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江苏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答案)--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


2025江苏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
1.(2024届湖南名校联合体联考三,1)考古资料显示,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主要发源地外,还有许多散布在全国各地。这说明了(  )
A.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B.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 D.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2.(2024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一,1)考古发现,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浙江良渚、广东石峡、山西陶寺等文化遗址中大量出现。它们均呈内圆外方的筒型,且主要用于祭祀神祇。这一现象(  )
A.印证了各民族具有文化认同
B.推动了当时各地文化的交流
C.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D.得益于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发达
3.(2024届陕西西安11月联考,1)“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  )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
B.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
C.奠定了华夷关系的基本框架
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4.(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三,1)据《国语·周语》记载,春秋前期,周襄王曾谓“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这表明当时(  )
A.各诸侯国君主权力大小相同
B.贵族政治秩序开始确立
C.各诸侯国君主社会地位对等
D.分封制隐含了等级界限
5.(2024届北京海淀期中,2)《竹书纪年》载:“(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水)。”“过伯簋”铭文(如右图):“(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用乍(作)宗室宝尊彝。”运用这两则史料,可以证实的有(  )
①昭王带兵征伐不臣服于周的楚
②昭王十六年楚地向周王贡献铜
③诸侯有带兵随周王作战的义务
④儒家学说传播到长江流域的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安徽皖江名校联考,24)西周时,“礼”是贵族阶级内部的行为规范,“礼不下庶人”是当时礼治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学中则强调“礼”是人们普遍的行为准则,并开启了“礼下庶人”的历史进程。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A.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
D.以民为本治国理念萌发
7.(2024届安徽部分学校大联考,2)周代各诸侯国都设有史官,开始是由周王室委派,所记材料也要送交王室保存。春秋以后,诸侯国自立史官,利用自己的纪年来记载历史,他们注意选用当时有学识的人担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知识分子地位得到提升
D.历史记录影响历史发展
8.(2024届河北衡水武邑中学一调,4)在谈到国家治理时,老子认为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注意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处境,农民“有恒产”才“有恒心”;荀子认为求国家之安的关键在于统治者“平政爱民”“轻田野之税”。这体现了他们(  )
A.轻徭薄赋的理念  
B.提倡重视人民利益
C.为政以德的思想  
D.主张大力发展农业
9.(2024届四川成都七中一诊,25)秦朝在“道里遥远,山川阻深”的西南地区,第一次修筑了从“僰道”(今四川宜宾)到达郎州(今云南曲靖一带)的“五尺道”。汉武帝时将这条长达一千多千米的干道加宽到一丈,还增修了四条新路。以上举措(  )
A.维持了边疆的长治久安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
10.(2023湖南三湘名校联考,2)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每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缘于(  )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11.(2024届湖北腾云联盟10月联考,2)西汉思想家陆贾在《新语》中指出:“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则去其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体现仁义治国  B.强调民富国强
C.蕴含民主意识  D.反对君主专制
12.(2024届湖南三湘名校大联考,3)《国语·鲁语》记载:“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至汉武帝时,为打压丞相,任用内侍亲近之人组成内朝,使其总理朝政,参决政事。内外朝制度的推行(  )
A.延续了先秦制度的传统
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C.给予了外戚干政的机会
D.解决了朝臣擅权的问题
13.(2024届四川成都七中期中,25)汉武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有言:“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地方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B.地方门阀士族的势力壮大
C.国家强化经济管控的必要性
D.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出现
14.(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3)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前“(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过梁、楚以归”,后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这说明《史记》的撰写(  )
A.是大一统时代的产物
B.强调了天人关系的协调
C.重视对历史现场调查
D.凸显了文化遗存的重要
15.(2024届北京海淀期中,3)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保持原先的职位)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边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边境州郡推广至腹地。以上举措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有利于对地方官员监察
