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测试(答案)--2023-2024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40年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 )
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
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
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2.天津开埠后火灾频发,1906年鞋商文成斋等致函天津商会及巡警局,请求设立天津救火水会,辅助巡警局救火队。得到批准后,众商会分担经费,订立救火章程,划定救火地界,引进最新式救火机车,并在城区各街道装设了自来水龙头。天津火灾损失骤减。这说明当时天津( )
A.由民间来主导救灾活动
B.城市治理有了一些突破
C.解决了城市发展的困局
D.政府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3.《晚明大变局》记载:“苏、松、杭、嘉、湖地区大体可以分为蚕桑区、棉作区、稻作区。因此,丝绸业市镇、棉布业市镇、粮食业市镇成为市镇的主要类型,如盐业市镇(周浦镇、新场镇)、榨油业市镇(石门镇)等。”这反映出该时期江南地区( )
A.美洲农作物的传入 B.工商业市镇繁荣
C.自由雇佣劳动普遍 D.商人群体的形成
4.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5.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名镇”,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集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
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
近代化。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化( )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
B.发展进程具有不彻底性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
D.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7.在砖木结构逐渐成为房屋建筑主流的明清时期,盛产杉木的黔、桂、湘交界地区,木楼仍随处可见;蒙古高原上的毡房用羊皮覆盖,骨架枝条节点用皮条绑扎;在遥远的新疆焉耆县,常用博斯腾湖出产的芦苇扎院墙。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民居( )
A.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
B.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受制于资源环境差异
D.体现森严的等级秩序
8.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 )
A.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B.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
C.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
D.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9.20世纪30年代末,广东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轻工外贸城市区和潮汕平原城镇群,城市商贸相对发达而工业基础较弱,赌、毒、娼、走私贩私等畸态异常突出。近代广东的城市发展( )
A.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普遍模式
B.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征
C.缘于政府主导的资源开发战略
D.反映通商口岸城市的均衡发展
10.(2023·青岛)20世纪初,上海市郊农民,放弃了播种棉稻豆麦的旧生活,十之六七,恃种蔬菜为生。1912年海关报告记载:“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该现象的出现( )
A.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
B.得益于粮食产量的迅速增加
C.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D.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1.宋人开始将镇和市习惯性地结合在一起,有了“镇市”之称谓。在宋代存世方志中,多有“市镇”一条,可见宋代“镇市”或“市镇”已成为专用名词,然而宋代官方文献中多称“镇市”而非“市镇”。从“市镇”到“镇市”的转变反映了北宋时期( )
A.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B.政府对市场管控减弱
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沿海港口城市较繁荣
12.下表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唐朝 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
北宋 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13.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这表明古代希腊( )
A.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
B.基督教神学确立为统治思想
C.城市布局整齐、对称
D.城市建筑深受政治军事影响
14.(2023·平顶山)“新政”后,北京主要街道采用近代技术修筑了第一批石渣路;1908年,周学熙创立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城内供水;1919年,京西石景山发电厂兴建,电力逐渐应用到城市道路照明领域。这些公共设施的兴建( )
A.推动了北京城市近代化进程
B.体现北京是最早城市化的地区
C.缓解了北京城市的人口压力
D.体现近代城市化殖民色彩浓厚
15.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城市附近的乡村地区成为轻重工业区和家属生活区所在地,并因此很快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而离城市较远的很多乡村地区因采矿、采油、军工、修水库等建设活动而日益繁荣,达到一定规模后成为新兴城市。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国民经济结构已经严重失衡
B.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提前实现
C.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推手
D.资源开采与经济建设基本割裂
16.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代 市镇户籍迁移人数 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 634 -573
1957 419 -117
1958 521 -306
1959 1436 -942
1961 -498 -110
1962 -1379 1018
1963 -448 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12分)(2023·太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差异性。西方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以广场为核心,而中国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则以街市为载体。
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 中国古代城市公共空间
空间形态 围合式面状开放空间 线性延展式空间
