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君子”一词在《周易》中指封君的儿子,自孔子开始,君子被赋予道德品质的内涵,进而成为令人仰慕的、有很高道德地位的人。君子内涵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B. 封君的道德水平在提升
C. 德治理念得到推广 D. 封建等级秩序开始崩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君子”内涵的变化,正是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君子”内涵的变化,不能体现封君的道德水平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德治理念得到推广的相关情况,排除C项;西周末年至春秋初期,封建等级秩序已经开始瓦解,而孔子为春秋后期人,排除D项。故选A项。
2. 据《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思想,这反映了( )
A. 分封体制影响广泛 B. 先秦思想一脉相承
C.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D. 统治理念逐渐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从商人的“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以看出商人迷信天命,周代从商朝灭亡的教训中得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注重德和民众的力量,这反映出经过殷周变革,周人认识到天命无常,主张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敬天保民,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统治才能持久,由此可以看出,周人不再盲目崇尚天命,统治理念逐渐转变, 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统治思想的变化,不是一脉传承,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商朝迷信天命,与民本思想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 从孔子“仁者爱人”的解释,到孟子“仁民爱物”的倡导,再到宋儒张载“民胞物与”命题的提出,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古代开明正直之士及民众对为政者的政德要求。据此可知,儒学( )
A. 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 B. 吸纳了佛道思想的核心理念
C. 彰显出君权至上的道德规范 D. 受到了历代士绅的普遍推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仁者爱人”“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可知,儒家思想强调统治者实施德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仁爱思想对儒学的深远影响,说明儒学具有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A项正确;理学吸纳了佛道思想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君权至上的道德规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历代士绅普遍推崇儒学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
4. 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
A.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 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取“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当时社会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D项正确;社会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对财富的追求,排除A项;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对外经济文化联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 如图是分别在越南中部、泰国南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土的汉朝铜镜,有学者指出它们是汉朝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A. 物质交流促进文明审美趋同 B. 汉代朝贡贸易体制逐步发展
C. 铸镜技术经由丝绸之路输出 D. 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材料主要说明,在东南亚地区出土汉朝制作的铜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D项正确;东南亚各国出土的铜镜都是汉朝生产的,并不是审美趋同,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表明是民间贸易还是朝贡贸易,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物品的转移,看不出技术的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
6. 唐末杨绾认为因儒道不举,士人一味追求做官,礼义道德沦丧,才造成了安史的反叛和战乱的延伸。穆宗时,仍有“兵兴以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趋之以刑”的说法。这说明当时( )
A. 功利主义盛行导致社会失序 B. 礼法结合的治理传统被废弃
C. 重建儒学信仰已成现实所需 D. 佛道兴盛改变儒学正统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唐末以来,士大夫认为儒学没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提倡重振儒学,导之以德,重建社会秩序,即重建儒学信仰已经是现实所需,C项正确;唐末士人认为是儒学没落导致社会失序,而非功利主义,排除A项;“兵兴以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趋之以刑”意味着当时依然重视礼法结合,排除B项;儒学的正统地位并未发生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
7. 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
A. 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 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 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 D. 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后期。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可见官方对其评价是肯定的,也表现了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对中华礼教的延续和认同,即反映了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朝的民族政策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向清政府纳贡称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移民对中国文化的继承而非多元色彩,排除D项。故选B项。
8. 王阳明主张“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这些主张( )
A. 成为明清官方哲学 B. 反映理学走向僵化
C. 隐含平等叛逆色彩 D. 否定传统道德标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材料“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隐含良知,具有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人人都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这就极大地突出予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因而其思想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C项正确;明清的官方哲学是程朱理学、不是阳明心学,排除A项;“僵化”主要指思想凝固不变或走极端,材料中没有反映理学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良知”蕴含价值判断的色彩,王阳明强调它是“是非之心”,以及材料中“皆能明德”,都体现了对传统道德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C项。
9. 安史之乱平定前后,朝廷内充满着对“贰臣”的同情,舆论把主张严惩逆官员的崔器视为酷吏。而清人赵翼说:“堂堂大一统之朝,食禄受官,一旦贼至,即甘心从贼,此而不诛,国法安在?”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唐代意识形态管控松弛 B. 清代品评人物的标准苛刻