16.(2024届湖南名校大联考月考一,3)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令自己的家族发源地南阳撰写地方风俗历史,主要记载“耆旧节士”“名德先贤”。不久,沛、三辅地区和光武帝家族的早期活动区域鲁、庐江也兴起修撰郡国书的风气。据此可知,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B.尊重地方历史传承
C.安抚地方豪强势力
D.彰显皇帝统治权威
二、非选择题
17.(2024届北京海淀期中,23)书同文(10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七国)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 秦王朝实行“书同文”政策,既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小篆和隶书促进了文字的统一规范,为推行政令、传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书同文”给政令上传下达提供便利,政令可以准确地传递到地方官僚手中;地方治理情况也能通过文书上传,并依此评价和问责治下官员。“书同文”为专制君主的法治提供了条件,统一的法律文本体现了统治者的意愿,在社会生活中做到“令行禁止”。
从实际使用看,隶书逐步占据主要地位,基本克服了因各地方言差异大导致的经济文化交往中的隔阂。汉初文字在构形和书写风格上都传承了秦朝的文字,是秦朝文字发展的延续。
——摘编自黄德宽《古汉字发展论》等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到秦朝文字的演变。(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书同文”的历史意义。(6分)
18.(2024届湖南名校联合体联考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西周春秋间,周天子除了直属的王畿以外,把土地、人民和统治权力分封给亲属和臣属,称为诸侯;诸侯又这样分赏给亲属和臣属,称为卿大夫;卿大夫又这样分赏给亲属和臣属。于是就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一系列等级。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就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以粮食为官吏俸禄的制度,不再用封邑作为官禄,这样就便于官僚的任用和罢免。但是也还有些国家,在实行以粮食为俸禄的同时,仍然兼用田地的租税收入作为俸禄。例如齐国兼用“田里”作为俸禄,到离职时“收其田里”。
——摘编自吕思勉著《先秦史》
材料二 尽管汉承秦制,但在中央集权问题上,西汉前期和秦朝间的差别很大。尽管秦朝的统治者企图以国都为中心控制全境,但这对于汉朝前五位君主来说,却都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传统的学术观点倾向于强调秦朝和汉朝统治间的差别,并认为这是管理思想的差别所致,这当然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摘编自[美]康拉德·希诺考尔、
米兰达·布朗著《中国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领域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题中两个历史时期,就“地方制度建设”展开论述。(8分)
19.(2024届湖南名校大联考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史料一 《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史料二 《公羊传·隐公元年》载:“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也。春者何 岁之始也。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唐)徐彦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史料三 考古研究发现,在龙山文化时代,从北方到南方很广大的范围里,多种文化都有共同点。不同文化之间呈现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玉器、象牙器、绿松石、特殊的彩陶器等精致奢侈品为代表的象征物品的交换。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维护“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政治观、“天下统一”的疆域观等构成了“大一统”思想的基石。秦朝完成了规模空前的疆域一统。西汉演变为立国合法性的“正统”之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入主中原的边疆民族统治者也纷纷认同华夏传统,主动将自己纳入“华夏”的历史序列。唐太宗认识到可通过“德泽”达到亲如“一家”的效果。辽和金,逐渐接受华夏文化,以“中国”“正统”自居。元朝不仅实现了疆域的“一统”,而且编订《大元一统志》,正式将“一统”列入全国地理总志之名。明太祖继承先世“大一统”的思想,更加看重疆域统一的重要性。顺治帝指出:“满汉官民,俱为一家。”康熙帝强调“朕统一寰区,无分中外,凡尔人民,咸吾赤子”。
——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
“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等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探究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历史演变的重要价值。(9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历史演变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9分)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
1.(2024届湖南名校联合体联考三,1)考古资料显示,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主要发源地外,还有许多散布在全国各地。这说明了(  )
A.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B.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 D.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答案 A
2.(2024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一,1)考古发现,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浙江良渚、广东石峡、山西陶寺等文化遗址中大量出现。它们均呈内圆外方的筒型,且主要用于祭祀神祇。这一现象(  )
A.印证了各民族具有文化认同
B.推动了当时各地文化的交流
C.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D.得益于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发达
答案 C
3.(2024届陕西西安11月联考,1)“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  )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
B.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
C.奠定了华夷关系的基本框架
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答案 B
4.(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三,1)据《国语·周语》记载,春秋前期,周襄王曾谓“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这表明当时(  )
A.各诸侯国君主权力大小相同
B.贵族政治秩序开始确立
C.各诸侯国君主社会地位对等