空间属性 静态交往空间 动态交往空间
公共生活的内容 宗教活动,集会活动 世俗生活,商业与娱乐
形成过程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城市公共空间的地位 城市空间的中心地位 城市空间的从属地位
——摘编自周艺、张哲《文化的力量
——中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对比与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城市公共空间”这一主题,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建筑是和中国大家族完美结合的,四合院是其典型代表。四合院的空间布局中讲求“坎宅巽门”,正房必朝南,大门一般留在东南方向;西南方向最不祥,那个地方一般就会设置厕所。影壁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正对院门,为的是遮挡院子里外杂乱的景物,也是为了避免邪气进了自己的家。在标准的四合院里,还有一个二道门,二道门是主仆之间的界限;对于女性而言,这扇门再往外的地方就不能去了。在四合院的居住中,兄弟之间,正房、偏房之间都有严格规定。住在里面的人都要严格遵守。
——摘编自《安得广厦千万间》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后,居住“洋化”渐成时髦。清末重要政治人物那桐,在他住过的那家花园盖起了三间洋房,室内摆放着全套西式家具,并配有一个西式厨房。越来越多的四合院被改造,很多宅院换下了糊窗户纸的下扇窗,改嵌玻璃,保证室内采光更充足、更敞亮。由于四合院铺地的方砖容易受潮,顶棚也容易坍塌,有些人家就干脆将老房改成水泥铺路,挑落顶棚,抹上灰顶。经过这样的改造后,四合院的舒适度大大增加。而辛亥革命后,四合院的居民大多不再以家族为单位了,传统的正房和厢房不见得一定给家长和儿孙居住。
——摘编自《民国:皇城根下的住房“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四合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四合院的存在进行评价。(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住房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0—2010年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一览表
时间 美国 中国 世界
1970年 73.60% 17.38% 35.90%
1980年 73.70% 19.39% 39.10%
1990年 78% 26.41% 43%
2000年 79.10% 36.22% 46.70%
2010年 82.10% 49.95% 50.8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时间 状况
1949年 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年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20世纪 60—70 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等车型不断被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
改革开 放以来 1980年8月,公共交通局改为公共交通总公司。2005年1月1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更名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Ⅲ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公交总公司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工程,购置清洁燃料车2283辆。到2000年末,公交总公司清洁燃料车总数达到5923辆,占全部公共汽车总数的78.9%,其中纯天然气公共汽车1300辆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12分)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40年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 )
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
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
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社会整体上相对稳定,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列强的侵略、内战、官僚资本的压榨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最终陷入绝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以上变化说明城市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天津开埠后火灾频发,1906年鞋商文成斋等致函天津商会及巡警局,请求设立天津救火水会,辅助巡警局救火队。得到批准后,众商会分担经费,订立救火章程,划定救火地界,引进最新式救火机车,并在城区各街道装设了自来水龙头。天津火灾损失骤减。这说明当时天津( )
A.由民间来主导救灾活动
B.城市治理有了一些突破
C.解决了城市发展的困局
D.政府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解析:天津开埠之后为解决火灾问题,设立天津救火水会,订立救火章程,划定救火地界,引进最新式救火机车,并在城区各街道装设了自来水龙头,有效地减少了火灾发生频率,这说明城市管理有一定进步,B项正确;“请求设立天津救火水会,辅助巡警局救火队”说明之前政府有救火队,意味着主要的救灾依然是政府主导,排除A项;题干只列举了救火一项内容,并不能解决整个城市发展困局,排除C项;完善救火机制、设施并不能削弱政府权威,排除D项。
3.《晚明大变局》记载:“苏、松、杭、嘉、湖地区大体可以分为蚕桑区、棉作区、稻作区。因此,丝绸业市镇、棉布业市镇、粮食业市镇成为市镇的主要类型,如盐业市镇(周浦镇、新场镇)、榨油业市镇(石门镇)等。”这反映出该时期江南地区( )
A.美洲农作物的传入 B.工商业市镇繁荣
C.自由雇佣劳动普遍 D.商人群体的形成
解析:据题意可知,晚明时期苏、松、杭、嘉、湖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商业市镇,说明工商业市镇繁荣,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没有体现美洲农作物的传入和自由雇佣劳动的出现,排除A、C两项;商人群体的形成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
4.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解析:材料反映了夏、商都城的布局有一定的规矩,说明礼制观念已经影响到了城市建设,D项符合题意,正确;夏、商时期经济得到了发展而不是水平极端低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夏、商还没有皇帝,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古代都城模式仍在变化中,尚未定型,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5.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名镇”,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集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
解析:清朝前期的商业网由农村集市、集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佛山镇、汉口镇、朱仙镇、景德镇属于集镇市场,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四大名镇”的属性不一致,故排除。
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
近代化。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化( )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