C. 理学对纲常观念的强化 D. 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朝廷内反对严惩“贰臣”,而清人赵翼主张严惩“贰臣”,说明理学对纲常观念的强化,C项正确;唐朝朝廷内反对严惩“贰臣”并不能说明唐代意识形态管控松弛,排除A项;材料不是清代品评人物的标准苛刻,而是清代清代品评人物的标准受理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与明清进步思潮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
A. 说明列强的侵略渗透内陆地区 B. 推动中国史地学的近代化发展
C. 反映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 D. 受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直接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可知,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鸦片战争,列强侵华,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体现了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也有防范于未然的想法,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C项正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列强的侵略尚未渗透到内陆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未说明史地学的近代化,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光绪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张之洞素来支持康有为变法,曾资助康有为创办《强学报》。但当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创刊号上大书“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之时,立即引起了张之洞的强烈不满。康、张二人的分歧,本质上是( )
A. 变法策略的差别 B. 宣传途径的不同
C. 阶级立场的差异 D. 纪年方式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维新运动。根据材料“张之洞素来支持康有为变法,曾资助康有为创办《强学报》。但当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创刊号上大书‘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之时,立即引起了张之洞的强烈不满。”可知,张之洞虽然支持康有为变法,但是其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康有为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利益,在同一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深层次原因是阶级立场的不同,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变法的策略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宣传途径的问题,而且宣传途径做为变现而非本质,排除B项;纪年方式的变化是分歧产生的表现,而非本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晚清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文学品种——“理想小说”。如表为部分代表作品的情况( )
作品及成书时间 作者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片段)
《新中国未来记》 (1902年) 梁启超 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
《新纪元》 (1908年) 碧荷馆主人 1999年,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
《新中国》 (1910年) 陆士谔 1951年,海、陆两军,都是全球第一、国势强盛。军民一德,上下一心。
据此可知,当时的“理想小说”
A. 促进了社会风俗变迁 B. 带有强烈的政治关怀
C. 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 D. 引领先进的思想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1999年,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1951年,海、陆两军,都是全球第一、国势强盛。军民一德,上下一心”和等信息和所学可知,当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晚清时局动荡,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展开了对未来中国的想象,契合了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寄托了对独立强大和先进发达的新中国的美好期望,B项正确;“促进了社会风俗变迁”夸大了“理想小说”的影响力,也非材料主旨,三个“理想小说”的作品都强调新的中国的强大繁荣的地位,排除A项;“理想小说”体现了对新的中国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和现象,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排除C项;当时引领先进的思想潮流是民主共和,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3. 《新青年》在部分省份和城市销售状况统计表
地区 销售状况
湖南全省 1919年8月长沙文化书社成立,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
四川成都 1916年底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才超过30份。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
浙江杭州 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1919年夏秋以后。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表中的现象,最合理的是( )
A. 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加保守 B. 爱国浪潮激发民众关注时事
C.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D. 《新青年》主流价值发生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1919年夏秋以后”,可以看出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精神,新文化刊物的销量也随之提高,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南方省份,无法得出北方省份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北京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其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排除C项;仅从销量的增加,无法得出主流价值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4. 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15. 15世纪,帕查库蒂开疆拓土、奠定帝国大业,重建南美洲古城库斯科。在库斯科的中央广场上,宏伟的太阳神庙耸立在金字塔形的台基上,国王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的太阳祭。沿中央广场四个方向修筑的数千米驿道,把库斯科与全国连接起来。重建的库斯科( )
A. 成为印加统治中心 B. 是玛雅城市建筑的典范
C. 见证阿兹特克文明 D. 借鉴了古埃及建筑风格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世界南美洲)。据材料“15世纪,帕查库蒂开疆拓土、奠定帝国大业,重建南美洲古城库斯科。”帕查库提是南美印加国第九任君主(1438年~1471年在位),在他统治期间,库斯科由一个小国逐步发展成一个广阔的帝国-“塔华廷苏育”(Tahuantinsuyu),意为“四方之国”,A项正确。材料体系的是城市建筑和城市的道路系统,B的描述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印加文明,排除C项;库斯科宏伟的太阳神庙耸立在金字塔形的台基上,国王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的太阳祭,这和埃及的建筑风格不同,古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 )
A. 宏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B.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C. 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 D. 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可知,古代埃及普遍存在将国王视为神的观念,这种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为国王的神化提供了条件和基础,D项正确;材料本意是古代埃及人认为国王有修建神庙的职责,体现神化国王的思想观念,而非现实需要,排除A项;古代印度实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神化国王,与注重血缘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17. 古希腊雕塑在古典时期,崇尚理想化的、英雄史诗般的均衡和静穆;在希腊化时期,则传递出强烈的悲剧色彩,隐喻着对命运无法抗拒的理解。这反映出古希腊雕塑( )
