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第二讲
备战2024高考:秦汉时期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3.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的开辟
4.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课程标准
Ⅰ.梳理主干
必备知识固基础
Ⅱ.拓展补遗
郡国并行制
太学
犁耕、耦犁、耧车
王莽改制
新朝
【时空定位】
秦汉时期阶段特征 政治 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西汉时实现了“大一统”,巩固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手工业较发达,领先世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政府对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思想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儒家思想不仅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壹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条件
根据材料,分析秦朝能够统一的条件?
材料一 交通运输的发展,诸侯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但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材料二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司马迁《史记》
商鞅变法: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地理位置: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总结)
客观条件——必然性
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主观条件——偶然性
商鞅变法: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地理位置: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励精图治: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策略得当: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
2、秦统一过程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1)统一经过: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2)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3)统一全国
北方:击退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西南: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东南:征服越族地区
设南海、桂林、象郡
(选必一第11课P60: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①皇帝制度
(选必一P3: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①皇位世袭
A.基本特征: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②皇帝独尊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③皇权至上(核心特点)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3、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②中央:三公九卿制
(1)丞相: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是行政中枢所在。
(2)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从,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3)太尉:最高武官,掌军事。
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廷议制度)
(选必一第一课P3:三公九卿的职责)
皇帝
御史
大夫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监察)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军事(虚设)
皇帝侍卫首领
皇宫卫戍司令
宫廷车马
皇室宗族
司法、首都警卫
租税、财政
皇室财政、宫廷手工业
少数民族
宗教礼仪教化
丞
相
中央官制特点
a.以皇权为中心,官员各司其职,皇帝独揽大权而不致旁落。
b.体现家天下的特点,奉常、宗正等都为皇帝服务,家国同构。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吏由选拔和任命产生。
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
三公
九卿
利: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弊:对君权的制约作用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缺乏政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地方:郡县制
选必一P4:郡县制;P100秦朝基层管理
郡
郡守
(行政)
(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尉
(军事)
监御史
(监察)
县
县令/长
(地方最高长官)
县丞
(行政、刑狱)
县尉
(军事、治安)
乡
三老(教化)
有秩(司法)
游徼(治安)
啬夫(赋税)
里
亭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巩固国家统一
知识拓展: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方式
实行标准
性质
官员权利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历史影响
世袭
由中央直接任免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只有俸禄,无封地
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前期巩固统治,后期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国家的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评价郡县制?
A.积极作用:
①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流官制取代世官制;地缘国家取代血缘国家。)
②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郡县制为实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民族交融。
⑤为现代的行政区划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B.消极影响:
①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
②形成“内重外轻”的模式,从而导致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格局。
③容易滋生各种弊端,特别是导致专制独裁的政治恶果。
(2)巩固国家统一的其他措施
措施 影响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思想专制:焚书坑儒;禁止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促进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经济交流;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经济 统一货币:多元货币→统一币制 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车轨 促进经济交流
交通 人工道路: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国内运河:秦始皇开凿了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利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文化交流
军事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民族 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加强民族管理,促进民族融合
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我们得以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识拓展:周秦之变
1.内涵:“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变迁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剧变,而且还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型。
2.主要表现:
在政治上,表现为地方行政管理从封国制到郡县制;地方基础从按血缘划分到以地域划分;行政管理从分权制到中央集权制;官员身份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产生方式从世袭制到任命制;选官标准从血缘门第到依据才能;任职时间从终身制到任期制;经济来源从食封邑到吃俸禄;中央权威实现高度集权;国家结构从割据走向统一。
在经济上,表现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全面确立和巩固,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度量衡等,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使经济生活从无序走向统一的“经济秩序”。
在文化上,文字统一、思想专制的格局逐渐形成。
3.影响:民族向心力和国家统一观念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成为历史主流,对后世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根本上说都是封建小农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需要和反映,是社会形态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秦朝的暴政与灭亡
1、秦朝的暴政
表现 秦始皇
秦二世
结果 ①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②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
2、秦朝的灭亡
(3)楚汉战争:
(1)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2)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有关中做稳固的根据地。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史论形成]秦朝短命而亡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鉴于法家学说的负面效应发展到极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主流的时代。
