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版 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 历史试题(一)(教师版 学生版)


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 历史试题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 是正确的选项;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附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意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斗地主”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大众化的QQ网络游戏,其实“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早已被消灭,“地主阶级”被消灭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C.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土地改革的背景、依据、目的、结果、性质、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3.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第二步”基本实现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完成时
C.“一五”计划完成前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依据题干中“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及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实现了第一步,A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B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准确理解史料信息及运用已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第二步”,然后联系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对比备选项即可获取准确答案。
4.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根据“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项正确;
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排除A项;
1945年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5.深圳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在短时间内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实现了“一夜崛起”。这主要得益于(  )
A.经济特区政策的实施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据所学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深圳“一夜崛起”就是得益于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政策的实施,A项正确;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B项;
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深圳“一夜崛起”之后,排除C项;
“一国两制”构想主要针对港澳台地区,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经济特区的建立相关知识。
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九大
【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知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适应了新的时代需要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特点,D项正确;
ABC反映的是毛泽东思想内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7.“香港、澳门的回归,除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就为港澳回归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据材料可知,港澳回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伟大方针 B.港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
【答案】C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据材料可知,“香港、澳门的回归,除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指导,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就为港澳回归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C项正确;
材料强调港澳的回归除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指导,“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故A项不符题意,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港澳回归的原因,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港澳回归原因的认识。
8.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台湾大学)去美国(留学)”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上大学)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子的新选项。分析这一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台湾当局与美国关系恶化 B.台湾自身竞争力有所下降
C.促进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D.大陆为台生求学提供方便
【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历史变化。如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大陆经济繁荣昌盛,吸引台湾人到大陆来上大学、求发展,大陆方便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双方的交流提供方便。我们可以得出BCD的结论。A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能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合,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已拥有步兵、炮兵、工兵、通讯兵、铁道兵,后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电子对抗兵等的现代化部队。这反映了我国军事现代化成就中(  )
A.兵种现代化 B.武器装备现代化
C.后勤保障现代化 D.军事训练现代化
【答案】A
【知识点】海、陆、空军的建设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已拥有步兵、炮兵、工兵、通讯兵、铁道兵,后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电子对抗兵等的现代化部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军事现代化成就中兵种现代化,A项符合题意;
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军事训练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我国军事现代化的认识。
10.下表信息反映了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
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D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解析】表格数据反映出1949以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加,显示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项符合题意;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加无关,排除AC两项;
材料时间开始于 1949年,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排除B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认识。
11.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评论:“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材料评论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D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70年4月”、“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电评论的是“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了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D项符合题意;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排除A项;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
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排除C项;
故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两弹一星相关知识的掌握。
12.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 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交通、通讯的发展
【解析】A.表述不正确,生活条件好了不代表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排除。
B.根据材料中日常生活中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衣食住行都发生变化,B正确。
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是材料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图片记录和反映着历史,阅读图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图一:选自八下课本第4页
图二;选自八下课本第9页
图三:选自八下课本第14页
(1)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2)图二与图三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其共同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给上述图片确定一个学习主题。(3分)
【答案】(1)图一: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图二:抗美援朝
图三:土地改革
(2)逻辑关系: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至少两点。
土地改革的进行,有利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为土地改革的开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环境。
共同影响:巩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道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解析】(1)历史事件: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因此,图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图二反映的是:抗美援朝;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图三反映的是:土地改革
(2)关系:根据图二、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抗美援朝战争,图三是土地改革,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土地改革的进行,有利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土地改革的开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环境。共同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都是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时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它们的共同影响是:巩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道路。
(3)主题:综合上述材料,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史实和影响,可以概括出学习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故答案为:
(1)图一: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图二:抗美援朝图三: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进行,有利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土地改革的开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环境。
共同影响:巩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道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巩固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就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
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1958年前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制规模。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责任明确。
-改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得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公社运动有什么影响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优点 (3分)
(4)以上三则材料反应的主题是什么 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3分)
【答案】(1)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为了土地公有制
(2)影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4)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注意:我国经济发展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要注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 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就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国家基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得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为了土地公有制。
(2)影响:根据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1958年前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制规模。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优点:根据材料三“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责任明确。”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4)主题:综上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知,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注意:综上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史实也影响,我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问题有:我国经济发展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注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故答案为:
(1)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为了土地公有制。
(2)影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4)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注意:我国经济发展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注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15.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 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3年)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的哪一外交原则?这一原则对当时的国际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图1拍摄于哪一年?有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是如何改变了会议航向的?(3分)
(3)请分析材料二图2人物的”历史性握手”发生的根本原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在同一时期,中国取得外交重大胜利的事件是什么?(3分)
(4)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目前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中国在全方位外交中取得哪些成就?(列举一项即可)(3分)
(5)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在外交中肩负起大国责任?(3分)
【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时间: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时间: 197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或WTO;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成就: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等。
(5)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等等。
【知识点】对外开放区的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1)原则:根据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原则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时间: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图1拍摄于1955年;根据材料中的“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由图2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本原因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等。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或WTO;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目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全方位外交中取得的成就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
(5)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等。
【点评】本题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同时,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 历史试题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斗地主”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大众化的QQ网络游戏,其实“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早已被消灭,“地主阶级”被消灭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C.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
3.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第二步”基本实现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完成时
C.“一五”计划完成前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4.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5.深圳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在短时间内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实现了“一夜崛起”。这主要得益于(  )
A.经济特区政策的实施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7.“香港、澳门的回归,除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就为港澳回归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据材料可知,港澳回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伟大方针 B.港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
8.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台湾大学)去美国(留学)”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上大学)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子的新选项。分析这一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台湾当局与美国关系恶化 B.台湾自身竞争力有所下降
C.促进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D.大陆为台生求学提供方便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已拥有步兵、炮兵、工兵、通讯兵、铁道兵,后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电子对抗兵等的现代化部队。这反映了我国军事现代化成就中(  )
A.兵种现代化 B.武器装备现代化
C.后勤保障现代化 D.军事训练现代化
10.下表信息反映了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
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1.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评论:“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材料评论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12.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 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图片记录和反映着历史,阅读图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图一:选自八下课本第4页
图二;选自八下课本第9页
图三:选自八下课本第14页
(1)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2)图二与图三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其共同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给上述图片确定一个学习主题。(3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就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
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1958年前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制规模。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责任明确。
-改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得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公社运动有什么影响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优点 (3分)
(4)以上三则材料反应的主题是什么 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3分)
15.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 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3年)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的哪一外交原则?这一原则对当时的国际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图1拍摄于哪一年?有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是如何改变了会议航向的?(3分)
(3)请分析材料二图2人物的”历史性握手”发生的根本原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在同一时期,中国取得外交重大胜利的事件是什么?(3分)
(4)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目前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中国在全方位外交中取得哪些成就?(列举一项即可)(3分)
(5)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在外交中肩负起大国责任?(3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版 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 历史试题(一)(教师版 学生版)

分享:

相关推荐