A. 吸收多元文化不断发展 B. 重视对民族情感的表达
C. 逐步反思奴隶制度弊端 D. 摆脱城邦制约自由创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不同时期故希腊雕塑风格不同,古典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此时民众是积极的、乐观、英勇的,反映在艺术上是崇尚理想化的、英雄史诗般的均衡和静穆,而希腊化时期,受到外族入侵与压迫,民主政治衰落,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民众是悲观的,反映在艺术上是强烈的悲剧色彩,隐喻着对命运无法抗拒的理解,体现了民族情感的表达,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吸收了其他地区的艺术特色,排除A项;材料艺术创作中的悲观色彩是受到外族侵略的影响而非反思奴隶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创作是否受到制约,不能得出摆脱城邦制约自由创作,排除D项。故选B项。
18. 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对该法律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②标志着罗马法的发展进入到较完备阶段
③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④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可知该法律体系为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人与非罗马人,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①正确,万民法吸收了被征服民族的法律,③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④正确,①③④正确,D项正确;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是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 柏拉图(前427—前347)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B. 雅典民主处于鼎盛时期
C. 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完成 D.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拉图理想国的提出针对的是当时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A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鼎盛时期是在伯里克利时期(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B排除;政治民主化改革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0. 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檐口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
A.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 B. 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
C. 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 D. 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希腊化时代(亚欧)。据材料可知,在中亚地区的象牙角杯,表现出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形式,说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据此可判断,这些角杯体现了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说明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而非西移,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没有描述波斯帝国的文化政策,也没有描述罗马帝国内文化的交流,排除BC项。故选D项。
21. 19世纪后期,西方某学者指出:应对亚洲文明在艺术和科学的贡献心存感激。如今西方大步发展,亚洲却衰落了,而帮助亚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文化历史,“以期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复兴他们的文化”。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工业发展推动文化输出 B. 亚洲古典文明优于欧洲
C. 列强希望复兴亚洲文化 D. 殖民侵略方式的隐蔽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根据材料“如今西方大步发展,亚洲却衰落了,而帮助亚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文化历史,‘以期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复兴他们的文化’”可知,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亚洲文明的基础上,但是西方文明的发展又导致亚洲文明的衰落,因此要通过研究亚洲文明来复兴亚洲文明,这种复兴的方式其本质是殖民侵略,通过掠夺来实现其目的,说明殖民侵略方式的隐蔽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排除B项;列强希望复兴亚洲文化只是表象,排除C项。故选D项。
22. 有研究者认为,在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众对无尽杀戮的厌倦、憎恶和愤慨,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快速发展。在东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备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东方民族重获独立的巨大希望。由此,东方比西方有更多的人倾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据此可知( )
A. 民族意识觉醒引发了社会革命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差异性
C. 无产阶级成为东方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世界)。根据材料“在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众对无尽杀戮的厌倦、憎恶和愤慨,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快速发展。在东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备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东方民族重获独立的巨大希望。由此,东方比西方有更多的人倾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的爆发推动了西方共产主义运动的快速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东方民族致力于反殖民主义革命。因此,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地缘政治和经济社会条件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差异化进程,B项正确;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意识觉醒引发了社会革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差异性,没有体现无产阶级在东方民族独立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差异性,未涉及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23. 如表是某学者关于美国外来移民的社会地位变动的研究结论。这一结论突出说明( )
时间 地位
1789一1880年 是备受欢迎的财富
1880—1924年 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
1924—1934年 在美国的地位跌入谷底
A. 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
B. 美国的劳动力资源日趋短缺
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移民数量