(2)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秦朝的灭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对民众的力量重新加以认识,促使君主自我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3)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以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以保证君主政治的正常运行。
(4)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汉代以来,统治阶级总结了秦朝民族政策上极端措施的教训,确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民族关系上的羁縻政策,包含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以及通过分化实现“以夷制夷”。对于民族间的和解与沟通、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贰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
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 称 西 汉
2、“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表现
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黄老之学≠早期道家思想
黄老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其思想糅合了道家和法家思想,兼并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 。
“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休养生息政策:
减轻赋税(选必一P92)、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田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到汉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
口赋(人头税):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要加倍。
3、西汉初年的政治
(1)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2)郡国并行制
含义:
西汉初年,在地方继承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异姓与同姓)的地方行政制度。
影响:
积极:初封时,因与刘邦血统亲近,的确发挥了拱卫中央的作用。
消极:随着诸侯王国势力日益强大,西汉统治表面牢固,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在统一过程中,分封了七个异性功臣诸侯王,威胁到中央集权。汉高祖将异性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概况:
(3)
七国之乱
(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
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三个月内即被平定。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纲要上P21)
1、政治
推恩令
选官:察举制
中外朝制度
监察:刺史制度
任用酷吏
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
举贤良
举孝廉
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
作用:扩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是汉朝重要的入仕途径。
汉武帝把全国分成了13个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①中外朝制度(内外朝制度)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有事上报
皇 帝
九 卿
中 朝
外 朝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特点:决策实权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内朝官制约外朝官,以内朝宫官排斥外朝府官。
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中央行政中枢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
(选必一P4)
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选必一P4)
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中央行政中枢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
(选必一P4)
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选必一P4)
②推恩令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说上曰:‘……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国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日益扩大,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酎(zhòu)金夺爵:酎金,是汉朝祭祀宗庙祖先时,由地方诸侯所进献的黄金。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各地诸侯所进献的黄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③察举制(选必一P30)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 武帝纪》
作用: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选官标准: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主要有“孝廉”、“茂才”等。
选官方式: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符合标准的人才推举(荐)给上级或中央,由中央任命或提拔。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类别:分为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汉末民谣
据材料指出察举制的弊端并分析导致产生这一弊端的原因。
弊端: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原因:以官举士,推荐权掌握在豪强大族手中。
④官员的考核和监察(选必一P31)
(1)考核:
(2)监察:
刺史制度的特点: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和司法、没有固定的治所(以巡视方式监察)、位卑权重、以小制大。
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上报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
地方: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分设刺史,(监督郡国长官)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此后一直延续下来。
演变:
中央:汉承秦制,有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以及行政机构,地方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了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选必一P5)
如何看待两汉的刺史制度?
①汉武帝时,州作为监察区,设级别不高的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东汉,刺史增添了地方政权和军权,地方权力增强,削弱了中央权力。
⑤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汉代的地方豪强大多是分布在各地的地方豪族,西汉的地方豪族主要是由战国时期六国贵族的后裔、大商人、官吏、军功地主、地方上的强宗大族,发展演变而来。济南瞷[jiàn]氏,颍川灌氏都是西汉前期著名的豪强大族。这些豪族凭借其强大的宗族势力,在地方上拥有很强的影响力。一些豪强甚至武断乡曲,欺凌农民,破坏封建法度。因此,从高祖刘邦到汉武帝,西汉政府一直采取各种措施打击地方豪强。
⑥法律制度——律令儒家化(选必一P45)
“亲亲得相首匿”、“亲亲相隐、亲属相容隐” ——汉代律法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盐铁论 刑德》
用儒家经典解释法律(以经注律、引礼入法),律令儒家化。
2、经济(纲要上P21)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内容
经济 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
实行盐铁官营 推行均输平准 重农抑商
抑制富商大贾、地方豪强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抑制工商业者
④抑制工商业者(抑商政策),向他们征收财产税(算缗、告缗)
“算缗”,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的财产税。
“告缗”,是鼓励知情者告发,属实者没收被告发者全部财产,惩罚戍边一岁,奖励告发者没收财产的一半。
秦“半两”钱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西汉五铢钱
选必一P87:汉武帝时开始铸造“五铢”铜钱(注:铢为重要单位)。 “五铢”铜钱的形制一直使用到唐朝初年。
一铢相当于二十四分之一两,秦和西汉时期的一两,相当于16.14克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
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选必一P92)
特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管控
a.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西汉修建龙首渠(选必二P4)。
b.纺织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使用提花机(实证: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选必二P21)
c.物种交流:传入:“汗血马”、苜蓿、葡萄、西瓜、诸多带“胡”字的物种、棉花等;外传:樱桃、杏等。(选必二P8)
④其它:
龙首渠
提花机(丝绸织造)
3、思想(纲要上P21)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董仲舒
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统一,中央集权
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避免暴政
③“施行仁政”“德刑并用” ——缓和社会矛盾
④“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
理论来源: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著有《春秋繁露》。
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独尊)
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知识拓展: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区别:
思想内涵上: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思想体系,改造了先秦儒学
从与当政者关系看: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政治)