D.分封制隐含了等级界限
答案 D 
5.(2024届北京海淀期中,2)《竹书纪年》载:“(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水)。”“过伯簋”铭文(如右图):“(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用乍(作)宗室宝尊彝。”运用这两则史料,可以证实的有(  )
①昭王带兵征伐不臣服于周的楚
②昭王十六年楚地向周王贡献铜
③诸侯有带兵随周王作战的义务
④儒家学说传播到长江流域的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6.(2023安徽皖江名校联考,24)西周时,“礼”是贵族阶级内部的行为规范,“礼不下庶人”是当时礼治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学中则强调“礼”是人们普遍的行为准则,并开启了“礼下庶人”的历史进程。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A.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
D.以民为本治国理念萌发
答案 C
7.(2024届安徽部分学校大联考,2)周代各诸侯国都设有史官,开始是由周王室委派,所记材料也要送交王室保存。春秋以后,诸侯国自立史官,利用自己的纪年来记载历史,他们注意选用当时有学识的人担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知识分子地位得到提升
D.历史记录影响历史发展
答案 A 
8.(2024届河北衡水武邑中学一调,4)在谈到国家治理时,老子认为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注意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处境,农民“有恒产”才“有恒心”;荀子认为求国家之安的关键在于统治者“平政爱民”“轻田野之税”。这体现了他们(  )
A.轻徭薄赋的理念  
B.提倡重视人民利益
C.为政以德的思想  
D.主张大力发展农业
答案 B
9.(2024届四川成都七中一诊,25)秦朝在“道里遥远,山川阻深”的西南地区,第一次修筑了从“僰道”(今四川宜宾)到达郎州(今云南曲靖一带)的“五尺道”。汉武帝时将这条长达一千多千米的干道加宽到一丈,还增修了四条新路。以上举措(  )
A.维持了边疆的长治久安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
答案 C
10.(2023湖南三湘名校联考,2)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每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缘于(  )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答案 C
11.(2024届湖北腾云联盟10月联考,2)西汉思想家陆贾在《新语》中指出:“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则去其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体现仁义治国  B.强调民富国强
C.蕴含民主意识  D.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 A
12.(2024届湖南三湘名校大联考,3)《国语·鲁语》记载:“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至汉武帝时,为打压丞相,任用内侍亲近之人组成内朝,使其总理朝政,参决政事。内外朝制度的推行(  )
A.延续了先秦制度的传统
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C.给予了外戚干政的机会
D.解决了朝臣擅权的问题
答案 C
13.(2024届四川成都七中期中,25)汉武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有言:“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地方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B.地方门阀士族的势力壮大
C.国家强化经济管控的必要性
D.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出现
答案 C
14.(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3)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前“(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过梁、楚以归”,后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这说明《史记》的撰写(  )
A.是大一统时代的产物
B.强调了天人关系的协调
C.重视对历史现场调查
D.凸显了文化遗存的重要
答案 A
15.(2024届北京海淀期中,3)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保持原先的职位)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边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边境州郡推广至腹地。以上举措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有利于对地方官员监察
答案 A
16.(2024届湖南名校大联考月考一,3)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令自己的家族发源地南阳撰写地方风俗历史,主要记载“耆旧节士”“名德先贤”。不久,沛、三辅地区和光武帝家族的早期活动区域鲁、庐江也兴起修撰郡国书的风气。据此可知,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B.尊重地方历史传承
C.安抚地方豪强势力
D.彰显皇帝统治权威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7.(2024届北京海淀期中,23)书同文(10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七国)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 秦王朝实行“书同文”政策,既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小篆和隶书促进了文字的统一规范,为推行政令、传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书同文”给政令上传下达提供便利,政令可以准确地传递到地方官僚手中;地方治理情况也能通过文书上传,并依此评价和问责治下官员。“书同文”为专制君主的法治提供了条件,统一的法律文本体现了统治者的意愿,在社会生活中做到“令行禁止”。
从实际使用看,隶书逐步占据主要地位,基本克服了因各地方言差异大导致的经济文化交往中的隔阂。汉初文字在构形和书写风格上都传承了秦朝的文字,是秦朝文字发展的延续。
——摘编自黄德宽《古汉字发展论》等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到秦朝文字的演变。(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书同文”的历史意义。(6分)
答案 (1)战国时期各国文字有差异,秦朝统一了全国文字,从大篆中演化出标准字体小篆,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广泛使用。
秦朝统一文字的字形和书体,文字规范和简化,秦朝统一的文字被汉朝继承,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文字统一有利于政令传递(文书行政),有利于法令的统一,有利于官员的考核(上计制度),适应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需要。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了大一统的观念。
