 意在延缓君权专制化 D. 规范了治国理政方式
13. 明太祖倡导儒道、佛“三教并用”,曰:“若绝弃之而杳然,则世无神鬼,人无畏天,王纲力用焉。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明太祖意在( )
A. 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 B.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 调和儒道佛三教矛盾 D. 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14. 《赫梯法典》规定:“若一位男奴逃到鲁维地区,他的主人将支付给带他回来的人6舍客勒银(大体等同于购买一头耕牛或一名手工艺人的价格)若一位男奴逃到敌国,谁带他回来,谁将拥有该奴隶。”这反映出,当时的赫梯帝国( )
A. 法典渗透民主思想 B. 存在劳动力流失现象
C. 农耕经济占据主导 D. 跨区域贸易基本成型
15. 公元4世纪,日尔曼人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建立起成百上千个封建实体,如公国、伯国、子爵封地、男爵封地,后来还出现基督教的主教国、教会领地,一些自治的城市等等,它们彼此独立,没有统一的政府。这主要反映出( )
A. 西欧社会结构的多元特征 B. 欧洲诸国均未形成中央集权
C. 基督教阻碍了欧洲的统一 D. 城市市民自治具有深厚土壤
16.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
A. 不同种姓的职业存在世袭 B. 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 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D. 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乐文化在森秋以前一直占主流,春秋季世崩坏,周天子大权旁落。孔子作为三代文化的继往开来者,以复兴礼乐为己任,一方面“述旧”,继承三代礼乐文化; 另一方面因革损益,创立“仁学”,建立仁、礼合一学说,纳仁入礼,将三代文化提升到哲学高度。由孔子开创的儒学。不但在“轴心时代”确立了显学地位,而且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大流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影响十分深远。 为适应文化下移,孔子公开收徒讲学,提出 “有教无类”主张。相传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晚年修订六经,使三代文化得以流传后世。
——摘编自宋云生《论孔子对三代文化的继承与提升》
材料二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 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 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 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搞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在中华文化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文化传入欧洲的原因及其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是土著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新型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西班牙殖民者和移民在与土著文化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或好意万意地表现出了某种亲和性。这大大推动了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新型文化的形成。而新型文化的发展又得益于市镇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别是矿业经济)的发展和天主教会的务力。市镇构成了吸引、传播欧洲文化的中心和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的中心。经济的发展为新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天主教会传教士积极移植西班牙文化,开办学校设立图书馆,引进印刷机,传播欧洲文化。他们又对土著历史和文化、习俗、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为继承拉丁美洲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特殊贡献,因此,可以说他们是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对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新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做出了贡献。移斯林建筑风格(亦称穆德哈尔风格)、中国建筑材料非洲音乐舞蹈、荷兰的哲学思想、意大利的绘画、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文学、美国的政治思想和独立意识等,丰富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新型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摘编自《拉丁美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新型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2024年春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
历史试卷
时间: 7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
1. 印欧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创造了以“吠陀”为代表的古印度文化;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逐渐演变为后世的希腊人,形成了以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这说明古代印欧人的迁徙( )
A. 加速了不同地区区域文化的形成 B. 形成了印度独有的种姓制度
C. 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最深远 D. 导致农耕文明遭受严重破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创造了以‘吠陀’为代表的古印度文化;……形成了以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印欧人的迁徙对古印度、古希腊等不同地区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同时提及对古印度、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仅强调其中之一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B项、C项;材料肯定印欧人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没有“破坏农耕文明”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2. 有学者指出:“数百万人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最近两个世纪才出现的现象。现在居住在西半球的10亿人中有80%是公元1500年后到达那里的移民的后裔。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相应的人口比例只有5%。”这反映出( )
A. 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B. 殖民扩张重塑了世界格局
C. 美洲人口结构的替代性变化 D. 移民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0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美洲现住人口80%是移民后裔,美洲本土居民占比较低,故能看出美洲人口结构的替代性变化,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移民问题,与劳动力流动不相符,排除A项;“重塑”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移民,但不能看出文化多元性,排除D项。故选C项。
