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三)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受鲁哀公宴请,并被赐以桃与黍。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哀公指正道:“黍者所以雪(擦拭、清洗)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则回复道:“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果有六属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这反映出孔子
A.主张恢复传统贵族的饮食方式 B.恪守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C.将礼乐思想与饮食实践相融合 D.崇尚戒奢从简的饮食文化
2.三国时期,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的土地国有制形式大行其道,比如曹魏的大规模屯田。而西晋统一后,占田制的推行则逐渐回归到土地私有;即使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也加入了一些土地私有的内容。由此可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私有
A.适应了社会恢复和发展的需要 B.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剧
C.源于世家大族势力的日益膨胀 D.得益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3.元和元年(805年),唐政府开始规定,地方政府可用地方附加税为经费,建设和经营仓储以履行赈贷之责。至宋代,政府又先后构建“三仓”体系(如下表)以赈济灾荒。由此可推知,唐宋时期
仓储机构 首置时间 存续时间 仓本来源 设置地点 管理模式 钱物使用 主要功能
义仓 963年 约230年 民众自出 路、州、县 中央地方两级三层 无偿表散 赈济灾荒
常平仓 992年 约280年 政府提供 路、州、县 中央地方两级三层 市场交易/借贷 平抑物价/赈济灾荒
社仓 1168年 约100年 常平仓借支或民众自出 乡社 民间自理 借贷(低息) 赈济灾荒
A.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逐渐强化 B.市场机制在社会救济中占据主导
C.社会救济机构呈日益完善的特点 D.国家灾荒救济职责呈现下移趋势
4.王国维曾指出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期。首先是窝阔台取中原到至元(忽必烈)一统,此时“作者为最盛,其著作存者亦多”;其次是至元到至顺(元文帝)时期,此时作者“殆无足观,而剧存者亦罕”;在最后的至正年间(元顺帝),则“存者更罕”“去蒙古时代之剧远矣”。元杂剧的这一变化
A.表明游牧文明对农耕社会冲击的加剧 B.与国家治理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
C.源于商品经济衰退加速文学形式转型 D.折射出政府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
5.下面是清代《江南清册》记载的在皖任职的47名官员的籍贯分布图。这反映出清朝
A.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官员的选拔 B.汉族官僚掌握地方政治的主导权
C.官员任命兼顾异地治理与就近原则 D.国家统一助推区域政治文化联系
6.梁启超指出“(中国)女子二万万,全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故男子以犬马奴隶畜之,于是,妇人极苦”,因此要“兴学校,课妇职”。秋瑾认为妇女“欲自立,非学艺不可”,否则即使是“安富尊荣,家资广有”“颐指气使”,也不过是“玉的锁”“金的枷”。由此可知,二者认为妇女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
A.兴办近代学校,促进思想解放 B.打破纲常名教,实现男女平等
C.参与社会工作,实现经济独立 D.开展社会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7.下表为20世纪初,上海市场外国(资)煤与华资煤炭的产能、成本及价格简介。由此可推知,当时
煤炭性质 种类 年产能 (万吨) 生产成本 (元/吨) 在沪销售成本 (元/吨) 在沪价格 (元/吨)
外国(资)煤 日本煤 4000 4.7~6 7.44~9.9 14.24
安南(越南)煤 200 4~6 10 22.9
抚顺(辽宁)煤 800 1.7~2.9 5.9~6.9 12.5
淄博(山东)煤 80 3.88 9.71 10.84
华资煤 大同(山西)煤 15 2.6 15.68 13.91
六河沟(河北)煤 60 3.6 12.23 9.37
中兴(山西)煤 120 3.5 10.45 15.23
A.日本控制了中国经济的命脉 B.中国煤炭工业资本落后而技术领先
C.中外商业竞争呈现加剧趋势 D.内陆交通落后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8.有学者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规定,简任官(高级官员)无须考试,荐任和委任官员须分别通过高等和普通文官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而即便是级别较低的荐任和委任文官,文官考试及格也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该学者意在强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A.制度建设与运作相背离 B.文官制度注重维护一党专政
C.官僚队伍的开放性较低 D.公职人员选拔强调综合素质
9.下面为近现代诗人鲁歌于20世纪80年代,为纪念某一事件而创作的两首律诗(部分)。下列与该诗内容有关的是
一: 回首艰难五十年;神州满目尽烽烟……学子岂能老砚墨;苍生无奈久熬煎。悲歌拍案抛书起,敌忾同仇共着鞭。 二: 熊熊烈火起燕京,遍野燃烧到皖城。为复国仇甘罢学,欲除民贼敢偷生 拼将热血演沟壑,誓与妖魔作斗争……
A.五四运动,促进社会思想解放 B.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C.七七事变,全国抗战正式打响 D.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第二条战线开辟
10.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指出: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同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样,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对于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应与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视同仁。这一文件的发布
A.有利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B.标志着单一经济结构开始改变
C.适应了活跃市场经济的需要 D.旨在推动国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11.古罗马早期,男性公民对其家属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至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不仅规定家子拥有在身份、婚姻、财产等方面独立的权利,还针对获得罗马市民籍的异邦人规定:“只能由皇帝决定将子女置于其支配权下,否则他得不到对子女的支配权”。这反映出罗马帝国