D. 世界形势变化制约移民走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789一1880年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为了吸收人才,因此外来移民受到欢迎;1880—1924年受战争影响,美国的外来移民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34年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的外来移民地位跌入谷底。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A项正确;1880—1924年,美国的外来移民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34年,美国的外来移民地位跌入谷底,说明美国劳动力资源并不短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移民数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外来移民地位的变化,而非移民走向,排除D项。故选A项。
24. 下列文字节选自普希金在不同时期有关拿破仑评价。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出处 内容
1814年《皇村回忆》 “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1821年《拿破仑》 “伟大的人物明星”“不朽的光却在闪烁”“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A 拿破仑战争从非正义战争到正义战争
B.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影响
C. 时代背景决定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D. 普希金深受“十二月党人”起义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近代(欧洲)。拿破仑战争一方面将法国革命成果向征服地区传播,受到了各地先驱者欢迎;但另一方面也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了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普希金的评价就体现了这一悖论,B项正确;拿破仑战争后期的战争(特别是侵犯俄国)主要是不正义的,排除A项;时代背景会影响人们的历史评价,但无法决定,排除C项;当时俄国政府是保守的、反动的,一些贵族青年还在1825发动过“十二月党人”起义,普希金的观点发表于1821年,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 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 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 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 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 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 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 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 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19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明王国维所谓“能动时代”与“受动时代”的含义及表现。
(2)你是否同意自宋至晚清中国“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含义:“能动时代”指的是通过本土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的时代。“受动时代”指的是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发展的时代。
表现:“能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政“百家争鸣”局 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 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受动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中国吸收佛教精神,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西学东渐,催生了向西 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
(2)同意。
理由:从宋代至晚清,理学长期在思想领域中占据主导,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君主专制高度发展,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使得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虽然在明清之际,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进步思想家黄 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但没有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没有改变宋明理学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的情况。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含义:“能动”是自觉主动的意思,“能动时代”指的是通过本土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的时代。“受动”指的是受外来影响。“受动时代”指的是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发展的时代。表现:“能动时代”:据材料“诸子九 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 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可知,王国维认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宋代理学兴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能动时代”。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政“百家争鸣”局 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受动时代”:据材料“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 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可知,王国维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佛教思想的吸收融合、晚清对西方思想的吸收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受动时代”。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中国吸收佛教精神,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西学东渐,催生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
【小问2详解】
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晚清中国。可选择赞同或不赞同,言之有理即可。选择赞同,主要从理学占据主导、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思想等方面论述文化发展的相对停滞。选择不赞同,主要从陆王心学形成,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 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等方面论述文化创新发展。
26. 【服饰制度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 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春秋时期的深衣、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将华美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长期以来,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规范和内涵。通过服饰与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
——摘编自《中国衣经》《服章之美与礼仪之大——华夏服饰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材料二 “服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其二,“服妖”为一种“妖风”“妖象”,可能对封建政治统治造成威胁。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习俗、服饰习惯等方面的“胡化”。唐代时出现“时世妆”一词,到明清两代“时尚”“时髦”一类名词的出现,不仅仅是服饰冲破礼教拘束的例证,更是从深层次反映了人们在服饰生活上对时尚的憧憬和追求。明末,“服妖”现象发展到极致,出现僭礼的现象。