3. 1964年美国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承认和保障了美国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选举权法》,取消为阻止黑人拥有选举资格而规定的读写能力测试和缴纳人头税,使美国非洲裔居民第一次拥有了不受歧视限制的选举权。这些举措( )
A. 成功清除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B. 表达出社会吸纳移民的积极态度
C. 展现了政府对改善人权状况的努力 D. 利于改善美国与非洲的紧张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1965年(美国)。根据材料“法律上承认和保障了美国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美国非洲裔居民第一次拥有了不受歧视限制的选举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法案的签署,有助于禁止选举活动中的歧视性行为,巩固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成果,C项正确;“清除”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介绍的是美国官方政府的态度,未体现社会态度,排除B项;材料涉及对象是美国黑人,并非与非洲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 “飞天”是印度佛教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北魏以前,莫高窟早期飞天多为男性,且都是上半身赤裸,双手合十具有浓厚的印度色彩。北魏后期,飞天开始向女性化发展,五官均匀,身上的飘带数量多达四五条,营造出飞动升空的视觉效果。这表明( )
A. 中外绘画艺术风格相互交融 B. 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加速
C. 外来文化决定飞天风格变化 D. 北魏儒学受到巨大的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印度“飞天”传入中国后,逐渐迎合了中国社会的审美,说明中外文化交流推动艺术创新,A项正确;佛教是外来文化,飞天形象的本土化并不能体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加速”,排除B项;外来文化对飞天风格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决定”一说不恰当,排除C项;材料说明中外文化交流推动艺术创新,未涉及儒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5. 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人们喝它容易引起饥饿。随着糖的“加盟”,茶就流行开来了。到18世纪末,在乡村生活中,加了糖的茶已成为相对昂贵的牛奶的替代品。大量英国穷人习惯饮用加糖的茶,是因为这种茶比牛奶和麦芽都便宜,并且其中的糖分具有提神作用。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使茶叶进入欧洲市场
②食物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③糖的“加盟”使英国饮茶群体更加广泛
④饮用加糖的茶成为工人阶级的身份象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世纪末(英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茶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等地区,这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建立有关,①正确;材料中“随着糖的‘加盟’,茶就流行开来了。到18世纪末,在乡村生活中,加了糖的茶已成为相对昂贵的牛奶的替代品。大量英国穷人习惯饮用加糖的茶,”可知食物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②正确;材料中“到18世纪末……大量英国穷人习惯饮用加糖的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糖的“加盟”茶使饮茶群体有由原来的上流社会扩大到了下层民众,饮茶群体更加广泛,③正确;材料提及的是大量英国穷人习惯引用加糖的茶,并没有说明就是工人阶级,④错误;故本题选C项。
6. 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改变了欧美的社会结构,社会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社会向着越来越平等的方向演进。因此托克维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异想!”材料意在强调( )
A. 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B. 身份平等有利于民主发展
C. 产业革命导致了阶层分化 D. 贵族和平民地位趋于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后期西方。根据材料信息“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异想!”可知,相对中世纪,近代西方社会身份的日益平等有利于民主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据所学可知,当时世界上依然有部分国家实行专制制度,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产业革命导致了阶层分化,材料主要体现了身份平等促进民主发展,排除C项;“贵族和平民地位趋于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7. 下表
时期 先秦 汉代 魏晋 唐代 宋代
成就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 代田法 龙首渠 翻车 耕耙耱技术 曲辕犁 筒车 高转筒车
表中为先秦至宋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成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 重视兴修水利 B. 重视改进耕作技术
C. 注重精耕细作 D. 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先秦到宋代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先秦至宋代农业生产中采用不同的耕作技术,使用多种灌溉工具,并且兴修水利,这些都是精耕细作的体现,C项正确;“都江堰、龙首渠”体现出兴修水利,这只是材料中的部分信息,不能以偏概全,排除A项;“垄作法、代田法”体现出耕作技术的改进,只是材料中的部分信息,不能以偏概全,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农业生产的耕作技术、灌溉工具、水利工程,不能推知生产效率的提高,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8. 宋代的契约活动,其内容的丰富化,种类的复杂化、细化都是之前社会难以企及的。关于契约活动方面的立法也得以丰富和发展。这反映了宋代( )
A. 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 商品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C. 资本性借贷有显著的发展 D.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商业契约是指商品交换活动中交易双方所做的约定,商业行为离不开契约。宋代的契约活动的丰富和细化,以及契约方面立法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高峰,B项正确;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项;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排除C项;明清时期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排除D项。故选B项。
9. 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8年的突破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突破2万亿元,进入快速发展期;2022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这种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多极化格局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B.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优势凸显
