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训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023年3月两会期间,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下列主张能为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提供借鉴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学而时习之
C. 三人行必有我师 D. 不耻下问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为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提供借鉴”和结合所学知识,“有教无类”这一主张源自孔子,强调教育不应受社会地位、财富等因素的限制,每个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有教无类的主张能为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提供借鉴,A项正确;“学而时习之”主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排除B项;“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的是谦虚学习、相互学习的态度,排除C项;“不耻下问”则强调的是在求知过程中不应有身份、地位的顾虑,主要是从求知者的角度来说,排除D项。故选A项。
2.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说“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能佐证文中所说的“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史实有( )
A. 推行郡县制,实行焚书坑儒 B. 颁布“推恩令”,实行独尊儒术
C. 推行行省制,实行八股取士 D. 平定边疆叛乱,大兴“文字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指的是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即针对王国问题,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实行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发展儒学教育,B项正确;推行郡县制,实行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在地理和精神的整合与凝聚,排除A项;推行行省制,实行八股取士的是元朝和明朝,排除C项;平定边疆叛乱,大兴“文字狱”的是清朝,排除D项。故选B项。
3.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以上内容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著作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它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水经注》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A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朝时期徐光启的农学著作,时间晚于《齐民要术》,排除B项;《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著作,对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排除C项;《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A项。
4.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作为一种选官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统治基础,其选拔标准是( )
A. 门第的高 低 B. 才能和学识 C. 帝王的喜好 D. 财富的多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技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借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淡化门第和出身,所以科举制选拔标准是才能和学识,B项正确,排除A项;帝王的喜好,财富的多寡与科举制度标准无关,排除CD项。故选B。
5. 据《宋史 兵卫志》记载,宋初设立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宋太祖这一做法旨在( )
A. 分割相权 B. 控制兵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宋初设立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可得出宋太祖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B项正确;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只针对军事方面,并没有体现重文的信息,排除C项;守内虚外是指把地方精锐编入禁军,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6. 1857年5月9日《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为实现该目标,他们发动了(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57年5月9日《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和所学可知,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妄图在中国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鸦片战争于1842年结束,与材料时间“1857年5月9日”不符,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与材料时间“1857年5月9日”不符,排除C项;材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与材料时间“1857年5月9日”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 下面是小丽同学做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934年—1936年 过程: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
A. 北伐战争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抗日战争 D. 人民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34年—1936年;过程: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进行的战略转移。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等一系列重要事件,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排除A项;抗日战争是1931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卡片内容并没有提及与抗日战争直接相关的事件,排除C项;人民解放战争主要是1946年至1949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反共反人民内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而进行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与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D项。故选C项。
9. 小丽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调查报告,你建议她实地考察应该去( )
A. 上海 B. 天津 C. 广州 D. 深圳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首批经济特区,D项正确;上海、天津、广州等是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城市,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10. “乡愁是一湾浅浅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 和平统一 B. 坚持一个中国 C. “三不”政策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为了顺利推进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排除A项,D项正确;坚持一个中国是九二共识的内容,是解决台湾的前提,排除B项;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 一般指“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1.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成为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新法典》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A项正确;BCD项中的法典都出现于《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故选A项。
12. 瓦特偶然看见炉子上的水煮沸了,使得水壶的盖子不停地跳跃,由此使他找到灵感,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 石器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信息时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瓦特偶然看见炉子上的水煮沸了,使得水壶的盖子不停地跳跃,由此使他找到灵感,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B项正确;使用石器的时代被称为石器时代,其中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带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瓦特所处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带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3. 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第一国际的成立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A项正确;第一国际是国际工人协会,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不是科学理论,排除C项;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14.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科学家是
A. 达·芬奇 B. 爱迪生 C. 达尔文 D. 法拉第
【答案】C
【解析】
【详解】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C项正确;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之一,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排除A项;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科学家,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一系列电气发明,排除B项;法拉第是英国科学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15.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两大集团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这两大集团的领导者是( )
A. 英国与德国 B. 英国与法国 C. 美国与日本 D. 美国与苏联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D项正确;英国、德国(西德)、法国、美国和日本,属于同一阵营国家,且以美国为首,与题干“两大集团的领导者”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三: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时称倭患。
材料四: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材料五: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材料一中汉朝“这条路”指的是哪条商路?各举一例唐朝这群人“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3)为应对材料三所描述的“倭患”,明朝政府派将领抗倭,写出一位著名的抗倭将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是谁?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哪个省?
