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下)期中考试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旨商周时期国君遇到重大问题时需征求“国人”意见,“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而且召公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舆论,可见商周时期依然有原始民主色彩,B项正确;商周时期尚未建立君主专制,选项A排除;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阶级矛盾,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舆论是一种政权监督方式,把握住商周时期国君与国人的关系,即可解答本题。误导项是A,需要对早期政治制度特征熟练掌握。
2.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
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可得出,这反映出贵族的势力及特权削弱,官僚队伍逐步形成,体现了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权的趋势,C项正确;A项并不是趋势的体现,排除A项;当时没有法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3.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内容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墨家和法家的内容,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C项正确;“照搬”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A项;材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非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排除BD项。故选C项。
4.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 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并拥有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B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排除;分封制的对象主要分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因此C错误;周朝存在时间是前1046年—前256年,D排除。故选B。
5.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
A. 说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 标志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 提升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效率 D. 部分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可以看出,“一条鞭法”的施行提高了县衙地方治理的效率,C项正确;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是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是清代设立军机处,而不是明代,排除B项;“一条鞭法”是赋税改革,没有动摇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6. 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这说明,西欧庄园
A.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B. 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C. 是欧洲唯一的社会组织 D. 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可知,西欧庄园很少参与商品交易活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A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得出西欧庄园“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特点,排除B项;“是欧洲唯一的社会组织”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庄园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7. 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 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 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 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 D. 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可知,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D项正确;“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仅符合材料的部分内容,无法涵盖材料全部内容,排除A、B项;“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不仅是文化的交流,还是殖民侵略,且促进各洲文化交流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8. 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
A. 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 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 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来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凝聚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C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但并未体现中外对比,排除A项 ;商周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来源于工匠的生产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产物,排除B项;青铜器在当时主要作为礼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9. 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他们有时遇贼被杀,有时遇热风。名贵的丝绸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运到西方,他们也传播语言、艺术、技艺和宗教。材料表明商人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 为国家积累了物质财富 B. 传播东西方文化与文明
C. 了解了沿途的民风民俗 D. 主要将丝绸运抵到西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商人们历经千辛万苦,传播着语言、艺术、技艺和宗教,在东西方之间互通有无,因此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A表达的内容,排除;CD解释得不充分或片面,排除。
10. 世界各地的民居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下表,影响各地民居建造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区域 建筑材料 布局特点
古代两河流域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为主,使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每户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
古代埃及 大多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椰子叶铺成屋顶。 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代罗马 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得到普及。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核心。
A. 政治制度 B. 经济水平 C. 文化习俗 D. 自然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建筑材料发展来看,体现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屋建筑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房屋建设的布局特点来看,体现的是文化习俗及自然环境的影响,CD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政治制度对房屋建筑的影响,A符合题意。故选A。
11. 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A. 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 B. 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
C. 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 D. 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描述的是清江浦的兴衰历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江浦因运河疏通而崛起,后因“河运失效”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由此可知清江浦的兴衰源于交通,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过分解读,只根据“近代以前”“清末民初”两个时间点无法得出该结论,且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是材料中的表现,而非推断内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还是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
A. 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 B. 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
C. 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黑死病”使整个欧洲,无论是世俗社会还是教会,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都未能幸免,祈求上帝庇佑,也无济于事。这说明这场浩劫冲击了教会权威和等级制度,故A正确;“黑死病”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现世的享受,故B错误;“黑死病”不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直接原因,故C错误;“黑死病”不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的标志,故D错误。
13. 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空间都有不断的变化∶由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换,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论述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A. 起源与发展的本土性 B. 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C. 传承与发展的连续性 D. 共同特质的凝聚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换,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可得出,中国的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在不断的交融中发展,体现了博采众长的包容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起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连续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凝聚性,而是强调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4.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 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 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 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 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答案】A
【解析】
【详解】魏晋以后,随着中国工匠在源自印度的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塔,汉字“塔”应运而生,反映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A项正确;中国工匠将印度的佛塔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推动汉字中产生新文字,不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并且佛教也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墓葬形制,C项错误;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不能说明宗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D项错误。
15. 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的墓旁。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
A. 历史因时代久远而变得扑朔迷离
B. 希罗多德所处时代离古埃及更近更真实
C. 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D. 考古发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的不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世界古代(西方)。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史料中的不足,D项正确;历史本身具有客观性,不会因时代久远而变得扑朔迷离,排除A项;时间更近不一定更为真实,排除B项;历史的真实性不是靠学者修正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6. 第一个字母文字系统是由西奈半岛的闪米特商人发明的。他们用一些埃及字符来标示辅音,但又用许多别的符号来标示单词和音节,因而未能发展成为严格的音标文字。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发明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2个辅音音符组成的字母系统。材料说明
A. 腓尼基字母是字母文字的始祖 B. 字母文字皆由22个辅音音符组成
C. 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古代埃及 D. 腓尼基字母是由闪米特商人发明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发明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2个辅音音符组成的字母系统”可知,腓尼基字母是字母文字的始祖,A项正确;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字母文字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排除C项;腓尼基字母是由腓尼基人发明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7. 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
