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2024年阿荣旗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
二模测试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中的考古发现可用来研究( )
A. 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 B. 早期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
C. 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 D. 农耕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和所学知识可知,它们共同反映了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人遗址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会烧制彩陶,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人类起源的内容主要包括元谋人、北京人的发现等,排除A项;B项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不符,排除B项;D项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 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一些史料,现摘录部分典型如下。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内容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
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沧。 《晋书》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 《宋书》
A. 政权建设与社会进步 B. 技术发明与经济发展
C. 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 D. 商业繁盛与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幽、翼、青、并、充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沧。”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北方人南迁,依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及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江南地区由荒凉到繁盛的发展情况,因此,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权建设”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技术发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汉代中西方贸易,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中亚地区物产丰厚 B. 活跃的经济发展
C. 民族交融的密切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汉代中西方贸易,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西域,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D项正确;中亚地区物产丰厚,题干内容无法体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汉代中西方贸易,排除A项;经济发展,题干内容无法体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汉代中西方贸易,排除B项;民族交融,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而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汉代中西方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4.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表④处的时代特征是( )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① ②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③ ④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这一时期,为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人民进行一系列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的侵略;乾隆帝时期,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所以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5. 唐朝在借鉴波斯马球运动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造,使马球运动兼具东西文化特色。在外来体育运动影响唐朝的同时,我国本土体育运动也向外传播,如唐朝时围棋传入印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 双向交流,兼收并蓄 B. 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C. 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D. 社会风气充满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解读材料可知,唐朝的对外交流具有双向交流,兼收并蓄的特点,比如材料中唐朝既从波斯吸收了马球运动,又向印度输出了围棋,还在吸收波斯马球时融入了自己的创造,A项正确;“恩威并重,怀柔为主”,“政策开明,和同一家”都是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融洽的表现,属于本国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BC两项;社会风气充满活力是盛唐社会风气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 下图所示,北京城虽历经元朝、明朝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这种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 )
A. 城市的建筑技术遥遥领先 B. 注重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念 D. 北京城是国际性大都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北京城虽历经元朝、明朝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和元大都、明北京的图示可以看出,更为突出的是皇城和宫城位于城市规划中轴线上,本质上体现君主专制制度下皇权至高无上的理念,C项正确;题干和图示体现不出城市的建筑技术遥遥领先、注重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的信息,排除AB项;北京城是国际性大都市,但题干和图示体现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
7. 1895年,清末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救亡”一词,“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材料描述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的失败大大刺激了国民心理
B.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B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标志是1895年威海卫战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发起于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很多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全家积极投身抗战。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A. 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B. 厚植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C. 取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D. 源自于斗争形式的多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很多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全家积极投身抗战”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反映了人民的伟大力量,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美英盟军的支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抗战,没有涉及正面战场,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多种斗争形式,排除D项;故选B项。
9.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一文中指出:“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体现出中国人民( )
A. 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 反对封建专制的努力
C. 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D. 追梦历程的艰辛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都是中国内部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努力和奋斗过程,体现了追梦历程的艰辛探索,D项正确;材料中“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都是中国内部的政治力量,没体现出反抗外来侵略,不能反映出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排除A项;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反对封建专制,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努力和奋斗过程,不能体现出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10. 雷雷同学收集到部分宝安籍烈士信息,他们都牺牲于( )
蔡树(1910-1944) 陈炳辉(1909-1943) 陈树根(1923-1943)
石就(1911-1945) 谢平(1926-1940) 刘权(1924-1943)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宝安籍烈士大多牺牲于1943-1945年之间,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1911年,排除A项;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1. 观察1949—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情况变化图,据此可知( )
A. 粮食产量的增减同国家的政策紧密相关 B.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呈现增产趋势
C. 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增产的决定因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49—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情况变化图”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1953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不断提升;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急于求成,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粮食产量下降;18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粮食产量逐步回升;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这说明粮食产量的增减同国家的政策紧密相关,A项正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趋势,排除B项;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增产的决定因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1978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2. 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 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D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3. 以下措施的相同作用是( )
1921年苏共(布)颁布法令,规定粮食税的税 额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来定,对恢复农业生产的农户以减税作为奖励 1933年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对缩减耕地的人进行补贴