(5)材料五反映了清朝的哪一对外政策?清朝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宋朝有类似职能的专门机构是什么?
(6)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发展趋势。
【答案】(1)商路:丝绸之路。
史实: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2)壮举:郑和下西洋。
(3)将领:戚继光。 (4)人物:郑成功。
省份:福建省。 (5)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机构:市舶司。 (6)发展趋势:由开放到闭关锁国,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商路:根据材料一“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并结合所学汉朝时期的商业贸易道路,可知“这条路”是指丝绸之路。
史实:结合所学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可知,“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是指玄奘西行,带回来大量的佛教典籍,促进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是指鉴真东渡,在日本中国的文化。
【小问2详解】
壮举:根据材料二“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并结合所学明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可知,是指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小问3详解】
将领:根据材料三“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时称倭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名将是戚继光,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民族英雄。
【小问4详解】
人物:根据材料四“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38年之久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省份:结合所学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小问5详解】
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五“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结合所学清朝时期的对外政策可知,这里是指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机构:结合所学宋朝时期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的机构可知,宋朝时期设立的管辖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小问6详解】
发展趋势:根据上述材料涉及的丝绸之路、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以及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可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由开放到闭关锁国,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题意即可)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等人在借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领略了铁甲洋炮的厉害……在他看来,“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材料三:工农武装割据,是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1)结合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为“不受制于西人”发起了什么运动?写出两项此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
(2)材料二中“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写出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制国家的名称。
(3)材料三中“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者是谁?写出他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4)通过以上各阶级的探索,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两例即可)
(2)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名称:中华民国。
(3)提出者:毛泽东。名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感悟:中国人民具有探索精神;中国人民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探索;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运动:根据材料“在李鸿章看来‘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从 19 世纪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军事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一例即可)
小问2详解】
运动:根据材料“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和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名称:根据材料“革命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
【小问3详解】
提出者:根据材料“工农武装割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名称: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小问4详解】
感悟: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人民具有探索精神;中国人民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探索;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等。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
材料三:如下图。
(3)分别写出材料三中两个图示呈现内容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崛起对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
【答案】(1)改革:大化改新。
(2)目的:为了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
(3)趋势:图一:美国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与1933年相比,增长迅速。图二:美国1939年失业人数与1933年相比,大幅度下降。事件:罗斯福新政。
(4)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先进的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改革:根据材料“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统治者仿效中国的唐朝的典章制度,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因此,政治改革是指大化改新。
【小问2详解】
目的:根据材料“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可知,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
【小问3详解】
趋势:根据图一可知,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与1933年相比多,体现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根据图二可知,1939年美国失业人数与1933年相比大幅度下降。
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新政,加强国家国经济的干预,使得美国经济逐步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小问4详解】
启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强国之路,先进的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等。
19. 九年级某班举行了一次“回顾党史”的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史思维导图,以《复兴之路》为题,撰写历史小短文。
要求:以《复兴之路》为题,以思维导图中共党史为主线,写出其中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史实及意义,并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不少于150字。
【答案】观点:复兴之路。
论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是一个知错改错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解析】
【详解】示例: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题目:按照题目要求,确定题目为复兴之路。
论述:围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实及影响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如,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结论:完成论述后,进行总结,如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是一个知错改错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20.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展,人与人的交流日趋复杂多样,人类社会在梦寐与文明、奴役与解放、失衡与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明传播】
(1)“欧亚大陆诸伟大的文明”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角色是什么人?下面图片内容是他们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请写出该贡献的名称。该贡献是由什么人发明的?
