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高考考向核心卷历史试题【全国卷版】(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高考文科综合考向核心卷
文科历史(全国卷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经过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河南洛阳苏羊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前的大型环壕,环壕系人工挖掘,平面呈半环状,有着较规整的形制。此发现可说明,当时( )
A. 开始了聚落定居生活 B. 有较强的社会组织力
C. 产生了早期国家形态 D. 出现了严重贫富分化
2. 秦汉时期,官吏的任职时间一般较长,既有任职10年以上的丞相,也有任职20年左右的九卿郡守,如西汉时的丞相萧何和东汉时的上谷太守王霸等。秦汉时期,官吏长期任职( )
A.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教化 B. 最终酿成地方郡国叛乱
C. 是推行察举制度的结果 D. 体现了“无为”治国思想
3. 僧尼本应抛却俗家、割断情缘,但从唐代石刻文献可以发现,许多僧尼“崇空而不失其孝,割爱而不忘其哀”,当俗家父母去世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父母送葬。这反映了( )
A. 佛教开始了中国化 B. 国家文化政策开明
C. 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D. 理学思想成主流
4. 1790年,祝裕隆布店的业主祝丹山首次委任徽商经营管理布店,并召集族亲制定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两权分离”制度。此后,“祝裕隆”虽有七任徽商“经手”,竟无一人贪污纳贿,且诚信无欺,让祝裕隆布店风光了200年。“祝裕隆”能够持久兴旺( )
A. 源于清代徽商信守儒商文化 B. 凸显商帮群体善于抱团取暖
C. 得益于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D. 说明抑商政策有地域性差异
5. 下面是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表。导致这一时期中国关税的结构性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进口货) 旧税率(银两) 新税率(银两)
正税 实征
棉花(每担) 0.298 1.740 0.400
布(每匹) 0.069 0373 0.100
白布(每匹) 0.285 0.702 0.150
棉纱(每担) 0483 2.406 1.000
双幅细布(每丈) 0.712 1.242 0.150
A. 割让香港岛 B. 战败赔款 C. 五口通商 D. 协定关税
6. 抗战时期诗歌形式有抒情诗、叙事诗、街头诗、传单诗等,其中街头诗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有动员参军,欢迎战士凯旋,做军鞋,欢迎国际友人等)、便于群众阅读而得到迅速发展。这( )
A. 符合大规模运动战的客观需求 B. 使诗歌初具政治军事性特征
C. 有利于凝聚人心和打击侵略者 D. 贴合诗歌世俗化的社会潮流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7条规定:“凡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凡尚未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团体,经过清除土匪恶霸、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等项步骤,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规定旨在( )
A. 恢复遭受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B. 发展生产力和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C.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D. 初步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 下图为天津市1978—1997年的外贸出口总值统计。图中1992—1997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际局势大为缓和 B. 现代化工业基础初步奠定
C.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
9. 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曾经回忆道:“然而,从那时起,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不安定……我们的人民陷入了绝望……传统的价值观被遗弃,所有人被剥夺了权力,迷失了对现实的认知,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有能力的元首。”据此推知,塔西佗所说的“那时”指( )
A. 罗马的共和制重新焕发了生机 B. 《十二铜表法》已无存在价值
C. 罗马遇到了国家治理的新难题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变成空谈
10. 近代欧洲某位思想家反对将“理性”作为解决道德争议的唯一标准,明确主张“人类内在的情感”才是解决道德争议的根据,只有诉诸人性中的“道德感”,即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才能解释人类在道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据此判断这一思想家是( )
A. 莎士比亚 B. 马丁·路德 C. 孟德斯鸠 D. 休谟
11. 据统计,1880年德国的教育费用为6900万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1900年教育费用为15000万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
A 国民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B.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C. 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D. 政治统一有利于工业化进程
12. 1990年,欧共体和加拿大分别提出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说明( )
A. 发达国家操控经济全球化步伐 B. 发展中国家享受更多全球化红利
C. 国际金融发展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基础 D. 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具有优势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济大危机中联邦政府采取了限制农作物耕地面积和控制产量等政策并制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但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农产品产量和剩余存量有增无减。二战后马歇尔计划中的45亿多美元援助是以农场商品形式提供的。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粮食援助。然而,到1954年美国农产品存货仍达58亿美元,粮食过剩问题十分尖锐,甚至可能引发农业危机。于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确立起了正式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和机制。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其更名为“以粮食换和平”计划,美国粮食援助政策开始转而强调利用粮食援助为外交服务。随之美国将主要援助对象由西方盟国转向欠发达国家。该计划通过粮食援助来缓解当地人民的饥饿和促进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而增强它们对共产主义的“免疫力”,争取它们在冷战中站在美国及西方一边。
