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五月冲刺卷 【福建专用】(答案)

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冲刺卷
【福建专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文物体现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原始农耕文明的传说 B.中国首个王朝的创业史
C.商朝的历史记忆 D.分封制的兴衰史
2.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体现了强与弱、生与死、祸与福、上与下、前与后等对立转化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3.秦初设博士制度,把一批文人学者纳入政权机构担任低级官吏,负责“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博士制度的设置旨在( )
A.提升文人地位 B.转变治国理念 C.优化官员选拔 D.提升治理水平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上述诗句涉及的历史知识可能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玄奘西行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郑和下西洋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也表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状况。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主要背景是( )
A.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B.国家统一,思想繁荣
C.繁荣开放,思想活跃 D.政权分立,战乱频繁
6.一场地方节度使同中央政权间的战争,使唐朝由盛转衰,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等均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难
7.宰相王旦对宋真宗说:“国家纳契丹和好己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材料认为( )
A.澶渊之盟促进了辽宋的边境贸易 B.宋金议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澶渊之盟减轻了宋朝的财政负担 D.宋金议和稳固了宋朝的统治
8.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李白——“诗仙”——其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
B.汤显祖——《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C.李时珍——《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
D.宋应星——《农政全书》——“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9.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8%;18世纪,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分别是北京、南京、苏州、扬州、杭州、广州。这反映了清朝( )
A.政治清明,疆域辽阔 B.对外开放,贸易发达
C.君权强化,社会稳定 D.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10.下图与某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孙中山
11.1887年《申报》评价上海织布局:“夫公司之设学西法也,乃学其开公司,而不学其章程,但学其形似,而不求夫神似,是犹东施效颦矣。”这侧面表明了( )
A.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B.上海织布局实质为军事企业
C.民族企业起步艰难 D.舆论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12.新角度中国同盟会会员蔡济民在《书愤》一诗中写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由此可知蔡济民认为辛亥革命( )
A.没有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B.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C.没有改变中国的凄惨命运 D.没有发动群众的革命力量
13.红船精神是党重要的精神源泉,观察下列表格,表明红船精神( )
红船精神
中国古代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神农尝百草的大无畏精神;大禹治水的无私精神;张騫“凿空”西域,敢为人先;苏武牧羊坚贞不屈…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
C.凝聚了全国革命力量 D.改变了中国革命面貌
14.1942年,中国远征军以“支援英军确保缅甸国际补给线”为目的,赴缅作战。1944年渡怒江对日反攻,1945年,滇缅抗战以胜利宣告结束。材料反映了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
A.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B.得益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取得了抗战的决定性胜利
15.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与实行什么措施有关( )
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成立
16.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兴边富民行动等措施的提出与施行,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西部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对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这得益于国家实行了(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7.下图粮食产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一政策的施行( )

A.土地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
18.相关史料记载:在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从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 )
A.是少数人的民主 B.维护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C.存在一定的缺陷 D.最终导致雅典走向衰亡
19.中世纪大学注重职业训练,把世俗科学引进学校;它怀疑基督教教义,反对单纯信仰,尊崇理性,重视思考。这是对传统的死记教条、不求甚解的教学方法和学风的一大突破。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 )
A.促使近代科学产生 B.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C.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D.推动古典文化发展
20.欧洲名画《波尔戈的火灾》描绘了面对火灾时人们的不同反应,或惊恐,或祷告,或奋不顾身救人,真实再现了灾情与人性。在该画作中,人类自救灭火的比重大于教皇的祈祷,对世人的怜悯之情大于对神权的仰赖。由此判断,该画作创作于( )
A.文艺复兴时期 B.新航路开辟后 C.法国大革命时期 D.美国内战时期
21.下表是法国某时期的部分作品信息表。据此判断,这些作品( )
作者
作品
完成时间
提示信息
伏尔泰
《誓学通信》
1733年
议会、政府、引力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1748年
政体、气候、法律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762年
公约、主权、财产
A.为英国政治制度革新奠定了思想基础
B.起源于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活动
C.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D.巩固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
22.从美国内部来看,战争的结果是明显的。美国获得了独立,并获得了西部和墨西哥湾岸的控制权。美国自主地设置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并且通过了1787年美国宪法等基本法律文件,奠定了现代民主共和国的基础。自此,美国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以上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英国殖民者与北美人民的斗争 B.北美人民追求独立的进程
C.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有利条件 D.美国独立战争的社会影响
23.改良蒸汽机得到应用,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材料旨在说明( )
A.政治制度的确立革新了经济面貌
B.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C.改良蒸汽机的应用对英国的影响
D.改良蒸汽机推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24.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体现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发展潮流。这一世界潮流是( )