【殖民扩张】
(2)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说说两个事件的其内在关系。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秩序重建】
(3)下图苹果手机的生产情况反映了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不平衡的跷跷板”形象地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一部苹果手机的生产流程: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
【休戚与共】
(4)面对当今世界冰山融化、俄乌战争等危机,请你仅就一个方面谈谈看法及解决方案
【答案】(1)人:阿拉伯人。
名称:阿拉伯数字。
发明者:古印度人。 (2)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
内在关系:新航路开辟为三角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
(3)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趋势:政治多极化。 (4)示例一:例如冰山融化。看法:全球变暖,影响生存。解决方案:需要人类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等。(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二:俄乌战争。看法:伤害百姓,经济倒退。解决方案:吸取历史教训,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等。)(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结合所学阿拉伯人的贡献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角色。
名称:根据题干信息“0、1、2”等可知,反映的是阿拉伯人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该贡献是阿拉伯数字。
发明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小问2详解】
历史事件:根据题干“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据题干信息“欧洲、非洲、美洲、出程、中程、归程”并结合所学早期殖民扩张的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三角贸易”。
内在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因此新航路开辟为三角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
小问3详解】
发展趋势:根据题干信息“一部苹果手机的生产流程: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可知苹果手机不是单独一个国家的,需要多个国家参与,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现象。
趋势:根据题干信息“不平衡的跷跷板、美国、俄、日、中、欧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的格局,当今世界上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小问4详解】
示例一:根据题干信息“面对当今世界冰山融化、俄乌战争等危机”可选冰山融化。看法:结合所学冰川融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原因是全球变暖,影响生存。解决方案:结合所学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需要人类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等。(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二:根据题干信息“面对当今世界冰山融化、俄乌战争等危机”可选俄乌战争。看法:结合俄乌战争的影响进行分析可知,伤害百姓,经济倒退。解决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战争的教训和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可知,解决方案是吸取历史教训,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等。(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白山市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训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023年3月两会期间,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下列主张能为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提供借鉴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学而时习之
C. 三人行必有我师 D. 不耻下问
2.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说“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能佐证文中所说的“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史实有( )
A. 推行郡县制,实行焚书坑儒 B. 颁布“推恩令”,实行独尊儒术
C. 推行行省制,实行八股取士 D. 平定边疆叛乱,大兴“文字狱”
3.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以上内容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著作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它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水经注》
4.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作为一种选官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统治基础,其选拔标准是( )
A. 门第的高 低 B. 才能和学识 C. 帝王的喜好 D. 财富的多寡
5. 据《宋史 兵卫志》记载,宋初设立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宋太祖这一做法旨在( )
A. 分割相权 B. 控制兵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6. 1857年5月9日《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为实现该目标,他们发动了(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下面是小丽同学做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934年—1936年 过程: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
A. 北伐战争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抗日战争 D. 人民解放战争
8.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9. 小丽同学暑假要完成一份关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调查报告,你建议她实地考察应该去( )
A. 上海 B. 天津 C. 广州 D. 深圳
10.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 和平统一 B. 坚持一个中国 C. “三不”政策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成为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新法典》
12. 瓦特偶然看见炉子上的水煮沸了,使得水壶的盖子不停地跳跃,由此使他找到灵感,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 石器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信息时代
13. 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第一国际的成立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4.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科学家是
A. 达·芬奇 B. 爱迪生 C. 达尔文 D. 法拉第
15.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两大集团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这两大集团的领导者是( )
A. 英国与德国 B. 英国与法国 C. 美国与日本 D. 美国与苏联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三: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时称倭患。
材料四: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材料五: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材料一中汉朝“这条路”指的是哪条商路?各举一例唐朝这群人“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3)为应对材料三所描述的“倭患”,明朝政府派将领抗倭,写出一位著名的抗倭将领。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是谁?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哪个省?
(5)材料五反映了清朝的哪一对外政策?清朝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宋朝有类似职能的专门机构是什么?
(6)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发展趋势。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等人在借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领略了铁甲洋炮的厉害……在他看来,“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材料三:工农武装割据,是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1)结合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为“不受制于西人”发起了什么运动?写出两项此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
(2)材料二中“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写出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制国家的名称。
(3)材料三中“工农武装割据”提出者是谁?写出他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4)通过以上各阶级的探索,谈谈你的感悟。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
材料三:如下图。
(3)分别写出材料三中两个图示呈现内容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崛起对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
19. 九年级某班举行了一次“回顾党史”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史思维导图,以《复兴之路》为题,撰写历史小短文。
要求:以《复兴之路》为题,以思维导图中共党史为主线,写出其中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史实及意义,并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不少于150字。
20.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展,人与人的交流日趋复杂多样,人类社会在梦寐与文明、奴役与解放、失衡与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明传播】
(1)“欧亚大陆诸伟大的文明”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角色是什么人?下面图片内容是他们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请写出该贡献的名称。该贡献是由什么人发明的?
殖民扩张】
(2)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说说两个事件的其内在关系。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秩序重建】
(3)下图苹果手机的生产情况反映了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不平衡的跷跷板”形象地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一部苹果手机的生产流程: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
【休戚与共】
(4)面对当今世界冰山融化、俄乌战争等危机,请你仅就一个方面谈谈看法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