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 历史模拟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第一篇章《前夜》,讲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到来之前,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的故事。与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族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故A符合题意;BCD三项时间上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诞生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的诞生的相关史实。
2.1950年6月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开展订立爱国公约和捐献武器运动的指示。全国各阶层人民积极响应,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开展捐献飞机、大炮等的运动。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10月25日,以彭德怀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取得胜利。题干材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1950年6月”、“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权益,你认为这次改革获得的最重要的土地权益是( )
A.土地经营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管理权 D.土地所有权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A. 土地经营权 ,不符合题意;
B. 土地使用权 ,不符合题意;
C. 土地管理权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来回答,注意这类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4.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 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这说明“一五"计划( )
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一五计划使工业布局得到调整。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突出,意义重大,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有关知识。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紧扣题干内容,逐一分析选项项内容,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5.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所以,当地老人说“豆腐社”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的“豆腐生产合作社”。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对手工业改造的相关史实。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手工业合作化,即把分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ABC三项都不是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不符合题意;
D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是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7.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形成第二代领导集体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选择答案B。
8.1984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A.实行政企分开,不符合题意;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受此影响,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一时间段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来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9.下图为《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数据表》,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答案】C
【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A.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意;
B.邓小平南方谈话,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2002年以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大幅增长势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现依据示意图,看出变化趋势,再题干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来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一位外国政治家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邓小平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答案是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下列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总结
B.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 A:是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总结 ,说法错误,符合设问要求;
BC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故选项BCD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设问要求;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九大的有关知识。2017年,我国召开了中国十九大。十九大提出,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1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 , 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体现尊重民族文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3.作为一个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为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
【答案】A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项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在港澳地区实行特别行政区制度。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953年---1955年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仔细审查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15.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其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ACD三项都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不符合题意;
B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海峡两岸的交往及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海峡两岸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引下,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二、简答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0分)
16.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在这一天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3分)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4)上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2分)
【答案】(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1)根据图片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图一是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在天南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还特别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等。根据题意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措施就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在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的解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局面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
(3)根据图文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图二是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时,香港还被英国占领,澳门还被葡萄牙占领。从中国地域而言,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但还不能称为是全部统一,因为在东南沿海还有部分岛屿(如台湾),还未解放,只能称作是祖国大陆的统一。 大陆指的是指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国的领土,所以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西藏和平解放。
(4)本小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从四幅图来看,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此可以概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毛泽东“进京赶考”在进京四年间考试成绩如何?请举出三件史实说明。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继往开来·使命担当”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了解历史会议——感受民主政治]
任务二[查阅文献资料——感悟历史智慧](4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任务三[表达交流共享——梳理历史脉络]
(1)一组同学在网上搜集到下面的图片资料。请分别简述下面两次会议对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产生的作用。(3分)
(2)二组同学查阅资料,摘取了以下片段。指出当时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面对该情况,我国政府运用了怎样的智慧来解决该现实问题?其有何成效?(4分)
(3)三组同学想根据下面的关键词(任选三个),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题,撰写150字左右的文稿,请你帮助他们完成。(3分)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1)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图二: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现实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人均产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智慧: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效: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百废待兴,为了维护全国人民的利益,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人民的经济地位;通过1953年到1957年的“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政协;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图二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依据任务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人均产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面对该情况,我国政府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百废待兴,为了维护全国人民的利益,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人民的经济地位;通过1953年到1957年的“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图二: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现实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人均产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智慧: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效: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百废待兴,为了维护全国人民的利益,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人民的经济地位;通过1953年到1957年的“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出两次会议,再结合对它们产生的作用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一定要理解,这不是可以死记硬背的;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紧贴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后面的两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自己的情况,任意选取三个关键词,然后依据所给的题目进行写作,注意按照要求完成。
18.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指导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在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示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材料三: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的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騰,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4分)
(2)根据材料二,仿照下面给出的示例,对“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进行简要的解读。(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简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途径。
(3分)
【答案】(1)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重大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3)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集中国力量。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解析】(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成为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其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故答案为:(1)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重大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集中国力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的相关史实。
四、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5分)
19.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祖国统一 基本方针 (1)我国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港澳回归 (2)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或依据的什么协议?(2分)
两岸交往 (3)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哪个事件?(2分) (4)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是什么?(2分) (5)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2分) (6)2015年11月,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哪位领导人会面?(2分)
学以致用 (7)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海峡两岸友好交往与实现统一提一点建议。(3分)
(1)我国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或依据的什么协议?
(3)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哪个事件?
(4)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是什么?
(5)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6)2015年11月,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哪位领导人会面?
(7)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海峡两岸友好交往与实现统一提一点建议。
【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和平方式:或签署联合声明。
(3)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连战。
(6)马英九。
(7)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或我们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或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台独”没有前途等等。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
【解析】(1)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我国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历史依据是《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就香港问题共同发表的一份声明,1984年12月19日于北京签订。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从1999年12月20日起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4)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受到胡锦涛接见。这次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会见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6)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7)开放性题目,可以结合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反对“台独”等内容分析。
故答案为: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香港:签署联合声明;澳门:《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3)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连战。
(6)马英九。
(7)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或我们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或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台独”没有前途等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等的相关史实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第三次月考 历史模拟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第一篇章《前夜》,讲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到来之前,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的故事。与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1950年6月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开展订立爱国公约和捐献武器运动的指示。全国各阶层人民积极响应,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开展捐献飞机、大炮等的运动。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权益,你认为这次改革获得的最重要的土地权益是( )
A.土地经营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管理权 D.土地所有权
4.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 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这说明“一五"计划( )
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5.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7.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形成第二代领导集体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8.1984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9.下图为《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数据表》,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10.一位外国政治家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下列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总结
B.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作为一个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为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0分)
16.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在这一天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3分)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4)上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继往开来·使命担当”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了解历史会议——感受民主政治]
任务二[查阅文献资料——感悟历史智慧](4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任务三[表达交流共享——梳理历史脉络]
(1)一组同学在网上搜集到下面的图片资料。请分别简述下面两次会议对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产生的作用。(3分)
(2)二组同学查阅资料,摘取了以下片段。指出当时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面对该情况,我国政府运用了怎样的智慧来解决该现实问题?其有何成效?(4分)
(3)三组同学想根据下面的关键词(任选三个),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题,撰写150字左右的文稿,请你帮助他们完成。(3分)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指导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在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示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材料三: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的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騰,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4分)
(2)根据材料二,仿照下面给出的示例,对“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进行简要的解读。(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简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途径。
(3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5分)
19.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祖国统一 基本方针 (1)我国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港澳回归 (2)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或依据的什么协议?(2分)
两岸交往 (3)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哪个事件?(2分) (4)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是什么?(2分) (5)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2分) (6)2015年11月,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哪位领导人会面?(2分)
学以致用 (7)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海峡两岸友好交往与实现统一提一点建议。(3分)
(1)我国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或依据的什么协议?
(3)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哪个事件?
(4)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是什么?
(5)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6)2015年11月,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哪位领导人会面?
(7)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海峡两岸友好交往与实现统一提一点建议。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西省版 八年级下学期 第三次月考 历史模拟试卷(二)(教师版 学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