A.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 B. 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C.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 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21年苏共(布)颁布法令,”、“1933年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33年,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发放农业补贴,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所以两个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开创计划经济体制的是斯大林,排除A项;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是罗斯福新政,排除C项;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是罗斯福新政,且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保障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4. 某国际组织致力于规范多种贸易行为,从而将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该组织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 WTO )正式成立。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宗旨;主要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世贸组织的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联合国主要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排除B项;欧盟属于区域性组织,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949年4月4日正式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组织集团,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以下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应该( )
A. 大力发展经济 B. 依靠大国主导
C. 共商共建共享 D. 重视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为努力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应该共商共建共享,C项正确;大力发展经济只能解决发展问题,并不能解决其他问题,排除A项;当今国际社会应该注重发展中国的声音,依靠大国主导无法解决全球性问题,排除B项;重视文化交流属于当今世界合作的一种方式,起不到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6.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历了崛起-繁盛-衰落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材料二 如表是初三某同学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资料
序号 史料
① 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
②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到了人间。
③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④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2)结合材料二,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在A、B处填写史料序号,C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 唐朝政治安定 唐朝对外开放 唐朝文化辉煌 C
史料序号 A ① B ④
材料三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实施的什么政策,它使中国的世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政策推行近200年,被哪场战争所改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答对一条即可)
(2)③;②;唐朝经济繁荣。
(3)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鸦片战争。
(4)开放使国家繁荣昌盛: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体制:根据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和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是秦始皇(嬴政)。“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理由: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所以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小问2详解】
填空:根据材料“③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和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唐朝政治安定;根据材料“②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回了人间”和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唐朝文化辉煌;根据材料“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知,这反映了唐朝的开元盛世,说明唐朝经济繁荣。
【小问3详解】
政策及变化:根据材料三“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和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战争:根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推行近200年,被鸦片战争所改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问4详解】
启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以唐朝为例,开放使国家繁荣昌盛,以明清为例,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
17. 放眼世界,国家不同、国情不同,治理国家的方式与道路选择也会具有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英国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美国 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法国 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俄国 1861年,面临空前危机的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
日本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方式。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主题。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成功地把“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表格中两个材料的联系。
材料三 中国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道路可以有多样化选择,不仅仅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可走……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中国式现代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发展成就,释放发展动力与保存发展潜力方面的经验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出更切合发展中国家现实需要的经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构了发展理念,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新高度。
——摘编自韩喜平、郝婧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贡献。(两点即可)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不同国家道路选择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主要方式: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民族解放战争等。
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符合题意即可)
(2)历史事件:俄国十月革命。
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3)贡献: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重构了发展理念,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等。(两点即可)
(4)启示: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与国情相适应;与时俱进。
【解析】
17题详解】
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一“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一“1861年,面临空前危机的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可知,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解放战争等。
【18题详解】
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成功地把“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联系: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19题详解】
贡献:根据材料三“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可知,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根据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构了发展理念,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新高度。”可知,重构了发展理念,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20题详解】
启示:综合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可知,在国家道路选择中,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并且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
18. 观点论述题,下表所示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9月 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3月 台儿庄战役
1938年6月 保卫大武汉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1942年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5年8月 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8月15日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2)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正面战场抗战的战役。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七七事变;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2)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
(3)观点: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选择的史实: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组成抗日联军,与日军展开战斗;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与共产党表明抗战立场,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9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中国战场对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综上所述,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或者:观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选择史实:1942年,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史最早反抗法西斯的国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1942年,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扭转了战争的局面。德国投降后,为了督促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所以,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解析】
【小问1详解】
抗战开始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战线建立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小问2详解】