内容上:汉代新儒学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
从地位上(对儒学的发展上):先秦儒学并未收到统治者重视,汉代新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联系:
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三)西汉的衰亡与王莽篡汉(纲要上P22)
经济
土地兼并
赋税沉重
社会
流民问题
社会动荡
政治
外戚干政
政治黑暗
社会矛盾激化
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9年-23年
外戚王莽建立新朝
王莽改制: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王莽试图通过改革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改革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王莽统治末年,自然灾害严重,爆发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
(四)东汉的兴衰(纲要上P22)
1、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
措施 作用
政治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释放奴婢
文化 重视儒学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刘秀先后平定各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2)巩固措施
加强皇权
节省开支,提高工作效率
缓和阶级矛盾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缓和阶级矛盾
继承汉朝尊崇儒学传统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南怀瑾
2、东汉的衰亡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继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2)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导致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庄园经济)
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选必一P30)
黄巾起义
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五)汉朝民族关系(选必一P60)
1.在中央:汉朝设大鸿胪(lú)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2.在北面,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此后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东汉初,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3.在西面,在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
4.在东北,汉朝设护乌桓校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乐浪、玄菟(tú)、真番、临屯四郡。
5.在边疆: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六)汉朝的对外交往
1、张骞出使西域(选必三P50)
(1)时间: 公元前138年。
(2)目的: 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3)贡献:
①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是丝绸之路发展史的标志性事件;
②加强对西域边疆地区有效管理,推动民族交融。
③促进民族之间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④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象征。
1.陆路:
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 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
(1)印度南部: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2)日本: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2、汉朝的陆海交通(选必一P64)
分类 内容 影响
史学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
②东汉班固:《汉书》
文学 汉赋、乐府诗、五言诗
科 技 医学 ①《黄帝内经》
②《神农本草经》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数学 《九章算术》
其他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周髀算经》;③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著《灵宪》 农学 ①《氾胜之书》;②《四民月令》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社会真实情况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医圣”
促进中国、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七)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链接:选必二P81、82 政府对疫病者进行隔离、施药;东汉名医华佗;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链接:选必三P52-53“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汉朝部分 ;选必二P22东汉杜诗鼓风工具水排
聚焦高考再升华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高考甲卷·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图3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2.(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D
B
3.(2021·全国甲卷·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4.(2021·全国乙卷·25)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B
A
5.(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6.(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B
D
7.(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8.(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B
C
9.(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0.(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C
B
1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C
C
1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14.(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C
D
1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6.(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C
B
17.(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A
B
19.(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1.(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
C
D
22.(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3.(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C
B
2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B
D
二、非选择题
26.(2023·全国高考乙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示例1:
看法:东汉时期民德水平最优是有其深刻社会原因的。
阐述:
东汉前期,以光武帝为代表的统治者在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基础上,通过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等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通过清查全国垦田和户籍数量、减轻农民赋税负担、释放奴婢等政策,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通过重视儒学,主张儒术治国等措施,使儒家思想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这样的治国理念,使得整个社会秩序民风淳朴,天下太平。
东汉中期后,面对宦官专权造成的官场腐败、政治黑暗局面,一些士大夫和太学生进行了顽强斗争,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从而提升了民德水平。
总结:所以,东汉时期民德最优是和当时的治国政策及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
参考示例2:
看法: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提升了民德水平。
阐述:
两宋时期,面对佛教、道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的运动,逐渐形成了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他们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强调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通过编著“朱氏家训”等方式,将其理学观念渗透到民间,这就极大提升了民德水平。
明朝中期后,由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面对明亡清兴、朝政混乱的事实,他们大力提倡经世致用思想,关注国计民生,关心国家大事,促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从而推动了民德发展。
备战2024高考:秦汉时期
高考知识点总结与真题演练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必备知识
一、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条件
客观条件——必然性
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地理位置: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主观条件——偶然性
商鞅变法: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励精图治: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策略得当: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
2、秦统一过程