——摘编自王慧英《“剩余品”时代美国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
材料二 粮食援助是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粮食援助开始于1959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是向非洲国家提供单向的无偿援助。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到20世纪末,援助方式增加了优惠贷款项目。第三阶段是从等2000年一直到今天,不仅通过双边援助渠道和经济合作对非洲进行粮食援助,还通过发展南南合作公等方式,向非洲提供农业援助。中国对非洲的粮食援助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尊重非洲的文化,尊重非洲人民,不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从来不会用歧视性的文字或言语来伤害非洲人民,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行动中派出的农业专家在非洲不享受任何形式的特权。援助的形式不拘泥于实物援助和货币援助,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出也成为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的重要形式。
——摘编自赵银《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出台的原因并概括其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特点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外粮食援助不同;并谈谈中美两国对外粮食援助的启示。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成立了工商联合公司,实行工效结合、奖惩挂钩的目标责任制,实际上取代了公社的经济职能。1980年6月18日,向阳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将原公社一分为三:乡党委、乡政府、农工商总公司。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乡、民族乡和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乡镇长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使撒社并乡有了合法地位。根据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1984年年底,中国撤社建乡工作基本完成,向乡政村治体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摘编自李正华《新时期中国乡村基层建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基层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基层体制改革的意义。
1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已经开始向中国东北移民,但人数很少,大多数为城市移民。自民国开始至1925年,住在东北的日本人,半数以上为官吏及与满铁有关系之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掀起了移民侵略的狂潮,1932年10月至1936年6月日本进行的武装移民,“是为了维持治安,并使这些移民成为国防上的协助者”。1936年5月,关东军正式抛出《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提出自1937年起,用20年时间向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宣布“移民满洲”是日本的基本国策。伪满政府对中国关内东北移民实行严格的限制政策,对朝鲜人迁入东北采取“放任”政策。同时,日本设立“鲜满拓殖股份公司”,并给予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相同的待遇。至1945年8月,日本移往中国东北的农业移民的实际数额为10.6万户,31.8万人。
—摘编自孔艳波《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对中国东北移民活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移民中国东北的特点及目的。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沫若在1929年著成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写道:“只要是一个人体,他的发展,无论是红黄黑白,大抵相同。由人所组成的社会也是一样。”在国内外的反动派都在叫嚣共产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时候,郭沫若发出了如此铿锵有力的声音,不仅极大地鼓舞了一切进步人士对革命的胜利和信心,更告诉人们中国古史的研究也必须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指导。作为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商周史研究的著作,此书一直受到后人的尊重和重视。正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日译者藤枝丈夫所说:“王国维、罗振玉、孙诒让、商承祚、王念孙、王引之以至日本的林泰辅等诸人的注解(指甲骨文字和金石文字),到了郭沫若先生,以新史学的方法再整理一番,对古代社会给了一幅鲜明的图画。”应当说,这对郭沫若及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很公允的评价,对他以大无畏精神所造成的成绩应当予以肯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郭沫若写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历史意义。2024届高考文科综合考向核心卷
文科历史(全国卷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经过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河南洛阳苏羊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前的大型环壕,环壕系人工挖掘,平面呈半环状,有着较规整的形制。此发现可说明,当时( )
A. 开始了聚落定居生活 B. 有较强的社会组织力
C. 产生了早期国家形态 D. 出现了严重贫富分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距今约6000年前”可知当时中国处于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大型环壕”“人工挖掘”“较规整的形制”可知修建这样的大型环壕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早期人类的定居生活已经发展到聚落状态,大型环壕的修建反映了当时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高级建筑、礼器、明显的阶级阶层变化等信息,不能说明当时产生了早期国家形态,排除C项;虽然当时人类已产生贫富分化,但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 秦汉时期,官吏的任职时间一般较长,既有任职10年以上的丞相,也有任职20年左右的九卿郡守,如西汉时的丞相萧何和东汉时的上谷太守王霸等。秦汉时期,官吏长期任职( )
A.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教化 B. 最终酿成地方郡国叛乱