——摘编自周韦《从“服制”与“服妖”论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妖”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26. 内涵:礼仪(等级鲜明、区分尊卑);道德教化;多样;美观;天人合一。(任答三点)
27. 原因:社会秩序的变革;民族交融;商品经济的冲击;统治者的提倡;个人审美与时尚观念的变化(人文主义的发展);门第等级的淡化。(任答四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内涵:据材料“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得出礼仪(等级鲜明、区分尊卑);据材料“长期以来,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规范和内涵”得出道德教化;据材料“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得出多样、美观;据材料“通过服饰与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得出天人合一。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据材料“对封建礼制……的背叛和挑战”“对封建政治统治造成威胁”得出社会秩序的变革;据材料“社会习俗、服饰习惯等方面的‘胡化’”得出民族交融;据材料“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得出统治者的提倡;据材料“唐代时出现‘时世妆’一词,到明清两代‘时尚’‘时髦’一类名词的出现,……从深层次反映了人们在服饰生活上对时尚的憧憬和追求”得出个人审美与时尚观念的变化(人文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传统社会秩序和礼制受到冲击与商品经济的冲击、门第等级的淡化密切相关。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一位美国作家写道:“这个大陆原来的主人现在已被白种人像圈牲口一样拘禁起来了。”这指的是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的保留地制度。美国政府在保留地内实行带有强迫性和种族压迫色彩的“美国化”政策:印第安人只有在教育、定居生产、宗教改造、风俗变革等方面达到设定标准,才能成为美国公民。然而,印第安人并未发生白人社会所期望的变化。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
材料二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公民法》,给予所有在美国境内出生的印第安人公民权。对此,《纽约时报》报道:“印第安人得到这样的公民权之后,脸上的笑容一定是苦涩嘲讽的”,因为印第安人认为所谓的公民权只是为了彻底取缔其保留地的一个手段。
——摘编自《美国印第安人政策档案》《纽约时报》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试图再次同化印第安人,废除保留地,鼓励他们进入城市,最终仍有约半数印第安人坚持留在保留地。60年代,印第安人发起自由民权运动,美国国会在70年代先后通过法案,允许印第安人有权选择生活方式,并给予保留地自治权,但仍存在一定限制。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以来美国境内印第安人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论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演变及原因。
【答案】27. 困境:美国政府的种族压迫政策;传统文化遭遇冲击;聚居地的不断减少;美国社会的排斥。
28. 演变:19世纪,实行保留地制度,对印第安人进行民族压迫;20世纪20年代,给予印第安人公民权,为废除保留地制度做准备;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废除保留地制度;20世纪70年代,恢复保留地制度并且给予印第安人自治权。
原因:印第安人的不断反抗;美国代议制度的完善;社会思想的解放与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以来的美国。根据材料一“美国政府在保留地内实行带有强迫性和种族压迫色彩的‘美国化’政策”可知,美国政府的种族压迫政策;根据材料一“印第安人只有在教育、定居生产、宗教改造、风俗变革等方面达到设定标准,才能成为美国公民。”可知,传统文化遭遇冲击;根据材料二“因为印第安人认为所谓的公民权只是为了彻底取缔其保留地的一个手段。”可知,聚居地的不断减少;根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试图再次同化印第安人,废除保留地,鼓励他们进入城市,最终仍有约半数印第安人坚持留在保留地。”可知,美国社会的排斥。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美国。第一小问演变,根据材料一“这指的是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的保留地制度。”可知,19世纪,实行保留地制度,对印第安人进行民族压迫;根据材料二“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公民法》,给予所有在美国境内出生的印第安人公民权。”可知,20世纪20年代,给予印第安人公民权,为废除保留地制度做准备;根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试图再次同化印第安人,废除保留地,鼓励他们进入城市,最终仍有约半数印第安人坚持留在保留地。”与“60年代,印第安人发起自由民权运动,美国国会在70年代先后通过法案,允许印第安人有权选择生活方式,并给予保留地自治权"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废除保留地制度;20世纪70年代,恢复保留地制度并且给予印第安人自治权。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60年代,印第安人发起自由民权运动”可知,印第安人的不断反抗;根据材料二“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公民法》,给予所有在美国境内出生的印第安人公民权。”可知,美国代议制度的完善;根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试图再次同化印第安人,废除保留地,鼓励他们进入城市,最终仍有约半数印第安人坚持留在保留地”“美国国会在70年代先后通过法案,允许印第安人有权选择生活方式,并给予保留地自治权”可知,社会思想的解放与发展。
2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2023年9月《求是》杂志刊发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该重要论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战略高度,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深刻揭示,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运用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且能解读所选中华文明特性的内涵,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须体现时代价值)
【答案】示例
论题:中华文明是多元汇聚、兼收并蓄、开放交流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阐述: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历史。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取经,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吸收佛教精神,为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航路开辟,一些传教士来华,部分开明的中国士大夫与其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如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促进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同时,中学西传,科举制、儒学等也传至西方,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总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丰富、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广阔胸怀加强对外交往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
