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期中监测
八年级历史
2024.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
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收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涂在答题卡上。)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
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举行开国大典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
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 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 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3.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无 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记者对其事迹进行报道,下面
最合适的题目是
A.《红星照耀中国》 B.《舍身堵抢眼的钢铁战士》
C.《烈火中的永生》 D.《“空中拼刺刀”第一人》
4.“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
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从材料可知,这次战役使中国
A. 实现民族复兴 B.大陆获得统一 C. 国际地位提高 D. 成为经济强国
5.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该变革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A.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C.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6.“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
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7.从1953年到1957年,在工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1957年,全 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增长34.2%,国有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了约
42.8%。这些数据表明“一五”计划
A.划产业布局与地区平衡 B.兼顾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
C.提倡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 D.坚持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
8.“十四五”规划纲要高频词是:发展、建设、制度、安全、产业、创新、经济、保障、改革、文化。
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关键词的是
A. 以钢为纲、大跃进、多快好省 B.脱贫、绿色、创新
C.改革、投资、对外贸易 D.重工业、初步基础、工业化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
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此宪法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C.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D.确定了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0.如图是《同仁堂职工人数、生产总值统计表》。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股份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D.公私合营推动企业发展
11.“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三大改造完成
12.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
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61 年,中共中央又开始调整国民经济。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急于求成 B. 忽视规律 C. 解放思想 D. 实事求是
13.如下图所示,1957—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亿元)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提出八字方针
D.三年自然灾害
14.“1974—1976年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
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
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B.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C.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D.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15.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这个时期指的是
A.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时期 B.1958年的“大跃进”期间
C.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6.“这种精神体现了清正立身、艰苦奋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心系他人、舍己为人的价值取
向,体现了掌权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材料中的“精神”是指
A.“雷锋”精神 B.“焦裕禄”精神
C.“铁人”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17.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
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改革开放原始史料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记录 B.大型多媒体话剧《小平您好》
C.大型历史电视剧《伟大转折》 D.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18.学历史必须要分清史实和史论。史实是对历史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个人的感彩;史论
则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在北京召开
B.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C.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D.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19.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改造再到农村改革三部曲。这一系列自我
调整是为了
A.摧毁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0.小说《大江大河》中说:“吉恩顾虑的国外投资能否被允许进入等问题,可能因企业自主权
的扩大而迎刃而解,他们都认定中国的发展实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
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1.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
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C. 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22.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伟大事件。这里的“里程碑意义”是指
A. 开辟了参与全球化新途径 B. 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C. 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窗口 D. 开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3.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三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4.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奋斗是青春最亮 丽的底色……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重合时,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现阶段青
年的奋斗目标是
A.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建设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C. 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5.“打虎”“拍蝇”“猎狐”这些出现在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新名词,主
要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
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分批实行土改的准备工作。6月30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实施,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概括1950年我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2分)
材料二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 .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
主义大革命。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摘编自周恩来《195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大革命”相对应的历史事件。(2分)并分析其对
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三 前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
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分)你是如何认
识这一政治制度的 (2分)
材料四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82.1
2016年 106478.7 12363
2021年 147013.4 18931
(4)请分析出现材料四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 (2分)这一
政策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 (2分)
(5)结合所学回答,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探索出一条什么道路 (2分)结合所学知识,
总结这条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答出两条经验即可)(4分)
27.(14分)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下图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
年份
1980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
南三角地带沿海经济开放区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
海南岛经济特区
②
13
个边境开放城市
长江沿岸
5
个开放城市
7
个沿边省区的省会、首府
11
个内陆省会城市
东部
①
中西部
4
个
1990
1984
1985
1988
1992
)
(1)上图①②处为国家开发开放区域,请任选一处补充完整。(2分)我国形成的对外开
放格局有何特点 (2分)
【唯物史观】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 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
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这次谈话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家国情怀】
材料三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①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②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 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 中国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3)材料中①②处划线部分表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请任选一处用所学知识加以
概括。(2分)
【史料实证】
材料四 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简表
项 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请举出一例这一时
期交通领域的发展成就。(2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渐推行
1980年 我国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 制改革的步伐
1992年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上表中的哪一历史事件奠定了思想基础 (2分)
(2)上述材料中,《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分)
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2分)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确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
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期中监测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
2024.4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C C A A B D B D B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B A B D B C A D C D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20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家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大革命:三大改造(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答出两点即可。)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安徽凤阳小岗村。(2分)
(5)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经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等。(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7.(14分)
(1)①经济特区②上海浦东开发区(2分,任选一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2分)
(2)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两点即可)
(3)若选①: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意
思正确);若选②: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分,一点即可)
(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或重点发展重工业(2分);交通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
路、鹰厦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等建成通车(2分,任意一点即可)
28.(16分)
(1)历史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分)
(2)会议: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2分);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分)
(3)示例(其它观点,言之有理也可):
观点一: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分)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经济
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飞速发展。(6分)
结论: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分)
观点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实现经
济的协调发展与稳定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结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观点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对内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稳定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