C. 是推行察举制度的结果 D. 体现了“无为”治国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由题干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官吏的任职时间较长,这既避免了官员因任职时间短而急于搞政绩工程,也有利于官吏在任职地长期地推行良风良俗的社会教化,避免朝令夕改,A项正确;汉代叛乱的是王国,而不是郡,排除B项;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才正式推行,不能说明萧何长期任职的原因,排除C项;“无为”治国只是汉初的治国思想,材料说的是秦汉时期官吏长期任职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3. 僧尼本应抛却俗家、割断情缘,但从唐代石刻文献可以发现,许多僧尼“崇空而不失其孝,割爱而不忘其哀”,当俗家父母去世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父母送葬。这反映了( )
A. 佛教开始了中国化 B. 国家文化政策开明
C. 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D. 理学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孝道本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唐代佛教僧尼仍坚守对父母的孝道,这说明儒家思想对已经入佛教的人仍旧有影响力,同时佛教接受了部分儒家思想,逐渐中国化,儒家思想影响深刻,C项正确;虽然材料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特征,但中国化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开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发展特征,不能由此得出国家的文化政策开明,排除B项;理学在宋代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4. 1790年,祝裕隆布店的业主祝丹山首次委任徽商经营管理布店,并召集族亲制定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两权分离”制度。此后,“祝裕隆”虽有七任徽商“经手”,竟无一人贪污纳贿,且诚信无欺,让祝裕隆布店风光了200年。“祝裕隆”能够持久兴旺( )
A. 源于清代徽商信守儒商文化 B. 凸显商帮群体善于抱团取暖
C. 得益于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D. 说明抑商政策有地域性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0年至(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祝裕隆布店业主委任徽商经营管理布店,并制定“两权分离”制度,使祝裕隆布店风光了200年,这种持久兴旺正是得益于新的商业经营模式,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祝裕隆布店新型经营模式的影响,而不是儒商文化的影响、商帮群体的抱团作用,排除AB项;“祝裕隆”能够持久兴旺得益于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材料没有涉及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5. 下面是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表。导致这一时期中国关税的结构性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进口货) 旧税率(银两) 新税率(银两)
正税 实征
棉花(每担) 0.298 1.740 0.400
布(每匹) 0.069 0.373 0.100
白布(每匹) 0.285 0702 0.150
棉纱(每担) 0.483 2.406 1.000
双幅细布(每丈) 0.712 1.242 0.150
A. 割让香港岛 B. 战败赔款 C. 五口通商 D. 协定关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3年前后(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进口货新税率大幅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843年关税的结构性变化源于鸦片战争失败后《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签订,因此与之直接相关的是协定关税,D项正确;导致这一时期中国关税的结构性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协定关税,ABC项虽然与《南京条约》相关,但与材料内容变化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6. 抗战时期诗歌形式有抒情诗、叙事诗、街头诗、传单诗等,其中街头诗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有动员参军,欢迎战士凯旋,做军鞋,欢迎国际友人等)、便于群众阅读而得到迅速发展。这( )
A. 符合大规模运动战的客观需求 B. 使诗歌初具政治军事性特征
C. 有利于凝聚人心和打击侵略者 D. 贴合诗歌世俗化的社会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由“抒情诗……传单诗”“动员参军,欢迎战士凯旋,做军鞋”“得到迅速发展”等可知,街头诗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歌颂了中国军民的抗战,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和打击侵略者,C项正确。街头诗便于宣传与大规模运动战需求关系不大,排除A项;早在古代诗歌中就融会了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街头诗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有利于宣传抗日,而不是诗歌的世俗化,排除D项。故选C项。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7条规定:“凡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凡尚未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团体,经过清除土匪恶霸、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等项步骤,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规定旨在( )
A. 恢复遭受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B. 发展生产力和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C.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D. 初步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949年中国。据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7条关于土地改革的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规定不仅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也是要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道路,B项正确。恢复国民经济和的最终目的也是发展生产力,排除A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是要恢复发展生产力,排除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1956年,排除D项。故选B项。
8. 下图为天津市1978—1997年的外贸出口总值统计。图中1992—1997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际局势大为缓和 B. 现代化工业基础初步奠定