①国家权力的逐渐扩张 ②社会人文氛围的浓厚 ③社会本位主体的转变 ④法律权威的至高无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2~13世纪,西欧庄园主的奢侈品消费日益增加,为此他们不仅用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甚至部分庄园主将庄园农产品,如粮食、羊毛等大量投入市场销售,以此来获取更多的货币。这些现象的出现
A.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表明庄园经济已走向崩溃
C.提高了封建主社会经济地位 D.有助于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13.1835年,美国巴尔的摩、波士顿、纽约、布鲁克林和新奥尔良诞生了一些煤气公司,为工厂以及部分有钱人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四十年后,美国煤气公司已达到四百多家,大城市街道已普遍用煤气照明,而居住于小城镇和农场的人仍以使用蜡烛和油灯为主。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城乡之间经济差距日益拉大 B.近代化发展具有区域不平衡的特点
C.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依旧严重 D.新技术推广与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
14.探戈是19世纪末在阿根廷诞生并流传世界的一种舞蹈形式。关于探戈的起源,阿根廷国内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探戈”一词源于拉丁语,该舞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舞蹈与土著文化的结合;有人指出“探戈”一词源于班图语,该舞是非洲米隆加舞与土著文化的结合,其音乐灵感则来自非裔古巴人。该材料可用于说明
A.种族思想加剧社会文化的割裂 B.阿根廷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人口迁移推动文化交融和发展 D.殖民文化的传播呈现本土化趋势
15.下表为列宁和刘少奇关于中俄两国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运动的认识。这种认知差异
类别 革命运动认识
列宁 我们主要是应当注意把工人提高为革命家。职业革命家与普通革命者(工人)之间、组织核心与外围之间,是单向由高到低的领导关系
刘少奇 中共党员须克服脱离群众的“先锋主义”或“命令主义”;应向群众学习,依靠群众,但也不能去做群众的尾巴
A.源于中俄之间国情的不同 B.揭示了中俄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源
C.表明俄国革命脱离了实际 D.折射出中共党组织更加先进成熟
16.下面是2023年10月《中国日报》刊载的一则漫画——《撑腰》。该漫画
A.反映出中东政治力量出现严重失衡 B.意在强调霸权主义阻碍了世界和平
C.表明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国际关系 D.讽刺了美国通过挑动战争谋取私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3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xx使团礼品及乾隆帝的回礼
使团礼品及简介 乾隆帝回礼(部分)
《贵族图像》:时任国王乔治三世(在位时间:1760~1820年)、王储威尔士亲王及十位贵族肖像 《历代帝王像》一匣
《船舶及各种图画》:17~18世纪英国几次重要的陆战、海战图,伦敦和温莎的王室宫殿图,以及一系列瓦特发明的机械图 战图一匣(内含《伊犁回部图》《金川图》《台湾图》)
《海米尔登氏藏爱褚利亚及希腊罗马古物图》《海米尔登氏康比扶来格拉火山图》;古希腊罗马的文物及维苏威火山喷发的图文报告和硫磺样本 画花卉册页一册(内容不详)
9种与该国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相关的图册;全方位展现该国建筑史上的黄金时期 《水法图》
——摘编自徐斌《xx使团礼品中的图册》
材料二
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贡使等安程回国。
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咭喇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能曲徇所请……所有尔使臣,恳请向浙江宁波、珠山及直隶、天津地方,泊船贸易之处,皆不可行。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若别国纷纷效尤,恳请赏给地方居住买卖之人,岂能各应所求。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使团出使中国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此时的中国外交。(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租房现象兴盛是宋朝一大社会问题,这在东京和临安尤甚,房屋租赁也成为两地最赚钱的行当。宋代租房群体除商人外,还多出了一个官僚士大夫群体。他们多因官员铨选制度、避籍法、迁转法以及三年一次的磨勘法等制度影响,使“待阙”和“宦游”成为其生活常态。此外,三年一次的科考,也使浩浩荡荡的科举大军涌向京城,如“宣和元年,诸道进士赴省试者几万人”,名落孙山者,会选择长住京师,以备来年再考。
——摘编自刁培俊《宋代的租房购房政策与风俗》
材料二
据统计,民国京、津、沪、宁等城市约有20%的家庭是居住在自家房屋;高级公务员、大学教师、医生、律师、买办多租住于四合院(传统院落)、花园洋房、公寓等,其他群体如小职员、低级教员、工人等多分租一个四合院的不同房间、洋房阁楼以及棚户区的单间等,平均每间居住约3个成年人。房租在工人阶级的消费占比较高,因此他们多以火炉、煤油灯等传统工具生活。面对房租上涨,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掀起了广泛的减租运动。1938年后,重庆、昆明等西南城市房租猛增,并迫使当地政府出台《居屋租赁规则》,对房东权利予以限制,并鼓励房主出租空房。1945年后,国民政府又在京、沪、宁等地出台《房屋租赁条例》《房屋租赁纠纷处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租金按月支付,租金最高额由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状况予以限制,成立房屋租赁调解委员会,以及对在市区自建住宅的居民予以免征一定年限的土地税等。
——摘编自李自典《民国时期城市租房生活管窥》
材料三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把保障房(含公租房)作为一项重要民生问题来抓,更将其上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各地政府努力为公租房建设提供低价用地和建设资金,并以公民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利息收益作为公租房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还免征房地产企业建造公租房涉及的印花税。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含公租房)开工总量达986万套。