B.发展进程具有不彻底性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
D.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解析:根据材料“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可知,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在西方列强侵略下被动进行的,缺乏足够的内驱力,并且始终在传统与近代之间徘徊,保留大量的保守因素,发展进程具有不彻底性,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7.在砖木结构逐渐成为房屋建筑主流的明清时期,盛产杉木的黔、桂、湘交界地区,木楼仍随处可见;蒙古高原上的毡房用羊皮覆盖,骨架枝条节点用皮条绑扎;在遥远的新疆焉耆县,常用博斯腾湖出产的芦苇扎院墙。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民居( )
A.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
B.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受制于资源环境差异
D.体现森严的等级秩序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黔、桂、湘交界地区,木楼仍随处可见,主要和当地盛产杉木有关;蒙古高原的毡房主要和气候寒冷有关;新疆芦苇扎院墙主要和博斯腾湖盛产芦苇有关。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明清时期的民居受制于资源环境差异,C项正确;材料与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等级秩序无关,排除A、B、D三项。
8.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 )
A.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B.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
C.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
D.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宋朝草市的发展,依据材料“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可以看出草市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草市的出现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C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官方对草市的态度。
9.20世纪30年代末,广东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轻工外贸城市区和潮汕平原城镇群,城市商贸相对发达而工业基础较弱,赌、毒、娼、走私贩私等畸态异常突出。近代广东的城市发展( )
A.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普遍模式
B.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征
C.缘于政府主导的资源开发战略
D.反映通商口岸城市的均衡发展
解析:20世纪30年代末,广东地区的城市发展区域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城市经济侧重轻工外贸,同时赌、毒、娼、走私贩私等畸态异常突出,这些与当时列强在广东地区的殖民活动有关,因此广东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B项正确;A项错在“普遍”,排除;广东的城市发展情况并不是政府主导下形成的,排除C项;当时通商口岸城市发展不均衡,排除D项。
10.(2023·青岛)20世纪初,上海市郊农民,放弃了播种棉稻豆麦的旧生活,十之六七,恃种蔬菜为生。1912年海关报告记载:“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该现象的出现( )
A.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
B.得益于粮食产量的迅速增加
C.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D.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居住增加,需求量增长,郊区出现“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粮食产量增加的信息,而是强调郊区农民种植蔬菜,排除B项;此时的产业结构仍属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没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排除C项;郊区农民种植蔬菜,并不能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
112.宋人开始将镇和市习惯性地结合在一起,有了“镇市”之称谓。在宋代存世方志中,多有“市镇”一条,可见宋代“镇市”或“市镇”已成为专用名词,然而宋代官方文献中多称“镇市”而非“市镇”。从“市镇”到“镇市”的转变反映了北宋时期( )
A.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B.政府对市场管控减弱
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沿海港口城市较繁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镇经济亦称镇市经济,中国古代市镇经济兴起于宋,因商业、手工业发达,一些交通要道的“草市”以至墟集(见墟集、“草市”)转化为市镇,一些驻军处人烟繁聚亦成市镇,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C项正确;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是在明清时期,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下表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唐朝 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
北宋 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解析:唐朝时,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叫作草市,北宋时进一步发展。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草市,北方叫作集,南方叫作墟或赶场。在草市或集、墟的贸易中,农产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占大宗。也有一些生产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市镇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色彩,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D项与题无关,排除。
13.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这表明古代希腊( )
A.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
B.基督教神学确立为统治思想
C.城市布局整齐、对称
D.城市建筑深受政治军事影响
解析:材料“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体现的是军事因素的影响;材料“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体现的是政治因素的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古希腊城市建筑深受政治军事的影响,D项正确;古希腊并未建立政教合一的体制,排除A项;罗马帝国确立基督教为国教,排除B项;C项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特征,排除。