其他论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向内凝聚、团结集中的大一统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主张群己合一,倡导交通成和、共生并进,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首先,选取一个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根据材料“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炼观点为:中华文明是多元汇聚、兼收并蓄、开放交流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从中外文明的交流的角度进行详细论述,如: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历史。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取经,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吸收佛教精神,为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开辟,一些传教士来华,部分开明的中国士大夫与其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如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促进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同时,中学西传,科举制、儒学等也传至西方,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最后,总结升华,再次说明论题的准确性,如:总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丰富、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广阔胸怀加强对外交往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
开放性试题,也可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向内凝聚、团结集中的大一统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主张群己合一,倡导交通成和、共生并进,具有突出的和平性。”等角度进行描述,言之有理即可。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君子”一词在《周易》中指封君的儿子,自孔子开始,君子被赋予道德品质的内涵,进而成为令人仰慕的、有很高道德地位的人。君子内涵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B. 封君的道德水平在提升
C 德治理念得到推广 D. 封建等级秩序开始崩溃
2. 据《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思想,这反映了( )
A. 分封体制影响广泛 B. 先秦思想一脉相承
C.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D. 统治理念逐渐转变
3. 从孔子“仁者爱人”的解释,到孟子“仁民爱物”的倡导,再到宋儒张载“民胞物与”命题的提出,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古代开明正直之士及民众对为政者的政德要求。据此可知,儒学( )
A. 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 B. 吸纳了佛道思想的核心理念
C. 彰显出君权至上的道德规范 D. 受到了历代士绅的普遍推崇
4. 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
A.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 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5. 如图是分别在越南中部、泰国南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土的汉朝铜镜,有学者指出它们是汉朝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A. 物质交流促进文明审美趋同 B. 汉代朝贡贸易体制逐步发展
C. 铸镜技术经由丝绸之路输出 D. 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6. 唐末杨绾认为因儒道不举,士人一味追求做官,礼义道德沦丧,才造成了安史的反叛和战乱的延伸。穆宗时,仍有“兵兴以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趋之以刑”的说法。这说明当时( )
A. 功利主义盛行导致社会失序 B. 礼法结合的治理传统被废弃
C. 重建儒学信仰已成现实所需 D. 佛道兴盛改变儒学正统地位
7. 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
A. 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 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 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 D. 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8. 王阳明主张“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这些主张( )
A. 成为明清官方哲学 B. 反映理学走向僵化
C. 隐含平等叛逆色彩 D. 否定传统道德标准
9. 安史之乱平定前后,朝廷内充满着对“贰臣”的同情,舆论把主张严惩逆官员的崔器视为酷吏。而清人赵翼说:“堂堂大一统之朝,食禄受官,一旦贼至,即甘心从贼,此而不诛,国法安在?”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唐代意识形态管控松弛 B. 清代品评人物的标准苛刻
C. 理学对纲常观念强化 D. 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的影响
10.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
A. 说明列强的侵略渗透内陆地区 B. 推动中国史地学的近代化发展
C. 反映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 D. 受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直接影响
11. 张之洞素来支持康有为变法,曾资助康有为创办《强学报》。但当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创刊号上大书“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之时,立即引起了张之洞的强烈不满。康、张二人的分歧,本质上是( )
A. 变法策略的差别 B. 宣传途径的不同
C. 阶级立场的差异 D. 纪年方式的变化
12. 晚清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文学品种——“理想小说”。如表为部分代表作品的情况( )
作品及成书时间 作者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片段)
《新中国未来记》 (1902年) 梁启超 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
《新纪元》 (1908年) 碧荷馆主人 1999年,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
《新中国》 (1910年) 陆士谔 1951年,海、陆两军,都是全球第一、国势强盛。军民一德,上下一心。
据此可知,当时的“理想小说”
A. 促进了社会风俗变迁 B. 带有强烈的政治关怀
C. 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 D. 引领先进的思想潮流
13. 《新青年》在部分省份和城市销售状况统计表
地区 销售状况
湖南全省 1919年8月长沙文化书社成立,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
四川成都 1916年底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才超过30份。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
浙江杭州 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1919年夏秋以后。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表中的现象,最合理的是( )
A. 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加保守 B. 爱国浪潮激发民众关注时事
C.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D. 《新青年》主流价值发生转变
14. 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15. 15世纪,帕查库蒂开疆拓土、奠定帝国大业,重建南美洲古城库斯科。在库斯科中央广场上,宏伟的太阳神庙耸立在金字塔形的台基上,国王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的太阳祭。沿中央广场四个方向修筑的数千米驿道,把库斯科与全国连接起来。重建的库斯科( )
A. 成为印加统治中心 B. 是玛雅城市建筑的典范
C. 见证阿兹特克文明 D. 借鉴了古埃及建筑风格
16. 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 )
A. 宏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B.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C. 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 D. 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
17. 古希腊雕塑在古典时期,崇尚理想化的、英雄史诗般的均衡和静穆;在希腊化时期,则传递出强烈的悲剧色彩,隐喻着对命运无法抗拒的理解。这反映出古希腊雕塑( )
A. 吸收多元文化不断发展 B. 重视对民族情感的表达
C. 逐步反思奴隶制度弊端 D. 摆脱城邦制约自由创作
18. 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对该法律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②标志着罗马法的发展进入到较完备阶段