——摘编自徐东辉《中国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租房现象兴盛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租房市场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国民政府的租房举措相比,当代中国的公租房政策的进步性。(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美国已诞生了早期的媒体,并逐渐成为革命者们的斗争武器,甚至《独立宣言》也是通过《宾夕法尼亚邮报》才得以广泛流传。独立后,美国国父之一的杰斐逊曾说:“如果让我来决定我们应该拥有无报纸的政府,还是无政府的报纸,那我将一刻也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此时媒体多为党派斗争的工具。19世纪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众多便宜的“便士报”,并宣称“报纸将永远为争取进步和改革而战斗”“绝不从属于任何党派”等。从19世纪中后期以揭露政府黑幕为己任的“扒粪运动”到冷战中的“水门事件”,媒体最终发展成为美国的“第四权”。
注:水门事件是1972年共和党尼克松竞选团队成员潜入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和偷拍机密文件时被捕,经媒体披露和发酵,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美国“第四权”出现了明显异化。在美国主流媒体中,除少部分媒体如福克斯新闻频道及《华尔街日报》等具有一定保守色彩外,多数媒体如ABC、CBS、CNN等广播新闻及有线电视新闻和《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报纸杂志,则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并伪造过“特朗普高高在上,低着头蔑视地看着一个痛哭流涕的移民小孩”的照片以攻击其移民政策。而保守主义面对自由派高举的“政治正确”旗帜也予以强烈攻击,如称“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是“打、砸、抢、拆”的运动,严重破坏法治,歪曲美国历史。这些现象导致美国主流媒体的信任度持续下降,正如报告《真相凋零》中所言,新一轮“真相凋零”的浪潮正在极大地冲击着美国新闻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栋栋 郑易平《美国“第四权”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第四权”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美国“第四权”异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后果。(7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该图根据《禹贡》中山、川等自然地理因素,将天下范围划分为九个州;其范围大致北至华北平原北界、东到于大海、南至长江流域、西止于黄土高原西缘地带
以逆时针观之,该图之西部延伸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西域各国历历在目,印度半岛与印度洋赫然图上,先秦时期被视为化外的华南区域亦被详细标注,东北方朝鲜半岛也有一席之地,图中以“东夷海中之国”表示日本
该图将原来西方的“大西洋格局”转为“太平洋格局”,从亚细亚到欧罗巴,再至亚美利加(美洲)等,地球上几块大陆以及将其切割的海洋几乎全部在这幅图中展露
全图是由东西两个半球的区域拼接而成,并多出澳洲大陆,图中标有相互交织的经纬网以及太阳直射点于地球表面的移动轨迹;中国已不再占据图幅的中央,海洋中不起眼的岛屿亦被标注了名字,即使遥远的南北两极也受到了应有的关照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古代至近代地图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冲刺卷·历史(三)参考答案
1.C 考查孔子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参加宴会时,仍遵循礼乐制度,强调贵贱有序,这反映出孔子礼乐思想与饮食实践的相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的贵族饮食方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贵贱有序的思想,这与“以农为本”的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饮食上的贵贱有序,这与“戒奢从简”无关,排除D项。
2.A 考查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当国家实现统一或者局部统一后,统治者多会取消国家直接组织生产的土地制度,实施或保留一定的土地私有化,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土地私有化在当时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且材料未涉及当时的土地兼并状况,排除B项;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有利于依附农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排除C项;土地私有有利于降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项因果颠倒,故排除。
3.D 考查宋代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赈济职责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宋代三仓的设置地点和管理模式则由州县和州县官员管理向乡社及村民自治发展,这正是国家灾荒救济职责呈现下移趋势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在救荒中逐渐重视发挥基层的能动性,这与对基层社会控制强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宋代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和社会救济中运用了一定的市场经济手段,但是“占据主导”的说法与史实相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社会救济机构多元特点,并不涉及这些机构发展完善的状况,排除C项。
4.B 考查元朝政治与文化。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未实现大一统时,元杂剧获得空前发展,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品流传甚多,但随着元朝统一后,元杂剧的作者和作品都出现大量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杂剧的繁荣与元政府废科举,排斥汉族士大夫有关,元朝统一后逐渐推行汉化改革,恢复了科举考试,向汉族士大夫开放了入仕通道,使得文人转向戏曲创作的人数减少,影响了元杂剧的发展,故B项正确。元杂剧是民族交融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衰落与游牧文明对农耕社会冲击无关,排除A项;元朝商品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元朝统一后,对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文化多采取包容接纳的态度,文化专制呈现下降趋势,排除D项。