(1)统一经过: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2)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3)统一全国
北方:击退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西南: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东南:征服越族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
3、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①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特点)
②三公九卿制:
丞相: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是行政中枢所在。
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从,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太尉:最高武官,掌军事。
③地方:郡县制
评价:
A.积极作用:
①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流官制取代世官制;地缘国家取代血缘国家。)
②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郡县制为实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民族交融。
⑤为现代的行政区划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B.消极影响:
①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
②形成“内重外轻”的模式,从而导致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格局。
③容易滋生各种弊端,特别是导致专制独裁的政治恶果。
(2)巩固国家统一的其他措施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②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识拓展:周秦之变
1.内涵:“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变迁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剧变,而且还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结构乃至意识
2.主要表现:
在政治上,表现为地方行政管理从封国制到郡县制;地方基础从按血缘划分到以地域划分;行政管理从分权制到中央集权制;官员身份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产生方式从世袭制到任命制;选官标准从血缘门第到依据才能;任职时间从终身制到任期制;经济来源从食封邑到吃俸禄;中央权威实现高度集权;国家结构从割据走向统一。
在经济上,表现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全面确立和巩固,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度量衡等,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使经济生活从无序走向统一的“经济秩序”。
在文化上,文字统一、思想专制的格局逐渐形成。
3.影响:民族向心力和国家统一观念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成为历史主流,对后世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秦朝的暴政与灭亡
1、秦朝的暴政
①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②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专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2、秦朝的灭亡
(1)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2)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战争:
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史论形成]秦朝短命而亡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鉴于法家学说的负面效应发展到极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主流的时代。
(2)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秦朝的灭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对民众的力量重新加以认识,促使君主自我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3)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以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以保证君主政治的正常运行。
(4)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汉代以来,统治阶级总结了秦朝民族政策上极端措施的教训,确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民族关系上的羁縻政策,包含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以及通过分化实现“以夷制夷”。对于民族间的和解与沟通、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表现
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3、西汉初年的政治
(1)汉承秦制
(2)郡国并行制
含义:西汉初年,在地方继承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异姓与同姓)的地方行政制度。
概况:在统一过程中,分封了七个异性功臣诸侯王,威胁到中央集权。汉高祖将异性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影响:积极:初封时,因与刘邦血统亲近,的确发挥了拱卫中央的作用。
消极:随着诸侯王国势力日益强大,西汉统治表面牢固,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3)七国之乱
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三个月内即被平定。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
①中外朝制度(内外朝制度)
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中央行政中枢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
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②推恩令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国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日益扩大,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察举制
选官标准: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主要有“孝廉”、“茂才”等。
选官方式: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符合标准的人才推举(荐)给上级或中央,由中央任命或提拔。
类别:分为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作用: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④官员的考核和监察
(1)考核: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上报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
(2)监察:
中央:汉承秦制,有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地方: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分设刺史,(监督郡国长官)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此后一直延续下来。
刺史制度的特点: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和司法、没有固定的治所(以巡视方式监察)、位卑权重、以小制大。
演变: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以及行政机构,地方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了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⑤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汉代的地方豪强大多是分布在各地的地方豪族,西汉的地方豪族主要是由战国时期六国贵族的后裔、大商人、官吏、军功地主、地方上的强宗大族,发展演变而来。济南瞷[jiàn]氏,颍川灌氏都是西汉前期著名的豪强大族。这些豪族凭借其强大的宗族势力,在地方上拥有很强的影响力。一些豪强甚至武断乡曲,欺凌农民,破坏封建法度。因此,从高祖刘邦到汉武帝,西汉政府一直采取各种措施打击地方豪强。
⑥法律制度——律令儒家化
用儒家经典解释法律(以经注律、引礼入法),律令儒家化。
2、经济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抑商政策),向他们征收财产税(算缗、告缗)
④其它:
a.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西汉修建龙首渠(选必二P4)。
b.纺织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使用提花机(实证: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选必二P21)
c.物种交流:传入:“汗血马”、苜蓿、葡萄、西瓜、诸多带“胡”字的物种、棉花等;外传:樱桃、杏等。
3、思想:董仲舒新儒学
①“大一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思想统一,中央集权
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避免暴政
③“施行仁政”“德刑并用” ——缓和社会矛盾
④“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
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知识拓展: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区别:
思想内涵上: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思想体系,改造了先秦儒学
从与当政者关系看: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政治)
内容上:汉代新儒学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
从地位上(对儒学的发展上):先秦儒学并未收到统治者重视,汉代新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联系:
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三)西汉的衰亡与王莽篡汉
政治:外戚干政、政治黑暗
经济: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社会:流民问题、社会动荡
