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练习题
(60分钟 50分)
2024.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答案栏中。)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纲领( )
A.标志西藏和平解放 B.起临时宪法作用
C.标志抗美援朝胜利 D.是土地改革依据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西藏和平解放的条件包括( )
①中央政府积极倡导与西藏地方政府和谈 ②西南地区各省实现解放
③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④西藏宗教领袖班禅拥护党和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材料叙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影响 B.背景 C.原因 D.经过
4.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革命英烈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罗盛教 D.邱少云
5.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1956—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从表中可以看出( )
时间(年)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030.7 1071.4 1312.3 1447.5 1470.1 1232.3 1162.2 1248.3 1469.9 1734
A.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 B.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C.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D.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6.他是解放军好战士,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和孜孜以求的“钉子精神”在社会上广泛弘扬。他是( )
A.罗盛教 B.欧阳海 C.雷锋 D.袁隆平
7.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钱学森 D.邓稼先
8.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下图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 )
A.改革开放成功拉开序幕 B.中共十三大的成功召开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10.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B.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唯一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1.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3.某班拟开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公开课,四个小组准备了相关素材。下列哪组素材全部符合主题( )
A.甲组:影片《我的19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版)》、小岗村的故事
B.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片《长津湖》、对外开放示意图
C.丙组:“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开国总理周恩来》、视频《开国大典》
D.丁组:改革开放图片集、《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14.2012年2月,新华社发表《从春天再出发》的文章。由下面内容可知( )
1992年的春天,一列火车在南方大地疾驶。1月18日至2月21日,从武昌到深圳,从珠海到上海,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考察路上一路走一路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浦东开发区促进了上海经济腾飞 B.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 D.加入世贸组织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
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内涵指的是( )
①全面从严治党 ②全面依法治国 ③全面深化改革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0分,17题9分,18题10分,19题6分,共35分。请将答案写在试卷相应位置。)
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该事件发生在1950年,政府在该事件中颁布的法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2)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举措的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3)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2分)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名称。这次会议上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指出“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的性质。(3分)
材料三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1978年12月《人民日报》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3)材料中“从今以后”的“今”指的是什么事件?围绕着材料所说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材料中这一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具有怎样的精神?(3分)
(4)依据材料一到材料三,构建新中国发展建设时间轴。(1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计划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有1万多个……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产生巨变,也使原有的工业布局发生明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状况。
——摘编自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列举一项“一五”计划期间在交通运输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材料二
(2)图片中“公私合营”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哪一创举性政策?(1分)
材料三 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地。真是心有余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我们不会冒昧,大胆向你们伸手要权。我们知道目前体制要大改还不可能,但给我们松松绑,给点必要的权力是可以做到的。
——1984年福建省55名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给省委领导同志写的《请给我们“松绑”》呼吁信
(3)依据材料三回答,国家是如何给国企“松绑”的?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材料四
(4)材料四中有A、B、C三个城市,其中哪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写出英文字母代号,1分)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五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 加入WTO “一带一路”倡议
(6)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请以“转折·开放·发展”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2分)
19.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1分)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2)依据二材料指出“中国梦”的实质是什么?(1分)材料中“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据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
七年级历史练习题参考答案
2024.4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D A C B D B B A B D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0分,17题9分,18题10分,19题6分,共35分。)
16.(10分)(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土地制度(3分)
(2)措施:农业生产合作社。(1分)
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分)
(3)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答全面)
教训: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1分)
(4)最大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的提高(1分)
(5)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曲折中前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17.(9分)(1)标志性事件: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1分)影响: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分)
(2)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一届人大。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各1分,共3分)
(3)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策: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等。(3分)
(4)(1分)
18.(10分)(1)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布局。(回答其中两项即可得1分)交通成就: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任意一项即可,1分)
(2)赎买政策(1分)
(3)怎么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B。(1分)
(5)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2分)
(6)题目:转折·开放·发展。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次大会确定了调整、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中央提出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开创了经济体制改革新实践。(2分)
19.(6分)(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
(2)实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分)
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