5.C 考查清朝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在皖官员中,官员均非安徽户籍,且与安徽临近的江苏、浙江、江西三省户籍的官员占比接近一半,这反映出清朝在官员的任命上不仅实施异地治理,还注重就近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安徽一省,无法代表全国的状况,且“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强调官场的满汉制衡,满洲贵族占据主导,B项说法与史实相悖,故排除;材料与区域政治文化联系无关,排除D项。
6.C 考查近代妇女解放。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古代中国妇女并不参与社会生产,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以致女性悲剧的出现,因此要开设女性职业教育课堂,使女性能够参与到社会工作中。秋瑾也认为女性须参加社会工作,才能实现自身独立自强。由此可知,二者认为妇女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女性首先要实现经济独立,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非材料强调的重点,均排除。
7.D 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根据材料可知,华资煤多在内陆,虽然生产成本低,但运输到上海销售的成本偏高,而外国煤虽然生产成本偏高,但运输到上海销售的成本却较低,被外国控制的中国煤矿多临海,不仅生产成本低,运到上海销售的成本也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资)煤多通过海运运输至上海,华资煤多依靠内陆铁路运输至上海,或铁路转海路运输至上海,其高昂的运输成本导致其生产成本虽然低,但市场竞争力却难以企及外国(资)煤,故D项正确。当时中国经济处于帝国主义瓜分状态,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近代华资煤虽然生产成本低,但是产能极小,这既反映了华资煤炭工业资本实力弱,也反映了技术落后,难以实现更大规模生产,且近代中国工业技术处于落后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外在煤炭市场的竞争变化情况,无法得出二者竞争加剧的结论,排除C项。
8.C 考查民国文官制度。根据材料可知,南京民国政府统治时期的文官制度,高级官员为直接任命,中低级官员虽须经过文官考试,但也受其他众多因素制约,即文官考试制度在民国官僚体系中的重要性较低,这折射出官僚队伍的开放性较低,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重要性较低,而非制度建设和运行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国文官选拔强调国民党党义的重要地位,无法得出“维护一党专政”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与综合素质无关,排除D项。
9. B考查“一二·九”运动。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回首艰难五十年;神州满目尽烽烟”“学子岂能老砚墨”“熊熊烈火起燕京”“为复国仇甘罢学”可知,该诗人纪念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事件,该事件中,学生通过罢课参与到救亡图存运动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该历史事件的应是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使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排除A项;七七事变与学生罢课和除民贼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第二条战线开辟是在1946年以后,排除D项。
10.A 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材料可知,198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文强调了个体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与其他工作者一样平等,这一文件有利于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进而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故A项正确。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已出现了个体经营户,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C项;该文件旨在推动个体经济发展,以此提高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11.B 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可知,早期罗马社会父权处于对家庭的绝对掌控;至罗马帝国时期,政府通过法律保障了家庭成员在身份、婚姻、财产上的独立权,削弱了父权对家庭成员的控制,使家庭成员逐步纳入到社会管理体系中,这即反映出当时国家权力的扩张,也反映出社会逐渐由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①③正确,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法律条文,并不能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的状况,②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皇权)的扩张,不涉及法律的地位,④错误。
12.D 考查中世纪经济。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随着庄园主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迫使他们逐渐推行货币租税和推动农产品商品化发展,这些现象不仅有助于扩大城市工业品的消费需求,还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粮食和原料,即有助于中世纪城市的发展,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手工业中,排除A项;“崩溃”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主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情况,且该现象加速了庄园经济的瓦解,并不利于提高封建主的社会经济地位,排除C项。
