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2024.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5 BADDA 6-10 AACDD 11-15 DBBAD 16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
17.(16分)
(1)表现:匈奴人逐步内迁,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少数民族内迁,形成民族大交融局面;(2 分)部分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开发。(2分)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1分)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和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1分)
(2)影响: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变了饮食习惯;推动了美洲经贸发展;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3 分)
(3)移民来源广(多个大洲):移民主安来自欧洲:移民大多道过海路到达美国等。(3分)带来了大量人才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也导致美国成为移民杜会,导致文化冲卖与文化多元并存。(4分)
18.(12分)
(1)不同特点:古希腊市集广场开放、随意;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封闭、规整。(2分)
原因:在政治上古希腊实行城邦制度,公民政治盛行;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在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孕育了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强调严格的等级尊卑纲常伦理。(2分)
(2)宗教文化功能:中世纪以来基督教发展迅速,在欧洲居于主导地位,广场成为基督教信徒集会、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2分)
交通和经济功能:15世纪以来城市工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众多,广场连接、汇集街道,也是商业场所;(2分)
政治功能: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通过设计建造广场宣扬专制王权的伟大。或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广场为社会活动和革命活动提供了场所。(2分)【只写功能未进行说明只得1分】
19.(13分)
(1)特点:种类多样;吸收少数民族特色;具有等级色彩;影响深远。(4分)
关系:唐装的概念与唐朝有关,但并非只指唐朝时期的服装;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影响波及
海外,外国人将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穿着的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2分)
(2)原因:孙中山自行设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政府的提倡。
(4分)
(3)意义: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利于增
强对外开放的活力。(3分)
20.(11分)
(1)表现:为宗主国参战,提供经济支持;随宗主国参与军事作战;作为搬运工等为宗主国提供军事服务。
(3分)
(2)影响:打破了“白人”神圣高贵的种族歧视的思想认识;
为战争的付出,增强了权利意识,开始反对殖民统治;
客观上推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非洲认同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推动了二战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被大肆掠夺。(8分,任意答出四点)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调研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2024.4
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共两大题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葡萄)为……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葡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葡萄、苜蓿种植已普及 B. 政治交往促进经济交流
C. 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D. “丝绸之路”完全形成
2. 摩诃罗,又作摩眠罗,为梵文音译,传为佛祖释迦牟尼之独子罗眠罗 (Rahula)演变而来。其形象传入中国以后,逐渐演变成为可爱的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泥制土偶,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写到:“乃小塑土偶耳”,用来乞巧和祈求多子多福。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 小农经济模式影响节日习俗
C. 商业发展促进节日习俗变革
D. 传统节日文化具有迷信色彩
3. 在明代前期,国家规定特定的阶层要穿特定的服饰,一些装饰华丽的衣冠也在禁止之列。在明朝中后期,这些禁令已经失去效力,不论是士绅还是平民,都同样地穿用他们喜欢穿戴的奢华服饰。在江南尤其如此,在那里,对公共场合以及私人宅第中社会交往 “若辈皆好穿丝绸、湘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材料中现象反映出( )
A. 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B 明朝中后期皇权逐渐衰弱
C. 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D. 追求世俗享乐的社会风尚
4. 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
A. 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 B. 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 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 D. 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5. 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教授赵化成说:“考古发现的确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简牍一类的东西,文字资料、失传的书,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从陵墓制度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但是历史研究,包括考古,是无止境的,问题是永远没有完的。不能因为有问题没有解决就发掘陵寝。”作者意在说明( )
A. 考古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B. 考古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一手史料
C. 考古发现永无止境非常艰难 D. 保护文化遗产比考古发现更为重要
6. 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1878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
A.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的冲击 B. 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B. 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 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
7. 下表为北京市东城区部分地区地名演变,对表格信息的理解,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明清时期 清末民初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王府大街 莫理循(《泰晤士报》驻华记者,长期担任北洋政府政治顾问) 大街 王府井大街 人民路 王府井商业 步行街
江米巷 Legation street(使馆街) 东交民巷 反帝路 东交民巷
台基厂 二条胡同 俱乐部路 台基厂二条 永革路二条 台基厂二条
EastMarket(东市场) 东单菜市场 东单菜市场 东方新天地商场
A. 地名演变受到北京城市化水平影响 B. 近代地名的殖民化源于西方文化侵略
C.建国后地名伴随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D. 新时期地名中经济元素得到更多体现
8.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边区政府号召“中医科学化,西医大众化”,成立防疫总委员会,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组建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组织中西医疗队下乡诊治活动。“我军使用的中药制剂,自制的竟占了全部用药的三分之一。”这说明(  )
A. 中西医结合有效地防控疫情 B. 军队研究促进了中医的进步
C. 边区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建设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扩大
9. 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右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在阿拉伯智慧文学中,被归于柏拉图名下的不少格言来源复杂:有的来自其他希腊哲学流派,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有的来自基督教传统,有的则来自佛教传统,更多时候是许多不明起源的妙语被堆砌到柏拉图的名下,正如有时真正属于柏拉图的学说也会被改头换面,归到他人名下一样。材料表明( )