B. 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
C. 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
D. 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主旨即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或许会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公元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对中国和西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体现了其生产力的进步,但与“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等信息无关,排除A项;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是建立在剥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基础上的,与题旨不符,排除C项;D项所述体现不出“社会集团”“相互学习的机会”等信息,排除D项。
18. 如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 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B. 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改变
C. 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D. 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以来的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移民来源较广,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移民格局推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白人移民的主导地位变化,排除B项;移民并未解决美国的内在矛盾,排除C项;美国至今仍然存在种族歧视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9.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的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 )
A. 社会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
B. 现代化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
C. 整体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文明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材料信息“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等反映了社会史观视角下的物质生活,A项正确;现代史是从现代化角度出发,排除B项;整体史观是从全球视角出发,排除C项;文明史观是文明角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0. 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最能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A. 顺应了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B.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C.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
D. 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律条款和法制化进程是相关的,该法律条款的规定意在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故B正确;题中并没有提及“世界经济新秩序”,从而无法得出此项的结论,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贸易的法制化而非自由化,排除C;D项在题干中并没有直接反映,排除。
21. 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A. 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 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 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 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说明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展,D项正确;“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说明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成功的,排除A项 ;“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反映了先进的希腊文化的扩展,排除C项。故选D项。
22. 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 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 D.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战给西方文明带来重大打击,欧洲优势地位开始丧失,所以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故选C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是造成西方衰落的原因,故排除A项;经济大危机发生于192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23. 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A. 是宗法制的产物 B. 是一种宗教信仰 C. 受宗族观念影响 D. 重视历史和教育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可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一是重视历史,根据“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可得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一是重视教育,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宗法制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与宗教无关,也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24. 8月7日,在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宣布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4处各级文物。可见“中轴线”( )
A. 是古代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B. 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
C. 是北京城独有的都城模式 D. 始建于明朱棣的迁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4处各级文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 ,B项正确;A项与北京无关,排除A项;中国历史上很多都城都有中轴线,排除C项;北京始建于金代,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52分。
25.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西周时对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书于版”,并分城(都)乡(鄙)进行人口统计……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整理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人口迁移管制较为宽松,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随着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战略制定,出台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此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63年,公安部依据是否拥有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粮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1975年新修正的《宪法》取消了关于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1978—1994年,为户籍制度的调整松动阶段。1994年取消户口按商品粮为标准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结构”。1995—2001年,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进入21世纪,城乡户口一体化成为户籍改革的主导。2003年,各地又推出新的户籍改革措施,停办蓝印户口;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类别,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进一步降低城市门槛,以准入条件入户。
——摘编、整理自《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传统户籍制度和现代户籍制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管理越来越规范严格;强调等级特权;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综合职能。作用:政治上,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维护了社会治安,巩固统治;强化特权等级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经济上,强化了小农经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
(2)变化:由城乡分治“二元户籍结构”发展为城乡户口一体化;由公民居住迁徙自由到不自由再到允许自由流动。原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农轻重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等。
(3)区别:传统户籍制度是以家庭为本位,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经济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以个人为本位,国家依法收集、确认公民人口基本信息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有‘登人’或‘登众’”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西周时对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书于版’”“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得出管理越来越规范严格;据材料一“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得出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综合职能;据材料一“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得出强调等级特权。
作用:从政治、经济角度组织答案,政治上,据材料一“不迁不移,恒业不变”得出,有利于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维护了社会治安,巩固统治;据材料一“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得出强化特权等级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经济上,据材料一“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得出,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据材料一“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得出,强化小农经济。
(2)变化:据材料二“出台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类别,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得出,由城乡分治“二元户籍结构”发展为城乡户口一体化;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人口迁移管制较为宽松”“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此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进一步降低城市门植,以准入条件入户”得出,由公民居住迁徙自由到不自由再到允许自由流动。原因:从政治、经济角度组织答案,经济上,据材料二“随着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战略制定”得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结合所学得出,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上,结合所学得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3)区别:据材料一“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进行人口控制”“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得出传统户籍制度是以家庭为本位,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经济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据材料二“1954年《宪法》”“城乡户口一体化成为户籍改革的主导”并结合所学得出,现代户籍制度是以个人为本位,国家依法收集、确认公民人口基本信息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
26.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
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
【详解】(1)后果:根据材料一“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理可能更大…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等信息,可从人口屠杀、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种植园经济产生等角度进行回答;动因: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主要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等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2)根据材料“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引发的生物大交换…从人类观点视之---正负参半…两半球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从欧洲发挥的作用、内容、范围、时间及历史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物种交流及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化、世界经济联系及文明的交流融合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27.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张耀军《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且是在相互交融(影响)中共同发展的。