13.B 考查近代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前中期,煤气产业的发展使得煤气照明获得一定发展,至19世纪中后期,煤气照明在美国大城市中已普遍存在,而乡镇仍以传统照明方式为主,这反映美国近代化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19世纪末,美国城乡之间工业文明发展存在差异,并未涉及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贫富差距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新技术推广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发展,但是并不涉及城市化推动新技术推广的作用,且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14.C 考查拉美文化。根据材料可知,探戈诞生于阿根廷,但其源头却众说纷纭,但无可否认的是它是欧洲或非洲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交融或三者交融的产物,它的出现表明,伴随着人口迁移带来的文化互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阿根廷社会对探戈起源的争论,这与社会割裂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根廷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多元一体”是指多元文化独立发展,却能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非洲文化不属于殖民文化,排除D项。
15.A 考查中俄近代革命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列宁强调党对工人的领导地位;而刘少奇则强调党要遵循群众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其党员多来自工人阶级,其自然而然便可以工人先锋队自居;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革命群体多来自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需要通过群众路线实现对其的思想改造,进而保障革命的开展,二者革命思想的差异正是源于中俄国情的不同,故A项正确。中俄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源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不同,排除B项;二者革命的差异是国情不同造成的,俄国强调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并不代表是基于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的社会背景,而非脱离了社会实际,排除C项;中共党组织多借鉴苏俄的模式,且在遵义会议后,中共才走向了成熟,排除D项。
16.B 考查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立即指挥舰队前往中东进行非公平性的干预,这阻碍了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即霸权主义阻碍了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美国对巴以冲突的干预,未涉及中东各方势力的力量对比,排除A项;冷战思维是指大国竞争或意识形态竞争,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巴以冲突是美国挑拨的结果,且巴以冲突是民族、宗教等问题交织的结果,排除D项。
17.(1)历史背景:英国海上殖民霸权确立;近代外交体制在英国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对海外市场需求扩大;中国实施一口通商,制约了中英贸易的发展。(6分,言之有理即可)
(2)评价:积极:恪守了礼尚往来和和平外交的传统理念;一定程度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4分,任答两点即可)但受制于传统“天朝上国”的思想,轻视西方的近代科技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不仅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缺乏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也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最终沦为列强的侵略对象。(2分,言之有理即可)
18.(1)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冗官现象的加剧;官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官员流动性增强;科举制的发展和科考规模的扩大。(5分,任答两点4分,三点5分)
(2)特点:租房群体规模大,构成阶层多元;租房生活两极分化严重;受政治局势影响,租房市场波动较大;租房纠纷现象较多;政府注重通过立法维护市场稳定。(6分,任答三点即可)
(3)进步之处:将保障居民住房上升到国计民生层面;强调以政府为主导,综合利用社会各资源;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4分,任答两点即可)
19.(1)原因:政治家的推动(革命者的利用);政党斗争的推动;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媒体人的努力;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媒体在社会的普及。(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表现:报道失实(假新闻出现);媒体的立场政治化(党派化);媒体势力出现极化(媒体势力对比失衡)。(3分,言之有理即可)政治后果:降低了媒体的监督力度和效果,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易导致美国政党势力的失衡,冲击了美国的政治体制;易导致党争的激化,加速美国社会的割裂。(4分,任答两点即可)
20.示例:
论题:文明交流促进中国天下观的发展。(2分)
阐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其衍生发展的众多史前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形成华夏文明,各文明的活动范围共同组成了中华原始的天下观。秦汉以后,我国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王朝,国家组织能力和社会生产力也日益提高,人们可以开展更大范围的交流活动,华南地区和西域相继纳入到华夏文明之中;随着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东亚、南亚、中亚等地区文明与华夏文明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天下观由传统中华大地向域外拓展。至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欧洲近代文明也随之传入中国,开启了“西学东渐”序幕。传教士将西方通过新航路开辟所获得的地理知识传入中国,推进了国人天下观的进一步发展。但在由于长期繁荣的封建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始终奉行华夏中心的理念。至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推动了“西学东渐”的进一步发展;部分进步人士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下也主动学习西方地理知识,推动了国人天下观的近代化转型。(8分)
总之,中国的天下观随着文明交流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并逐渐完成近代化转型。(2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三)历史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