C. 区域集团化增强我国竞争实力 D. 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0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带一路”建设和我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促进近年来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多极化趋势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不是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外贸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0. 生活在南宋的陆游经常提到村落的乡村集市,无论是“陈让堰小市”,还是梅市、柯桥兰亭、平水等那些规模明显较大的村落,差不多都有市集。他兴致勃勃地记录集市上的人们,有卖红果的山童、卖樵柴的山客、卖冷粉的小担、卖鱼的渔夫……呈现出绵延千年的烟火气。以上现象主要得益于当时( )
A. 政府放任商业的发展 B. 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C. 商品经济发达 D. 人们经商意识观念的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商品经济发达,因此陆游才可以在村落看到乡村集市,C项正确;政府对商业并不是放任的态度,排除A项;商人地位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与经商意识观念的增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 明代徽商郑璬行商于扬州,“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璬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据此可知( )
A 扬州城市发展依赖徽商 B. 明代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 运河漕运备受政府重视 D. 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徽商郑璬捐资对运河漕运进行疏通,对当时水上运输及后世产生巨大影响,说明的是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人群体对社会发挥的作用,非扬州发展依赖徽商,排除A项;明朝并未放松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运河漕运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2. 董仲舒认为,天意由民心映现,君主政当宜民,“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为了确保皇权对天的敬畏之心,他还加上了“灾异”说。于是,天子、天命和民心构成了一个三方制衡体系,天子管天下,天命管天子,民心即天命。据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 具有浓厚民本色彩 B. 增强了君权的神秘性
C. 意在延缓君权专制化 D. 规范了治国理政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天意即民心,君主统治要对民众负责,并通过“灾异”说限制君主暴政,表明董仲舒的思想具有浓厚的民本色彩,A项正确;“灾异”说具有神秘性,但不是为了增强君权的神秘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董仲舒强调民心即天命,没有涉及延缓君权专制化和具体治国理政方式的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3. 明太祖倡导儒道、佛“三教并用”,曰:“若绝弃之而杳然,则世无神鬼,人无畏天,王纲力用焉。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明太祖意在( )
A. 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 B.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 调和儒道佛三教矛盾 D. 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三教并用……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是传统主流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佛道思想也可以加以利用来维护秩序,所以明太祖通过倡导“三教并用”来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吸收西方文明,排除A项;调和三教矛盾是表象,实质仍是维护统治秩序,排除C项;明朝是君主专制国家,不是政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B项。
14. 《赫梯法典》规定:“若一位男奴逃到鲁维地区,他主人将支付给带他回来的人6舍客勒银(大体等同于购买一头耕牛或一名手工艺人的价格)若一位男奴逃到敌国,谁带他回来,谁将拥有该奴隶。”这反映出,当时的赫梯帝国( )
A. 法典渗透民主思想 B. 存在劳动力流失现象
C. 农耕经济占据主导 D. 跨区域贸易基本成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题意可知,赫梯帝国以金钱奖励等方式鼓励人们把逃亡在外的男奴带回到本国,说明当时赫梯帝国男奴的缺失影响到国家的统治,B项正确;“法典渗透民主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农耕经济占据主导,排除C项;当时的赫梯帝国是奴隶制国家,商业落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公元4世纪,日尔曼人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建立起成百上千个封建实体,如公国、伯国、子爵封地、男爵封地,后来还出现基督教的主教国、教会领地,一些自治的城市等等,它们彼此独立,没有统一的政府。这主要反映出( )
A. 西欧社会结构的多元特征 B. 欧洲诸国均未形成中央集权
C. 基督教阻碍了欧洲的统一 D. 城市市民自治具有深厚土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据材料“成百上千个封建实体”“封地”“基督教的主教国、教会领地,一些自治的城市”“彼此独立,没有统一的政府”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时的欧洲存在多元权力主体,社会结构呈现多元特征,A项正确;俄罗斯逐渐形成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排除B项;不仅仅是基督教阻碍着欧洲的统一,C项片面,排除C项; 材料主旨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结构的多元特征,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
A. 不同种姓的职业存在世袭 B. 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 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D. 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由材料“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可知古代印度存在等级差异,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职业传承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社会等级,说明不了君权神授,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妇女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乐文化在森秋以前一直占主流,春秋季世崩坏,周天子大权旁落。孔子作为三代文化的继往开来者,以复兴礼乐为己任,一方面“述旧”,继承三代礼乐文化; 另一方面因革损益,创立“仁学”,建立仁、礼合一学说,纳仁入礼,将三代文化提升到哲学高度。由孔子开创的儒学。不但在“轴心时代”确立了显学地位,而且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大流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影响十分深远。 为适应文化下移,孔子公开收徒讲学,提出 “有教无类”主张。相传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晚年修订六经,使三代文化得以流传后世。
——摘编自宋云生《论孔子对三代文化的继承与提升》