A.拉美民族争取独立 B.资产阶级改革浪潮
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25.1889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颁布,其第一条明确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其余各条规定了天皇拥有包括军队统率权、法律裁决权、官吏任免权等各项权力。天皇因此成为国家绝对的掌权者,成为“一切道德的本源”,成为“由宪法规定的政治和精神的绝对权威”。由以上材料可见,明治维新( )
A.彻底完成了新旧时代的转变 B.使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C.仍然保留着封建主义的残余 D.使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26.这是一场使人精疲力竭的战争。奥匈帝国从地球上消失,俄国发生了革命,德国战败,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为争取胜利遭受惨重的损失。材料反映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冷战
27.1946年通过的《英国的国民保险法》囊括了失业、疾病、生育死亡、孤寡、退休等方面,几乎每个英国公民都可以享有社会保障;西德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险也是接近全民性的……仅以健康保险为例,全国人口的90%都享有国家健康保险,而其余10%的人口则享有私人保险。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
A.覆盖的范围广 B.实行的时间长 C.创造的效益高 D.发展的前景好
28.当今世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这说明( )
A.世界局势总体上呈现动荡不安 B.全球治理体系急需发展和完善
C.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起源于民间的私人聚书讲学活动。民间或私人具备藏书条件,构成书院教育产生的前提。
——据王炳照《中国书院史话》编制

(1)根据材料,概括与唐末五代相比宋代书院的特点。(4分)
(2)小萌认为:“唐末五代与宋代书院分布情况差异的原因是印刷术的发展。”你是否同意小萌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30.某中学为纪念毛泽东同志130周年诞辰,举行了“走近伟人,传承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参与回答问题。(14分)
【诵伟人诗词,回顾艰辛历程】
材料一:一九五〇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阅伟人文章,领会文韬武略】
材料二: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论持久战》(1938年5月)
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读伟人家书,感受家国情怀】
材料三:他给族侄毛照秋的信中说:“家中困难,应在土地改革后在生产中去陆续解决。”他致族叔毛逸民的信中说:“乡里贫苦人民生活困难,烈士家属更加困难,暂时只好忍耐一点,待土地改革后就可能好一些了,那时人民政府也可能给人民以一些帮助,例如贷款等,人民就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期望远房叔父毛桂昌:“你家生活,应在土地改革中听候当地人民政府酌量分配土地,从努力生产中求得解决。”
——摘编自《毛泽东书信里的情怀与风范》
【赏伟人题词,传承革命精神】
材料四:下面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题词。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历史含义。并指出“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哪一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国内外敌人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面对生活的困难,毛泽东建议乡亲用什么办法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办法的意义。(4分)
(4)请举出一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设模范,并结合他的事迹,谈谈我们在实践中如何传承“为人民服务”精神。(4分)
31.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汉语的传播历史悠久。……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等宗教文化传播,有大批外国人或外族人到中国学习汉语,唐代达到一个顶峰,明清也出现过热潮。追溯外国的汉语教学历史,早在公元372年朝鲜就正式设立太学讲授汉语……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1世纪,我国汉字开始传入日本。……古汉语的传播促进了日语中的平假名、片假名的产生,丰富了日语词汇,对日本语音也有一些影响。
——摘编自李文《跨文化语境中古汉语传播的语言学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汉语对外传播的特点。(3分)
材料二:拉丁美洲共有33个国家及若干个未独立的地区,历史上主要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就居民的语言而论,西班牙语占统治地位(巴西为葡萄牙语,海地为法语),由于这一地区语言都隶属拉丁语族,因此美国以南的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以南的地区语言隶属拉丁语族的根源。(3分)
材料三:16世纪初,英语仍然只是英伦三岛的语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的殖民扩张史就是英语的全球传播史。……截至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覆盖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及土地,标志着英语已经从英伦三岛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日不落的语言”。
——摘编自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发展演变的特点与模式》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4)通过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说说你的感悟。(3分)
32.【百年奋斗——见证伟大成就】(9分)
围绕“新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先选取以下一幅或多幅图片,然后提取图片信息,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图1 《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盛事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1997年7月1日,湖北日报关于中英香港政权交接的报道

图2 飞行训练中,歼-20战机三机同框
近年来,歼-20振翅祖国海疆,在新时代练兵备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

