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校内第一次学业水平评测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共3页,共36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2.用2B铅笔涂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答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根据下面的年代尺,你认为其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D.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2.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选举为( )
A.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个人的回忆录 B. 现场照片 C. 有关历史评论 D. 相关文学作品
4. 在 1949 年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 尊礼炮齐鸣28 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28”与下面的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 鸦片战争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五四运动发生
5. 下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纲领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6. 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 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7.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边疆地区 B. 老解放区 C. 新解放区 D. 少数民族地区
8. “一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其原因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优势
③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与努力奋斗 ④苏联的援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9. 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同作用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 推翻封建制度 D. 巩固人民政权
1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地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利益 B. 党的利益 C. 工人的利益 D. 农民的利益
11.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有关这句话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指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C.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D.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2.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获得大团结的标志( )
A. 渡江战役 B. 开国大典 C. 抗日战争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
13. 下列对“一五”计划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③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④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4. 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 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备
C.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D. 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
15.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国大典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③西藏和平解放④抗美援朝开始⑤土地改革完成。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④⑤①②③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为此我国开始进行( )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土地改革 D. 经济体制改革
17. 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无地少地,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 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 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B. 农民土地所有制
C.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集体土地所有制
19.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D. 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约7亿亩土地
20.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4年开始执行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④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1.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2.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什么时候颁布的( )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60年 D. 1982 年
23.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形成1956年国民经济比例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进行
24. 中国置身事外,眼下可以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撞,继续执行自己的经济建设计划,但却不能消除压在自己边境的战争威胁,甚至不能确保战火不蔓延到自己的国土上来,最终还是会被迫卷入战争。这反映出
A. 实行“一五计划”的紧急性 B.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D. 霸权主义破坏和平
25. 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版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版块的是( )
A. 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6. 在巩固新中国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创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包括(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艰苦创业精神 ③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④国际主义精神⑤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7. 某次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这在客观上说明了( )
A. 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 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 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 三大改造后期,存在问题
28. 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是(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中国人民志愿军 C. 中国国民革命军 D. 中国远征军
29. 中美在朝鲜战场上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他的小弟们,这表明此次“交锋”
A. 巩固了新生政权
B. 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
C. 为中国赢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D. 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30.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1.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32. 如下图一组口号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其反映出的最主要问题是( )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三年超英,十年超美”
A. 人民建设热情高涨 B. 民主法制受到践踏
C.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 知识分子遭到批判
33. “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手工业合作化 C. 全行业公私合营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34. 文章中出现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及“1953年”等字眼,该文章题目可能是( )
A.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C.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成》
35.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根据的一个方面,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
——摘自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目的。并计算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经历了几年时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上述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校内第一次学业水平评测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共3页,共36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2.用2B铅笔涂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答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根据下面的年代尺,你认为其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D.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因此年代尺你认为其探究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C项正确;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排除A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选项以偏概全,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1950年10月—1953年7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等,都是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2.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选举为( )
A.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项正确;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举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排除A项;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排除D项。故选C项。
3.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个人的回忆录 B. 现场照片 C. 有关历史评论 D. 相关文学作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现场照片是对开国盛况的真实纪录,是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个人的回忆录、有关历史评论、相关文学作品都经过了人为加工,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
4. 在 1949 年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 尊礼炮齐鸣28 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28”与下面的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 鸦片战争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五四运动发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万众欢腾,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其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排除A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发生,排除B项;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排除D项。故选C项。
5. 下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纲领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①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我国的法律法规,但不具有宪法性质,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 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 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材料中粮食产量的增加显然与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关,B项正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抗美援朝的意义,排除A项;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是一五计划的意义,排除C项;土地改革主要是调动农民积极性,不是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7.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边疆地区 B. 老解放区 C. 新解放区 D. 少数民族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C项正确;ABD不是建国初期土改的重点地区,排除。故选C项。
8. “一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其原因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优势
③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与努力奋斗 ④苏联的援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的原因有: 第一1953年朝鲜内战结束,新中国获得自近代史以来空前稳定的局面,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干劲十足,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为指导,继续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不怕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遵循党的正确方针政策,这是思想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第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提供给了技术支持,第四,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为国内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国际环境,第五社会主义具有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优势,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A项正确;BCD选项不全面,排除。故选A项。
【点睛】
9. 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同作用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 推翻封建制度 D. 巩固人民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可见,巩固人民政权是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同作用。D项正确;从十九大报告指出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排除A项;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国开始了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排除B项;“推翻封建制度”与抗美援朝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地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利益 B. 党的利益 C. 工人的利益 D. 农民的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了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人民的参与,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人民包括工人和农民,材料也没有具体说明工人还是农民,所以C项和D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
11.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有关这句话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指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C.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D.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
12.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获得大团结的标志( )
A. 渡江战役 B. 开国大典 C. 抗日战争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D项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新中国还没有成立,祖国大陆还没有获得统一,排除A项;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但当时并没有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排除B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战胜日本,与题意“中国各族人民获得大团结”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 下列对“一五”计划成就表述正确是( )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③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④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是在一五计划期间,①符合题意;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在一五计划期间,②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③符合题意;①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并没有实现了工业化,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 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 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备