14.(2023·平顶山)“新政”后,北京主要街道采用近代技术修筑了第一批石渣路;1908年,周学熙创立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城内供水;1919年,京西石景山发电厂兴建,电力逐渐应用到城市道路照明领域。这些公共设施的兴建( )
A.推动了北京城市近代化进程
B.体现北京是最早城市化的地区
C.缓解了北京城市的人口压力
D.体现近代城市化殖民色彩浓厚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政”后,北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对近代北京城市的近代化起到推动作用,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北京是最早城市化的地区,排除B项;这些设施的兴建不能缓解人口压力,排除C项;殖民色彩强调外来侵略,而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
15.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城市附近的乡村地区成为轻重工业区和家属生活区所在地,并因此很快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而离城市较远的很多乡村地区因采矿、采油、军工、修水库等建设活动而日益繁荣,达到一定规模后成为新兴城市。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国民经济结构已经严重失衡
B.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提前实现
C.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推手
D.资源开采与经济建设基本割裂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城市化的两种重要途径,都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关,故C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表述材料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16.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代 市镇户籍迁移人数 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 634 -573
1957 419 -117
1958 521 -306
1959 1436 -942
1961 -498 -110
1962 -1379 1018
1963 -448 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市镇户籍迁移人数由多变少,而农村则是由少变多,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中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人口迁移到城市后又回流到了农村,故D项正确;“大跃进”与人口的迁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城市人口减少不能体现城市化进程加快,排除B项;材料无法反映农村与城市经济的对比,故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12分)(2023·太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差异性。西方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以广场为核心,而中国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则以街市为载体。
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 中国古代城市公共空间
空间形态 围合式面状开放空间 线性延展式空间
空间属性 静态交往空间 动态交往空间
公共生活的内容 宗教活动,集会活动 世俗生活,商业与娱乐
形成过程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城市公共空间的地位 城市空间的中心地位 城市空间的从属地位
——摘编自周艺、张哲《文化的力量
——中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对比与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城市公共空间”这一主题,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答案:示例一: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地位明显不同。
阐述:西方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处于城市中心地位,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民主政治文化,公民是城邦的主人,城市中的广场、竞技场等公共空间作为民主政治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具有中心地位。中国古代城市长期以政治统治或军事功能为主,突出以官衙建筑或礼制建筑作为城市中心,而以民居和商业活动为主的公共空间则处于城市中的从属地位。中国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城邑遗存(如平遥古城等)均呈现出这一显著特点。
示例二:中国古代城市公共空间通过世俗力量自下而上推动形成。
阐述:古代中国深受儒家礼制思想与等级制度的影响,中国早期城市布局以政治目的为先,城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由唐末至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形式——街市。其产生是满足一般市民的需要,因此更贴近市民的生活,以商业与娱乐为主的世俗生活为主,市民在街道两边做起了买卖,中国传统的戏曲在街市中的瓦子勾栏内得到了发展,街市的繁荣表明,世俗的力量,突破了早期城市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抓住材料主旨,紧扣主题“古代城市公共空间”展开阐述即可。材料涉及西方和中国古代城市公共空间不同方面的介绍,可以分别就中西方古代公共空间展开论述,也可以就中西古代城市公共空间比较展开论述,如通过比较不难得出中西方古代城市公共空间方面地位明显不同,结合材料可以阐述如下:西方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处于城市中心地位,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民主政治文化,公民是城邦的主人,城市中的广场、竞技场等公共空间作为民主政治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具有中心地位;中国古代城市长期以政治统治或军事功能为主,突出以官衙建筑或礼制建筑作为城市中心,而以民居和商业活动为主的公共空间则处于城市中的从属地位。中国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城邑遗存(如平遥古城等)均呈现出这一显著特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建筑是和中国大家族完美结合的,四合院是其典型代表。四合院的空间布局中讲求“坎宅巽门”,正房必朝南,大门一般留在东南方向;西南方向最不祥,那个地方一般就会设置厕所。影壁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正对院门,为的是遮挡院子里外杂乱的景物,也是为了避免邪气进了自己的家。在标准的四合院里,还有一个二道门,二道门是主仆之间的界限;对于女性而言,这扇门再往外的地方就不能去了。在四合院的居住中,兄弟之间,正房、偏房之间都有严格规定。住在里面的人都要严格遵守。
——摘编自《安得广厦千万间》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后,居住“洋化”渐成时髦。清末重要政治人物那桐,在他住过的那家花园盖起了三间洋房,室内摆放着全套西式家具,并配有一个西式厨房。越来越多的四合院被改造,很多宅院换下了糊窗户纸的下扇窗,改嵌玻璃,保证室内采光更充足、更敞亮。由于四合院铺地的方砖容易受潮,顶棚也容易坍塌,有些人家就干脆将老房改成水泥铺路,挑落顶棚,抹上灰顶。经过这样的改造后,四合院的舒适度大大增加。而辛亥革命后,四合院的居民大多不再以家族为单位了,传统的正房和厢房不见得一定给家长和儿孙居住。