③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④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 柏拉图(前427—前347)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B. 雅典民主处于鼎盛时期
C. 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完成 D.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20. 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檐口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
A.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 B. 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
C. 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 D. 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1. 19世纪后期,西方某学者指出:应对亚洲文明在艺术和科学的贡献心存感激。如今西方大步发展,亚洲却衰落了,而帮助亚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文化历史,“以期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复兴他们的文化”。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工业发展推动文化输出 B. 亚洲古典文明优于欧洲
C. 列强希望复兴亚洲文化 D. 殖民侵略方式的隐蔽性
22. 有研究者认为,在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众对无尽杀戮的厌倦、憎恶和愤慨,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快速发展。在东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备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东方民族重获独立的巨大希望。由此,东方比西方有更多的人倾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据此可知( )
A. 民族意识觉醒引发了社会革命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差异性
C. 无产阶级成为东方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
23. 如表是某学者关于美国外来移民的社会地位变动的研究结论。这一结论突出说明( )
时间 地位
1789一1880年 是备受欢迎的财富
1880—1924年 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
1924—1934年 在美国的地位跌入谷底
A. 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
B. 美国的劳动力资源日趋短缺
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移民数量
D. 世界形势变化制约移民走向
24. 下列文字节选自普希金在不同时期有关拿破仑的评价。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出处 内容
1814年《皇村回忆》 “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1821年《拿破仑》 “伟大的人物明星”“不朽的光却在闪烁”“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A. 拿破仑战争从非正义战争到正义战争
B.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影响
C. 时代背景决定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D. 普希金深受“十二月党人”起义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 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 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 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 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 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 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 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 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19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明王国维所谓“能动时代”与“受动时代”的含义及表现。
(2)你是否同意自宋至晚清中国“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6. 【服饰制度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 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春秋时期的深衣、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将华美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长期以来,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规范和内涵。通过服饰与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
——摘编自《中国衣经》《服章之美与礼仪之大——华夏服饰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材料二 “服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其二,“服妖”为一种“妖风”“妖象”,可能对封建政治统治造成威胁。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习俗、服饰习惯等方面的“胡化”。唐代时出现“时世妆”一词,到明清两代“时尚”“时髦”一类名词的出现,不仅仅是服饰冲破礼教拘束的例证,更是从深层次反映了人们在服饰生活上对时尚的憧憬和追求。明末,“服妖”现象发展到极致,出现僭礼的现象。
——摘编自周韦《从“服制”与“服妖”论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妖”现象出现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一位美国作家写道:“这个大陆原来的主人现在已被白种人像圈牲口一样拘禁起来了。”这指的是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的保留地制度。美国政府在保留地内实行带有强迫性和种族压迫色彩的“美国化”政策:印第安人只有在教育、定居生产、宗教改造、风俗变革等方面达到设定标准,才能成为美国公民。然而,印第安人并未发生白人社会所期望的变化。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
材料二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公民法》,给予所有在美国境内出生的印第安人公民权。对此,《纽约时报》报道:“印第安人得到这样的公民权之后,脸上的笑容一定是苦涩嘲讽的”,因为印第安人认为所谓的公民权只是为了彻底取缔其保留地的一个手段。
——摘编自《美国印第安人政策档案》《纽约时报》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试图再次同化印第安人,废除保留地,鼓励他们进入城市,最终仍有约半数印第安人坚持留在保留地。60年代,印第安人发起自由民权运动,美国国会在70年代先后通过法案,允许印第安人有权选择生活方式,并给予保留地自治权,但仍存在一定限制。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以来美国境内印第安人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论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演变及原因。
2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2023年9月《求是》杂志刊发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该重要论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战略高度,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深刻揭示,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并运用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且能解读所选中华文明特性的内涵,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须体现时代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