图3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图4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之为“东方魔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题意无关。
2.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关键信息“强与弱、生与死、祸与福、上与下、前与后”“对立转化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故选B。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把一批文人学者纳入政权机构担任低级官吏”可知,秦朝这一举措有利于吸引人才进入政府机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以此巩固专制统治,D正确。
4.答案:C
解析:注意材料中“阳关”“玉门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阳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因此,题干中的诗句涉及的历史知识可能是丝绸之路开辟。左宗棠收复新疆,发生在近代,A项与题意无关;B、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分立,政局纷乱复杂,人民生活困苦,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这就为佛教的盛行提供了土壤。故选D。
6.答案:C
解析: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地方节度使同中央政权间的战争”“使唐朝由盛转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末年以后,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末年,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靖康之难发生在北宋末年,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澶渊之盟实施以来,南姓获得安宁,宋朝每年给辽的岁币不及战争费用的百分之一。因此,材料认为澶渊之盟减轻了宋朝的财政负担。故选C。
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戏剧家汤显祖的著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B项符合题意。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排除A;《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排除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D。故选B。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185周年)。图片展示了吸食鸦片的烟枪,晚清鸦片肆虐,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图片展示折断的烟枪,代表中国的禁烟运动,结合所学可知相关事件为虎门销烟,相关人物为林则徐。故选A。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夫公司之设学西法也,乃学其开公司,而不学其章程;但学其形似,而不求夫神似,是犹东施效颦矣”可知,向西方学习,只求一些技术的改变,而不从根本上改变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所在,A正确;上海织布局属于民用企业,B排除;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申报》是媒体舆论,但材料并未体现媒体舆论对经济发展的指导,D项排除。故选A。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根据材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可知,反映牺牲了无数英雄,流了无数的鲜血,却换来实为专制的假共和了作者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愤慨。由此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的悲惨命运。故选C。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红船精神。由表格信息可知,红船精神能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故选B。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据题干关键信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B正确;A、C、D跟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从题干关键信息“西部大开发”“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C正确;A、B、D跟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题干关键词“农业经济”“198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不符合题干时间,A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符合“农业经济”,B排除;农业合作化运动主要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不符合题干时间,D排除。故选C。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A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在该画作中,人类自救灭火的比重大于教皇的祈祷,对世人的怜悯之情大于对神权的仰赖”可知,该画作体现了人文主义,由此判断,该画作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故选A。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作品名称及完成时间等可知,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理论依据,C符合题意。
2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奠定了现代民主共和国的基础”“美国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可知,材料表述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故选D。
2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可知,材料反映出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促进了英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符合题意。
24.答案:D
25.答案:C
2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奥匈帝国从地球上消失”“俄国发生了革命”“德国战败”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奥匈帝国覆灭,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故选B。
27.答案:A

28.答案:B
29.答案:(1)特点:整体数量增加;南方数量远超北方;南方数量增长速度超北方;分布范围更广。
(2)同意。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到了宋朝时期,雕版印刷技术逐渐成熟,此外,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为私人藏书和书院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不同意。宋代书院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代开始,到南宋完成。此时南方经济远超北方,为南方私人书院和藏书提供了经济基础。不同意。除印刷术发展的因素外,宋代书院得到发展还与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两宋政权实际统治范围重心在南方等多因素相关。
解析:(1)根据材料图片“图1唐末五代书院数量分布示意图;图2宋代书院数量分布示意图”概括可知,与唐末五代相比宋代书院的特点是整体数量增加;南方数量远超北方;南方数量增长速度超北方;分布范围更广。
(2)关于小萌的观点可以选择同意,也可以选择不同意,只要理由合理即可。例如同意,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到了宋朝时期,雕版印刷技术逐渐成熟,此外,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为私人藏书和书院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选择不同意,理由是宋代书院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代开始,到南宋完成。此时南方经济远超北方,为南方私人书院和藏书提供了经济基础。不同意,因为除印刷术发展的因素外,宋代书院得到发展还与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两宋政权实际统治范围重心在南方等多因素相关。
30.答案:(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欺凌和压迫,不能翻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发动群众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与人民群众结成血肉联系。
(3)土地改革,积极生产。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段,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示例】
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
我们要学习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铁人精神”,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建设现代化的中国。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分析“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历史含义即可;第二小问“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新中国成立。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等可知,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国内外敌人的主要原因是依靠群众。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土地改革”“努力生产”等可知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土地改革的意义即可。第(4)问,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一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设模范,并结合他的事迹简述如何传承“为人民服务”精神即可。
31.答案:(1)历史悠久;传播形式多样。
(2)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3)英语的传播伴随着早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外扩张。
(4)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古汉语的传播历史悠久”“东汉初年”“唐代”“明清”等可知,古汉语对外传播历史悠久,由材料一中外国人或外族人到中国学习、外国设立太学讲授汉语等可知,古汉语对外传播形式多样。第(2)问,阅读材料二,抓住关键信息“历史上主要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即可作答。第(3)问,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英国的殖民扩张史就是英语的全球传播史”即可作答。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围绕“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2.答案:【示例1】选择图1.论题: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论述: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民心所向和时代必然。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逐渐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经过与英国和葡萄牙当局谈判,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示例2】选择图2.论题:人民空军是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或科技强军推动国防现代化)。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国防建设之旅。放眼世界,中国人民空军建立迟,人才缺乏,技术落后,装备差。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建立之初就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出现了大批自主研发的飞机,如歼—10、歼—15、歼—20、轰—18、轰—20战机。结论:我国空军的兵种、装备、战略战术等方面发生了剧变,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五月冲刺卷 【福建专用】(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