分析:受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多样的)文明,如东方的古代中华文明,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等;各文明中心在吸取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儒学吸收佛教理念等而得到发展。各地文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华文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希腊文明对地中海地区的文明特别是罗马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繁荣发展的各地早期文明,已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发掘古代文明的智慧,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由材料“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可以得出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且是在相互交融中共同发展的。
论证环节,可以从文明的种类,如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东西方文明等角度分析,可以从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和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影响世界、印度佛教文明影响中国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如:受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多样的)文明,如东方的古代中华文明,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等;各文明中心在吸取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儒学吸收佛教理念等而得到发展。各地文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华文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希腊文明对地中海地区的文明特别是罗马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繁荣发展的各地早期文明,已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发掘古代文明的智慧,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借鉴。2024学年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下)期中考试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
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3.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4.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 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5.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
A. 说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 标志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 提升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效率 D. 部分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6. 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这说明,西欧庄园
A.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B. 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C. 是欧洲唯一的社会组织 D. 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
7. 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 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 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 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 D. 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8. 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
A. 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 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 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9. 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他们有时遇贼被杀,有时遇热风。名贵的丝绸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运到西方,他们也传播语言、艺术、技艺和宗教。材料表明商人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 国家积累了物质财富 B. 传播东西方文化与文明
C. 了解了沿途的民风民俗 D. 主要将丝绸运抵到西方
10. 世界各地的民居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下表,影响各地民居建造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区域 建筑材料 布局特点
古代两河流域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为主,使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每户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
古代埃及 大多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椰子叶铺成屋顶。 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代罗马 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得到普及。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核心。
A. 政治制度 B. 经济水平 C. 文化习俗 D. 自然环境
11. 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A. 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 B. 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
C. 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 D. 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
12.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还是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
A. 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 B. 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
C. 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
13. 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空间都有不断的变化∶由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换,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论述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A. 起源与发展的本土性 B. 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C. 传承与发展的连续性 D. 共同特质的凝聚性
14.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 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 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 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 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15. 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的墓旁。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
A. 历史因时代久远而变得扑朔迷离
B. 希罗多德所处时代离古埃及更近更真实
C. 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D. 考古发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的不足
16. 第一个字母文字系统是由西奈半岛的闪米特商人发明的。他们用一些埃及字符来标示辅音,但又用许多别的符号来标示单词和音节,因而未能发展成为严格的音标文字。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发明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2个辅音音符组成的字母系统。材料说明
A. 腓尼基字母是字母文字的始祖 B. 字母文字皆由22个辅音音符组成
C. 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古代埃及 D. 腓尼基字母是由闪米特商人发明的
17. 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
B. 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
C. 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
D. 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
18. 如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 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B. 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改变
C. 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D. 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
19.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的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 )
A. 社会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
B. 现代化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
C. 整体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文明史观下,丝绸之路使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
20. 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最能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A. 顺应了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B. 促进了国际贸易法制化进程
C.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
D. 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21. 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A. 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 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 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 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22. 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 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 D.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3. 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A. 是宗法制产物 B. 是一种宗教信仰 C. 受宗族观念影响 D. 重视历史和教育
24. 8月7日,在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宣布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4处各级文物。可见“中轴线”( )
A. 是古代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B. 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
C. 是北京城独有的都城模式 D. 始建于明朱棣的迁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52分。
25.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西周时对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书于版”,并分城(都)乡(鄙)进行人口统计……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整理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人口迁移管制较为宽松,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随着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战略制定,出台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此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63年,公安部依据是否拥有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粮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1975年新修正的《宪法》取消了关于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1978—1994年,为户籍制度的调整松动阶段。1994年取消户口按商品粮为标准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结构”。1995—2001年,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进入21世纪,城乡户口一体化成为户籍改革的主导。2003年,各地又推出新的户籍改革措施,停办蓝印户口;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类别,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进一步降低城市门槛,以准入条件入户。
——摘编、整理自《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传统户籍制度和现代户籍制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6.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27.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张耀军《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