——摘编自《民国:皇城根下的住房“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四合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四合院的存在进行评价。(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住房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答案:(1)特点:院落设置讲求吉利,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居住方位讲究尊卑等级、男女有别,与宗法制结合。
评价: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民风民俗;有利于家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也容易造成生活模式和思维的固化。
(2)趋势:西式生活方式逐渐渗入;室内装修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传统的尊卑等级逐渐淡化,家族式居住逐渐被打破。
原因: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国人思想解放;社会变革,冲击了等级制度;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居住方式的改变。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四合院的空间布局中讲求‘坎宅巽门’,正房必朝南,大门一般留在东南方向;西南方向最不祥,那个地方一般就会设置厕所。影壁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正对院门,为的是遮挡院子里外杂乱的景物,也是为了避免邪气进了自己的家”可知,院落设置讲求吉利、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根据材料“在标准的四合院里,还有一个二道门,二道门是主仆之间的界限;对于女性而言,这扇门再往外的地方就不能去了。在四合院的居住中,兄弟之间,正房、偏房之间都有严格规定”可知,居住方位讲究尊卑等级、男女有别,与宗法制结合。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风俗习惯、宗族团结、固化生活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
(2)趋势:根据材料“那家花园盖起了三间洋房,室内摆放着全套西式家具,并配有一个西式厨房”可归纳为西式生活方式逐渐渗入;根据材料“保证室内采光更充足、更敞亮……四合院的舒适度大大增加”可归纳为室内装修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根据材料“四合院的居民大多不再以家族为单位了,传统的正房和厢房不见得一定给家长和儿孙居住”可归纳为传统的尊卑等级逐渐淡化,家族式居住逐渐被打破。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近代社会变革、工业发展、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史论正确即可。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0—2010年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一览表
时间 美国 中国 世界
1970年 73.60% 17.38% 35.90%
1980年 73.70% 19.39% 39.10%
1990年 78% 26.41% 43%
2000年 79.10% 36.22% 46.70%
2010年 82.10% 49.95% 50.8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论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大量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涌现,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向城镇集中。
示例二:
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论述:经过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美国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知识经济的推动,加快了美国城市化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的增加,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推动美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示例三:
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
论述: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视发展经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原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过后,它们的城市化水平再次提高,促进了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各国政局相对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有利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70—2010年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的比较,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本题是历史小论文,只要从“中国”“美国”“世界”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如某一时段内的城市化发展,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论证即可。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时间 状况
1949年 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年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20世纪 60—70 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等车型不断被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
改革开 放以来 1980年8月,公共交通局改为公共交通总公司。2005年1月1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更名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Ⅲ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公交总公司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工程,购置清洁燃料车2283辆。到2000年末,公交总公司清洁燃料车总数达到5923辆,占全部公共汽车总数的78.9%,其中纯天然气公共汽车1300辆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12分)
答案:特点:公交车辆不断增加;由使用外国车到使用国产车;公交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载客量增大;越来越重视环保;不断推动管理体制改革。
原因: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客流量不断增大;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测试(答案)--2023-2024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