材料二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 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 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 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搞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在中华文化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文化传入欧洲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1)贡献:推动文化承前启后;建立仁、礼合一学说;开创儒学;创办私学;修订六经。
(2)原因:欧洲对新思想的渴望;启蒙运动的推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的需要。
影响: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起到了极大的启迪与推动作用,沉重地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为西方世界的思想启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装与文化养料;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贡献:根据材料“孔子作为三代文化的继往开来者,以复兴礼乐为己任,一方面‘述旧’,继承三代礼乐文化”可知,推动文化承前启后;根据材料“创立‘仁学’,建立仁、礼合一学说,纳仁入礼,将三代文化提升到哲学高度。”可知,建立仁、礼合一学说;根据材料“由孔子开创的儒学。不但在‘轴心时代’确立了显学地位,而且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大流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影响十分深远。”可知,开创儒学;根据材料“为适应文化下移,孔子公开收徒讲学,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相传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可知,创办私学;根据材料“晚年修订六经,使三代文化得以流传后世。”可知,修订六经。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
原因:根据材料“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可知,欧洲对新思想的渴望,以及启蒙运动的推动;根据材料“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可知,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的需要。
影响:根据材料“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起到了极大的启迪与推动作用,沉重地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为西方世界的思想启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装与文化养料;根据材料“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可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是土著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新型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西班牙殖民者和移民在与土著文化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或好意万意地表现出了某种亲和性。这大大推动了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新型文化的形成。而新型文化的发展又得益于市镇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别是矿业经济)的发展和天主教会的务力。市镇构成了吸引、传播欧洲文化的中心和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的中心。经济的发展为新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天主教会传教士积极移植西班牙文化,开办学校设立图书馆,引进印刷机,传播欧洲文化。他们又对土著历史和文化、习俗、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为继承拉丁美洲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特殊贡献,因此,可以说他们是新兴文化发展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对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新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做出了贡献。移斯林建筑风格(亦称穆德哈尔风格)、中国建筑材料非洲音乐舞蹈、荷兰的哲学思想、意大利的绘画、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文学、美国的政治思想和独立意识等,丰富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新型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摘编自《拉丁美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新型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答案】(1)特点: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兼具多种民族文化的特色)
原因: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丰厚的土著文化遗产;市镇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发展;传教士的支持和推动;西班牙殖民者宽松的文化政策;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融入等等。
(2)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各民族文化丰富、繁荣的主要因素;文化交流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关于特点:根据材料“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是土著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新型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得出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关于原因:根据材料“西班牙殖民者和移民在与土著文化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或好意万意地表现出了某种亲和性。”得出欧洲早期殖民扩张;根据材料“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是土著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出丰厚的土著文化遗产;根据材料“市镇构成了吸引、传播欧洲文化的中心和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的中心。”得出市镇的建立和发展;根据材料“经济的发展为新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得出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天主教会传教士积极移植西班牙文化,开办学校设立图书馆,引进印刷机,传播欧洲文化。”得出传教士的支持和推动;根据材料西班牙殖民者宽松的文化政策;根据材料“移斯林建筑风格(亦称穆德哈尔风格)、中国建筑材料非洲音乐舞蹈、荷兰的哲学思想、意大利的绘画、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文学、美国的政治思想和独立意识等,丰富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新型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得出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融入等等。
【小问2详解】
关于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各民族文化丰富、繁荣的主要因素;文化交流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