C. 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D. 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C项正确;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十年建设的成就原因之一,不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5.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国大典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③西藏和平解放④抗美援朝开始⑤土地改革完成。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④⑤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开国大典发生于1949年10月1日;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西藏和平解放于1951年10月;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10月;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②①④③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为此我国开始进行( )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土地改革 D. 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现在的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1953年,我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A项正确;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进行,排除D项。故选A项。
17. 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无地少地,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 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一半多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因此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广大农民无地少地,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是直接原因,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B项;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目的,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8. 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B. 农民土地所有制
C.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集体土地所有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为了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后,把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A项;土地改革推翻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土地改革没有实行集体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9.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D. 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约7亿亩土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基本取得了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属于历史结论,C项正确;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在陈述政协会议召开这件历史事件,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是建国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标志,是历史事件,排除B项;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约7亿亩土地是在陈述土地改革的成果,属于历史事件,排除D项。故选C项。
20.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4年开始执行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④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①③④正确;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不是1954年,②错误。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A项;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开始进行土地改革,排除B项;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2.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什么时候颁布的( )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60年 D. 1982 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一届人大上颁布的,B项正确;1949年一届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A项;1960年没有颁布宪法,排除C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前三部宪法的基础上修改补充颁布的,是新时期的宪法,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3.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形成1956年国民经济比例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所给数据可知,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据了主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社会的主体,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政治角度,题目考查的是经济角度,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行与“国民经济比例”不符,排除B项。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项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D项。故选C。
24. 中国置身事外,眼下可以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撞,继续执行自己的经济建设计划,但却不能消除压在自己边境的战争威胁,甚至不能确保战火不蔓延到自己的国土上来,最终还是会被迫卷入战争。这反映出
A. 实行“一五计划”的紧急性 B.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D. 霸权主义破坏和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悍然派兵侵入朝鲜。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了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于是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B项正确;材料考查的是经济角度,A项是经济角度;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霸权主义破坏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
25. 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版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版块的是( )
A. 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家作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B正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故AC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故D错误。
26. 在巩固新中国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创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包括(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艰苦创业精神 ③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④国际主义精神⑤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①③④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艰苦创业精神与抗美援朝精神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7. 某次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这在客观上说明了( )
A. 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 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 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 三大改造后期,存在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所以出现了“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了的问题,表明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存在着过急过粗过快的问题,D项正确;AB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8. 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是(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中国人民志愿军 C. 中国国民革命军 D. 中国远征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出兵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我国内政,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B符合题意;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A不符合题意;中国国民革命军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C不符合题意;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 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9. 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他的小弟们,这表明此次“交锋”
A. 巩固了新生政权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 为中国赢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D. 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他的小弟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B项符合题意;AC项的内容是抗美援朝的意义,但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0.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警告美国”、“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可知,这一战役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结合所学,1950年到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D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排除A项;镇压反革命保证了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排除B项;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 故选D项。
31.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956年新中国开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符合题干照片反映的历史史实,C项正确;土地改革时间是1950—1952年,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图片无关,排除A项;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与图片无关,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与图片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2. 如下图一组口号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其反映出的最主要问题是( )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三年超英,十年超美”
A. 人民建设热情高涨 B. 民主法制受到践踏
C.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 知识分子遭到批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等口号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模,使国民经济遭遇了挫折,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的表现,无法得知人民建设热情高涨,排除A项;文革时期民主法制受到践踏,排除B项;知识分子遭到批判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33. “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手工业合作化 C. 全行业公私合营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原来的企业家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所以材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行业公私合营,C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在农村开展的,与材料“把厂都交给了国家”不符,排除A项;手工业合作化是针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农村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C项。
34. 文章中出现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及“1953年”等字眼,该文章题目可能是( )
A.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C.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利用、限制、改造”“1953年”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C项正确;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195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才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谈不上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35.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C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排除A项;中共八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根据的一个方面,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
——摘自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和目的。并计算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经历了几年时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上述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
【答案】(1)时间:1949年9月29日。目的:为了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时间:经历了5年。意义: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有利因素:①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②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③抗美援朝胜利,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④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政权,成为执政党;⑤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⑥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⑧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正在有计划的进行;⑨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等。
(3)主要目的:①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②促进我国经济建设;③巩固人民民主政权;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利益;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证;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时间: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为了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时间: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从1949年开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是在1954年,可以得出,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一过程经历了5年。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小问2详解】
有利因素: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是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抗美援朝胜利,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政权,成为执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正在有计划的进行;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等。
小问3详解】
主要目的: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二中“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可以得出,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利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证;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2023-2024八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