王莽改制: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王莽试图通过改革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改革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王莽统治末年,自然灾害严重,爆发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
(四)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刘秀先后平定各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2)巩固措施
东汉的衰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导致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汉朝民族关系
1.在中央:汉朝设大鸿胪(lú)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2.在北面,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此后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东汉初,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3.在西面,在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
4.在东北,汉朝设护乌桓校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乐浪、玄菟(tú)、真番、临屯四郡。
5.在边疆: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六)汉朝的对外交往
1、张骞出使西域
(1)时间: 公元前138年。
(2)目的: 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3)贡献:
①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是丝绸之路发展史的标志性事件;
②加强对西域边疆地区有效管理,推动民族交融。
③促进民族之间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④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象征。
汉朝的陆海交通
1.陆路:
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 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
(1)印度南部: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2)日本: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七)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高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高考甲卷·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图3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2.(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3.(2021·全国甲卷·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4.(2021·全国乙卷·25)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5.(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6.(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7.(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8.(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9.(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0.(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1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1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14.(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6.(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7.(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9.(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1.(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2.(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3.(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2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二、非选择题
26.(2023·全国高考乙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参考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结合图示信息湘江地区人口增长远远超过江浙地区,结合所学公元2年至公元140年正值两汉更迭时期,经历了西汉的灭亡,北方政局变动对经济更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影响较大,而偏南的湘江地区相对安定,吸引流民移入,从而推动湘江流域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故选D项;这一时期土地兼并严重主要集中在北方,土地兼并严重会导致人口的大量外流而非增长,同时材料中也并未对江浙地区与湘江流域土地兼并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无法推知当时土地兼并的程度,排除A项;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南移,北方经济更为发达,湘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北方和江浙地区,逻辑推理错误,排除B项;人口自然增长受到原有人口基数的影响,江浙地区人口基数更大,更有利于人口自然增长,排除C项。
2.【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可知,东汉后期,刺史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史、太守的上级,州作为行政区出现,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故选B项;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这与题中东汉时期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于中央而言,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据材料“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可知,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利,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为了防止长官以权谋私或者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威胁统治,就需要有效的监察制度才可以保证其有效运作,故选B项;分科考试的选官制度建立是在隋朝,而不是汉代,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而辟召这种选官制度既涉及到中央各部门也涉及地方各郡,二者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辟召制度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但选拔方式不一样,察举制不能保证辟召制度实现有效运作,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西汉末与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比较,豫章、零陵、南阳等涉及到江南的地区户数大量增加,而表格中其余地区均为北方地区户数则相对减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户数的增加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这时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北方,故选A项;东汉时期是豪强大族势力强盛的时期,并不是没落,排除B项;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期,上述地区的数据说明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但是单凭两个时间比较没法体现加剧,而且这时经济重心依然是在北方的,排除C项;由于汉代牛耕逐渐普及,个体农耕经济正处于繁荣时期,并没有衰退,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从秦二世到汉武帝,从贵族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乃至从汉人到西域人对这一运动项目的喜爱,体现了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选B项;材料主要提及秦汉时期的角抵表演,无法体现它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排除A项;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材料还提及到秦二世,时间不符,排除C项;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又演变为民间竞技,不是劳作技能,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解决……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可知流民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选D项;大土地所有制是相对于小土地私有制而言,就是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私人掌握大量土地,据材料“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可知是军屯,结合所学军屯属于国家所有制,排除A项;材料“解决军粮供应”说明粮食不是用来销售,排除B项;材料“解决……流民问题。”说明屯田制有利于减少南迁,排除 C项。