C.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97年(中国)。据材料天津市1978—1997年的外贸出口总值统计图可知,天津外贸出口总值在1992年后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D项正确。冷战后的国际局势缓和与紧张并存,排除A项;我国现代化工业基础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即已建立,排除B项;21世纪初,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 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曾经回忆道:“然而,从那时起,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不安定……我们的人民陷入了绝望……传统的价值观被遗弃,所有人被剥夺了权力,迷失了对现实的认知,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有能力的元首。”据此推知,塔西佗所说的“那时”指( )
A. 罗马的共和制重新焕发了生机 B. 《十二铜表法》已无存在价值
C. 罗马遇到了国家治理的新难题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变成空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然而,从那时起……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有能力的元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元首制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罗马共和国末期面临统治危机,元前27年,屋大维首 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 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据此推知,塔西佗所说的“那时”罗马遇到了国家治理的新难题,C项正确;材料“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有能力的元首”表明罗马的共和制遇到了危机,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罗马的国家治理,没有涉及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0. 近代欧洲某位思想家反对将“理性”作为解决道德争议的唯一标准,明确主张“人类内在的情感”才是解决道德争议的根据,只有诉诸人性中的“道德感”,即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才能解释人类在道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据此判断这一思想家是( )
A. 莎士比亚 B. 马丁·路德 C. 孟德斯鸠 D. 休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题干中该思想家反对将“理性”作为解决道德争议的唯一标准,侧面反映“理性”思想在当时的传播,明确主张“人类内在的情感”,可判断该思想家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休谟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探讨道德和哲学方面的内容,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和马丁·路德分别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排除AB项;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 据统计,1880年德国的教育费用为6900万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1900年教育费用为15000万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
A. 国民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B.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C. 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D. 政治统一有利于工业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据材料可知,1880—1990年德国所投入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有所提升,且投入费用也有所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教育高度重视,培养出大量的各领域人才,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国家的崛起,这是由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C项正确;仅凭德国在教育领域的费用投入的变化无法直接判断其国民素质是否得到提升,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教育对德国经济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统一对德国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2. 1990年,欧共体和加拿大分别提出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说明( )
A. 发达国家操控经济全球化步伐 B. 发展中国家享受更多全球化红利
C. 国际金融发展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基础 D. 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具有优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发达国家提出议案并一步步推动建立的,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操控经济全球化步伐,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发展中国家享受更多全球化红利,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关,与国际金融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具优势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济大危机中联邦政府采取了限制农作物耕地面积和控制产量等政策并制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但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农产品产量和剩余存量有增无减。二战后马歇尔计划中的45亿多美元援助是以农场商品形式提供的。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粮食援助。然而,到1954年美国农产品存货仍达58亿美元,粮食过剩问题十分尖锐,甚至可能引发农业危机。于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确立起了正式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和机制。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其更名为“以粮食换和平”计划,美国粮食援助政策开始转而强调利用粮食援助为外交服务。随之美国将主要援助对象由西方盟国转向欠发达国家。该计划通过粮食援助来缓解当地人民的饥饿和促进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而增强它们对共产主义的“免疫力”,争取它们在冷战中站在美国及西方一边。