战役:根据所学可知,在正面战场中国国民党多次组织抗战,如1938年3月的台儿庄战役、1938年6月的保卫大武汉。
【小问3详解】
论述一: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选取材料并拟定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如根据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可确立观点: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然后结合选择的史实的意义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组成抗日联军,与日军展开战斗;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与共产党表明抗战立场,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9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中国战场对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论述二: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选取材料并拟定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如根据1942年,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可确立观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然后结合所学选择的史实的意义进行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史最早反抗法西斯的国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1942年,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扭转了战争的局面。德国投降后,为了督促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最后总结得出结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2024年阿荣旗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
二模测试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中的考古发现可用来研究( )
A. 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 B. 早期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
C. 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 D. 农耕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2. 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一些史料,现摘录部分典型如下。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内容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
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沧。 《晋书》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 《宋书》
A. 政权建设与社会进步 B. 技术发明与经济发展
C. 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 D. 商业繁盛与文化交流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汉代中西方贸易,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中亚地区物产丰厚 B. 活跃的经济发展
C. 民族交融的密切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4.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表④处的时代特征是( )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① ②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③ ④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 唐朝在借鉴波斯马球运动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造,使马球运动兼具东西文化特色。在外来体育运动影响唐朝的同时,我国本土体育运动也向外传播,如唐朝时围棋传入印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 双向交流,兼收并蓄 B. 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C. 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D. 社会风气充满活力
6. 下图所示,北京城虽历经元朝、明朝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这种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 )
A. 城市的建筑技术遥遥领先 B. 注重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念 D. 北京城是国际性大都市
7. 1895年,清末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救亡”一词,“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材料描述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的失败大大刺激了国民心理
B.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
8. 敌后抗日根据地很多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全家积极投身抗战。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A. 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B. 厚植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C. 取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D. 源自于斗争形式的多样
9.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一文中指出:“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体现出中国人民( )
A. 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 反对封建专制的努力
C. 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D. 追梦历程的艰辛探索
10. 雷雷同学收集到部分宝安籍烈士信息,他们都牺牲于( )
蔡树(1910-1944) 陈炳辉(1909-1943) 陈树根(1923-1943)
石就(1911-1945) 谢平(1926-1940) 刘权(1924-1943)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1. 观察1949—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情况变化图,据此可知( )
A. 粮食产量的增减同国家的政策紧密相关 B.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呈现增产趋势
C. 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增产的决定因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12. 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 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13. 以下措施的相同作用是( )
1921年苏共(布)颁布法令,规定粮食税的税 额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来定,对恢复农业生产的农户以减税作为奖励 1933年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对缩减耕地人进行补贴
A.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 B. 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C.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 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14. 某国际组织致力于规范多种贸易行为,从而将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该组织是( )
A. B.
C. D.
1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以下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应该( )
A. 大力发展经济 B. 依靠大国主导
C. 共商共建共享 D. 重视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6.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历了崛起-繁盛-衰落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材料二 如表是初三某同学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资料
序号 史料
① 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
②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到了人间。
③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④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2)结合材料二,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在A、B处填写史料序号,C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 唐朝政治安定 唐朝对外开放 唐朝文化辉煌 C
史料序号 A ① B ④
材料三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实施的什么政策,它使中国的世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政策推行近200年,被哪场战争所改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17. 放眼世界,国家不同、国情不同,治理国家的方式与道路选择也会具有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英国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美国 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法国 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俄国 1861年,面临空前危机的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
日本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方式。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主题。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成功地把“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变成现实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表格中两个材料的联系。
材料三 中国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道路可以有多样化选择,不仅仅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可走……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中国式现代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发展成就,释放发展动力与保存发展潜力方面的经验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出更切合发展中国家现实需要的经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构了发展理念,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新高度。
——摘编自韩喜平、郝婧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贡献。(两点即可)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不同国家道路选择中得到的启示。
18. 观点论述题,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9月 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3月 台儿庄战役
1938年6月 保卫大武汉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1942年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5年8月 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8月15日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2)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正面战场抗战的战役。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