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货币由自然货币(贝币)向人工货币(布币)转变,由杂乱形态(春秋战国布币)向统一形态(圆形方孔)转变,自然货币无法满足商品交易扩大的需要,杂乱货币不利于贸易的开展,因此随着商品交易的需要,货币形制发生变化,故选B项;据所学春秋战国布币是铜币,而商周是贝币,与铸铁技术进步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货币形制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交易发展的需要,与审美观念不同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并没有统一,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可知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学说都兼采众家之长以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故选C项;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排除A项;秦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奉行法家学说,打破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B项;文化政策是国家对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制度性规定,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重农抑商的政策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封建社会基本沿用这一政策,故A项错误;由材料“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货币税收加重了富商大贾对自耕农的剥削,因而影响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税收情况而非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由材料“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可知富商大贾操纵物价而非税收,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义利观是指如何看待道义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提到当时人道义理念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且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故B项错误;根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发家致富,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故D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 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D项错误。
16.【答案】C
【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
17.【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18.【答案】B
【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与亲子血缘关系淡化,故B项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份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C项。
21.【答案】C
【解析】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22.【答案】C
【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23.【答案】B
【解析】由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从秦二世到汉武帝,从贵族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乃至从汉人到西域人对这一运动项目的喜爱,体现了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选B项;材料主要提及秦汉时期的角抵表演,无法体现它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排除A项;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材料还提及到秦二世,时间不符,排除C项;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又演变为民间竞技,不是劳作技能,排除D项。
24.【答案】B
【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2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 【答案】(12分)
参考示例1:
看法:东汉时期民德水平最优是有其深刻社会原因的。
阐述:
东汉前期,以光武帝为代表的统治者在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基础上,通过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等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通过清查全国垦田和户籍数量、减轻农民赋税负担、释放奴婢等政策,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通过重视儒学,主张儒术治国等措施,使儒家思想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这样的治国理念,使得整个社会秩序民风淳朴,天下太平。
东汉中期后,面对宦官专权造成的官场腐败、政治黑暗局面,一些士大夫和太学生进行了顽强斗争,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从而提升了民德水平。所以,东汉时期民德最优是和当时的治国政策及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
参考示例2:
看法: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提升了民德水平。
阐述:
两宋时期,面对佛教、道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的运动,逐渐形成了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他们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强调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通过编著“朱氏家训”等方式,将其理学观念渗透到民间,这就极大提升了民德水平。
明朝中期后,由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面对明亡清兴、朝政混乱的事实,他们大力提倡经世致用思想,关注国计民生,关心国家大事,促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从而推动了民德发展。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提出看法,如由材料“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得出论题:东汉时期民德水平最优是有其深刻社会原因的,或者由材料图表宋和明末民德处于第二级,得出论题: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提升了民德水平。其次,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东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状况阐述分析,如东汉前期,以光武帝为代表的统治者在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基础上,通过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等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通过清查全国垦田和户籍数量、减轻农民赋税负担、释放奴婢等政策,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通过重视儒学,主张儒术治国等措施,使儒家思想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这样的治国理念,使得整个社会秩序民风淳朴,天下太平。
进而得出结论:东汉中期后,面对宦官专权造成的官场腐败、政治黑暗局面,一些士大夫和太学生进行了顽强斗争,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从而提升了民德水平。所以,东汉时期民德最优是和当时的治国政策及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或者根据材料并结合宋明理学德发展阐述分析,如两宋时期,面对佛教、道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的运动,逐渐形成了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他们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强调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通过编著“朱氏家训”等方式,将其理学观念渗透到民间,这就极大提升了民德水平。明朝中期后,由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面对明亡清兴、朝政混乱的事实,他们大力提倡经世致用思想,关注国计民生,关心国家大事,促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从而推动了民德发展。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备战2024高考:秦汉时期
高考知识点总结与真题演练
高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高考甲卷·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图3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2.(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3.(2021·全国甲卷·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4.(2021·全国乙卷·25)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5.(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6.(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7.(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8.(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9.(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0.(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1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1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14.(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6.(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7.(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9.(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1.(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2.(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3.(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2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二、非选择题
26.(2023·全国高考乙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备战24高考:二轮专题秦汉时期(课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