——摘编自王慧英《“剩余品”时代美国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
材料二 粮食援助是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粮食援助开始于1959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是向非洲国家提供单向的无偿援助。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到20世纪末,援助方式增加了优惠贷款项目。第三阶段是从等2000年一直到今天,不仅通过双边援助渠道和经济合作对非洲进行粮食援助,还通过发展南南合作公等方式,向非洲提供农业援助。中国对非洲的粮食援助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尊重非洲的文化,尊重非洲人民,不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从来不会用歧视性的文字或言语来伤害非洲人民,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行动中派出的农业专家在非洲不享受任何形式的特权。援助的形式不拘泥于实物援助和货币援助,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出也成为中国对非洲粮食援助的重要形式。
——摘编自赵银《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政策出台的原因并概括其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非粮食援助的特点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外粮食援助不同;并谈谈中美两国对外粮食援助的启示。
【答案】(1)原因:国内农产品生产严重过剩;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整政策效果有限;积累了对外粮食援助的经验;拉拢第三世界国家的需要;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目的变化:从解决国内粮食生产过剩到利用粮食援助为外交服务,拉拢第三世界国家。
对象变化:从西方盟国到欠发达国家。
(2)特点:开始早、持续时间长;呈现阶段性;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始终坚持平等的外交政策;援助方式多元。
影响:有助于缓解非洲的饥饿和贫困问题;拓宽了对非援助的渠道和方式;有利于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彰显大国担当。
(3)不同:从援助对象来看,美国主要侧重援助西欧和第三世界国家;中国主要侧重援助非洲。从援助目的来看,美国主要是为了争取被援助国家在冷战中的支持;中国主要是为了帮助受援国家解决粮食问题,稳定社会秩序。从援助条件来看,美国在援助时借粮食问题进行意识形态输出、遏制共产主义;中国在援助中尊重受援国的国家主权、坚持平等的外交政策。从援助的原因来看,美国最早是为了解决国内粮食过剩问题,中国是为了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启示:要尊重受援国的主权和意愿;积极协助其他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主动参与全球治理。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粮食过剩问题十分尖锐,甚至可能引发农业危机”得出国内农产品生产严重过剩;根据材料“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农产品产量和剩余存量有增无减”得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整政策效果有限;根据材料“马歇尔计划……农场商品”“朝鲜战争……粮食援助”得出积累了对外粮食援助的经验;根据材料“欠发达国家”“增强它们对共产主义的‘免疫力’”及所学得出拉拢第三世界国家的需要;根据材料“争取它们在冷战中站在美国及西方一边”等及所学得出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材料“粮食过剩问题”“为外交服务”得出目的变化:从解决国内粮食生产过剩到利用粮食援助为外交服务,拉拢第三世界国家。 根据材料“随之美国将主要援助对象由西方盟国转向欠发达国家”得出对象变化:从西方盟国到欠发达国家。
【14题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开始于1959年”“一直到今天”等”得出开始早、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得出呈现阶段性;根据材料“不干涉内政”等得出以不干涉内政为原则;根据材料“尊重非洲的文化,尊重非洲人民”等及所学得出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根据材料“不会用歧视性的文字或言语来伤害非洲人民”及所学得出始终坚持平等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双边援助渠道和经济合作”“农业技术”等得出援助方式多元。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中国、非洲、世界等角度来分析。有助于缓解非洲的饥饿和贫困问题;拓宽了对非援助的渠道和方式;有利于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彰显大国担当。
【15题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美国。第一小问,中美两国援助的不同需要找准比较项来说明,可以从援助对象、目的、条件、原因等角度展开分析。从援助对象来看,美国主要侧重援助西欧和第三世界国家;中国主要侧重援助非洲。从援助目的来看,美国主要是为了争取被援助国家在冷战中的支持;中国主要是为了帮助受援国家解决粮食问题,稳定社会秩序。从援助条件来看,美国在援助时借粮食问题进行意识形态输出、遏制共产主义;中国在援助中尊重受援国的国家主权、坚持平等的外交政策。从援助的原因来看,美国最早是为了解决国内粮食过剩问题,中国是为了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二小问,从国家主权、全球治理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如要尊重受援国的主权和意愿;积极协助其他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主动参与全球治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成立了工商联合公司,实行工效结合、奖惩挂钩的目标责任制,实际上取代了公社的经济职能。1980年6月18日,向阳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将原公社一分为三:乡党委、乡政府、农工商总公司。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乡、民族乡和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乡镇长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使撒社并乡有了合法地位。根据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1984年年底,中国撤社建乡工作基本完成,向乡政村治体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摘编自李正华《新时期中国乡村基层建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基层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基层体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1)特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村民首创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运用行政、法律和政策多种手段。