18.(2024届湖南名校联合体联考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西周春秋间,周天子除了直属的王畿以外,把土地、人民和统治权力分封给亲属和臣属,称为诸侯;诸侯又这样分赏给亲属和臣属,称为卿大夫;卿大夫又这样分赏给亲属和臣属。于是就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一系列等级。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就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以粮食为官吏俸禄的制度,不再用封邑作为官禄,这样就便于官僚的任用和罢免。但是也还有些国家,在实行以粮食为俸禄的同时,仍然兼用田地的租税收入作为俸禄。例如齐国兼用“田里”作为俸禄,到离职时“收其田里”。
——摘编自吕思勉著《先秦史》
材料二 尽管汉承秦制,但在中央集权问题上,西汉前期和秦朝间的差别很大。尽管秦朝的统治者企图以国都为中心控制全境,但这对于汉朝前五位君主来说,却都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传统的学术观点倾向于强调秦朝和汉朝统治间的差别,并认为这是管理思想的差别所致,这当然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摘编自[美]康拉德·希诺考尔、
米兰达·布朗著《中国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领域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题中两个历史时期,就“地方制度建设”展开论述。(8分)
答案 (1)变化:分封制逐渐瓦解,政治领域血缘色彩淡化;世卿世禄制逐渐被废除,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各诸侯国变法与改革的影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周王室的衰微。(4分)
(2)西周,分封制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但地方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威胁了周王室的统治。(4分)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分)汉初,郡县、封国并行,造成了王国问题,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任选两个阶段,共8分)
19.(2024届湖南名校大联考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史料一 《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史料二 《公羊传·隐公元年》载:“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也。春者何 岁之始也。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唐)徐彦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史料三 考古研究发现,在龙山文化时代,从北方到南方很广大的范围里,多种文化都有共同点。不同文化之间呈现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玉器、象牙器、绿松石、特殊的彩陶器等精致奢侈品为代表的象征物品的交换。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维护“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政治观、“天下统一”的疆域观等构成了“大一统”思想的基石。秦朝完成了规模空前的疆域一统。西汉演变为立国合法性的“正统”之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入主中原的边疆民族统治者也纷纷认同华夏传统,主动将自己纳入“华夏”的历史序列。唐太宗认识到可通过“德泽”达到亲如“一家”的效果。辽和金,逐渐接受华夏文化,以“中国”“正统”自居。元朝不仅实现了疆域的“一统”,而且编订《大元一统志》,正式将“一统”列入全国地理总志之名。明太祖继承先世“大一统”的思想,更加看重疆域统一的重要性。顺治帝指出:“满汉官民,俱为一家。”康熙帝强调“朕统一寰区,无分中外,凡尔人民,咸吾赤子”。
——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
“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等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探究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历史演变的重要价值。(9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历史演变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9分)
答案 (1)史料一有助于研究古代“大一统”思想的萌生。(1分)可以推断西周时期“大一统”思想的产生与分封制、宗法制联系紧密;《诗经》蕴含“大一统”观念。(2分)
史料二有助于研究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正式提出时间。(1分)可以推断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大一统”思想;“大一统”理论的确立与周王地位的变迁有关。(2分)
史料三有助于研究古代“大一统”观念形成的渊源。(1分)可以推断新石器时代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不同考古文化之间的经济往来交流促进了文化及政治认同。(2分)
(2)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的发展与演变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加强的历史。(2分)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在频繁的战乱里,各民族的迁移和互动促进了民族交融,华夏族与其他民族联系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基石得以奠定。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继续发展,秦朝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且注重开拓边疆,发展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交融的高峰,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北民南迁,促进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北方少数民族大都以华夏正统自居。隋唐时期,国家政治复归一统,与突厥、回纥等民族联系密切,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继续发展,少数民族统治者以“中国”“正统”自居。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清朝前期,统治者高度重视民族联系,现代中国版图逐渐定型,民族联系空前加强。(6分,答出三点即可)
因此,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各民族联系的不断加强,各民族经过长期交流互动,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1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江苏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答案)--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