A. 基督教与佛教传统源于希腊哲学 B. 希腊哲学的传承者对各思想流派做了整合
C. 哲学思想以柏拉图冠名成为潮流 D. 现代希腊哲学是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
11. 19世纪初,英国普遍存在白面包掺明矾、用铜染绿蔬菜、用红丹给干酪上色等食物掺假现象。1848年,英国布拉德福自治镇还发生了一起致200人死亡的药糖中毒事件。19世纪60年代,英国才颁布第一部反食品掺假法案。这反映了( )
A.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B. 英国法制建设落后
C. 英国环境污染严重 D. 英国工业革命推进
12. 1829-1841年间,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伊凡四世和拿破仑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伊凡雷帝的严酷和暴虐,将拿破仑描绘成传播自由的“盖世英雄”。对创作者意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预言拿破仑帝国覆灭不可避免 B. 致力于推动俄国社会的近代化
C. 推动早期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 提出效仿西欧国家的政治构想
13. 下列表格是德国1835—1870年铁路情况。依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德国( )
A.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B. 工业化相对英法起步晚发展快
C.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 D. 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14. 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 )
A. 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藉 B. 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C. 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 政府传播美国主流价值观
15. 1959年新加坡自治政府成立,李光耀出任第一届总理。他虽然早年接受西方教育,但他却声称:他的内心并没有西方价值观念体系,“有的是东方的精神价值体系”。他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新加坡的发展,形成了现代化的“东亚模式”的基本原则。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在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达到了8.8%和8.5%。 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弘扬东亚模式旨在巩固新加坡的独立 B.西方价值观体系不能推动新加坡经济发展
C.新加坡是具有移民特征的城市国家 D. 新加坡发展扩大了东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力
16.阅读下列表格,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 科技革命推动历次工业革命产生 B. 科技到工业化的应用时间间隔逐渐缩短
C. 科技创新呈现继承与发展的态势 D. 应用科学开始成为一种科技研究的结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7. (16分)历史上出现过各种方式的人口迁徙,伴随着人口迁徙,世界历史发生了诸多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大迁徙(公元4—5世纪)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
材料二
前来的每一艘船都应带上公驴和母驴、母马,以便运输重物和干地里的活。要知道这里没有能助人一臂之力且对人有益的役畜……为了养活要在这里定居的人,这里多么需要有角的牛羊和驮载的役畜。
——1494年1月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夫妇的报告
材料三 下图为1860-1910年移民美国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4—5世纪在中国“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的表现及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欧洲移民美洲带来的动植物对当地产生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移民美国呈现出哪些特点?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18.(12分)城市中广场的结构与形态往往体现出社会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 《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二
中国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宫殿、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 《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材料三
15世纪以来,欧洲理想的城市格局一般包含在整体上被安排的相当和谐的大教堂、公共建筑和广场。意大利一些著名的教堂前都设计了宏大的广场,如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广场。法国巴黎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广场,这些广场连接周边的街道,拓展成为城市主要交通网。一些广场周围的土地被金融家们承租,开发成为商铺和住宅。18世纪中后期建造的路易十五广场(现为协和广场)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它被作为国王骑马雕塑的背景而设计建造。1792年路易十五的雕塑被拆毁,1793年在这里处死了路易十六。
——摘编自(英)莫里斯《城市形态史》等
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广场 18世纪中后期建造的路易十五广场
(1)阅读材料一与二,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2)阅读材料三图文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广场在欧洲城市发展中发挥的功能。(6分)
19.(13分)唐装的概念与唐期有关,但并非只是指唐朝时期的服装,而是对各种富于中国特色的中式服装的泛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服饰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等。早期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后来,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 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中式服装叫做”唐装”。
——据权江华《话说唐装--谈唐装的现代传承》等整理
材料二
现在的“唐装”基本上是以清末的对马褂为基础,经改良而成的中式轻上装。为什么不把“唐装”称为“满装”呢?一是因为马褂也不纯粹是满族人的服装,它是长期以来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二是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国服”是中山装。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
——据夏目晶子《“唐装”的流行及其背景》等整理
材料三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们身穿洋溢着浓厚中华神韵的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衣服经过了传统和现代二者之间,在款式、面料以及工艺上的保留与创新,并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文化后的“唐装”,并迅速成为新时代“国服”的代表。
——丁锡强主编、李克让主审《新唐装》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唐装”与唐朝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成为“国服”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3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交战国都是统治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殖民列强,非洲殖民地几乎都参加了战争,为了支持战争,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100多万非洲士兵直接参与军事作战,殖民列强鼓励身着制服的非洲属民去杀死“白人”敌人,而在此之前,因为肤色,这些“白人”的生命还被看成是神圣的。不仅男人,女人和孩子也被当成搬运工为军队服务。最终,大约15万非洲士兵和搬运工人失去生命。为了加强对非洲的统治,战争期间及战后,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港口、公路、铁路、电缆等。但是,殖民者对非洲的拉制和掠夺,使很多非洲人倍感失望,他们对战争做出贡献,却没有得到回报。在一些被称为“新精英”的知识分子中,非洲认同和民族性的观念产生了。这种思想影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非洲民族主义运动。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殖民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休表现。(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非洲殖民地产生的影响。(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