(2)意义: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国乡村基层建制,拉开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农村社会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点,提取材料信息,可从改革的推进过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的推动力(推动者),村民首创和政府推动相结合;改革的手段选择,运用行政、法律和政策多种手段等角度进行概括。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破旧、立新的维度,也可从经济、政治等不同层面展开分析,依据材料“向阳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将原公社一分为三:乡党委、乡政府、农工商总公司”可知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材料“乡、民族乡和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乡镇长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使撒社并乡有了合法地位”可知,改变了中国乡村基层建制,拉开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农村社会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
1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已经开始向中国东北移民,但人数很少,大多数为城市移民。自民国开始至1925年,住在东北的日本人,半数以上为官吏及与满铁有关系之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掀起了移民侵略的狂潮,1932年10月至1936年6月日本进行的武装移民,“是为了维持治安,并使这些移民成为国防上的协助者”。1936年5月,关东军正式抛出《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提出自1937年起,用20年时间向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宣布“移民满洲”是日本的基本国策。伪满政府对中国关内东北移民实行严格的限制政策,对朝鲜人迁入东北采取“放任”政策。同时,日本设立“鲜满拓殖股份公司”,并给予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相同的待遇。至1945年8月,日本移往中国东北的农业移民的实际数额为10.6万户,31.8万人。
—摘编自孔艳波《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对中国东北移民活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移民中国东北的特点及目的。
【答案】(1)背景:近代日本在东北取得特权;东北沦陷;日本经济危机,国内矛盾激化;日本政府殖民政策的大力支持。
(2)特点:移民人数逐渐增加,进而掀起移民潮;移民方式多样;移民与军事侵略相结合;区别对待中国关内移民与日本、朝鲜移民
目的:殖民奴役中国东北,巩固其殖民统治。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日本和中国。近代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背景根据“住在东北的日本人,半数以上为官吏及与满铁有关系之人”得出近代日本在东北取得特权;根据“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掀起了移民侵略的狂潮”得出东北沦陷;日本经济危机,国内矛盾激化;根据“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宣布‘移民满洲’是日本的基本国策”得出日本政府殖民政策的大力支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日本和中国。近代日本移民中国东北特点根据“人数很少”“用20年时间向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得出移民人数逐渐增加,进而掀起移民潮;根据“大多数为城市移民”“进行的武装移民”“日本移往中国东北的农业移民”得出移民方式多样;根据“为了维持治安,并使这些移民成为国防上的协助者”得出移民与军事侵略相结合;根据“对中国关内东北移民实行严格的限制政策”“给予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相同的待遇”得出区别对待中国关内移民与日本、朝鲜移民。
目的根据“为了维持治安,并使这些移民成为国防上的协助者”得出殖民奴役中国东北,巩固其殖民统治。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沫若在1929年著成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写道:“只要是一个人体,他的发展,无论是红黄黑白,大抵相同。由人所组成的社会也是一样。”在国内外的反动派都在叫嚣共产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时候,郭沫若发出了如此铿锵有力的声音,不仅极大地鼓舞了一切进步人士对革命的胜利和信心,更告诉人们中国古史的研究也必须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指导。作为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商周史研究的著作,此书一直受到后人的尊重和重视。正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日译者藤枝丈夫所说:“王国维、罗振玉、孙诒让、商承祚、王念孙、王引之以至日本的林泰辅等诸人的注解(指甲骨文字和金石文字),到了郭沫若先生,以新史学的方法再整理一番,对古代社会给了一幅鲜明的图画。”应当说,这对郭沫若及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很公允的评价,对他以大无畏精神所造成的成绩应当予以肯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郭沫若写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激烈论争。
(2)意义: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地阐述殷周史的发展规律及重要社会问题,开辟了殷周史研究的新篇章;促进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驳斥了反动派对共产主义的污蔑;增强了进步人士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929年著成”“共产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等并结合当时政治形势对思想界、史学界的冲击得出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激烈论争。
【17题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在国内外的反动派都在叫嚣共产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时候,郭沫若发出了如此铿锵有力的声音”“鼓舞了……信心”得出驳斥了反动派对共产主义的污蔑;增强了进步人士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根据材料“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商周史研究的著作”“新史学的方法”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得出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地阐述殷周史的发展规律及重要社会问题,开辟了殷周史研究的新篇章;促进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高考考向核心卷历史试题【全国卷版】(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